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課堂作文匯編9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堂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課堂作文 篇1
在人們的傳統(tǒng)觀念中,常常會誤認為只有在學校上課,聽老師講課,那才是真正的課堂。但我卻不那么認為,我認為生活處處都充滿了知識,生活處處都是課堂。
社會中的堂 有人會說,社會那么復雜,能有什么課堂呢?可我卻不那么認為。我認為社會中也有課堂!翱靵恚@里還有垃圾。”小伙伴對我說。這是發(fā)生在去年一個炎熱的夏天里的事了。至今回想起來心里還是甜甜的呢!那天中午,我和小伙伴相約到公園做公益活動。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我們頭上,汗水已經沾濕了衣服,可小伙伴們卻說:“再堅持一會,很快就好了!我們只要稍微堅持一會,就能給大家營造一個舒適的環(huán)境了!彪S著時間的推移,垃圾也漸漸少了,我看著干凈的校園,心里甜甜的,有種說不出的興奮。這一次,我明白了原來社會中也有課堂,它教會了我做一名公益者的驕傲,為人民服務的自豪。此后,每個星期日都成為了我們共同的“教育日”,每個星期六,我們都會帶著愉悅的心情去上這堂必修課。
家中的課堂: “xx,今天我沒時間回來給你做飯了,你自己去買點東西吃吧。”媽媽匆匆忙忙地對我說。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媽媽果然沒有回來。肚子越來越餓,可我又不想吃外面的東西。無奈之下,我決定自己煮菜吃。洗菜對于我來說小菜一碟,可煮菜對于我來說比登天還難。平時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習慣了,自己動手真是太為難我了。幾分鐘過后,我把菜取了出來,雖然看著不那么好看,但吃起來心里卻甜甜的。我心想:“原來我也會煮菜呀!”看著美味的菜,我突然覺得原來家中也有課堂,家中的課堂真是令我受益匪淺呀!
電腦中的課堂
“哎呀!這道題又不會做了,怎么辦,怎么辦….”我的心一遍又一遍地掙扎著,這可是明天要交的作業(yè)呀!我腦子突然一亮,哦!原來我一直有個隱形的老師:百度。我把自己不會的題輸了進去,電腦不僅顯示了答案,連解析都有。我認真地看了解析,突然領悟了。望著窗外的美景,我突然覺得生活處處都有課堂,電腦中也有課堂。
社會中的課堂讓我體會到了助人的快樂;家中的課堂讓我獲得了生存的技能;電腦中的課堂讓我獲得了校園中可以獲得的知識。其實,生活處都有課堂,這些課堂,能讓我們開闊視野;增強才干;能鍛煉體魄,磨練意志,使心靈得到凈化……
課堂作文 篇2
記得那是幾年前的一個星期六,我作業(yè)完了。我去找好友小芳,來到她家,見她正和她的爺爺奶奶在收稻谷,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我剛去的時候,他們在剛準備開始收谷了,只是在拿工具而已。
我看見他們從屋里把所要的工具都拿出來了。我就在一旁觀看,只見他們牽著那塊常大的油布的一角向中間走去,可他們只有三個人,我連忙跑過抓住那塊油布剩下的一角。可是,那稻谷好重,我剛抓起油布,便被那有點兒滑的油布給戲弄了。與油布好像專門跟我過不去似的,我一抓住它,它就滑跑了。
于是,我抓住它之后,雙手把那調皮的與油布捏得緊緊的。心想:這回你該跑不了了吧!后來,我也學著小芳他們那樣,牽著油布,向中間走去。不一會兒,那剛才還在油布上滿鋪著的稻谷,就變成一座好像按比例縮小幾倍的小山了,不過那是一座小谷山。一座小谷山誕生在油布中間了。
稻谷堆好了之后,就要開始裝袋了。只見小芳的.爺爺拿來一個袋子,她的奶奶則蹲下來,拿著一個鐵瓢,一次一次地把谷子倒入袋子中。漸漸的,谷子變少了。我和小芳要求她的爺爺奶奶讓我們倆把最后的一點兒谷子裝完。我們倆麻利地一個裝谷,一個牽袋子。不一會兒,谷裝完了我和小芳卻成了大花臉,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事后,她的爺爺奶奶連忙邀請我在她家吃飯。我就亂說了一個理由,跑回家去了。雖然通過這次勞動,我們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歡樂的笑容。這,也是課堂。而且,這種課堂是獨一無二的,是具有意義的!
