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物理實驗報告

時間:2025-02-13 09:14:40 藹媚 實驗報告 我要投稿

物理實驗報告(通用17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理實驗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物理實驗報告(通用17篇)

  物理實驗報告 1

  一、拉伸實驗報告標準答案

  實驗目的:見教材。實驗儀器見教材。

  實驗結果及數(shù)據(jù)處理:例:(一)低碳鋼試件

  強度指標:

  Ps=xx22.1xxxKN屈服應力ζs= Ps/A xx273.8xxxMPa P b =xx33.2xxxKN強度極限ζb= Pb /A xx411.3xxxMPa

  塑性指標:伸長率L1—LL100%AA1A33.24 %

  面積收縮率100%

  68.40 %

  低碳鋼拉伸圖:

 。ǘ╄T鐵試件

  強度指標:

  最大載荷Pb =xx14.4xxx KN

  強度極限ζb= Pb / A = x177.7xx M Pa

  問題討論:

  1、為何在拉伸試驗中必須采用標準試件或比例試件,材料相同而長短不同的試件延伸率是否相同?

  答:拉伸實驗中延伸率的大小與材料有關,同時與試件的標距長度有關。試件局部變形較大的斷口部分,在不同長度的標距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因此拉伸試驗中必須采用標準試件或比例試件,這樣其有關性質才具可比性。

  材料相同而長短不同的試件通常情況下延伸率是不同的(橫截面面積與長度存在某種特殊比例關系除外)。

  2、分析比較兩種材料在拉伸時的力學性能及斷口特征。

  答:試件在拉伸時鑄鐵延伸率小表現(xiàn)為脆性,低碳鋼延伸率大表現(xiàn)為塑性;低碳鋼具有屈服現(xiàn)象,鑄鐵無。低碳鋼斷口為直徑縮小的杯錐狀,且有450的'剪切唇,斷口組織為暗灰色纖維狀組織。鑄鐵斷口為橫斷面,為閃光的結晶狀組織。

  教師簽字:x xxxxxxx

  日期:xxx xxxxx

  二、壓縮實驗報告標準答案

  實驗目的:見教材。實驗原理:見教材。

  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及處理:例:(一)試驗記錄及計算結果

  問題討論:

  分析鑄鐵試件壓縮破壞的原因。

  答:鑄鐵試件壓縮破壞,其斷口與軸線成45°~50°夾角,在斷口位置剪應力已達到其抵抗的最大極限值,抗剪先于抗壓達到極限,因而發(fā)生斜面剪切破壞。

  物理實驗報告 2

  一、演示目的

  氣體放電存在多種形式,如電暈放電、電弧放電和火花放電等,通過此演示實驗觀察火花放電的發(fā)生過程及條件。

  二、原理

  首先讓尖端電極和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的距離相等。尖端電極放電,而球型電極未放電。這是由于電荷在導體上的`分布與導體的曲率半徑有關。導體上曲率半徑越小的地方電荷積聚越多(尖端電極處),兩極之間的電場越強,空氣層被擊穿。反之越少(球型電極處),兩極之間的電場越弱,空氣層未被擊穿。當尖端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大于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時,其間的電場較弱,不能擊穿空氣層。而此時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最近,放電只能在此處發(fā)生。

  三、裝置

  一個尖端電極和一個球型電極及平板電極。

  四、現(xiàn)象演示

  讓尖端電極和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的距離相等。尖端電極放電,而球型電極未放電。接著讓尖端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大于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的距離,放電在球型電極與平板電極之間發(fā)生

  五、討論與思考

  雷電暴風雨時,最好不要在空曠平坦的田野上行走。為什么?

  物理實驗報告 3

  實驗目的:

  通過演示來了解弧光放電的原理

  實驗原理:

  給存在一定距離的兩電極之間加上高壓,若兩電極間的電場達到空氣的擊穿電場時,兩電極間的空氣將被擊穿,并產(chǎn)生大規(guī)模的放電,形成氣體的弧光放電。

  雅格布天梯的兩極構成一梯形,下端間距小,因而場強大(因)。其下端的空氣最先被擊穿而放電。由于電弧加熱(空氣的溫度升高,空氣就越易被電離,擊穿場強就下降),使其上部的空氣也被擊穿,形成不斷放電。結果弧光區(qū)逐漸上移,猶如爬梯子一般的壯觀。當升至一定的'高度時,由于兩電極間距過大,使極間場強太小不足以擊穿空氣,弧光因而熄滅。

  簡單操作:

  打開電源,觀察弧光產(chǎn)生。并觀察現(xiàn)象。(注意弧光的產(chǎn)生、移動、消失)。

  實驗現(xiàn)象:

  兩根電極之間的高電壓使極間最狹窄處的電場極度強。巨大的電場力使空氣電離而形成氣體離子導電,同時產(chǎn)生光和熱。熱空氣帶著電弧一起上升,就象圣經(jīng)中的雅各布(yacob以色列人的祖先)夢中見到的天梯。

  注意事項:

  演示器工作一段時間后,進入保護狀態(tài),自動斷電,稍等一段時間,儀器恢復后可繼續(xù)演示,

  實驗拓展:

  舉例說明電弧放電的應用

  物理實驗報告 4

  探究課題

  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3、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

  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一、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二、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三、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四、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5、自我評估。

  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6、交流與應用。

  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 5

  一、分析一個典型實驗,闡明一類實驗規(guī)律

  根據(jù)化學教學大綱和教材,就實驗內(nèi)容來講,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有關制取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物質的實驗;有關闡明概念,證明基本理論和定律的實驗;有關研究物質的性質和各類物質之間的相互關系的實驗;有關定量方面的實驗。

  一般說來,每一類實驗的原理、裝置、操作等方面總有規(guī)律可循。因此我何在講每一類實驗中的第一個實驗時,首先向學生分析這類實驗的設計原理和內(nèi)容要求。而后再指導學生親自動手完成實驗,在此基礎上師生通過分析、對比,共同總結出這類實驗的規(guī)律,以期達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目的。如通過“粗鹽的提純”的實驗,我們引導學生總結出制取純凈的晶體物質的實驗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礎知識以及操作等方面的規(guī)律。在實驗原理和基礎知識方面,讓學生著重掌握:①組成混合物的各種物質的溶解度;②混合物中各類物質的性質和它們之間能否相互發(fā)生反應(若能反應,需要弄清反應條件)。在實驗技能方面讓學生掌握:①所用各種玻璃器皿的性能和使用方法;②有關物質的溶解、過濾、結晶、再結晶的操作方法。

