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jié)習俗的作文 推薦度:
- 春節(jié)的習俗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習俗的作文匯總[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guī)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習俗的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習俗的作文 篇1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jié)吧!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吧——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英文為DragonBoatFestival,又稱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的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據(jù)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jié)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xiàn)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guī)定距離內(nèi),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后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jié)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怎么樣?端午節(jié)龍舟很不賴吧!
習俗的作文 篇2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稱詩人節(jié))。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3、端午節(jié)的習俗
一年里,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就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喝雄黃酒等。據(jù)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jié)一早,我剛睜開眼,就看見奶奶在外面忙真什么。過去一看,原來奶奶在插艾草,餐桌上還擺著用艾草煮成的雞蛋和幾個想噴噴的粽子。這時我才想起今天是端午節(jié)?粗蟮木G綠的'雞蛋和香噴噴的粽子,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來,幾分鐘,兩個雞蛋和粽子就沒了影。
到了晚上,爺爺把飯上完了,爺爺從柜子里拿來一個瓶子像是藥酒的什么東西,還要我們每個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么呀?’爺爺笑著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蔽叶诉^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里想著:這樣我就可以避邪了,辣算什么。
端午節(jié)過去了,但它留給我許多美好的回憶。
習俗的作文 篇3
春節(jié),中國人最重要的節(jié)日。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中國人所獨有的節(jié)日。:“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煮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洗穢氣,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笨,這就是我國過春節(jié)時的習俗,非常有趣吧!
那年究竟是怎么來的呢?民間相傳:在中國古代,有個叫“年”的怪物,頭長尖角、兇猛異常,生活在海里。在除夕夜會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己命。“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澳辍比绾慰梢赃^去呢?據(jù)說“年”最怕紅色、火光與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lián)、燃放爆竹以驅(qū)除“年”獸;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竄友道喜問好,相互慶賀平安度過了“年”關(guān)。這風俗越傳越廣,便成為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另有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許多人不再相信春節(jié)的習俗與傳說了,但我覺得,這是我們國家自己的習俗,要繼續(xù)傳承下去。
習俗的作文 篇4
中國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重陽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和春節(jié),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jié)。
春節(jié)快到了,家家戶戶就會開始進行大掃除,也就是除塵。除塵的時候,每個角落都得打掃得干干凈凈,這樣做的意思是為了把一年的倒霉運氣掃掉,新的一年就會順順當當了。
春節(jié)一到,大街上就會有很多賣年畫的,各種各樣的年畫非常精致,也很美麗。
每年春節(jié),我都吃年夜飯,全家人圍在一起很熱鬧,在年夜飯上都會上一道鮮嫩多汁的大魚,非常好吃。那為什么年夜飯上總會有魚呢?因為有個詞叫年年有余,它是個吉利的詞,“余”和“魚”又是諧音字,所以年夜飯上有魚。
春節(jié)一到,家家都會貼春聯(lián),貼門神,春聯(lián)的圖案有的是“福”字,有的畫一條魚。有些人會把“福”字貼倒了,寓意“!钡侥慵伊耍N“魚”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貼門神則是有個傳說的:從前有個國王,他每天都會做噩夢,后來,有位畫家來了,他說:“我有辦法讓你做美夢,只要您等幾天,然后貼幅畫就行!睅滋旌,畫家真的來貼畫了,國王說:“只是個將軍的'畫啊,有用嗎?”畫家說有用。自從貼了這個將軍的畫,他再也沒做噩夢了。不過將軍的這個名字最后改為了門神。
春節(jié)一到,我都會有好多壓歲錢,因為爺爺、奶奶、爸爸和媽媽都會給我壓歲錢。這個壓歲錢也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只怪獸叫祟,每到十一月初三都會出來摸小孩子的頭,一摸就生病,后來有個農(nóng)民讓孩子拿著銅錢睡覺,那個孩子拿了一個紅袋子把銅錢放進去再拿出來,放進去再拿出來,這樣玩著玩著,他玩累了就睡著了,這時候祟出來了,他要摸那個孩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個紅袋子,就嚇得逃跑了。從此,過年的時候,給小孩子發(fā)壓歲錢的習俗就傳下來了。
春節(jié)真是個好節(jié)日,我很喜歡它。
【習俗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有關(guān)習俗的作文:正月的習俗01-29
漢族的習俗作文600字-習俗12-22
習俗的作文01-17
習俗的作文01-22
傳統(tǒng)習俗作文-大屋諶的習俗02-01
有關(guān)習俗的作文10-23
立夏習俗的作文01-22
家鄉(xiāng)的習俗精選作文01-28
習俗優(yōu)秀作文01-28
作文:立秋的習俗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