課堂作文 篇3
現在我們的學習課堂主要在學校里,在小小的教室里,那么未來的課堂會是怎么樣的呢?我想,未來的課堂一定不會局限在校園和小小的教室,“時空轉移電梯”將會帶我們去不同的課堂學習。
上午是我們班的種植課,空中傳來老師的聲音:“請三一班的同學趕快登錄‘時空轉移電梯’,準備去農場上課”。當同學們興高采烈地登上電梯,電梯“嗖”的一下,我們就到了農場。在農場我們手拿鏟子親手種下種子,然后看著種子慢慢發(fā)芽成長,直到收獲果實,觀察植物的整個生長過程,從中體會到勞動的辛苦和豐收的喜悅。
下午“時空轉移電梯”又把我們送到了科技館,今天是我班的科學課程。面對各種奇形怪狀,從未見過的設備,看得我眼花繚亂,一頭霧水,在老師的講解下,我們逐漸了解那些設備是做什么用的,我在屏幕上看到航天員在太空艙喝牛奶的畫面,我非常好奇,很想親自體驗一下,突然,“嗖”的一下,我就發(fā)現我已經到了模擬太空艙,親身體驗在失重的情況下喝牛奶的感覺真爽!
語文課簡直就是“愉快的游玩”,我們根據課文的內容坐著“時空轉移電梯”來到實地體驗。在鸛雀樓上吟誦“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在滕王閣中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一方池塘邊滿眼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紅花別樣紅”;花圃里開的'“千朵萬朵壓枝低”的花兒與黃四娘家的多么相似啊!這種場景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渾然天成。
互聯網讓我們和國外的學校會有更多的互動和交流,我們教他們中國的書法、剪紙、捏面人……我們向他們學習英語、素描、聽他們講更多的寓言故事。
這就是未來課堂,這就是我想上的未來課堂,同學們你們喜歡嗎?
課堂作文 篇4
幼年的我,知道有桌有椅的教室就是課堂,上了小學的我,了解了教室外的操場也是課堂,如今的我,懂得了生活處處是課堂。今天,我在這里親身經歷了這件事,真是獲益匪淺。這也是課堂!
要過年了,我和媽媽決定包餃子。包餃子必須要有餃子皮、新鮮肉……我和媽媽準備好了這些東西,開始了包餃子。
剛開始,我還有點不會,媽媽便專心致志的教我,我按照媽媽的方法,認認真真的練了起來。我先把餃子皮放在正中間,捏了起來。可誰知包餃子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我捏住了這邊,那邊的菜和肉也冒了出來。后來,我靈機一動,用兩只手同時捏住兩邊,這才包好了一個餃子。我有點高興,心想:唉!包餃子真是有苦也有樂呀!這么一件小小的事也有點難辦。我真是有點不想學了,可這時,我想起了做什么事都要耐心地學,專心地聽,認真地做,才能成功。我又一抬頭一看,呀!我包的那些寶貝餃子,有的肚皮鼓得老大老大的`,像一個個大胖子;有的肚皮里只有一點兒餡兒,活像一個個骨瘦如柴的老人;還有的沒有捏緊,皮子散的散,破的破,活像一個個衣服破爛的乞丐……這一看,我可傻了眼,連忙拿出機器,重新包了起來,我細心地包好了第一個用機器包出來的餃子,這可漂亮多了,我可開心了,有一口氣包好了幾個,都很漂亮。我十分開心,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
我從包餃子當中,學習到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講究方法,一定都要認真、仔細的去完成。
包餃子也是課堂,會讓你知道,這也有學問。所有的事情,也都是這樣。抓住他的方法,就能成功。
課堂作文 篇5
(呵呵,有感于小城說雨老師給我的超級表情:聊天窗口有雙手伸出來飛一下,題目就成了美麗一會兒。)
