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性探討的論文
在小學階段,體育教學是不可或缺的,并且新形勢發(fā)展下,對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新的的要求,教學的效果,可以在學生中凸顯出來,那么這就需要教師對教學進行設(shè)計,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增強體質(zhì)。
一、設(shè)計教學目標,確保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貫穿在教學之中,確定教學目標,才可以使教學有序的進行,教學目標的設(shè)定,影響著學生的參與性,若是教學目標過高,學生難以達到,則會降低學生的參與性,適得其反,若是教學目標過低,較容易完成,也會降低教學效果,所以,在設(shè)計教學目標的時候,教師要多方面顧及,在教學前,教師首先要將教學目標與教材內(nèi)容相符合,其次,與學生的能力相對比,進而確定教學目標,避免體育教學過于盲目、隨意,根據(jù)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體育學習,進而提高學生參與性。
二、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參與性
(一)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
在教學前,教師可以設(shè)計一些體育教學內(nèi)容,例如:“我跑的快”、“我的能力最強”等教學主題。因為,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較強,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這一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時,學生的參與性自然也會得到提高,使學生在游戲中,能力得到提高,身體得到鍛煉。
(二)游戲教學
小學生的貪玩心理較重,對游戲較為熱愛,那么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增加游戲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參與性,教師也可以參照學生特長,進行游戲教學,建立一種較為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進行技能訓練時,若是一味的的訓練,顯得過于枯燥,并且學生的積極性較低,想要打破這種局面,教師可以在訓練前,設(shè)定一些游戲,為后續(xù)練習奠定基礎(chǔ),并且激發(fā)學生參與性,使教學訓練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跳遠教學中,教師在訓練前設(shè)計“青蛙過河”的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預熱訓練,使學生樂于參加這樣的游戲,讓學生通過競賽的形式,進行蹦跳比賽,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同時,教師也能夠更好的引出教學內(nèi)容。
(三)比賽教學
小學生的好勝心較強,學生希望在比賽中獲得成功,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得到教師的鼓勵,這與體育精神有相似之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中組織“誰跑得快”游戲,以訓練學生的短跑能力,讓學生進行比賽,看哪名同學最先跑到100米,通過激勵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使學生具有較高的參與性,同時達到教學目的。
(四)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在訓練中,學生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增加自信心,當?shù)玫浇處煹目隙〞r,學生就會認為一定是達到了教師的要求,而達到要求,就是成功,當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時,就會向著更高的'目標努力,這樣一來,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多以鼓勵的語氣教學,讓每名學生都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性和自信心。例如:在訓練學生仰臥起坐時,教師首先設(shè)定一個教學目標,10個仰臥起坐,在學生之中問:哪名學生有足夠的信心,可以做10個仰臥起坐?這時學生的興趣就會被激發(fā)出來,當有學生完成時,教師要進行鼓勵,同學也要給予贊賞,小學生就會努力參與其中。教師也可以進行分層教學,根據(jù)學生的自身特點,將其分為不同的小組,對于身體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可以規(guī)定10個仰臥起坐,對于身體素質(zhì)較好的學生,可以規(guī)定20個,采取循序漸進的模式,讓學生不斷的完成教學目標,并參與其中。當然,對于未能完成教學目標的學生,教師也要進行鼓勵、引導。
三、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體育教學的宗旨是:增強學生體質(zhì)。所以,在提高學生參與性的同時,要注意學生身心健康,教師要選擇符合學生能力的教學內(nèi)容,而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根據(jù)教學目標設(shè)計,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與學生的能力相符合。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進行長跑比賽,教師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能力選擇長跑距離,切不可超過自身能力,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而言,是不利的,并且學生也只是一時提高了參與性,對長久教學不利,另一方面,過度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使學生的身體受到傷害。因此,這樣的教學是不可取的。教師所設(shè)計的體育活動,要絕對的安全。其次,講求學生的參與性,訓練動作要有簡入難,當基礎(chǔ)動作完成后,再進行深層次的動作訓練,讓學生的身體有一個緩沖的時間,循序漸進,也是使學生保持長久的參與性方法之一。
四、引導學生科學合理的使用體育器材
在體育訓練中,學生不免會借助一些體育器材訓練,學生對于體育器材是充滿好奇的,但教師在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時,要引導學生合理的使用體育器材,當學生學會使用體育器材時,就會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那么參與性自然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學生在通過器材訓練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能力推薦使用體育器材,以免學生在使用體積過重的體育器材時,身體受到傷害,確保教學的安全性。
五、結(jié)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但同時也要讓學生能夠全部參與到教學中,這就需要我們的體育教師,通過一些教學技巧,提高學生的參與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教學中,在無形中增強體質(zhì),雙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鮑麗芬.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校園英語,2014(08).
。2]徐昌霞.論如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性[J].文理導航(下旬),2013(06).
。3]夏艷.讓小學體育課堂在開放中走向精彩[J].當代體育科技,2016(23).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性探討的論文】相關(guān)文章: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論文03-22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論文03-22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論文03-29
小學體育教學探討的論文07-24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合作策略探討論文03-29
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的重要性探討論文03-30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論文07-20
小學語文有效性課堂教學策略探討論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