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課文原文
課文,拼音kè wén,漢語詞語,指教科書中的正文;推敲文字;督促讀書做文章;窗課,習作文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燕課文原文,歡迎閱讀!
原文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zhàn)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烏云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而波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雷聲。
雷聲轟響。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窗,狂風緊緊抱起一層層巨浪,惡狠狠地把它們甩到懸崖上,把這些大塊的翡(feǐ)翠摔成塵霧和碎末。
海燕叫喊著,飛翔著,像黑色的閃電,箭一般地穿過烏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飛沫。
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它笑那些烏云,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這個敏感的精靈,──它從雷聲的震怒里,早就聽出了困乏,它深信,烏云遮不住太陽,──是的,遮不住的!
狂風吼叫……雷聲轟響……
一堆堆烏云,像青色的火焰,在無底的大海上燃燒。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這些閃電的影子,活像一條條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動,一晃就消失了。
──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作者簡介
高爾基誕生在伏爾加河畔下諾夫哥羅德鎮(zhèn)的一個木工家庭。4歲時父親去世,他跟母親一起在外祖父家度過童年。11歲時,開始獨立謀生,先后當過學徒、搬運工、看門人、面包工人等。1884年,參加民粹黨小組,閱讀民粹黨人著作和馬克思的著作,投身于革命活動。1905年,高爾基加入了俄國社會民主工黨。1906年,高爾基受列寧的委托,由芬蘭去美國進行革命活動,在美國出版長篇小說《母親》。后定居意大利卡普里島。1913年,高爾基從意大利回國,從事無產階級文化組織工作,主持《真理報》的文藝專欄。1921年10月,高爾基出國療養(yǎng)。1928年,高爾基回到蘇聯(lián),在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羅斯作了兩次長途旅行觀光后決定回國定居。1934年當選為蘇聯(lián)作家協(xié)會主席。回國后的高爾基作為蘇聯(lián)文化界的一面旗幟,為蘇維埃的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紀30年代蘇聯(lián)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又使他與斯大林及現(xiàn)實政治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1936年6月14日,高爾基因病逝世,享年68歲。
生平:
1868年3月28日出生于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今高爾基城)。
他的父親是木匠。早年喪父,寄居在經營小染坊的外祖父家。
1872年高爾基4歲時喪父。
1879年他11歲起獨立謀生,當過學徒、搬運工和面包師。
1884年流落到喀山。
19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兩次漫游俄國各地,廣泛了解民情
1889年因參加秘密革命組織被捕,獲釋后行動仍受憲警監(jiān)視。
1892年,以馬克西姆高爾基(意為最大的痛苦)這個筆名,發(fā)表了處女作《馬卡爾楚德拉》,不久開始在地方報刊當編輯、記者。
1895年發(fā)表浪漫主義作品《伊則吉爾老婆子》和《鷹之歌》、描寫流浪漢生活的代表作《切爾卡什》。
1898年出版兩卷集《隨筆和短篇小說》,從此蜚聲俄國和歐洲文壇。
1899年,高爾基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福馬高爾杰耶夫》。
1900年起,高爾基參加并主持知識出版社的工作,通過出版《知識》叢刊團結了當時俄國大批具有民主主義傾向的作家。
1901年,高爾基因參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詩《海燕》就是他參加這次示威游行后寫的,他以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紀無產階級的革命風暴。
1901年,他寫了第一個劇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學史上第一個革命無產者(革命工人尼爾)的形象。
1902年,寫了劇本《在底層》,它是作者20年觀察流浪漢生活的。
【海燕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海燕課文原文08-23
海燕課文原文03-16
人教版海燕課文原文04-21
海燕課文解析的內容12-07
初中課文海燕閱讀題及答案09-09
小學課文太陽課文原文11-09
檢閱課文原文02-28
望月課文原文06-06
松鼠課文原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