課前,讓孩子們唱了幾首歌:《pleasestandup》、《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兩只老虎》。感覺上還是《兩只老虎》容易唱。就決定一會兒套用《兩只老虎》的韻律,學習今天的重點句型。這個設計來源于上次聽優(yōu)質課時的學習,前面博文有介紹的。
一上課先說了本節(jié)課的任務:1、復習單詞;2、會讀第一單元課文;3、會用今天的重點句型進行對話。
復習過單詞,就引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句型,板書到了黑板上。然后領讀、示范讀、示范對話、同桌演練。請了三位同學上臺表演,然后請同學們自由結合四人演練。又請膽大的同學進行對話。覺得同學們已經掌握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套用《兩只老虎》的韻律來唱。
呵呵,不得了了。唱過之后我居然想不起來下個環(huán)節(jié)是什么了,只好再讓孩子們互相練習重點句型。之后想起來學習課文時,心想:時間不夠了。
通過研討我反思這節(jié)課:
優(yōu)點:能用熟悉的歌曲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重點句型掌握得不錯。老師口語能力有提高。
缺點:正如葛老師所說:“學生唱過歌曲。這時候可以只練習重點句型,課文放到下節(jié)課進行!币簿褪钦f,我的課堂應變能力有待提高。
聽課老師說她們就是按每道題的順序來講的,按部就班。他們認為課文是重點,每節(jié)課就是帶著同學們讀熟課文,因為這節(jié)課沒看到我領讀課文,所以應該把課文作為重點。
把他們的一一建議記下,讓自己的課堂更美麗一些。
課堂作文 篇6
說到歡樂這個詞,它對我們班的同學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因為幾乎每節(jié)語文課我們都是在歡笑中學習的,整個課堂充滿的是快樂和開心,那種歡樂讓同學們互相感染,學習更有勁頭了……
寧老師經常會給我們抄一些古詩詞,比如木蘭辭等等一些有趣的詩句。記得那是四年級的一堂語文課,寧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首詩詞:《虞美人》。寫完,寧老師便讓我們齊讀了一遍,并說:“同學們,這首詩詞也是一首歌曲,你們想學嗎?”“想學!”我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詩詞還能用歌曲的形式表現出來,我們當然是求之不得。于是,我們便跟著寧老師一遍又一遍的學著,象是唱著一首優(yōu)美的歌,教室里洋溢著歡樂的旋律:“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碑斘覀兂阶詈筮@一句時,由于音很像“掐”這個音,所以每次一唱到這里,同學們就會鼓足了氣,好像是要掐死誰似的,念完后同學們自己也跟著笑起來,教室的氣氛熱鬧極了。
這就是我們的語文課,總是充滿歡樂的課堂,每個同學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在這里,我們不僅學到很多的知識,并且是在娛樂中愉悅的、開心的學習和健康的成長。
8歡樂的課堂
“丁零零……”,上課的'鈴聲響了,黃老師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了教室,神秘兮兮地對大家:“大家猜是干什么呀?”“跑步。”陳文卓脫口而出,“跑步怎么會在課堂上舉行呢?”又有人說玩游戲,老師說:“是玩游戲,玩什么游戲呢?”最后老師說的三次機會都用完了,始終沒有人答對。最后老師終于揭曉了答案:是成語接龍。呀!我怎么這么笨,老師當然選既能學知識又能娛樂的游戲了。不多說了,我們往下看同學們的精彩表現吧。
