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掌握幾百幾十加幾十進位加和幾百幾十減幾十退伍減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口算。
(二)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
(三)培養(yǎng)學生做題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講清算理并使學生能正確口算幾百幾十的加減法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板演
20+90= 160-70= 30+80=
2.同時口答
(1)160里面有幾個十?(2)120里面有幾個十?
(3)150里面有幾個十?(4)180里面有幾個十?
3.口算
60+50= 40+80= 150-70= 160-80=
170+800= 500+190= 120-40= 180-70=
4.把下面各數(shù)拆成整百和一百幾十的數(shù)
320,360,430,270,560,650。
5.訂正板演,說出計算過程
(二)學習新課
1.出示課題
師說: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幾百幾十的加減法,看看誰能發(fā)現(xiàn)和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板書課題。
2.學習例9
(1)出示:320+70=
師問:誰知道這道題得多少?告訴大家你是怎么計算的?(320+70=390想:20加上70等于90,300加90等于390)
師問:老師將第2個加數(shù)換一個數(shù),看誰知道得多少。
(2)出示例9 320+90=
師問:誰來試著說一說這道題得多少,怎么算出來的?(320+90=140想:20加上90得110,300加上110得410)
師問:這道題和上一道題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上一道題二十加七十不夠一百,而這一道題二十加九十超過一百了)
師問:那在計算方法上一樣嗎?怎么計算?(計算方法都是一樣的,都要先把幾百幾十的數(shù)拆成幾百和幾十的數(shù),再算幾十加幾十,最后再和整百數(shù)合起來)
(3)練一練
①400+120= 300+180= 200+150=
700+110= 600+140= 500+130=
②430+60= 270+80= 430+90=
360+40= 50+560= 70+650=
第(2)組練一練計算后要說計算過程。
3.學習例10
(1)出示:360-40=
師問:這道題得多少?怎么算的?(360減40得320,想:60減40得20,300加上20得320)
(2)出示:360-70=
師問:這道題得多少?怎么算的?(360減70得290,想:160減70得90,200加上90得290)
師追問:為什么先用160減70?(因為60減70不夠減,所以從百位退一個百,與60合起來,再減70)那百位上還剩幾個百?(2個百)
那一個百干什么去了?(與60合在一起去減70了)
指名完整說一說計算過程,自己小聲再說一說,同桌互相再說一說,最后集體說一遍。
3.練一練
①130-50= 150-70= 120-80=
140-50= 160-90= 180-90=
②250-40= 300-30= 250-60=
430-90= 920-70= 340-80=
4.小結
師問:仔細觀察例9、例10與以前學過的幾百幾十的加減法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師說:從前學的幾百幾十的加減法是不進位不退位的,而今天學的幾百幾十的加減法是進位的或退位的。但是它們的計算方法是相同的,都要先把幾百幾十的數(shù)拆成幾百和幾十的數(shù),先用幾十加減幾十,然后再與整百的數(shù)合起來。下面我們一起做些練習,看誰今天的知識學得好。
(三)鞏固反饋
1.做一做
660+20= 900-40= 250+70=
2.填□。
3.每張卡片上兩個數(shù)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學生用反饋板寫得數(shù),比一比哪個組錯題最少。
4.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
900-60= 750+70= 540-30= 820-50=
340+80= 200+710= 670-300= 250+200=
用同樣的時間,看看誰做對的題最多。
5.根據(jù)剛才比賽的情況,找出班中做題又對又快的同學,讓他們說說怎么就能做題又對又快。
6.同學之間互相出題,互相檢查。
7.文字題
(1)320減去60,差是多少?
(2)比700多250的數(shù)是多少?
(3)410比80多多少?
8.應用題
田方家去年收紅棗200千克,前年比去年少收30千克。前年收紅棗多少千克?兩年一共收多少千克?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jié)課的內容是教學幾百幾十加減幾十進位或退位的情況,它不僅要有前幾部分口算做基礎,還要用到一百幾十減幾十退位的口算。
在復習準備過程中,先安排了三道整十數(shù)相加有進位的和一百幾十減去幾十需要退位的式題,為了鞏固以前學的知識和為學習今天的新知識減輕難度。在板演的同時進行口答,題目都是一百幾十里面有幾個十,為口算一百幾十減整十做鋪墊。還有口算、拆數(shù)等練習都是為學習新課做鋪墊。
在學習新課過程中,注意新舊知識的對比,例9、例10都是由舊知識引出的,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而且注意邊講邊練,在例9和例10后面都有一個練一練,可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練習注意了坡度,每個練一練都分了兩個層次。每一個層次中的知識都是第二個層次練習中要用的知識。例如:第二個層次430+90=520中要用到400加120,即整百加一百幾十,所以在第一個層次里,就安排了6道整百加一百幾十的題。
在鞏固反饋中,注意題量大,花樣多,特別是讓做題又對又快的同學介紹經驗,有助于學生對好的學習方法的總結,同學互相出題,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中的互助精神,又可以彌補學習上的漏洞。
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