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嶺中學 林海鳴
壹、學練目標
一、情感目標
1、樹立階級分析觀點。
2、學習茅盾先生為革命奮斗一生的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認知目標
1、積累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新詞。
2、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3、理解運用準確的語言表達意義與效果。
三、技能目標
1、掌握結合語境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和感情色彩的技能。
2、掌握通過重要詞語和重要語段理解文章思想內容的技巧。
3、了解閱讀同類文藝評論文章的方法。
4、了解文學評論的基本寫法。
貳、學練方法選擇:文體切入法
叁、重點難點
1、文學評論常采用以議為主,敘議結合,評析結合的寫法。
2、前人觀點與自己觀點的異同。
3、選擇“林沖、楊志、魯智深”為論據(jù)所體現(xiàn)的典型性。
肆、課時安排:2教時
伍、教學步驟及方法
第一課時
1、簡要復習學過的小說《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導入新課
2、布置自讀,劃分段落與層次,歸納大意
3、逐一落實第一部分的段落層次論述
⑴第一部分第一層次(第一節(jié))
觀點:人物描寫個性化(與前人基本相同)面目--至少
成因:朝夕揣摩圖像(前人)杜撰、附會--否定
朝夕揣摩民間文學(自己) 科學--肯定(對比)
⑵第一部分第二層次(第二至第三節(jié))
觀點:善于從階級意識去描寫人物的立身行事
理由:遭遇--思想意識--出身階層
(因為、為了……因此、于是)(不但如此)
遞進 例證 對比
⑶第三部分第三層次(第四節(jié))
觀點:關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動去說明
理由:出場--品性(用行動來表現(xiàn))
(好比--由遠漸近、引人入勝)
4、小結:⑴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⑵用作品本身作論述的根據(jù) ;⑶論述的角度選擇(同異可比:思想內容--寫作技巧)。
5、作業(yè):
①書面:思考和練習一之“1-4”、三;②口頭:中午看“武松打虎”錄相片斷或閱讀《水滸傳》有關武松打虎部分,思考如果用“武松”為例能否證明自己的觀點?如能,為什么不用?
【附板書】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茅盾)
觀點:人物描寫個性化(與前人基本同)面目--至少
成因:朝夕揣摩圖像(前人)杜撰、附會--否定
朝夕揣摩民間文學(自己) 科學--肯定(對比)
觀點:善于從階級意識去描寫人物的立身行事
理由:遭遇--思想意識--出身階層
(因為、為了……因此、于是)(不但如此)
遞進 例證 對比
觀點:關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動去說明
理由:出場--品性(用行動來表現(xiàn))
(好比--由遠漸近、引人入勝)比喻
第二課時
1、復習舊課,①檢查口頭作業(yè):如果用“武松”為例能否證明自己的觀點?如能,為什么不用?(能;但其階級出身及思想性格與魯智深、林沖、楊志都有部分的相同點,不夠典型。即不能像魯智深、林沖、楊志三人那樣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②評論《水滸》人物描寫時,作者得出了哪些觀點?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答案從上節(jié)課略)--導入新授
2、默讀課文(6-7節(jié)),思考:作者認為《水滸》的結構有哪些特點?(①全書看,其結構不是有機的結構;從一個人物的故事看,結構是嚴密的,有機的。②各自獨立、自成整體的故事在結構上的共同特點是:a.故事發(fā)展有序,疏密相間;b.變化錯綜,搖曳多姿。
3、這兩個特點的認識,有主次之分嗎?從何處可見?(有主次之分;①次②主。從論據(jù)可見,用來支持觀點的主要論據(jù)是林沖和楊志兩個人各自獨立的故事;林沖與楊志兩個人物的故事在結構上的不同點分析,寫作目的也是為了證明《水滸》結構特點②。)
4、寫林沖的故事結構特點是否與寫楊志的故事結構特點同一?(不同)那么,林沖的故事結構特點是什么?(騰挪跌宕--釋義、逐步到達高潮;落實“筆墨之經濟”中的“經濟”這一詞義)
5、楊志的故事結構特點又是什么呢?(縱橫開合、高潮在于中段;比較“智取”“搶取”,落實“軟取”與“硬取”的語言表達作用)
6、小結上文學習,轉入總結段閱讀理解
①文中說“《水滸》還有許多優(yōu)點值得我們學習”。這“許多優(yōu)點”具體指哪些?(人物對白中常用民間口頭語;動作描寫使形象鮮明)
②文中“(請不要誤會……其它方面。)”中的括號作用是什么?(解釋說明)“暫不談它的其它方面”中的“其它方面”指的是什么?(還是指上文的“許多優(yōu)點”)那么,“其他方面就沒有可供我們學習之處”這句話是否是累贅?(不累贅;因為上文“許多優(yōu)點”是從小處看,而現(xiàn)在是從大處看,角度已經不同)
③“在這上頭,我的偏見,以為《水滸》比《紅樓夢》強些”這句話中的“這上頭”指代什么?(人物描寫和結構)“以為《水滸》比《紅樓夢》強些”的理由是什么?(作為一個人物的故事結構看,《水滸》的結構是有機的)
④這一節(jié)文字的論證方法有哪些?(例證、對比論證)
7、總結全文學習,①要求自讀“單元知識和訓練”的基礎知識“文學評論的特點”部分(p34-36);②思考和練習一之“5”討論。
8、作業(yè):閱讀高中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單元知識和訓練”中的《德軍剩下來的東西》,選準一個角度,抓住這篇微型小說的一個寫作特點,寫一篇500字以上的文學評論。
【附 powerpoint 板書】
人物描寫個性化
善于從階級意識去描寫人物的立身行事
關于人物的一切都由人物本身的行動去說明
全書不是有機 敘-評-析
(次) a.發(fā)展有序,疏密相間--騰挪跌宕,逐步到達高潮(林沖)
個人嚴密有機
(主) b.變化錯綜,搖曳多姿--縱橫開合,高潮在于中段(楊志)
小--許多優(yōu)點(口頭語言、動作描寫)
大--人物描寫和結構
《水滸》--強
《紅樓夢》
[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水滸傳的教案和課堂實錄
4.底片人物畫教案
9.大班結構游戲教案
10.中班結構游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