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身陷御史臺 賦竹寫胸懷--讀蘇軾詩《竹》(網(wǎng)友來稿)

發(fā)布時間:2016-4-16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周魯  

    今日南風來,吹亂庭前竹。低昂中音會,甲刃紛相觸。蕭然風雪意,可折不可辱。風霽竹已回,猗猗散青玉。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籬菊。此君知健否,歸掃南軒綠。

    蘇軾特愛竹,所謂“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更是膾炙人口、不脛而走的名句。蘇軾愛竹,畫竹,賦竹,多因竹所具有的神韻,正是他個人精神氣節(jié)的寫照,作于元豐二年(1079年)湖州任上的《御史臺榆槐竹柏》之《竹》詩,正是這種品質(zhì)的形象表現(xiàn)。蘇軾因看不慣一批把持朝政的“新進勇銳”的小人,在《湖州謝表》中發(fā)了幾句牢騷,招來群小攻擊,身陷“烏臺詩案”,在囹圄中,見窗外竹枝搖曳,有所感觸,寫下此詩。

    這是一首五言古體詩。起始兩句先寫風中之竹的情態(tài)。起句不加修飾直敘其事,斬截有力,初秋時節(jié),南風吹刮,此為緣起;再總寫竹在風中的形象,用一“亂”字概括,竹無可奈何,任風擺布,顛來簸去,俯仰顫栗之態(tài)如在目前,恰似蘇軾的處境“魂驚湯火命如雞”。三、四句寫聲寫形。竹枝搖曳,發(fā)出或低沉或高亢的颯颯聲,如樂音飛揚,中音中律;枝葉紛亂披灑,如萬千刀槍相對,兵刃碰擊。詠物之作,貴在神韻,“須令在神情離即間”。此處寫竹用兩比喻,形神兼?zhèn),“實際如此,卻寫得新奇”。五、六句在百忙中插入議論。風聲蕭蕭,冷寂而無生氣,天地間一片風折雪摧令人驚悸的氛圍。而竹呢,寧可折倒受盡摧殘,也不接受任何污辱。這正是竹所特有的柔韌剛毅、氣節(jié)凜然的品格。這兩句妙在表面詠竹,實則抒寫一己胸懷,在發(fā)大議論,“說自己身上,而不見其痕跡”。七、八句寫風停竹止。南風終于停息了,翠竹又回復原本端正的模樣!扳⑩ⅰ保朗⒚,如言“綠竹猗猗”。竹依然玉立亭亭,翡翠般的枝葉依然瀟灑地四面披覆。真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竹之安然自若,骨節(jié)清剛,正反映了蘇軾豁達的品格。

    烏臺詩案對蘇軾的打擊仍然是沉重的。末四句,詩作忽然轉而言菊,似與詩題不符,卻正流露出蘇軾大失望后“寄淡泊”的心境。由竹的遭際引發(fā)對故鄉(xiāng)的懷念,“籬菊”荒廢的擔心,表達歸隱的思緒。此四句與詠竹似斷實續(xù),無非托物以抒懷,“古人之不拘如此”,“余音悠然”。

    這是一首托物抒情詩,作為古體,寫得質(zhì)樸無華而意蘊豐滿,前人評此詩謂“其清冷簡逸如淵明,其精悍如昌黎,其用筆周致如放翁,而翁無此氣格高絕處”,信然。

 

 作者郵箱: wgd_50119@163.com

[身陷御史臺 賦竹寫胸懷--讀蘇軾詩《竹》(網(wǎng)友來稿)]相關文章:

1.《竹》閱讀答案

2.與竹有關詩句

3.詩歌殘竹閱讀答案

4.說竹閱讀答案

5.竹影閱讀題答案

6.《詠竹》閱讀答案

7.迎賓竹閱讀答案

8.竹渡也的閱讀答案

9.《竹思》閱讀答案

10.關于竹的詩句及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