  二、明確選擇儀器的原則,正確選用儀器

  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準確地選擇儀器,是保證實驗順利完成的前提之一。為此,我們從下述幾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

  1、根據(jù)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反應條件選擇儀器:中學化學教材里,討論化學反應的條件有:常溫、加熱、加壓、催化劑、光和電等。根據(jù)不同的反應條件、反應物的性質來制取新物質時,所需要的儀器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我們在初中化學講氧氣的實驗室制法時,著重向學生闡明兩點:①凡是對固體物質進行加熱制取氣體時,均可采取制取氧氣的這套反應裝置;②集氣的方法和操作,應根據(jù)氣體的溶解度、對空氣的相對密度、常溫能否與水或空氣中任一成分反應等因素而定。

  因為我們在講氧氣時進行了上述分析,所以在講氨氣、甲烷等氣態(tài)物質時,就可以從啟發(fā)學生通過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性質、反應條件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實驗所需要的儀器、裝置,來完成制取上述物質的實驗。

  2、根據(jù)控制化學反應速度的要求來選擇儀器:在實驗室里,為了達到安全而又迅速地制取某種物質,有些反應需使反應速度加快,有些要控制生成物的量,有些則反之。為此,在實驗中,要采用適應這些要求的裝置。如我們在講實驗室里制取氯氣時,就著重向學生講明教材中選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長頸漏斗的理由。這樣分析、講解,使學生在進行實驗設計時就能正確地選好儀器。

  三、分析典型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實驗操作的正確與否,不僅是保證安全和實驗效果的先決條件,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實驗技能所必需的。在這方面,我們除按實驗原理、要求提出有關的操作內(nèi)容和要求外,還著重講了下述幾點:

  1、剖析一個典型實驗,講清一類實驗的操作內(nèi)容:如通過實驗室里制取氧氣的實驗分析,可歸納總結出下述操作內(nèi)容:①儀器的選擇、連接和固定:

 、谘b置氣密性的檢查;

 、鬯幤返娜∮茫

 、芗訜岱椒ǎ

 、輾怏w的凈化和干燥;

  ⑥氣體的收集和放置;

 、哐b置的拆卸。

  對這些操作,都應講清它們的知識、理論根據(jù)。譬如在實驗室里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混和加熱制取氯氣時,由于濃鹽酸有揮發(fā)性,水的沸點也不高,所以制得的氯氣中可能混有氯化氫和水蒸汽。欲除去,只要用飽和的氯化鈉水溶液洗滌,不能用水,這是因氯氣與水能發(fā)生下列反應:C12+H20HCl+HC10根據(jù)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可知增加生成物中的C1-濃度,可使平衡向左進行,以減小氯氣的'溶解度。又根據(jù)氯氣的性質,要想干燥氯氣,只能選用液體或顆粒狀的酸性干燥劑,通常用濃硫酸做干燥劑。

  2、通過對某些實驗操作的分析,向學生闡明實驗操作的要點:我們在分析某些實驗操作時,為了讓學生學得會,記得牢,總是把操作要點總結成幾個字或幾句話,讓學生便于記憶。如在配制一定體積的摩爾濃度溶液時,在分析演示的基礎上我們總結出:稱(對固態(tài)溶質要稱,液態(tài)溶質要量)、溶(溶解)、洗(洗滌溶解時容器的內(nèi)壁)、。ㄏ♂屩寥萘科康目潭龋┧淖峙渲品。

  四、培養(yǎng)學生書寫實驗報告的能力

  寫實驗報告是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綜合運用知識的過程。但是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些同學即使到了二年級也還不能較好地寫出實驗報告。其原因是有些學生不知道在實驗中觀察什么、怎樣觀察、記錄什么。有些學生對實驗報告寫什么和怎樣寫還不了解。因此,他們常常把實驗報告寫得雜亂無章,空洞無物。為此,我們從第一節(jié)化學課開始,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寫實驗報告的能力,其具體做法是:

  1、在演示實驗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xiàn)象的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觀察現(xiàn)象的能力,我們對現(xiàn)行中師化學教材中所講到的現(xiàn)象進行歸納、綜合。有光、熱、聲、態(tài)(狀態(tài))、顏色、氣味、溶解、沉淀、液化、燃燒等等。在每次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中,總是要求學生根據(jù)實驗內(nèi)容中有無新物質的生成和上述現(xiàn)象內(nèi)容來觀察,并將觀察的結果記錄好,認真分析,去偽存真,填寫于實驗報告中。這樣要求學生,不僅使學生知道在實驗中要觀察些什么,使學生對知識獲得比較完整的概念,而且也不會漏掉某些重要的實驗現(xiàn)象,以致得不到正確結論。

  2、采取具體措施,培養(yǎng)學生書寫實驗報告的能力:為培養(yǎng)學生寫好實驗報告,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實事求是地認真觀察、分析,并記錄于表的空格中,經(jīng)過幾次填寫,學生就能比較正確、熟練地對實驗進行觀察記錄,做出解釋和結論。培養(yǎng)了學生書寫實驗報告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繪制裝置圖的能力:寫好實驗報告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就是正確地繪制裝置圖。過去學生繪的裝置圖往往比例失調(diào),難以辯認。近年來,我們在培養(yǎng)學生繪制裝置圖方面,首先分析各種儀器的構形,找出每件儀器各部分線條的比例關系及每件儀器部分線條之間的比例關系,作反復的繪圖練習,使學生在寫實驗報告時能迅速而正確地畫出裝置圖。

  物理實驗報告 6

  偏振光通過某種物質之后,其振動面將以光的傳播方向為軸線轉過一定的角度,叫做旋光現(xiàn)象。很多物質都可以產(chǎn)生旋光現(xiàn)象。

  實驗表明:

 。1)旋光度與偏振光通過的旋光物質的厚度成正比。

 。2)對溶液,旋光度不僅與光線在液體中通過的距離有關,還與其濃度成正比.

