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春節(jié)作文9篇(優(yōu)秀)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俗春節(jié)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民俗春節(jié)作文 篇1
春節(jié)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內容最豐富的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普天同慶;春節(jié)又稱“過年”,最早的含義是人們用來慶祝一年的收獲并祝福來年有個好收成;節(jié)日的形成,源遠流長。古代春節(jié),叫做元旦,元,始也;旦,晨也,即一年之始,也叫三元,歲之元,日之元,月之元。最早定春節(jié)為新年在漢武帝初元年。
過年之前,我們要“掃塵”,用意是要把一切霉運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地祈求;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還有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每逢春節(jié),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
除夕守歲是重要的年俗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耙灰惯B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在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歲,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趕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代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些春節(jié)民俗便是我們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了。
民俗春節(jié)作文 篇2
包餃子是中國人在春節(jié)時特有的民俗傳統(tǒng)。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取“更歲交子”之意,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jié),餃子更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佳肴。趁著放假,我也體驗了一把包餃子的樂趣。
早上,我和媽媽來到小菜場,采購了餃子皮、香菇、胡蘿卜、鴨蛋、豬肉這些原材料,回到家先加工餡料。我當媽媽的助手,先把豬肉打成肉糜,香菇切成小顆粒,胡蘿卜弄成蒜泥狀,再把它們倒在一起,放上鹽、味精、姜末、醬油、水等調料,最后打上一個蛋。我心有疑惑,媽媽一看便知,笑言:“加上一個蛋可對下鍋后餃子皮起凝固作用喲!”哦,我恍然大悟,看來生活中處處皆學問啊!
擺好盤子,上面放好紗布,我就迫不及待地包起來。照著媽媽說的先把中間的.邊壓緊,再把兩邊往中間一捏。哎,餡不聽話地露出來,沒辦法,只好把這爛攤子交給媽媽補救。重新拿起一只,我少取了些餡擺在皮子中央,對折,小心翼翼地這里一捏,那里一壓,哈哈,總算裹好了,可放到盤子中間時,它又像一個醉翁到了過去。媽媽仍在一邊鼓勵我,我包得越發(fā)起勁,一個比一個站得穩(wěn)。
過了一會兒,我把餃子放進鍋里,用沸騰的水煮著,不一會兒,餃子就像一個個活潑的孩童,漲溢著臉,我把它們撈出鍋,迫切的心情使我吃它的腳步加快了,啊,真是香在嘴里,甜在心間!
包餃子,練技藝,過大年,樂甜甜!
民俗春節(jié)作文 篇3
我的故鄉(xiāng)是洛陽,那里有很多習俗,元宵節(jié)吃湯圓,清明節(jié)祭奠死去的親人,但這里有一個習俗由來已久——那就是貼對聯。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人最看重的節(jié)日,因為它象征著團圓。有一個傳說說道:春節(jié)時,有一個名叫年的怪獸來搶東西,但有一個老爺爺知道,年怕紅色的東西,于是,每逢春節(jié),我們便在門口貼紅色的`對聯,穿紅色的衣服,放炮竹,以防年來侵襲。
20xx年的時候,我就和家人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jié)。
那天晚上,媽媽,姑姑煮餃子,我和爸爸妹妹便到門口貼對聯。我雙手緊握對聯,妹妹拿著膠水,爸爸帶著我們來到了門口。爸爸喊:“膠水!”妹妹趕緊遞上去,他又喊:“對聯!”我抽了一張給他,只見他一手拿膠水,一手拿對聯,把膠水往對聯上一擠,“啪”的一聲,拍上門框,又照葫蘆畫瓢,將另一張也拍了上去。然后,甩著大手進去了,邊走邊喊:“貼——好——了——!”聽爸爸這么一喊,大家都跑來看,可在“欣賞”了爸爸的“作品”后,大家捧腹大笑,笑完后,媽媽告訴他:“你貼反了!”爸爸疑惑不解的問:“怎么貼反了?”“對聯分上下聯和橫批兩部分,上聯貼右邊,下聯貼左邊,橫批貼中間,你看你是不是貼反了?”姑姑回答。爸爸看了看,趕緊揭下來,重新貼,之后我們一起吃餃子,看電視,一個美好而又甜蜜的春節(jié)就這樣過去了。
這一次過春節(jié),我不僅知道了對聯應該怎么貼,還領略了中國傳統(tǒng)的源遠流長,連貼一張小小的對聯也有講究。
民俗春節(jié)作文 篇4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jié)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fā),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guī)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非常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弊值怪N,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官N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與規(guī)矩?”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非常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就是火鍋,一就是魚;疱仧釟怛v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非常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就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就是傳統(tǒng)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民俗春節(jié)作文 篇5
壽縣春節(jié)習俗頗多,進入臘月,也屬農閑,家家戶戶都要腌制咸雞鵝,一面?zhèn)涔?jié)日待客之需,一面也把豐收的喜悅和對來年的祝福腌進濃濃的臘味。
改革開放前經濟尚不寬裕時,群眾詼諧地說“不吃二兩豬毛不算年”,要知道由于腌制手法有異,家家戶戶臘菜的味道都是不同的!俺酝昱D八飯,就把年來辦”,上街趕集的群眾更多起來,過后十來天就要“掃塵”,“要想發(fā),掃十八。要想有,掃十九”,家中里里外外打掃一新,規(guī)整利落,人們心里也更加敞亮起來,大多數人家整個春節(jié)的準備工作到此至少已經完成一半。
