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商隱《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翻譯賞析
《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商隱。其古詩全文如下: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散關三尺雪,回夢舊鴛機。
【前言】
《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是唐代詩人李商隱所作。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赴蜀任職途中遇上大雪,悲痛萬分,借此景表達了作者對亡妻深深的思念。
【注釋】
、俚總杭吹客觯竼势。
②東蜀:即東川,治所在梓州(今四川三臺縣)。
③散關:又稱大散關,在今陜西寶雞市西南。
、軇ν猓簞﹂w之外。劍閣在今四川劍閣縣北。
、輳能姡褐父肮(jié)度使幕。
、搌x機:刺繡的工具。
【翻譯】
到劍外赴軍中任職離家遙遠,家中無人再給我寄寒衣來。大散關有三尺厚的大雪,夢中回到妻子原來的繡具旁。
【賞析】
起句“劍外從軍遠”,點明這次遠行的原因是“從軍”,即入節(jié)度使幕府。詩題“遇雪”而作,卻從遠寫起,著一“遠”字,不僅寫行程之遙,更有意讓人由“遠”思“寒”。隆冬之際,旅人孑然一身,行囊單薄,自然使人產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來?墒,詩人的妻子已經不在人間,沒有人為他寄衣了。
第二句“無家與寄衣”,蘊意至深。一路風霜,萬般凄苦,都蘊含在這淡淡的一句詩中了。詩人善于用具體細節(jié)表達抽象的思念,用寄寒衣這一生活中的小事,傾瀉出自己心底悲痛的潛流和巨大的哀思。
“散關三尺雪”句是全詩的承轉之辭,上承“遇雪”詩題,表現出“亂山殘雪夜,孤燈異鄉(xiāng)人”的凄涼飄泊之感;同時,大雪奇寒與無家寄衣聯系起來,以雪夜引出溫馨的夢境,轉入下文。讀者不妨這樣聯想,也許因為大雪封山,道路阻絕,作者只能留宿散關驛舍。傷痛倦極,朦朧入睡,睡夢中見妻子正坐在舊時的鴛機上為他趕制棉衣!盎貕襞f鴛機”,情意是十分真摯悲切。紀昀云:“回夢舊鴛機,猶作有家想也!庇谩坝屑蚁搿狈匆r“無家”喪妻的痛苦,以充滿溫馨希望的夢境反襯冰冷嚴酷的現實,更見詩人內心痛苦之深。至于夢中與妻子相見歡娛的情景和夢后倍覺哀傷的愁緒便略而不寫,留在紙外,讓讀者自己想象思索了。
此詩樸素洗煉,而又深情綿邈。詩用層層推進、步步加深的手法,寫出凄涼寂寞的情懷和難言的身世之痛。從軍劍外,畏途思家,這是第一層;妻亡家破,無人寄御寒之衣,傷別與傷逝之情交織一起,這是第二層;路途遇雪,行期阻隔,苦不堪言,這是第三層:“以樂景寫哀”,用溫馨歡樂的夢境反襯冰冷痛苦的現實,倍增其哀,這是第四層。詩至此,可以看出,在悼傷之情中,又包孕著行役的艱辛、路途的坎坷、傷別的愁緒、仕途蹭蹬的感嘆等復雜感情。短短二十字,概括如此豐富深沉的感情內容,可見李商隱高度凝煉的藝術功力。
【李商隱《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悼傷后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李商隱詩詞11-16
無題李商隱翻譯及賞析09-10
李商隱《瑤池》翻譯賞析07-15
李商隱《細雨》翻譯賞析10-24
李商隱無題翻譯及賞析10-24
無題李商隱翻譯賞析09-21
李商隱無題翻譯及賞析09-01
李商隱《嫦娥》翻譯及賞析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