游戲開始了,老師選了一個“打頭炮”的人鄢陵浩,“應接不暇”,一連串成語像倒豆子一樣蹦了出來。“暇”、“暇”,我苦思冥想,真難哪,龍有頭沒身子就結尾了?我有點不甘心,“霞光萬道”,還是老師幫我們解了難。我懂了,原來同音字也可以接龍!暗缆犕菊f”,又一個洪亮的聲音響了起來,把我的心拉了回來!罢f三道四”,同學們一個比一個更大聲,成語一個又一個往下接,不知不覺到龍尾了,終于要重新起頭了。
“車水馬龍”,好一個龍頭,接下來很簡單了,“龍爭虎斗”,“斗智斗勇”,“勇氣培增”,“蒸蒸日上”,“……”,大家都躍躍欲試,偶爾也有幾個出笑話的,比如有的字難組成語的時候,就有人說什么“上下左右”奇怪的話,逗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下課了,四年(一)班的笑聲還在校園上空久久回蕩。
課堂作文 篇7
星期六,我去了野外大課堂。
清早,我就來到奧數班安排的隊伍——獵豹隊,排好隊,就上了一輛公共汽車。
汽車到了福興生態(tài)園,我們下車了,排好隊,之后開始拍大合照。
拍完照片,我們就來到了野炊地點,鄧老師說:“請我念到的隊伍來拿食材!蔽衣犃撕芫,終于念到獵豹隊,我們上去拿了回來,就開始洗菜了。我被安排到洗菜那邊,先是生菜,先把菜搓一搓,再整齊地放上盆子里,之后再去倒水打水,之后再回來洗馬鈴薯……洗完菜后,我們就去炒菜了,我負責炒生菜,我先下點油,再下生菜,再放點水,之后下點蒜。吵完后,再下點醬油,就好了。
到老師做菜的時候了,老師做的是西紅柿炒蛋,炒的過程中,放了好多油,后來我們嘗了一下,非常好吃,不到一分鐘就沒了。
吃飽飯我們去游覽景點,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看動物,孔雀站在樹枝上,望著我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屏,小孔雀們見到我們也一涌而上,我們還拿葉子喂它們,一口兩口就吃完了許多葉子。
之后去看了梅花鹿,我搞不懂它吃什么,看了一下,這只梅花鹿為什么不跑呢?
接下來是拔河比賽了。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比賽,終于到我們了,別的'隊有13個,而我們隊只有9個人,怎么能勝,只好問白兔隊“借”了幾個人。開始了,我們使出了全身的力氣,還是勝不了對手。
換場地,開始拉的時候,我感覺后面沒力氣,后來一看,后面的人全走了。、我們隊最后沒有勝利。
最后我來到了叢林尋寶的地點,一喊開始,我就沖進場地,開始在地面搜索——用腳踢地上的樹葉,我找到了兩個積木,很開心。
叢林尋寶后,我們吃完午點就坐車回去了。
這次野外大課堂玩得很開心。
課堂作文 篇8
課堂,回想它的最初,是為了讓學生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并且學會應用于生活之中;但現在它在學生的眼里或者是在我們師生的眼里已經成為了獲取考試需要的知識的地方。殊不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課堂最終目的——考試,也是一種課堂。
長期以來,考試違規(guī)的現象層出不窮,盡管教育部門老師們嚴加監(jiān)管,但無奈上有政策下就會有對策。此時,為了那“金榜題名”,學生們放棄了誠信,從某些方面而言,也是放棄了自己。如果我們并沒有用自己的真才實學去考,那么考出來的就不是自己的分數,何必在看到虛偽的分數時開心地笑著自欺欺人!