  (3)同一物質對不同波長的光有不同的旋光率。在一定的溫度下,它的旋光率與入射光波長的平方成反比,這種現(xiàn)象就是旋光色散。

  顯然,利用旋光的各種性質,可以應用與不同的領域。

  在演示實驗中,有葡萄糖溶液旋光色散的演示。根據(jù)這一原理,可以用于很多中溶液的濃度檢測。比如醫(yī)療中血糖的'測量,尿糖的測量。(實際中并不用這種方法,因為血糖尿糖本身濃度很小而且顯然不是透明溶液,一般使用的方式是化學方法,通過氧化測定血糖的含量)還看到有的論文說可以用旋光法實現(xiàn)青、鏈霉素皮試液的質量控制和穩(wěn)定性預測,F(xiàn)在旋光計廣泛應用于藥物分析。旋光現(xiàn)象還可以用于光的波長的測量。(好像也是不被采用)。

  物理實驗報告 7

  時間過得真快。∥乙詾樽约哼有很多時間,只是當一個睜眼閉眼的瞬間,一個學期都快結束了,現(xiàn)在我們?yōu)橐粚W期的大學物理實驗就要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了,本學期從第二周開設了近代物理實驗課程,在三個多月的實驗中我明白了近代物理實驗是一門綜合性和技術性很強的課程,回顧這一學期的學習,感覺十分的充實,通過親自動手,使我進一步了解了物理實驗的基本過程和基本方法,為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實驗基礎。我們所做的實驗基本上都是在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起到?jīng)Q定性作用的著名實驗,以及體現(xiàn)科學實驗中不可缺少的現(xiàn)代實驗技術的實驗。它們是我受到了著名物理學家的物理思想和探索精神的熏陶,激發(fā)了我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近代物理實驗也是一門包括物理、應用物理、材料科學、光電子科學與技術等系的重要專業(yè)技術基礎物理實驗課程也是我們物理系的專業(yè)必修課程。

  我們本來每個人要做共八個實驗,后來由于時間關系做了七個實驗,我做的七個實驗分別是:光纖通訊,光學多道與氫氘,法拉第效應,液晶物性,非線性電路與混沌,高溫超導,塞滿效應,下面我對每個實驗及心得體會做些簡單介紹:

  一、光纖通訊:

  本實驗主要是通過對光纖的一些特性的探究(包括對光纖耦合效率的測量,光纖數(shù)值孔徑的測量以及對塑料光纖光纖損耗的測量與計算),了解光纖光學的基礎知識。探究相位調(diào)制型溫度傳感器的干涉條紋隨溫度的變化的移動情況,模擬語電話光通信,

  了解光纖語音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統(tǒng)構成。老師講的也很清楚,本試驗在操作上并不是很困難,很易于實現(xiàn),易于成功。

  二、光學多道與氫氘:

  本實驗利用光學多道分析儀,從巴爾末公式出發(fā)研究氫氘光譜,了解其譜線特點, 并學習光學多道儀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的光譜學技術通過此次實驗得出了氫原子和氘原子在巴爾末系下的光譜波長,并利用測得的波長值計算出了氫氘的里德伯常量,得到了氫氘光譜的.各光譜項及巴耳末系躍遷能級圖,計算得出了質子和電子的質量之比。個人覺得這個實驗有點太智能化,建議鍛煉操作的部分能有所加強。對于一些儀器的原理在實驗中沒有體現(xiàn)。如果有所體現(xiàn)會比較容易使學生深入理解。數(shù)據(jù)處理有些麻煩。不過這也正是好好提高自己的分析數(shù)據(jù)、處理數(shù)據(jù)能力的好時候、更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橋梁。

  三、法拉第效應:

  本實驗中,我們首先對磁場進行了均勻性測定,進一步測量了磁場和勵磁電流之間的關系,利用磁場和勵磁電流之間的線性關系,用電流表征磁場的大;再利用磁光調(diào)制器和示波器,采用倍頻法找出ZF6、MR3-2樣品在不同強度的旋光角θ和磁場強度B的關系,并計算費爾德常數(shù);最后利用MR3樣品和石英晶體區(qū)分自然旋光和磁致旋光,驗證磁致旋光的非互易性。

  四﹑液晶物性:

  本實驗主要是通過對液晶盒的扭曲角,電光響應曲線和響應時間的測量,以及對液晶光柵的觀察分析,了解液晶在外電場的作用下的變化,以及引起的液晶盒光學性質的變化,并掌握對液晶電光效應測量的方法。本實驗中我們研究了液晶的基本物理性質和電光效應等。發(fā)現(xiàn)液晶的雙折射現(xiàn)象會對旋光角的大小產(chǎn)生的影響,在實驗中通過測量液晶盒兩面錨泊方向的差值,得到液晶盒扭曲角的大小為125度;測量了液晶的響應時間。觀察液晶光柵的衍射現(xiàn)象,在“常黑模式”和“常白模式”下分別測量了液晶升壓和降壓過程的電光響應曲線,求得了閾值電壓、飽和電壓和閾值銳度。并且比較了升壓降壓過程中閾值銳度的差別。我們一開始做的很慢,不過老師講得很清楚,后來我們很快就做出來了,

  五、非線性電路與混沌:

  本實驗通過測量非線性電阻的I-U特性曲線,了解非線性電阻特性,從而搭建出典型的非線性電路—蔡氏振蕩電路,通過改變其狀態(tài)參數(shù),觀察到混沌的產(chǎn)生,周期運動,倍周期與分岔,點吸引子,雙吸引子,環(huán)吸引子,周期窗口的物理圖像,并研究其費根鮑姆常數(shù)。最后,實驗將兩個蔡氏電路通過一個單相耦合系統(tǒng)連接并最終研究其混東同步現(xiàn)象。實驗過程還可以,數(shù)據(jù)處理有點難,后來慢慢思考,最終還是處理好了,

  六、高溫超導:

  本實驗利用液氮創(chuàng)造低溫環(huán)境,測量了高溫超導材料樣品的超導轉變臨界溫度為90.。88K,并在實驗同時對溫差電偶溫度計以及硅半導體溫度計進行了溫度定標,測得在實驗的溫度范圍內(nèi),在磁懸浮實驗上,我們分別測量了無磁場條件下相變(零場冷)的高溫超導體樣品的以及有磁場條件下相變(場冷)的高溫超導體樣品的磁懸浮力與距離的關系,認為此超導體在強磁場下進入了混合態(tài),而在場冷條件下的實驗證實了我們的假設。這次實驗我們所作實驗中最早結束的一個實驗,不過在示波器中調(diào)波形時花了點時間,最終還是很快就做完了。

  七、塞滿效應:

  這個實驗是我最后一次做的實驗,也是最晚結束的一個實驗,因為我們?nèi)プ鰧嶒灥臅r候實驗室沒電了,于是我們等把電路修好后開始做實驗了,于是做到晚上11點才結束了,本實驗運用光柵攝譜儀和阿貝比長儀,采用攝譜法觀測Hg譜線的分裂情況,并以此對外加磁感應強度進行估測。本次實驗運用光柵攝譜法觀察到了在外磁場下Hg譜線的分裂情況,直接驗證了塞曼效應;還以Fe譜線作為標準譜,用內(nèi)插法測得了各譜線的波長,并以此故測了外加磁感應強度B,基本實現(xiàn)了定量驗證和分析,本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比較容易,老師講得也很清楚。

  我們大家都知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近代物理實驗屬于學科基礎課程,通過這次近代物理實驗課程的學習,使我們認識到了一整套科學縝密的實驗方法,對于我開發(fā)我們的智力,培養(yǎng)我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我們科學的邏輯思維的形成有著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除此之外,使我從思想上牢記做任何事之前就像做實驗一樣只有好好預習才能做好實驗;實驗中如果出現(xiàn)問題應該耐心、細致的進行分析,并且要考慮實驗儀器本身的因素,有時也應該咨詢老師;實驗通過做實驗的艱辛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繁瑣讓我體會到前輩們是怎么一步一艱辛的在科學之路上進行探索,他們的嚴謹、求實之精神必然激勵著我們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向他們那樣,孜孜不倦、勇于進取。

  最后感謝每位實驗老師,您們辛苦啦!每次都跟我們一起在實驗室里待到很晚,謝謝您們!

  物理實驗報告 8

  預習報告:

  1、試驗目的。(這個大學物理試驗書上抄,哪個試驗就抄哪個)。

  2、實驗儀器。照著書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書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況下是抄結論性的公式。再對這個公式上的物理量進行分析,說明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東東。這是沒有充分預習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試驗,你就把整個試驗里涉及的物理量寫上,再分析。

  4、試驗內(nèi)容和步驟。抄書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試驗數(shù)據(jù)。做完試驗后的記錄。這些數(shù)據(jù)最好用三線圖畫。注意標上表號和表名。EG:表1。紫銅環(huán)內(nèi)外徑和高的試驗數(shù)據(jù)。

  6、試驗現(xiàn)象。隨便寫點。

  試驗報告:

  1、試驗目的。方法同上。

  2、試驗原理。把書上的歸納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紙。在原理的后面把試驗儀器寫上。

  3、試驗數(shù)據(jù)及其處理。書上有模板。照著做。一般情況是求平均值,標準偏差那些。書上有。注意:小數(shù)點的位數(shù)一定要正確。

  4、試驗結果:把上面處理好的數(shù)據(jù)處理的結果寫出來。

  5、討論。如果那個試驗的后面有思考題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沒有就自己想,寫點總結性的話。或者書上抄一兩句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實驗報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議你找你們學長學姐借他們當年的實驗報告。還有,如果試驗數(shù)據(jù)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壞值,什么都別想,直接當沒有那個數(shù)據(jù)過,仿著其他的數(shù)據(jù)寫一個。

  不知道。建議還是借學長學姐的'比較好,網(wǎng)絡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個老師對報告的要求不一樣,要照老師的習慣寫報告。我現(xiàn)在還記得我第一次做邁克爾遜干涉儀實驗時我雖然用心聽講,但是再我做時候卻極為不順利,因為我調(diào)節(jié)儀器時怎么也調(diào)不出干涉條紋,轉動微調(diào)手輪也不怎么會用,最后調(diào)出干涉條紋了卻掌握不了干涉條紋“涌出”或“陷入個數(shù)、速度與調(diào)節(jié)微調(diào)手輪的關系。測量鈉光雙線波長差時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問題,實驗儀器用的非常不熟悉,這一切都給我做實驗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當我回去做實驗報告的時候又發(fā)現(xiàn)實驗的誤差偏大,可慶幸的是計算還順利?偠灾谝粋實驗我做的是不成功,但是我從中總結了實驗的不足之處,吸取了很大的教訓。因此我從做第二個實驗起,就在實驗前做了大量的實驗準備,比如說,上網(wǎng)做提前預習、認真寫好預習報告弄懂實驗原理等。因此我從做第二個實驗起就在各個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實驗儀器的使用也熟悉多了,實驗儀器的讀數(shù)也更加精確了,儀器的調(diào)節(jié)也更加的符合實驗的要求。就拿夫—赫實驗/雙光柵微振實驗來說,我能夠熟練調(diào)節(jié)ZKY—FH—2智能夫蘭克—赫茲實驗儀達到實驗的目的和測得所需的實驗數(shù)據(jù),并且在實驗后順利地處理了數(shù)據(jù)和精確地畫出了實驗所要求的實驗曲線。在實驗后也做了很好的總結和個人體會,與此同時我也學會了列表法、圖解法、函數(shù)表示法等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的實驗能力和獨立設計實驗以及創(chuàng)造性地改進實驗的能力等等。

  下面我就談一下我在做實驗時的一些技巧與方法。首先,做實驗要用科學認真的態(tài)度去對待實驗,認真提前預習,做好實驗預習報告;第二,上課時認真聽老師做預習指導和講解,把老師特別提醒會出錯的地方寫下來,做實驗時切勿出錯;第三,做實驗時按步驟進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太心急。并且一些小節(jié)之處要特別小心,若不會,可以跟其他同學一起探討一下,把問題解決。第四,實驗后數(shù)據(jù)處理一定要獨立完成,莫抄其他同學的,否則,做實驗就沒有什么意義了,也就不會有什么收獲。

  總而言之,大學物理實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規(guī)律的發(fā)現(xiàn)依賴于物理實驗,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物理學作為一門科學的地位是由物理實驗予以確立的;其次,已有的物理定律、物理假說、物理理論必須接受實驗的檢驗,如果正確就予以確定,如果不正確就予以否定,如果不完全正確就予以修正。例如,愛因斯坦通過分析光電效應現(xiàn)象提出了光量子;伽利略用新發(fā)明的望遠鏡觀察到木星有四個衛(wèi)星后,否定了地心說;楊氏雙縫干涉實驗證實了光的波動假說的正確性?梢哉f,物理學的每一次進步都離不開實驗。這對我們大學生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將來所從事的實際工作所需要具備的獨立工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素質來講,也是十分必要的,這是大學物理理論課不能做到,也不能取代的。

  物理實驗報告 9

  探究課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一、提出問題:

  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二、猜想與假設:

  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三、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

  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1.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2.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3.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4.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四、自我評估:

  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五、交流與應用:

