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王建《十五夜望月》原文及譯文賞析

時間:2024-12-30 18:04:59 麗華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王建《十五夜望月》原文及譯文賞析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詩人王建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王建《十五夜望月》原文及譯文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十五夜望月

  作者:王建 年代:唐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注釋:

  1、十五夜:指農歷八月十五的夜晚。郎中:官名。

  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鋪了一層霜一樣。棲:歇,休息。

  3、秋思:秋天的情思,這里指懷人的思緒。

  4、落:有些版本作“在”此處以《全唐詩》為準。

  譯文: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樹枝上安歇著鴉鵲。夜深了,秋露悄悄地打濕了庭中的桂花。人們都在望著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會落到誰的一邊。

  賞析: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詩人王建創(chuàng)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為內容的詩。全詩四句二十八字,以每兩句為一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xiàn)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此詩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題中的“十五夜”,結合三、四兩句來看,應指中秋之夜。詩題,有些版本作《十五夜望月》,此處以《全唐詩》為準。杜郎中,名不詳。在唐代詠中秋的篇什中,這是較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樹棲鴉”,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了一層霜雪。蕭森的樹蔭里,鴉鵲的聒噪聲逐漸消停下來,它們終于適應了皎月的刺眼驚擾,先后進入了睡鄉(xiāng)。詩人寫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卻給人以積水空明、澄靜素潔、清冷之感,使人不由會聯(lián)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皹錀f”,主要應該十五夜望月是聽出來的,而不是看到的。因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們也不大可能看到鴉鵲的棲宿;而鴉鵲在月光樹蔭中從開始的驚惶喧鬧(周邦彥《蝶戀花》詞有句“月皎驚烏棲不定”,也就是寫這種意境)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卻完全可能憑聽覺感受出來。“樹棲鴉”這三個字,樸實、簡潔、凝煉,既寫了鴉鵲棲樹的情狀,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靜。

  “冷露無聲濕桂花”,這句詩讓人聯(lián)想到冷氣襲人,桂花怡人的情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濕庭中桂花。如果進一步揣摩,更會聯(lián)想到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樹。這是暗寫詩人望月,正是全篇點題之筆。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lián)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這樣,“冷露無聲濕桂花”的意境,就顯得更悠遠,更耐人尋思。他選取“無聲”二字,細致地表現(xiàn)出冷露的輕盈無跡,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潤之久。而且不只是桂花,那樹下的玉兔,那揮斧的吳剛,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也是如此。詩句帶給讀者的是十分豐富的美的聯(lián)想。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逼仗熘掠钟卸嗌偃嗽谕滤加H。在家鄉(xiāng)的人思念遠離的親人;離鄉(xiāng)之人遙望家鄉(xiāng)親人。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這兩句。詩人不再正面寫自己的思親之愁,而是用一種疑問式的委婉語氣道出那綿綿的愁念會落在誰家。前兩句寫景,不帶一個“月”字;第三句才點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擴大了望月者的范圍。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懷人之情,卻是人各不同的。詩人悵然于家人離散,因而由月宮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濃摯的。然而,在表現(xiàn)的時候,詩人卻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傾訴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種委婉的疑問語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會落在誰的一邊(“誰家”,就是“誰”,“家”是語尾助詞,無實義)。明明是自己在懷人,偏偏說“秋思在誰家”,這就將詩人對月懷遠的情思,表現(xiàn)得蘊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詩人獨有,別人盡管也在望月,卻并無秋思可言。這真是無理之極,然而愈顯出詩人癡情,手法確實高妙。后兩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問句表達,這樣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許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 在煉字上,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鑒賞辭典》錄此詩,末句的“在”作“落”字。徐竹心認為,“落”字新穎妥貼,不同凡響,它給人以生動形象的感覺,仿佛那秋思隨著銀月的清輝,一起灑落人間似的。《全唐詩》錄此詩,“落”字作“在”,就顯得平淡寡味,相形見絀了。

  這首詩意境很美,詩人運用形象的語言,豐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把讀者帶進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意境,加上一個唱嘆有神、悠然不盡的結尾,將別離思聚的情意,表現(xiàn)得非常委婉動人。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畫。

  作者

  王建(約767—831后),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王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因而有機會接觸社會現(xiàn)實,了解人民疾苦,寫出大量優(yōu)秀的樂府詩。他的樂府詩和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

  他的詩題材廣泛,愛憎分明,生活氣息濃郁,所作樂府善抓典型,揭示矛盾,用白描、比興手法。語言含蓄,簡潔峭拔。善短篇,多七言。猶以《宮詞》百首著名,歐陽修《六一詩話》謂其“多言唐宮禁中事,皆史傳小說所不載者”。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是詩人在中秋佳節(jié)與朋友相聚時所作。詩題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見是寄給友人杜郎中的。詩題下原注:“時會琴客”,說明中秋佳節(jié)良友相聚,并非獨吟,此詩寫成當夜,也可能曾配合琴曲演唱。

【王建《十五夜望月》原文及譯文賞析】相關文章:

王建《十五夜望月》譯文及賞析10-10

王建《十五夜望月》譯文及賞析范文08-29

王建《十五夜望月》閱讀答案10-20

《十五夜望月 王建》閱讀答案11-13

《十五夜望月》王建閱讀答案09-07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古詩詞賞析09-29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8-19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原文賞析09-28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唐詩鑒賞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