考試,也是一種課堂,他教導著、不留復習時間地考驗著我們的誠信,也許平時我們不會發(fā)現,但是考試能讓我們認識到,我們需要對自己負責!考試也是一種課堂,它教導著我們學習課本知識以外的為人必備的技能,除了誠信,還有就是心理素質。
有時候從考場出來,總會聽到有些人問道:發(fā)揮得怎么樣?有些同學也會面露難色說道:不怎么樣。既然是學過的東西,那么在考試的時候寫在試卷上不就行了嗎,為什么會有發(fā)揮得不怎么樣這一說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心理素質不行,在考試過程中,內心過于焦慮而導致自己的水平下降。
有些同學作為學生這一身份會患上這樣一種“病癥”——考前焦慮癥。指的是對考試過于擔心,而導致考試前出現失眠、記憶力下降等現象,他們所擔心的不過是考試的時候怎么辦、考得不好怎么辦……諸如此類不必要的問題。有人會說:考試的題肯定都是學過的,那還有什么擔心的呢?只要保持平常心態(tài)即可。這話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心理素質到底是部分學生的一大難點。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樣的道理,體育課鍛煉著我們的`體能,而考試就是一次又一次地鍛煉著我們的心理素質的課程,從一開始的焦慮,漸漸地開始理解考試,放緩心態(tài),不再那么畏懼它,最終做到游刃有余。心理素質高低的好處,并不止體現在考試上,還有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交流,只有我們的心理素質提起來了,我們看到陌生人時,心里才不會那么抵觸,我們才能放開笑容落落大方地與外人交談。
連考試都可以看做是一次又一次的課堂,可見生活中處處都是課堂,只要我們留心,我們就總能從生活中學到許多許多知識或是技能,也許是在我們所謂的那些課堂中學不到的,而又十分寶貴的!
課堂作文 篇9
論文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寫作教學中,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表達真情實感。”筆者以為,在作文教學中,作為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生活出發(fā),不僅要充分挖掘現有的作文資源,更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的個性張揚,人格尊重,從而使各具個性的學生敞開自己的心扉,寫出有獨特個性、充滿激情的作文。在具體的實踐中可從三個方面入手:品味文本,抒寫個人見解;品味生活,激活寫作素材;品味語言,自由表達。通過這些,相信我們的作文個性化教學一定能綻放出清香四溢的芬芳花朵。
論文關鍵詞:作文指導;個性化;品味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寫作教學中,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表達真情實感!蹦敲丛趯懽鹘虒W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引導小學生說真話,抒寫自己純真美好的情感呢?筆者以為,最重要的是習作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個性的存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并努力促成其個性的良好形成與和諧發(fā)展,從而使學生在自己習作中吐真情、說真話、寫真事,充分體現他們各自的生活體驗、情感、思維和認識水平等,處處體現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什么是個性?所謂個性,是指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和教育影響下形成的,一個人不同于他人的比較固定的本質特性。俄國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個性更復雜、更豐富多彩。”現代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冰心說:“心里有什么,筆下寫什么,此時此地只有‘我’……只聽憑此時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從頭腦中流到指上,落到筆尖!薄拔沂謱懳倚摹,作為一個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生活出發(fā),不僅要充分挖掘現有的作文資源,更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使學生的個性張揚,人格受到尊重,從而使各具個性的學生敞開自己的心扉,寫出有獨特個性充滿激情的習作。那么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應如何切實引導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筆者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談談,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品味文本,抒寫個人見解
