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遠安縣實驗中學 陳平
教學目的;
1、領(lǐng)悟文章所蘊涵的情感和賦予秋的靈魂和神韻。
2、提煉學習此類文章的學習方法。
3、體會句子深刻的含義,陶冶情操。
教學方法
“朗讀--品析--議讀”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秋天,是最凝重的季節(jié),飄飄而下的落葉,金黃的稻子,農(nóng)民的笑臉,構(gòu)成了秋天特有的風景。秋天是黃金鋪路的季節(jié),是收獲的季節(jié)。(播發(fā)課件片頭:秋景圖)
請同學們談一談,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樣的景象?(學生發(fā)言)
是啊,同學們說得太精彩了。我仿佛也看到了滿山的紅葉,聽到了麥浪的呼吸,感受到了秋天的神韻。下面,我們一起來品味〈〈秋魂〉〉這篇美文,共同領(lǐng)略秋的神韻。(板書;秋魂)
二、解題
“魂”在此處作何解釋?(精神、神韻)
三、品讀“秋實”
師述:顯而易見,〈〈秋魂〉〉不僅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而且也是一篇明曉秋之精神的明理文章。談到秋的精神,我們便會很自然的想到秋天的象征--掛在枝頭的累累果實,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秋實”部分,看看作者賦予了秋實以什么樣的靈性。
1、播放課件,教師隨著音樂朗讀課文。
2、學生與感情的朗讀課文
3、讀完了,請大家將你最喜歡的句子劃出來,用心品味一番,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注意: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體會“世界上,有不經(jīng)過風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實嗎?”和“世界上有不經(jīng)過光照日曬而成熟的果實嗎”這兩句的含義,并將其延伸到“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能見彩虹”的歌詞中。還要體會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挖掘秋實的善于思考、謙虛樸實的精神,以及組句成段的嚴謹(最后兩段為什么不能調(diào)換順序)。
4、請三位同學看著大屏幕(播放課件),和著音樂朗誦“秋實”。
5、收獲如此美麗,秋實著實誘人,那么,大家從秋實中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提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只有經(jīng)過磨練,才能成功等等。
四、品讀“秋土”部分
1、師述:同學們談得都很精彩。但同學們是否想過,在這累累碩果的背后,其實也離不開滋養(yǎng)、哺育她的厚實的土地。下面我們一起來品賞“秋土”部分。
2、播放課件,學生對著大屏幕,和著音樂齊讀“秋土”部分。邊讀邊想:你喜歡哪些句子
3、將你喜歡的句子劃出來,然后用心品一品,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注意:引導學生體會“在你播種時,最好先想想會有什么樣的收獲吧”和“如果你種下的是莠子,秋天收獲的定是一片雜草……秋天收獲的定是一片空白”兩句。
4、(播放課件)教師隨著音樂有感情的朗誦“秋土”部分,然后思考:“秋土”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明確:有幾份努力就有幾分收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五、歸納學法,依“法”自學。
1、師述:“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只有平時在課堂上的勤耕耘,才有我們在學習中的良多收獲。下面請同學們將我們對“秋實”、“秋土”的學習過程作出總結(jié),便可以收獲一種學習方法。我們是怎樣學習的呢?
討論。明確:我們先朗讀,然后品析其中的優(yōu)美、含義深刻的句子,更好的幫助我們朗讀,最后還要聯(lián)系生活,從中得到啟示,教育我們怎樣做人。(板書)
朗讀--品析--啟示
2、師述:學以致用,現(xiàn)在我們就用這種方法學習其他片段。先讀一讀,再用心品味,還要想一想自己得到了哪些啟示。
3、交流學習情況。提問設計:你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對你有什么啟示?
4、課外延伸:請把你喜歡的句子送給合適的對象,并且說明贈送原因,還可以將句子作適當改動。同時,受贈者還要談談體會。
贈言格式:我喜歡“……”,我要把它送給…… 因為……
5、隨著音樂氣讀“秋景”部分
六、總結(jié):同學們,秋天的確是應該贊美的,它有一顆成熟的頭腦,它虛懷若谷,容納萬物,它謙虛謹慎,它有慈母般的胸懷,它善始善終,無私奉獻,這就是秋的精神,這就是秋之魂。
作者郵箱: chenping050607@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