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管理情感有效激勵策略論文
在《中國教育———情感的缺失》一文中,朱小蔓寫道:20年過去了,令人欣慰的是新課標體現出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關注;令人擔憂的是,我們的教育依舊“只關注學業(yè)方面的成效和成就,較少關注人的情感培育、價值取向與心靈成長”。對應而今的教育,我們確實存在類似令人擔憂的現象。朱永新說:“人的情感態(tài)度和品質對人的精神成長非常重要,無論是知識的真正掌握,還是心靈的豐富,離開了情感都是不可能的!狈e極的的情感品質能激發(fā)人內在的向上動力;消極的情感品質使人缺乏自信和追求的動力。休謨說:“心靈處于自在的狀態(tài)中時,就立刻萎靡下去;為了要保持它的熱忱,必須時時刻刻有一個新的情感之流予以支持!蔽覀円瓣P注人的情感層面如何在教育的影響下不斷產生新質、走向新的高度”。在教育管理中,情感激勵是一種有效的情感教育方法。在實踐認可激勵、寬容激勵和榜樣激勵過程中,彼此理解、尊重、信任和寬容的情感融入其中,確實能營造出寬松融洽的良好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情感動力,向所期望的目標前進。
一、認可激勵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一個“發(fā)展的測驗”:把一份認為有發(fā)展?jié)撃艿暮⒆拥拿麊谓唤o老師,8個月后復測,名單上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有顯著進步,求知欲強,性格更為開朗,與老師關系融洽。其實這份名單是隨機抽取的,而“權威的謊言”卻給了老師一定的暗示,老師平時教育中的認同和贊賞,無意識地給了孩子們成長的動力。孩子們不僅看到了自己進步的足跡,也發(fā)現了自己的潛能。其實,每個人內心都蘊藏著一定的潛能,我們要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以活動為載體,以正面激勵為主,給孩子們營造放飛思想、自由翱翔的舞臺。在活動中,孩子們會對自己增強上進心,對老師產生向心力。
二、寬容激勵寬容,能建立起師生間的相互理解、信任和寬松的育人環(huán)境。
在教育實踐中,嚴慈相濟,是最好的處事方式。學生若犯了原則性的`問題,要抓住不放,冷靜處理;若是一些感情用事的問題,要寬容一些,假以時日,耐心引導。寬容會化作一種力量,激勵人自省、自律、自強。
三、榜樣激勵
榜樣是無聲的語言,無聲的語言往往比有聲的語言更有說服力。榜樣不會下指令,它就是一面鏡子。面對它,你可以審視自我的內心世界,你可以在對照中自我激勵、自我提升,這是一個情感上自我悅納的過程,遠勝于一切說教。榜樣是多元化的。每個孩子的生活體驗是獨特的,他們心中的榜樣也是獨特的。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2012年的一份榜樣調查顯示:高中生開始思考人類的命運和社會的發(fā)展,因此對能夠改變歷史進程的政治人物、軍事人物,以及對社會經濟發(fā)展做出顯著貢獻的企業(yè)家和勞動模范更為敬仰。我們尊重學生的獨特選擇,我們要做的是和學生一起體驗榜樣的成長經歷,幫助挖掘出榜樣身上的精神品質,然后以班會的形式介紹“你心目中的榜樣”,讓更多的同學間接感受到心靈的成長體驗過程,在體驗中,信念、意志力這些情感品質在積極的活動中獲得更好的建構。榜樣也可以來自平凡的普通人。心理學家認為:人的行為往往被其內在的動機和需要所推動。高中生的學習目標是其學習生活中的最大需要。他們會選擇身邊有學習優(yōu)點的同學為自己效仿的榜樣。尋找與榜樣間共性的契合點和個性的差距,從而更為真實地通過榜樣來獲得實現目標的精神動力。榜樣也可以來自我們,我們呈現在學生面前的真善美,已不再是僅屬于個體的品質,它們成為人的精神建構中共性追求的美好品質。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強大的,細膩而厚重。同時,也激勵我們?yōu)闃淞⒑冒駱拥男蜗,要不斷上下求索。蘇霍姆林斯基早說過:“教育的秘密就是要使學生始終有這樣的希望,希望你們做他的朋友,希望你們是一個智慧的、有知識、能夠付出情感、道德美好、精神美好而且豐富的人!
情感激勵的方法還有很多,這是一個寬闊的實踐領域。它引領我們走進學生內在的情感世界,關注學生的情緒情感狀態(tài),關注學生的精神成長。這是實現心靈溝通和精神建構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朱小蔓,朱永新.中國教育———情感的缺失.讀書[J].2012,(3).
。2][英]D.休謨.人性論[M].關文運,譯.北京:商務印書局.1996.
。3]朱小蔓.情感教育論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蘇聯(lián)]阿拉?博古什.蘇霍姆林斯基人道主義教育中的愜意童年[J].中國德育,2007,(3).
【班級管理情感有效激勵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班級管理的策略論文06-29
激勵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論文07-03
班級管理的學困生轉化策略論文10-20
班級管理中激勵教育的應用論文06-27
淺談激勵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論文07-02
職高班級管理理念與策略論文10-20
小學班級管理原則及實施策略論文10-30
小學班級管理激勵機制分析論文06-27
激勵行為下中職班級管理的論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