臘月廿三過小年,俗稱“祭灶”,隱北地區(qū)也有廿四過小年的,長年在外的人們多在此前回家團圓。這一天要祭灶王爺,吃白面、麥芽糖制成的祭灶糖,大塊厚過月餅,小塊狀如彈珠,寄意請灶王爺回天庭向玉帝多說好話,以求家庭來年殷實。有趣的是,在壽縣農村,春節(jié)一定要把未過門的`媳婦接到家里過節(jié),而且要給她買一身新衣服,這樣才有禮有面子,否則親家是要惱的——什么意思,是不是不想做這門親事了!在熱鬧的籌備中,人們終于迎來了年三十,中午過后,家家早貼春聯,早鳴鞭炮,早吃團圓飯,爆竹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子夜再度燃放煙花爆竹辭舊迎新。
年初一大早,大人、小孩身穿新衣,家家戶戶燒香點燭,吃餃子,晚輩給近親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這時常有乞丐來家門旁貼財神,可不是一兩個小錢就能打發(fā)了的。初二多到同事家拜年、走走親戚, “往年酒”活動也就拉開了序幕,你來我往,一般要持續(xù)到正月里甚至二月份。初三送年,農村都在初三早飯前,燒香、點燭,拜祖祭神后,將封檐錢紙、松枝取下,送到室外場地上,燃火盡燒,鳴爆,以示送年。商家和集鎮(zhèn)居民,多在初三傍晚送年。送了年也不要緊,有的是熱鬧——
“正月里面都是年”,到相隔幾十里的親戚家走走拜個年并不晚,熟人見面時還要說“過年好、恭喜發(fā)財”。
民俗春節(jié)作文 篇6
我國的春節(jié)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傳統(tǒng)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后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北方在正月初二 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與羊肉。老北京的大商號,這天均大舉祭祀活動,祈望今年要發(fā)大財。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娘在這日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這日的其他習俗主要有送窮,開市貿易,南方在這日祭財神。
民俗春節(jié)作文 篇7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jié)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fā),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guī)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弊值怪N,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值怪N是一種習俗,‘!官N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guī)矩。俊眿寢屚O率种械幕,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就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就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仧釟怛v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tǒng)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民俗春節(jié)作文 篇8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農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jié)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過年!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fā),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且“規(guī)矩”太多!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弊值怪N,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值怪N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梗ǖ剑!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guī)矩?”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仧釟怛v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結尾:今天我的收獲太大,知道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tǒng)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民俗春節(jié)作文 篇9
春節(jié)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人們新的一年的生活的開始。在這期間里,全家老少都一起“迎新春,除舊歲”,我們家也不例外。
除夕那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我早早地把寫好的春聯準備好,就等著爺爺的'膠水了。對于貼春聯,我可是個行家,家里春聯每年都是我貼的。而且不只是春聯,還有那個大大的“!弊帧_@“!弊直仨氁官N,寓意是“!钡搅说囊馑迹M谛碌囊荒昀锬芨鉂M滿。
接下來的一下午,可都是大人們的活兒啦,那就是包餃子。這個活兒看起來容易,學起來可就難多了。這不,這次我也想試試。首先,把餡鋪在面皮兒上,再把面皮兒捏起來,這樣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照著“口訣”捏了幾個餃子,造型上都挺美觀的,可實際上卻不怎么樣。可能是沒捏緊的緣故吧,我包的那幾個餃子一到鍋里就全露餡了,無奈的我啊,只能吃著面皮喝湯了。
其實除夕的高潮啊是在晚上。我們早早地吃完餃子便下樓放鞭炮了。膽大點兒的毛頭小子就放“炮仗”,女孩子則放煙花之類的。當鞭炮聲響起來時,才發(fā)覺有了濃濃的年味,這才是春節(jié)的開始。除夕后一天就是大年初一,是晚輩給老輩拜年的時候,這一天必須說吉祥的話,寓示著這一年吉祥如意。雖然年輕人不計較什么,但是還是要給爺爺奶奶拜年。穿上新衣服,腦袋里搜羅著各種吉祥話,可無非就是那套“萬事如意,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只是老人們聽著高興,做晚輩的也跟著高興。就這一句話,結束了大年初一,跑斷了腳后跟,也磨破了嘴皮子。
【民俗春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jié)的民俗作文11-12
[精選]民俗春節(jié)的作文10-22
民俗春節(jié)的作文10-08
民俗春節(jié)作文(精選)10-13
【經典】春節(jié)的民俗作文03-07
(經典)民俗春節(jié)作文11-20
民俗春節(jié)作文【經典】10-27
(經典)民俗春節(jié)的作文10-21
民俗春節(jié)作文10-05
(精選)民俗春節(jié)作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