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作者簡介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那么你對駱駝祥子作者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駱駝祥子作者簡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駱駝祥子作者簡介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滿族正紅旗人。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小楊家胡同)一個滿族城市貧民家庭,F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
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巷戰(zhàn)中,老舍在北京底層市民的生活環(huán)境中長大。他在國外時,閱讀了大量西歐文學名著,開始了小說創(chuàng)作。初期的作品,如《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等,幽默中含有諷刺,頗近似于英國作家狄更斯的筆致,但夸張有時略嫌失度,幾乎跌入油滑。然而,對于老舍來說,初期的創(chuàng)作是不可缺少的練筆,到了三十年代,他的創(chuàng)作漸趨成熟,于1930年創(chuàng)作了短篇小說《趕集》、《櫻海集》等。終于在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典型代表作《駱駝祥子》。
人物生平及作品
老舍的一生勤奮筆耕,創(chuàng)作甚豐。20世紀30年代就成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集《趕集》等。其《駱駝祥子》問世后蜚聲文壇,寫了在底層生活者的悲慘生活,標志著老舍現實主義風格的形成,達到了他小說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yōu)秀的長篇小說之一,曾先后被譯成十幾種外文。20世紀40年代的作品有:長篇小說《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短篇小說集《貧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藝作品集《三四一》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長篇小說《正紅旗下》,長篇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散文雜文集《福星集》,劇本《龍須溝》、《茶館》等。老舍文學創(chuàng)作歷時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為題材,愛憎分明,有強烈的正義感。人物性格鮮明,細節(jié)刻畫真實。能純熟地駕馭語言,善于準確地運用北京話表現人物、描寫事件,使作品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老舍以諷刺幽默和詼諧輕松的風格,贏得了人民的喜愛,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老舍這一筆名最初在小說《老張的哲學》中使用,其它筆名還有絜青、絜予、非我、鴻來等。老舍是一代“語言大師”,有超強的.語言寫作能力,尤其善用北京話,使作品據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強烈的生活氣息,形成一種通俗有詼諧幽默的獨特風格。
1899年2月3日,老舍生于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戰(zhàn)爭中。全家靠母親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歲,得宗月大師資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三中),數月后因經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范學校。
1918年畢業(yè),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學當校長。兩年之后,晉升為京師教育局北郊勸學員,但是由于很難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舊勢力共事,很快便主動辭去了這份待遇優(yōu)厚的職務,重新回到學校教書。
1921年,在《海外新聲》上發(fā)表《她的失敗》的白話小小說,署名舍予,這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僅有700字。
1922年,受禮加入基督,后在天津南開中學教國文,并在北京教育會、北京地方服務團工作。在此期間,他熱衷于社會服務事業(yè),同時還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學補習英文。
1923年,在《南開季刊》發(fā)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
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講師。在英國期間,老舍曾使用Colin C. Shu這個英文名字。
1926年,在《小說月報》上連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第1期署名“舒慶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繼續(xù)創(chuàng)作,在英國共創(chuàng)作發(fā)表了長篇小說三部《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英國的教書生涯使老舍成為一名合格的作家。
1929年夏,離英回國,在新加坡滯留半年,任中學教員。
1930年,回國任齊魯大學教授,邊寫作邊教學。
1931年,與胡絜青女士結婚,同年發(fā)表長篇《小坡的生日》。
1932年,創(chuàng)作《貓城記》,并在《現代》雜志連載。此后幾年,老舍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離婚》和《月牙兒》等在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1934年,任山東大學文學系教授。
1936年,老舍辭去山東大學教授一職專心從事寫作。9月,《駱駝祥子》在《宇宙風》連載,1939年該書由人間書屋正式發(fā)行。
1937年,8月返齊魯大學任教。11月只身奔赴武漢。
1938年,老舍被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常務理事兼總務部主任,對內主持日常會務,對外代表“文協(xié)”,并全面負責總會的領導工作。同年7月,隨文協(xié)西遷重慶。
1939年,老舍翻譯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倫敦出版,譯名為The Golden Lotus,此版是為西方比較權威的《金瓶梅》譯本,先后發(fā)行四次。
1944年,創(chuàng)作并由良友復興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
1946年,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
1949年,接文藝界三十余位友人信后決定回國,10月離美,12月抵達天津。
1950年,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成立,任副理事長。
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1953年,當選為全國文聯主席,作協(xié)副主席。
1957年,《茶館》發(fā)表于《收獲》第一期。
1966年8月24日,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復“人民藝術家”的稱號。墓碑上刻寫著老舍的一句話:“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
【駱駝祥子作者簡介】相關文章:
《駱駝祥子》好詞好句整理05-17
有關駱駝祥子好詞好句01-24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初二12-15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15篇)11-05
駱駝祥子作文600字五篇01-10
駱駝祥子作文300字3篇01-01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合集15篇01-13
讀駱駝祥子品百味人生作文11-24
《駱駝祥子》讀后感作文3000字10-22
《駱駝祥子》讀后感作文3000字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