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園春.長沙古詩詞鑒賞 推薦度:
- 沁園春.雪文學(xué)鑒賞 推薦度:
- 《沁園春·雪》書法鑒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沁園春的鑒賞
鑒賞是對文物、藝術(shù)品等的鑒定和欣賞。人們對藝術(shù)形象進行感受,理解和評判的思維活動和過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沁園春的鑒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沁園春
王炎午
又是年時,杏紅欲臉,柳綠初芽。
奈尋春步遠(yuǎn),馬嘶湖曲;賣花聲過,人唱窗紗。
暖日晴煙,輕衣羅扇,看遍王孫七寶車。
誰知道,十年魂夢,風(fēng)雨天涯!
休休何必傷嗟。
謾贏得、青青兩鬢華!
且不知門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誰家。
世事無情,天公有意,歲歲東風(fēng)歲歲花。
拼一笑,且醒來杯酒,醉后杯茶。
王炎午詞作鑒賞
王炎午的詞,僅存這一首,初見于《元草堂詩馀》卷下。王炎午是文天祥的同鄉(xiāng),臨安陷落后,他盡出家資,以助軍餉;文天祥被俘后,他作了“生祭文”。激勵文天祥死節(jié),自己也成了南宋的遺民。
這首詞作于宋亡之后。全詞借傷春感懷,表達(dá)故國之痛。詞的上片從春景入筆。以較多文字寫春光駘蕩。游人如醉;下片則轉(zhuǎn)寫感慨,抒發(fā)目前情懷。
詞的上片由三層內(nèi)容組成。起三句為一層,總寫春色明媚。作者選取杏與柳作為描繪春光的代表。杏、柳都含有春的詩意!澳槨薄把俊痹谶@里作動詞,是說杏花欲露臉。柳眼欲抽芽,正是新春景象。而作者在寫春光之前,先著一句“又是年時”。是寓有感慨之意,即這番景象,與往年一樣。尋春步遠(yuǎn)“至”看遍王孫七寶車“共七句,是第二層。寫人們的游春、賞春活動。如果說前一層重在寫”自然“的話,那么這一層就是側(cè)重寫”人事“了。這七句中有一條時間發(fā)展的暗線,包括了從早春到暮春的整個春天的游樂活動。內(nèi)容很豐富;遠(yuǎn)郊的尋春,湖曲的馬嘶,穿街過巷的賣花聲,碧紗首里的唱歌人,暖暖的陽光,縹緲的晴煙,輕衣、羅扇以及王孫游春的七寶車,一句一景,目不暇接。這七句用一個”奈“字領(lǐng)起。意思是說對如此這般的春光。我該怎樣去領(lǐng)受呢?顯然,詞人面對一派升平歡樂景象。深深地陶醉了,結(jié)處筆鋒急轉(zhuǎn):”誰知道,風(fēng)雨天涯!“從情景極妙處猛然跌入眼前凄風(fēng)苦雨般的現(xiàn)實中。那十年之前的諸多美景化成了一場空夢,被歷史的風(fēng)雨卷到了海角天涯。
下片緊承“誰知道”三句,抒發(fā)詞人十年來郁結(jié)于心的悲傷感慨。但詞人卻正話反說:“休休何必傷嗟!”好象在作自我寬慰,但他寫上緊接著說:“謾贏得,青青兩鬢華!”從一個“贏字上,我們看到了詞人不可平復(fù)的悲憤。他為了挽救南宋危亡。傾家蕩產(chǎn),親履戎行,出生入死,到頭來南宋仍歸于滅亡。盤盤皆輸,步步艱難,他主觀上想贏得的,全都落了空。他所”贏得“的,只有原來的黑發(fā)換成了花白!
“且不知”四句有遁跡避世和憑吊亡宋之意!捌匆恍Α比洌瑒t緊承“歲歲”句意,交代作者在眼下春光之中極度悲苦的生活情態(tài)。這與上片回憶中的春光行樂圖形成了一個極強烈的對比。從這個對比中,表現(xiàn)了作者的思想立場。他對故國的魂縈夢繞之情和不知燕子誰家的亡國之痛,就不言而喻了。
王炎午
王炎午(1252--1324):本名王應(yīng)梅,號鼎翁,又號梅邊,汶源人。
生于宋淳祜壬子(1252)年九月二十八日,歿于元泰定甲子(1324)年四月十五日,壽七十三。
炎午出身于書香世家,自幼刻苦讀書,曾從事《春秋》研究。咸淳甲戌(1274)年,補中大學(xué)上舍生。
事跡
當(dāng)時,正是宋朝危亡之秋,炎午跟隨丞相文天祥起兵勤王,頗多建樹,深受文丞相器重,本擬留軍重用,炎午因父死未葬,母又病危,是以辭謝而歸。
后,聞丞相兵敗被俘,炎午作生祭文以勵其死,既歷陳其有可死之義,又反復(fù)闡述古今所以死節(jié)之道,激昂憤發(fā),約千五百言,忠肝義膽,凜然如秋霜烈日。
及至文丞相英勇就義,炎午又痛苦撰文以祭。不久宋亡,世移運改,因痛國家敗亡,改名炎午,終身不仕。
奉母至孝,三十年如一日。母歿,守墓三年,不再遠(yuǎn)出。所著有《吾汶稿》、《梅邊稿》。
明朝嘉靖年間,受祀大忠祠。
【沁園春的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沁園春·長沙鑒賞03-21
《沁園春.雪》鑒賞09-24
《沁園春》蘇軾宋詞鑒賞03-21
沁園春長沙詩歌鑒賞03-21
《沁園春·雪》的審美鑒賞09-20
《沁園春·雪》詩詞鑒賞06-09
沁園春.雪文學(xué)鑒賞10-05
《沁園春·雪》審美鑒賞07-15
《沁園春·雪》書法鑒賞09-29
《沁園春·除夕》的詩詞鑒賞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