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論語》全譯(之二十五)(備課資料)

發(fā)布時間:2017-11-24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原文】 

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怨矣! 

【譯文】 

孔子說:“多責(zé)備自己而少責(zé)備別人,那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評析】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各種矛盾與糾紛。那么,為人處事應(yīng)該多替別人考慮,從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所以,一旦發(fā)生了矛盾,人們應(yīng)該多作自我批評,而不能一味指責(zé)別人的不是。責(zé)己嚴,待人寬,這是保持良好和諧的人際關(guān)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則。 

【原文】 

1516 子曰:“不曰‘如之何(1),如之何’者,吾末(2)如之何也已矣。” 

【注釋】 

(1)如之何:怎么辦的意思。 

(2)末:這里指沒有辦法。 

【譯文】 

孔子說:“從來遇事不說‘怎么辦,怎么辦’的人,我對他也不知怎么辦才好。” 

【原文】 

1517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譯文】 

孔子說:“整天聚在一塊,說的都達不到義的標準,專好賣弄小聰明,這種人真難教導(dǎo)! 

【原文】 

1518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譯文】 

孔子說:“君子以義作為根本,用禮加以推行,用謙遜的語言來表達,用忠誠的態(tài)度來完成,這就是君子了! 

【原文】 

1519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譯文】 

孔子說:“君子只怕自己沒有才能,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 

【原文】 

1520 子曰:“君子疾沒世(1)而名不稱焉! 

【注釋】 

(1)沒世:死亡之后。 

【譯文】 

孔子說:“君子擔(dān)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為人們所稱頌。” 

【原文】 

1521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譯文】 

孔子說:“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別人! 

【原文】 

1522 子曰:“君子矜(1)而不爭,群而不黨! 

【注釋】 

(1)矜:音jīn,莊重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君子莊重而不與別人爭執(zhí),合群而不結(jié)黨營私! 

【原文】 

1523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譯文】 

孔子說:“君子不憑一個人說的話來舉薦他,也不因為一個人不好而不采納他的好話! 

【評析】 

從18章到23章,這6章基本上全都是講君子的所作所為以及與小人的不同。什么是君子呢?孔子認為,他應(yīng)當注重義、禮、遜、信的道德準則;他嚴格要求自己,盡可能做到立言立德立功的“三不朽”,傳名于后世;他行為莊重,與人和諧,但不結(jié)黨營私,不以言論重用人,也不以人廢其言,等等。當然,這只是君子的一部分特征。 

【原文】 

1524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譯文】 

子貢問孔子問道:“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說:“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強加給別人! 

【評析】 

“忠恕之道”可以說是孔子的發(fā)明。這個發(fā)明對后人影響很大。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處理人己關(guān)系的一條準則,這也是儒家倫理的一個特色。這樣,可以消除別人對自己的怨恨,緩和人際關(guān)系,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原文】 

1525 子曰:“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譯文】 

孔子說:“我對于別人,詆毀過誰?贊美過誰?如有所贊美的,必須是曾經(jīng)考驗過他的。夏商周三代的人都是這樣做的,所以三代能直道而行。” 

【原文】 

1526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1)也,有馬者借人乘之(2),今亡矣夫! 

【注釋】 

(1)闕文:史官記史,遇到有疑問的地方便缺而不記,這叫做闕文。 

(2)有馬者借人乘之:有人認為此句系錯出,另有一種解釋為: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調(diào)教,而靠別人訓(xùn)練。本書依從后者。 

【譯文】 

孔子說:“我還能夠看到史書存疑的地方,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調(diào)教,)先給別人使用,這種精神,今天沒有了罷! 

【原文】 

1527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就敗壞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評析】 

“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在民間極為流行,甚至成為一些人用以告誡自己的座右銘。的確,這句話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對于那些有志于修養(yǎng)大丈夫人格的人來說,此句話是至關(guān)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yīng)在小事上糾纏不清,而應(yīng)有開闊的胸襟,遠大的抱負,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原文】 

1528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譯文】 

孔子說:“大家都厭惡他,我必須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歡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評析】 

這一段講了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孔子決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不以眾人之是非標準決定自己的是非判斷,而要經(jīng)過自己大腦的獨立思考,經(jīng)過自己理性的判斷,然后再作出結(jié)論。二是一個人的好與壞不是絕對的,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人們心目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孔子必定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他。 

【原文】 

1529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譯文】 

孔子說:“人能夠使道發(fā)揚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擴大! 

【評析】 

人必須首先修養(yǎng)自身、擴充自己、提高自己,才可以把道發(fā)揚光大,反過來,以道弘人,用來裝點門面,嘩眾取寵,那就不是真正的君子之所為。這兩者的關(guān)系是不可以顛倒的。 

【原文】 

1530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文】 

孔子說:“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才真叫錯了! 

【評析】 

“從非圣賢,孰能無過?”但關(guān)鍵不在于過,而在于能否改過,保證今后不再重犯同樣的錯誤。也就是說,有了過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堅持錯誤,不加改正?鬃右浴斑^而不改,是謂過矣”的簡煉語言,向人們道出了這樣一個真理,這是對待錯誤的唯一正確態(tài)度。 

【原文】 

1531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譯文】 

孔子說:“我曾經(jīng)整天不吃飯,徹夜不睡覺,去左思右想,結(jié)果沒有什么好處,還不如去學(xué)習(xí)為好! 

【評析】 

這一章講的是學(xué)與思的關(guān)系問題。在前面的一些章節(jié)中,孔子已經(jīng)提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的認識,這里又進一步加以發(fā)揮和深入闡述。思是理性活動,其作用有兩方面,一是發(fā)覺言行不符合或者違背了道德,就要改正過來;另一方面是檢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就要堅持下去。但學(xué)和思不可以偏廢,只學(xué)不思不行,只思不學(xué)也是十分危險的?傊寂c學(xué)相結(jié)合才能使自己成為德行、有學(xué)問的人。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 

【原文】 

1532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1)在其中矣;學(xué)也,祿(2)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注釋】 

(1)餒:音něi,饑餓。 

(2)祿:做官的俸祿。 

【譯文】 

孔子說:“君子只謀求道行道,不謀求衣食。耕田,也常要餓肚子;學(xué)習(xí),可以得到俸祿。君子只擔(dān)心道不能行,不擔(dān)心貧窮! 

 

[《論語》全譯(之二十五)(備課資料)]相關(guān)文章:

1.英語科組備課總結(jié)

2.有關(guān)備課總結(jié)

3.英語學(xué)科備課總結(jié)

4.論語交友名言

5.論語選讀教案

6.論語教學(xué)課件

7.集體備課教案

8.初中備課教案:整式

9.生物集體備課總結(jié)

10.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手抄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