  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 10

  【實驗名稱】

  靜電跳球

  【實驗目的】

  觀察靜電力

  【實驗器材】

  韋氏起電機,靜電跳球裝置

  【實驗原理、操作及現(xiàn)象】

  將兩極板分別與靜電起電機相連接,順時針搖動起電機,使兩極板分別帶正、負電荷,這時小金屬球也帶有與下板同號的電荷。同號電荷相斥,異號電荷相吸,小球受下極板的排斥和上極板的吸引,躍向上極板,與之接觸后,小球所帶的電荷被中和反而帶上與上極板相同的電荷,于是又被排向下極板。如此周而復始,于是可觀察到球在容器內(nèi)上下跳動。當兩極板電荷被中和時,小球隨之停止跳動。

  【注意事項】

  1.搖動起電機時應由慢到快,并且不宜過快;搖轉停止時亦需慢慢進行,可松開手柄靠摩擦力使其自然減慢。

  2.在搖動起電機時,起電機手柄均帶電且高速搖動時電壓高達數(shù)萬伏,切不可用手機或身體其他位置接觸,不然會有火花放電,引起觸電。

  實驗目的:

  1、探究靜電作用力的`現(xiàn)象及原理。

  2、研究能量間的轉化過程。實驗器材:圓鋁板2個、圓形有機玻璃筒、靜電導體球(由鋁膜做成)若干。

  提出問題:在以前的實驗中,我們對電場以及靜電的作用力已經(jīng)有所了解。那么,在兩塊極板間,由鋁箔做成的小球真能克服重力上蹦下跳嗎?猜想與假設:在強電場的作用下,由鋁箔做成的小球能夠克服重力而上下跳動。實驗過程:

  1、在兩圓鋁板間放一有機玻璃環(huán),里面放了一些靜電導體球,當接通高壓直流電源后觀察靜電導體球的運動情況。

  2、增大兩極板間的電壓,觀察現(xiàn)象。

  3、實驗完畢要及時關閉電源,必須用接地線分別接觸兩極板進行放電。

  探究問題:

  1、儀器內(nèi)的小球為什么會跳起來?

  2、靜電導體球實際在做什么工作?

  3、為什么增大兩極板間的電壓兩極板間產(chǎn)生火花放電現(xiàn)象?實驗結論與體會:(以下由學生總結并交流,也可由教師引導得出)課外活動:梳子摩擦頭發(fā)后,用梳子可以吸起細小的紙屑,有些紙屑過一會又掉下來。實際做一做,能夠解釋嗎?

  注意事項:

  1、接好電路后,再調(diào)整兩根輸出導線之間的距離至少離開10厘米。太近時會擊穿空氣而打火。

  2、接通高壓電源后就不能再觸摸高壓端和電極板,否則會觸電而麻木。實驗做完后,先關閉電源開關,再用接地線分別接觸兩個電極進行放電。

  物理實驗報告 11

  探究課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提出問題;平面鏡成的是實像還是虛像?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與假設;平面鏡成的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分別是在平面鏡的'兩側.

  3.制定計劃與設計方案;實驗原理是光的反射規(guī)律.

  所需器材;蠟燭(兩只),平面鏡(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紙,火柴,

  實驗步驟;

  一,在桌面上平鋪一張16開的白紙,在白紙的中線上用鉛筆畫上一條直線,把平面鏡垂直立在這條直線上.

  二.在平面鏡的一側點燃蠟燭,從這一側可以看到平面鏡中所成的點燃蠟燭的像,用不透光的紙遮擋平面鏡的背面,發(fā)現(xiàn)像仍然存在,說明光線并沒有透過平面鏡,因而證明平面鏡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是虛像.

  三.拿下遮光紙,在平面鏡的背后放上一只未點燃的蠟燭,當所放蠟燭大小高度與點燃蠟燭的高度相等時,可以看到背后未點燃蠟燭也好像被點燃了.說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

  四.用鉛筆分別記下點燃蠟燭與未點燃蠟燭的位置,移開平面鏡和蠟燭,用刻度尺分別量出白紙上所作的記號,量出點燃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和未點燃蠟燭(即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比較兩個距離的大小.發(fā)現(xiàn)是相等的.

  五.自我評估.該實驗過程是合理的,所得結論也是正確無誤.做該實驗時最好是在暗室進行,現(xiàn)象更加明顯.誤差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誤差,關鍵在于實驗者要認真仔細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時要認真測量。

  六.交流與應用.通過該實驗我們已經(jīng)得到的結論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的連線被平面鏡垂直且平分.例如,我們站在穿衣鏡前時,我們看穿衣鏡中自己的像是虛像,像到鏡面的距離與人到鏡面的距離是相等的,當我們?nèi)讼蚱矫骁R走近時,會看到鏡中的像也在向我們走近.我們還可以解釋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靜的水面其實也是平面鏡.等等.

  物理實驗報告 12

  引言

  物理實驗是初中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實驗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物理現(xiàn)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本次實驗中,我們將介紹一項有趣的物理實驗,并詳細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

  實驗目的

  本次實驗的目的是驗證光的直線傳播。光是一種電磁波,而電磁波可以沿直線傳播,這一性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但我們需要通過實驗來進一步了解和驗證這一現(xiàn)象。

  實驗材料

  1、光源:手電筒

  2、屏風:一張白紙或者白色布

  3、隔板:一塊不透明的硬紙板

  實驗步驟

  1、將手電筒置于桌子的一端,打開,并朝向屏風。

  2、在手電筒和屏風之間放置隔板,使光線無法直接照射到屏風上。

  3、觀察屏風上的光亮區(qū)域,并移動隔板,觀察光亮區(qū)域的變化。

  實驗結果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觀察到當隔板不在光線的傳播路徑上時,屏風上出現(xiàn)了明顯的陰影,光線無法照射到屏風上。當隔板被移開時,光線能夠直線傳播到屏風上,形成明亮的光斑。這一結果表明光線確實是沿直線傳播的。

  實驗結論

  通過這次實驗,我們驗證了光的直線傳播的現(xiàn)象。這也符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和經(jīng)驗。光的直線傳播是光學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它在光的成像、光的反射折射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應用。因此,我們對光的直線傳播特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實驗體會

  通過這次實驗,我們不僅加深了對光直線傳播的理解,還學會了通過實驗來驗證物理原理。實驗中的觀察、記錄和總結能力對我們的科學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希望我們能夠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xù)保持對于科學實驗的熱情,不斷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

