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賞什么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欣賞什么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曾在《意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個人的路總要一個人走》。此文是作者寫給一個叫小年的女孩的,幫她解答疑惑。
“究竟是等,還是不等?”小年總喜歡把時間浪費在等室友一起吃飯、買東西、上廁所這些無多大意義的小事情上。作者把這樣在大小事務上都強求步調(diào)一致,稱為碎片社交。文中有一句話很犀利:“同學定要相約一起吃飯,難道不是你吃你的,他吃他的.?”我一下被點醒。暗暗下定決心,從此再也不會陷入“你等我,我等他”的怪圈,白白浪費時間,更不會因為無法融入某個群體而迷茫了。
認同了“獨處”這種生活方式,我內(nèi)心不再糾結(jié)有沒有同伴,也不再依賴同伴。孤獨的身影,來去像風一樣自由。淡定、從容的心態(tài),讓我習慣了抬頭看天,看流云,看飛鳥,偶爾還會生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感,內(nèi)心獲得一片純凈的蔚藍……
古人云:“寂而后定,定而后慧!豹毺幠苁谷朔从^內(nèi)心,不至于把思緒淹沒在滔滔不絕的聽與說上。
一次晚自習前,教室里喧鬧得很,追逐嬉笑聲不絕于耳。我翻開作業(yè),開始做數(shù)學題。心靜,便仿佛有一道屏障,將我與“鬧市”隔開。我的思路異常清晰,有如陶淵明“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寧靜。寫完一頁,蓋上筆帽,眺望窗外欲頹的夕陽,把天空染成了一片猩紅。陽臺上的鵝掌柴、天竺葵也被染上了一抹紅。原來,萬物每刻都在變化著呢。
幾個同學像花團一般簇擁在一起,漲紅著臉爭論著明星八卦。我像是被解放了,再也不用伸長頸子加入他們話題。不必假裝好奇,假裝熱忱,努力地融入他們,去博得合群的認可和評論。人各有志,也各有所喜,是一路人自然會有話可說,不必強求合群。心中釋然。
獨處,是品味孤獨,是有意忘卻塵世的喧囂,忘記瑣事帶來的煩惱,在心靈找到一塊穩(wěn)固的棲息地。那一刻,我仿佛擁有了全世界——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越來越欣賞獨處,喜歡獨處。一邊品味著孤獨,一邊獨自欣賞著萬物,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