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命名和分類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說課稿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物的命名和分類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及學情
1.1教材解析
“生物的命名和分類”是蘇科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3章的第1、2節(jié)內容。第13章共有4節(jié)內容,本節(jié)在整個第四單元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前面學過的地面上的生物、水中的生物、空中的生物和土壤里的生物等內容,都為學習本節(jié)作了鋪墊,本節(jié)內容也是對前面所學的各類生物的回顧、總結。同時本節(jié)為第3、4節(jié)學習作了適當的鋪墊,為后面將要學習的認識生物多樣性的本質、意義打好了基礎。
第1節(jié)內容從學生所熟悉的生物的俗名入手,讓學生體會到生物俗名的不科學性,引起認知沖突,進而介紹生物的學名;第2節(jié)內容安排上是從超市分類擺放的商品引到生物的分類,進而引出科學的分類,再給自己熟悉的動植物的分類。兩節(jié)內容都注重了與學生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依據《生物課程標準》的第八個一級主題“生物的多樣性”中的具體內容標準“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確定第2節(jié)為本章的重點和難點。
1.2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學習生物已有近一年的時間,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基礎,對生物的命名已經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如生物的俗名,校園中植物標牌上的學名等)。但是,學生已有的生物學知識,并不是按照分類系統(tǒng)來學習的,其次,大多數學生將來并不從事生物學專業(yè)工作,對他們來說,重要的不是掌握生物分類的具體知識和技能,而是分類的思想和方法。
1.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說出俗名和學名的由來,說出生物命名的重要性;說出分類系統(tǒng)的七個階層及七個分類系統(tǒng)的關系和“種”在分類階層中的生物學意義;說出可被當做分類依據的生物特征,知道當今生物學家用來分類的最重要依據。
。2)能力目標:識別生物的俗名和學名;嘗試根據動物和植物一定的特征進行分類;能夠在網絡上查找并提取有用信息;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認同生物的名稱從多種多樣到全世界統(tǒng)一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小組合作交流中能夠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教學目標成因:依據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指導思想,創(chuàng)設有利于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huán)境,提高學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生物科學素養(yǎng)。
1.4重點、難點及其確定的依據
教學重點:生物學名的含義;嘗試運用科學的分類方法根據一定的特征給動物和植物分類。
教學難點:認同生物的名稱從多種多樣到全世界統(tǒng)一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能說出可被當做分類依據的生物特征。
確定教學重難點的依據:依據《生物課程標準》的基礎性及選擇性原則,結合三維目標及學情分析、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確立了本節(jié)學習內容的重難點。
1.5課時安排
二課時(連上)
1.6教學環(huán)境
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教師制作的多媒體網絡課件、多媒體網絡教室(學生人手一臺計算機)
二、說教法
2.1采用的教法
網絡環(huán)境下自主學習及小組合作解決問題教學法。
2.2采用該教法的依據
該教法的選擇始終體現構建以學生在學習與發(fā)展中的主體地位為核心的主體性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yōu)樾畔⒓庸さ闹黧w、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yōu)閷W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引導者。
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可以為建構主義倡導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使這種學習環(huán)境真正得以在課堂中實現。
三、說學法
3.1采用的學法
在本課學習中,教師指導學生利用課本和網絡課件提供的資源開展自主學習,在此基礎上,運用小組討論、綜合分析等方法完成學習任務。
3.2采用該學法的依據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提出了“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的著名論點。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教法的實施,體現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學法指導的目的在于使學生愿學、樂學、主動學、會學、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和全面發(fā)展。
四、說教學程序
4.1首先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播放《生物多樣性》視頻。地球上生物迄今為止已經發(fā)現的約定俗成200多萬種,每年還有許多生物被發(fā)現,為了更好地利用這些寶貴資源,首先要認識它們,你知道它們的名稱嗎?
4.2利用網絡課件,進行個人自主學習。
下圖是網絡課件的內容:共有6個模塊的內容(學生點擊相應按鈕即可進入該模塊的學習),其中前三個模塊是供學生自主學習,后三個模塊是小組同學合作完成。
模塊一:生物的俗名。例舉了同物異名和異物同名的幾種生物,同時提供了搜索工具,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問題:你認為這些俗名的使用有何優(yōu)點及弊端?
模塊二:生物的學名。簡單介紹了林奈的生平,有關林奈更詳細的內容作了鏈接,詳細講解了雙名法。
問題1:人們平時喜歡用俗名而不用學名,為什么?問題2:一種生物的俗名是多種多樣的,而學名卻是統(tǒng)一的,生物的名稱從多種多樣到全世界統(tǒng)一,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模塊三:嘗試分類。按照動物的形態(tài)特征,制作了嘗試分類小游戲。
問題:分析各種分類標準有什么優(yōu)缺點?
4.3利用網絡課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模塊四:科學的分類。介紹了李時珍與《本草綱目》、生物分界的歷程和7界分類系統(tǒng)。
問題1:人和貓、桃和小麥在分類上有哪些相同階層?又有哪些不同?問題2:生物分類等級從大到小,所包含的生物種類的數量有什么變化?所包含的共同特征是增多還是減少?
模塊五:給動物分類。簡單介紹了動物的類群,制作了動物分類小游戲。
問題:你們小組是如何進行歸類的?
模塊六:給植物分類。簡單介紹了植物的類群,制作了植物分類小游戲。
問題1:。你們小組是如何進行歸類的?問題2:你認為植物分類選用的標準主要是植物的哪些特征?問題3:學習植物分類,認識了多種多樣的植物,你有什么感想?
4.4利用留言簿進行全班交流討論
學生在留言簿中針對本節(jié)內容,發(fā)表感想,有疑惑的地方與老師和同學進行網上交流討論,網絡的支持還可以將學習進一步延續(xù)到課后。
【生物的命名和分類說課稿】相關文章:
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說課稿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說課稿11-03
生物的特征說課稿11-04
角的分類與畫法說課稿11-04
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說課稿11-02
生物與非生物環(huán)境的關系說課稿11-02
生物的變異說課稿11-02
生物的遺傳說課稿11-02
剪紙分類和技法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