  結語

  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實驗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和規(guī)律。本次光的直線傳播實驗,讓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物理規(guī)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增強了我們對物理知識的信心。希望在未來的學習中,能夠繼續(xù)熱愛科學,善于動手實驗,不斷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yǎng)。

  參考資料

  1、《初中物理實驗教程》

  2、《物理學習指導資料》

  3、互聯(lián)網(wǎng)資料:物理實驗視頻和教學資源

  物理實驗報告 13

  一、實驗目的

  (1)加深對弱電解質的解離平衡、同離子效應、鹽類水解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了解緩沖溶液的緩沖作用及配制。

  (2)掌握難溶電解質的多相離子平衡及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條件。

  二、實驗原理

  在弱電解質的解離平衡或難溶電解質的沉淀一溶解平衡體系中,加入與弱電解質或難溶

  電解質具有相同離子的易溶強電解質,則平衡向左移動,產(chǎn)生使弱電解質的解離度或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度明顯降低的`現(xiàn)象,叫做同離子效應。

  三、實驗用品(儀器、藥品)

  試管、藥匙、氨水、醋酸銨固體、酚酞。甲基橙、碘化鉛。碘化鉀。

  四、實驗內(nèi)容及操作步驟

  (l)在小試管中加入1 cm3 0.l mol·dm-3 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劑,

  觀察溶液顏色。再加入少許NH4Ac晶體,振蕩使其溶解,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并進行解釋(2)自己設計一實驗,驗證同離子效應使HAc溶液中的H+濃度降低。

  (3)在試管中加入3滴PbI2飽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 KI溶液。觀察現(xiàn)象,解釋之。

  五、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l)在小試管中加入1 cm3 0.l mol·dm-3 NH3水溶液和1滴酚酞指示劑,觀察溶液顏色。再加入少許

  NH4Ac晶體,振蕩使其溶解,因同離子效應OH-濃度降低,堿性降低,紅色溶液

  顏色變淺或褪去,

  (2)自己設計一實驗,驗證同離子效應使HAc溶液中的H+濃度降低。在小試管中用滴管加入1毫升0.1摩爾/升醋酸水溶液和1滴甲基橙指示劑,因醋酸溶液呈酸性,使甲基橙

  溶液有無色變?yōu)榧t色。再用藥匙向小試管中加入少許醋酸銨晶體,振蕩使其溶解,因同離子效應,氫離子濃度降低,酸性降低,橙紅色溶液顏色變?yōu)槌赛S色或黃色。

  (3)在試管中加入3滴PbI2飽和溶液,加入2滴0.l mol·dm-3 KI溶液。有黃色沉淀碘化鉛生成。

  物理實驗報告 14

  實驗目的:

  觀察水沸騰時的現(xiàn)象

  實驗器材:

  鐵架臺、酒精燈、火柴、石棉網(wǎng)、燒杯、中心有孔紙板、溫度計、水、秒表

  實驗裝置圖:

  實驗步驟:

  1.按裝置圖安裝實驗儀器,向燒杯中加入溫水,水位高為燒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并觀察.(觀察水的溫度變化,水發(fā)出的聲音變化,水中的氣泡變化)

  描述實驗中水的'沸騰前和沸騰時的情景:

  (1)水中氣泡在沸騰前,沸騰時

  (2)水的聲音在沸騰前,沸騰時

  3. 當水溫達到90℃時開始計時,每半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填入下表中,至沸騰后兩分鐘停止。

  實驗記錄表:

  時間(分) 0 0.5 1 1.5 2 2.5 3 …

  溫度(℃)

  4、觀察撤火后水是否還繼續(xù)保持沸騰?

  5、實驗結果分析:

 、僖詴r間為橫坐標,溫度為縱坐標,根據(jù)記錄用描點法作出水的沸騰圖像。

 、谡垖W生敘述實驗現(xiàn)象。

  沸騰前水中有升到水面上來,水聲;繼續(xù)加熱時,水中發(fā)生劇烈的現(xiàn)象,大量上升并且變(填“大”或“小”),升到水面上破裂,放出水蒸氣,散到空氣中,水聲變(填“大”或“小”)。

  沸騰的概念:

 、蹖嶒炛惺欠褚患訜,水就沸騰?

 、芩序v時溫度如何變化?

  ⑤停止加熱,水是否還繼續(xù)沸騰?說明什么?

  物理實驗報告 15

  一、比較不同物質吸熱的情況

  時間:

  探究預備:

  1、不一樣,質量大的水時間長。

  2、不相同,物質種類不同。

  探究目的:探究不同物質吸熱能力的不同。培養(yǎng)實驗能力。

  提出問題: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的熱量相同嗎。

  猜想與假設:不同

  探究方案與實驗設計:

  1、相同質量的水和食用油,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比較它們吸收熱量的'多少。

  2、設計表格,多次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

  3、 整理器材,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

  實驗器材:相同規(guī)格的電加熱器、燒杯、溫度計、水、食用油。

  資料或數(shù)據(jù)的收集

  分析和論證: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評估與交流:

  1、水的比熱容較大,降低相同的溫度,放出較多的熱量,白天把水放出去,土地吸收相同熱量,比熱容小升高溫度較快。

  2、新疆地區(qū)沙石比較多,比熱容小,吸收(放出)相同熱量,升高(降低)的溫度較多,溫差比較大。

  物理實驗報告 16

  一、實驗目的

  1、學會用BET法測定活性碳的比表面的方法。

  2、了解BET多分子層吸附理論的基本假設和BET法測定固體比表面積的基本原理。

  3、掌握BET法固體比表面的測定方法及掌握比表面測定儀的工作原理和相關測定軟件的操作。

  二、實驗原理

  氣相色譜法是建立在BET多分子層吸附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測定多孔物質比表面的方式,常用BET公式為:)-1+P(C-1)/P0VmC上式表述恒溫條件下,吸附量與吸附質相對壓力之間的關系.式中V是平衡壓力為P時的吸附量,P0為實驗溫度時的氣體飽和蒸汽壓,Vm是第一層蓋滿時的吸附量,C為常數(shù).因此式包含Vm和C兩個常數(shù),也稱BET二常數(shù)方程.它將欲求量Vm與可測量的參數(shù)C,P聯(lián)系起來.上式是一個一般的直線方程,如果服從這一方程,則以P/[V(P0-P)]對P/P0作圖應得一條直線,而由直線得斜率(C-1)/VmC和直線在縱軸上得截據(jù)1/VmC就可求得Vm.則待測樣品得比表面積為:S=VmNAσA/(22400m)其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m為樣品質量(單位:g)。σm為每一個被吸附分子在吸附劑表面上所占有得面積,σm的值可以從在液態(tài)是的密堆積(每1分子有12個緊鄰分子)計算得到.計算時假定在表面上被吸附的分子以六方密堆積的方式排列,對整個吸附層空間來說,其重復單位為正六面體,據(jù)此計算出常用的吸附質N2的.σm=0.162nm2.現(xiàn)在在液氮溫度下測定氮氣的吸附量的方法是最普遍的方法,國際公認的σm的值是0.162nm2.本實驗通過計算機控制色譜法測出待測樣品所具有的表面積。

