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意練習:如何從新手到大師》的讀后感 推薦度:
- 刻意練習讀后感 推薦度:
- 《刻意練習》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刻意練習》讀后感范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刻意練習》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李迎霞,很高興今天又搶了一次機會和大家分享、交流、學習。我針對最近的學習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刻意練習》。這本書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經(jīng)過研究,作者發(fā)現(xiàn):杰出并非一種天賦,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技巧,成為杰出人物的關(guān)鍵,在于刻意練習。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專注于研究體育、音樂、國際象棋、醫(y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杰出人物是如何獲得杰出表現(xiàn),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暢銷書《一萬小時理論》,作者就是直接把他的研究成果“概念化”和“流行化”,但是真正想達到卓越和杰出人物,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萬小時,而是要有目的的練習:
1、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2、具有專注的練習狀態(tài);
3、練習包含反饋;
4、需要走出舒適區(qū)。
1、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很多人的疑惑就是在于,我在這件事里也付出了長時間,很多的努力,為什么看那個人好像花費的時間并不多,精力也不大,為什么他的成績就要比我的好?這本書就針對這樣的一些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
作者為了辨別出優(yōu)秀的表演者與杰出的表演者之間的區(qū)別,在柏林藝術(shù)大學的小提琴學生中進行了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優(yōu)秀、優(yōu)異和杰出三組學生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差別。《易經(jīng)》里講:易則易知,簡則易從。你每天只是重復讀一小段內(nèi)容,可能就會對其中一小段內(nèi)容有點兒印象。但是咱們七天重復學習的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強化一個小的關(guān)注點的過程當中,慢慢累積,擴大這個關(guān)注點。
2、具有專注的練習狀態(tài)
他們專心致志地進行獨奏練習所花的時間總和。優(yōu)秀組平均練了3420個小時,優(yōu)異組5301個小時,杰出組7401個小時。這個大學生練習的每時每刻都盡力保持專注,集中精力聽著作者報出的數(shù)字,記憶、復述,每秒鐘一個數(shù)字,沒有任何走神的空間。實際上每一個人情況都不一樣,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專注的能力都需要訓練,當你開始執(zhí)行計劃的開始,你就需要突破了。
可見,要變成杰出的小提琴家,必須專注地練習,沒有什么捷徑,沒有人不需要或少量練習,就能達到專家水平。即使在最有天賦的音樂家中,明顯也是花了最多時間磨煉技藝的人,比練習時間短的人成就更加突出。芭蕾舞演員、杰出棋手同樣如此,幾乎沒有人能夠不通過10年的刻苦研究,就能達到大師級的水平。
通過我們自己讀經(jīng)典,通過孩子讀經(jīng)典,我們實際上可以觀察,很多人很難達到十分鐘,或者半個小時讀經(jīng)典過程中高度集中。所以咱們經(jīng)典學習,把每一個經(jīng)典的內(nèi)容分成一個小段,包括前些天大易講座有位老師也分析了三體工作法。三體工作法我印象當中,好像是15分鐘休息5分鐘還是25分鐘休息5分鐘,它是這樣的一個狀態(tài)。所以當我們制定這個計劃時,從我們專注程度上來看,就可以檢測我們的目標是不是可執(zhí)行,是不是能夠執(zhí)行。如果我們十分鐘達不到,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五分鐘開始,或者從一分鐘開始。
【《刻意練習》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讀書筆記《刻意練習》08-24
《刻意練習》讀書筆記作文10-03
《刻意練習》的讀后感07-01
刻意練習讀后感11-07
《刻意練習》精選讀后感12-25
《刻意練習》讀后感范文01-01
刻意練習讀后感范文08-04
《刻意練習》讀后感(精選18篇)06-18
《刻意練習》讀后感(精選21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