  三、實驗試劑和儀器

  比表面測定儀,液氮,高純氮,氫氣.皂膜流量計,保溫杯。

  四、實驗步驟

  (一)準備工作

  1、按逆時針方向將比表面測定儀面板上氮氣穩(wěn)壓閥和氫氣穩(wěn)壓閥旋至放松位置(此時氣路處于關閉狀態(tài))。

  2、將氮氣鋼瓶上的減壓閥按逆時針方向旋至放松位置(此時處于關閉狀態(tài)),打開鋼瓶主閥,然后按順時針方向緩慢打開減壓閥至減壓表壓力為0.2MPa,同法打開氫氣鋼瓶(注意鋼瓶表頭的正面不許站人,以免萬一表盤沖出傷人)。

  3、按順時針方向緩慢打開比表面儀面板上氮氣穩(wěn)壓閥和氫氣穩(wěn)壓閥至氣體壓力為0.1MPa。

  4、將皂膜流量計與儀器面板上放空1口連接,將氮氣阻力閥下方的1號拉桿拉出,測量氮氣的流速,用氮氣阻力閥調(diào)節(jié)氮氣的流速為9ml/min,然后將1號拉桿推入。

  5、將皂膜流量計與儀器面板上放空2口連接,將氫氣阻力閥下方的2號拉桿拉出,測量氫氣的流速,用氫氣阻力閥調(diào)節(jié)氫氣的流速為36ml/min,然后將2號拉桿推入。

  6、打開比表面測定儀主機面板上的電源開關,調(diào)節(jié)電流調(diào)節(jié)旋鈕至橋路電流為120mA,啟電腦,雙擊桌面上Pioneer圖標啟動軟件.觀察基線。

  (二)測量工作

  1、將液氮從液氮鋼瓶中到入保溫杯中(液面距杯口約2cm,并嚴格注意安全),待樣品管冷卻后,用裝有液氮的保溫杯套上樣品管,并將保溫杯固定好.觀察基線走勢,當出現(xiàn)吸附峰,然后記錄曲線返回基線后,擊調(diào)零按鈕和測量按鈕,然后將保溫杯從樣品管上取下,觀察脫附曲線.當桌面彈出報告時,選擇與之比較的標準參數(shù),然后記錄(打印)結果(若不能自動彈出報告,則擊手切按鈕,在然后在譜圖上選取積分區(qū)間,得到報告結果).重復該步驟平行測量三次,取平均值為樣品的比表面積。

  2、實驗完成后,按順序。

  (1)關閉測量軟件。

  (2)電腦。

  (3)將比表面儀面板上電流調(diào)節(jié)旋鈕調(diào)節(jié)至電流為80mA后,關閉電源開關。

  (4)關閉氫氣鋼瓶和氮氣鋼瓶上的主閥門(注意勿將各減壓閥和穩(wěn)壓閥關閉)。

  (5)將插線板電源關閉.

  操作注意事項

  1、比表面測定儀主機板上的粗調(diào),細調(diào)和調(diào)池旋鈕已固定,不要再動。

  2、打開鋼瓶時,表頭正面不要站人,以免氣體將表盤沖出傷人。

  3、使用液氮時要十分小心,不可劇烈震蕩保溫杯,也不要將保溫杯蓋子蓋緊。

  4、將保溫杯放入樣品管或者取下時動作要緩慢,以免溫度變化太快使樣品管炸裂。

  5、關閉鋼瓶主閥時,不可將各減壓閥關閉。

  五、數(shù)據(jù)記錄及處理

  樣品序號重量(mg)

  表面積(m2/g)

  峰面積(m2/g)

  標準樣品702001660630

  樣品170199.2411626622

  樣品270198.6461621763

  樣品均值70198.9441624192.5

  樣品表面積的平均值為(199.241+198.646)/2=198.944m2/g

  相對誤差為:(198.944-200.00)/200.00=-0.0078)

  六、誤差分析

  1、調(diào)零時出現(xiàn)問題,出峰時,基線沒有從零開始,然后處理不當。

  2、取出裝有液氮的保溫杯時,基線還未開始掃描。

  3、脫附時溫度較低,出現(xiàn)拖尾.通常認為滯后現(xiàn)象是由多孔結構造成,而且大多數(shù)情況下脫附的熱力學平衡更完全。

  七、注意事項

  1、打開鋼瓶時鋼瓶表頭的正面不許站人,以免表盤沖出傷人。

  2、液氮時要十分小心,切不可劇烈震蕩保溫杯也不可將保溫杯蓋子蓋緊,注意開關閥門,旋紐的轉動方向。

  3、鋼瓶主閥時,注意勿將各減壓閥和穩(wěn)壓閥關閉。

  4、測量時注意計算機操作:在吸附時不點測量按紐,當吸附完畢拿下液氮準備脫附時再點調(diào)零,測量,進入測量吸附量的階段。

  5、嚴格按照順序關閉儀器。

  6、ET公式只適用于比壓約在所不惜.0.05-0.35之間,這是因為在推導公式時,假定是多層的物理吸附,當比壓小于0.05時,壓力太小,建立不起多層物理吸附,甚至連單分子層吸附也未形成,表面的不均勻性就顯得突出。在比壓大于0.35時,由于毛細凝聚變得顯著起來,因而破壞了多層物理吸附平衡。

  物理實驗報告 17

  一、實驗目的

  1、了解LAN中常用的幾種傳輸介質、連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點。

  2、學習雙絞線、同軸電纜網(wǎng)線的制作和掌握網(wǎng)線制作工具,電纜測試儀的使用。

  二、實驗任務

  1、掌握LAN中常用的幾種傳輸介質、連接器的連接方法與實際使用。

  2、獨立制作一根合格的雙絞線或同軸電纜的網(wǎng)線。

  三、實驗設備

  實驗所需設備有5類雙絞線,RJ-45頭,細纜,BNC接頭,T型頭,端接器、同軸電纜、收發(fā)器、AUI電纜、雙絞線、同軸細纜壓線鉗,電纜測試儀,剝線鉗、剪刀等。

  四、相關基本知識

  1、電子電路,數(shù)字邏輯電路。

  2、微型計算機工作原理,計算機接口技術。

  3、計算機網(wǎng)絡拓撲結構,網(wǎng)絡傳輸介質等基礎知識。

  五、實驗內(nèi)容與步驟

 。ㄒ唬⿲嶒炘

  目前計算機網(wǎng)絡的有線通信大多采用銅芯線或光纖作為傳輸介質。常用的傳輸介質有同軸粗纜與細纜,無屏蔽雙絞線(UTP)、光纖等。網(wǎng)絡中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換,通過網(wǎng)絡終端設備將要傳輸?shù)男畔⑥D化成相關傳輸介質所需的電信號或光信號,然后通過傳輸介質、網(wǎng)絡設備進行傳輸。不同的傳輸介質具有不同的電氣特性、機械特性、和信息傳輸格式,因此,它們也就具有不同的傳輸方式、傳輸速率,傳輸距離等。在組建局域網(wǎng)時,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如覆蓋范圍、應用對象、性能要求、資金情況等)來決定采用何種網(wǎng)絡拓撲結構、傳輸介質及相關的網(wǎng)絡連接設備等。

  雙絞線:雙絞線是由兩根絕緣金屬線互相纏繞而成,這樣的一對線作為一條通信鏈路,由四對雙絞線構成雙絞線電纜。雙絞線點到點的通信距離一般不超過100米。目前,計算機網(wǎng)絡上用的雙絞線有三類(最高傳輸率為10 Mbps)、五類線(最高傳輸率為10 0 Mbps)、超五類線和六類線(傳輸速率至少為250 Mbps)、七類線(傳輸速率至少為600 Mbps)。雙絞線電纜的連接器一般為RJ-45。

 。ǘ⿲嶒灢襟E

  1、首先用壓線鉗的剪線刀口剪裁出計劃需要使用到的.雙絞線長度。

  2、抽出外套層,可以利用壓線鉗的剪線刀口將線頭剪齊,再將線頭放到剝線專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緊壓線鉗慢慢旋轉,讓刀口慢慢劃開雙絞線的保護膠皮,然后剝掉外套層。

  3、排序,根據(jù)實際需要按照標準將線排序。

  4、整理,排序后應盡量將線頭拉直理平,然后用壓線鉗將多余的線頭剪掉。

  5、插入水晶頭,將排序后的雙絞線線頭插入部分插入到水晶頭中,插入后用力壓住雙絞線,盡力的將雙絞線頭向水晶頭中推,以保證線頭充分的插入水晶頭中。

  6、壓線,經(jīng)過上述步驟后,只要使用壓線鉗將線壓緊即可。

  (三)回答思考題。

  1)雙絞線、細纜、粗纜三種傳輸介質各有什么特點

  同軸線和雙絞線的區(qū)別主要是網(wǎng)絡拓撲不同,同軸電纜只能是總線型結構,而雙絞線則是星型結構。三種介質傳輸?shù)淖畲髱挷煌掷|傳輸帶寬最寬,其次,細纜,最宅的雙絞線。不過雙絞線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傳輸距離比細纜和粗纜長。

  2)A線序和B線序有何區(qū)別若不遵循上述標準,是否所做的網(wǎng)線不可用。

  兩端的線序相同叫直通線,都遵循568B標準,不同類型設備之間連接使用直通線,如網(wǎng)卡到交換機,網(wǎng)卡到ADSL modem,交換機到路由器等;而一端為568B線序,一端為568A線序的為交叉線,即1-3、2-6調(diào)換,用于相同設備之間的連接,如兩臺電腦的網(wǎng)卡連接,交換機與交換機之間的連接,交換機與集線器連接等。

  不按上述標準,只要保持線序正確,就可以正常使用。

  熱門報告:實驗報告

  通常來講,有付出就會有收獲。每當我們的任務結束后,往往都需要我們撰寫報告,寫好報告對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幫助。我們在寫報告時要怎么樣才能寫好呢?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熱門報告:實驗報告”,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實驗要求:

  應用全站儀對科技樓樓頂避雷針進行變形觀測

  2、實驗過程:

  首先認真理解前方交會原理,然后利用GPS做靜態(tài)控制得出控制點坐標,將全站儀架在其中一個控制點A上,另一個控制點B架上反射棱鏡,將全站儀望遠鏡瞄準反射棱鏡定向,然后置零,轉動照準部對準避雷針頂端C,記錄角度,然后盤右觀測,一站觀測兩個測回,得出夾角α將全站儀與反射棱鏡互換位置,同樣方法測得夾角β,根據(jù)已知A,B兩點坐標可求得避雷針頂端的平面坐標,然后在另一已知點D上架全站儀,A點架上反射棱鏡,以A點做后視定向,觀測A,D兩點間夾角,盤左盤右觀測兩個測回γ,同時觀測豎角β,量取儀器高,根據(jù)觀測數(shù)據(jù)計算進行比較檢核。

  3、實驗已知數(shù)據(jù):

  A點坐標X 3525052,175

  Y 527483,758

  B點坐標X 3525047,348

  Y 527412,793

  D點坐標X 3524903,239

  Y 527259,558

  4、實驗觀測數(shù)據(jù):

  α=76°22′05″,β=80°37′19″,γ=88°39′44″(檢核角)

  豎角θ=37°24′03″

  5、實驗結果:

  C點坐標:X 3524875,2304

  Y 527453,3827

  Z 75,066

  檢校誤差3″

  6、實驗心得:

  通過本次實驗鞏固了在變形監(jiān)測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極大的提高了我的動手操作能力,儀器操作還不是很熟練,以后應該多加練習,理論和實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要有耐心,要學會等待,忍耐,有時候儀器不穩(wěn)定,必須得等。

【物理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物理實驗報告11-15

物理實驗報告10-08

初中物理實驗報告-實驗報告08-03

物理實驗報告 物理實驗報告的實驗總結怎么寫04-03

【推薦】物理實驗報告10-13

(推薦)物理實驗報告10-16

物理實驗報告模板11-27

[實用]物理實驗報告03-26

物理實驗報告集合03-15

(熱)物理實驗報告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