作為教師,指導學生作文不能僅局限在作文課中,而要善于挖掘文本這個有利的資源,在品味文本中找準與練筆的結合點,引導學生在品讀佳作中悟情悟理,在練筆中發(fā)展思維,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1、補白練習。文本中有些語句或課文結尾含蓄,意味深長,給讀者留下懸念或想象回味的余地。它構成了作品的“召喚結構”,召喚讀者去想象,去拓展,實現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就是文本空白。因此引導學生抓住文本空白,及時進行練筆,不僅可以使文本得到充實,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如《窮人》一文,有這么一段話:桑娜臉色蒼白,神情激動。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么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啦?……不,還沒來!……為什么把他們抱過來。俊麜嵛业!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頓也好!”桑娜抱與不抱、該與不該的矛盾心理活動,給學生留下了較大的想象空間。教師抓住這個空白引導學生:此處矛盾嗎?怎樣才能將此時桑娜的內心活動補充完整?學生經過細心揣摩,紛紛以第一人稱寫下桑娜的心理活動,有的寫“自己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看到這兩個他豈不會暴跳如雷,罵我沒腦子?他肯定會二話不說掄起拳頭揍我的,不,不會,他也是個窮人,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兩小孩凍死餓死的……”有的寫:“唉,我發(fā)什么昏?抱了他們肯定會挨他揍的,不會吧,他平時挺有同情心的,不會見死不救的,這個世道只有窮人才能幫助窮人的……”教師在課堂上及時反饋同學的寫作情況,并進行集體評議表揚。這樣做既能使桑娜善良、樂于助人的形象更加鮮活,文章主題更加鮮明,又能使學生的創(chuàng)作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有的課文的結尾余意未盡,續(xù)寫的來源非常廣泛,留有想象續(xù)寫空間。如《凡卡》一文,以凡卡夢結尾,他睡醒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再如《去年的樹》一文最后一句寫道:“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边@是一個比較含蓄的結尾,在上課時就可以利用這個空白,讓學生想象鳥兒飛走后的情景,并以“鳥兒飛走后……”為題,讓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展開想象的翅膀練筆,這樣既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又能使他們的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
2、插圖配文。課文有許多編者精心編排的插圖,大多數是文章思想感情的體現。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根據自己的體會給圖配上短文。如《小音樂家揚科》一文,它以整頁的篇幅描繪了“揚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頭,望著心愛的小提琴”的動人情景。而揚科的外貌、內心,課文只字未提,給我們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間。聯系上下文語句——“小提琴的聲音多么美妙啊!”“揚科多么想仔細地看看那把小提琴呀!”等?梢浴扒佟睘轭},以課文插圖為依托,重新編寫小音樂家揚科的故事。
3、抓住情感流露點。課文蘊涵著豐富的`情感,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只有學生深入領悟體會文本,才能與作者傾心對話,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這時的學生才能完全沉浸在課文濃厚的情感意境中,此時,正是寫“現在進行時”感情活動的最佳時機。如面對著《橋》中那位在大災來臨之時面容清瘦的卻像一座大山的老漢,你想說什么?面對著《慈母情深》中母親那雙疲憊的眼睛,你想對自己的母親說些什么?……當學生緩緩打開自己的情感之門時,在情感共鳴處進行練筆,學生的心跡自然真情展露。
二、品味生活,激活寫作素材
作文是“言志”、“緣情“之物,是展現生命歷程、張揚個性價值的精神旅程。教師在習作指導時應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搭建平臺,引導學生通過體驗,激活豐富的寫作素材。通常情況下,學生作文的選材是從記憶中提取信息。在作文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生活,激活生活表象提取生活素材。
1、媒體引路。習作內容空洞、言語貧乏,這與學生缺乏體驗不無關系。指導作文時,可以借助實物、照片、歌曲、錄像等媒體再現生活,讓學生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如中年級作文《熱鬧的菜場》,雖然課前布置學生逛過菜場,但要讓學生具體生動描述出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學生經歷后留下的印象不一定深刻,但如果教師利用手機拍攝下熱鬧的菜場情景,然后在課堂上通過電腦展示畫面:豐富的商品、沉甸甸的菜籃子、熙熙攘攘的人群、顧客和商販討價還價的情景、商販麻利地宰殺雞鴨的情景……這些真實的圖片畫面會喚醒學生原有的生活認知,加深他們對情景的印象,學生定然會繞有興致地擬標題,用生動的言語來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這樣的作文練筆,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角色表演。針對兒童喜歡表現、擅長表演的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讓學生扮演習作中的有關角色,進行相應的角色感受和角色體驗,使學生入情入境,以此豐富學生的體驗積累。如指導學生作文《第一次上醫(yī)院》,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教師與學生分別扮演醫(yī)生、護士、家長和孩子,再現了看病就醫(yī)的情境,孩子面對針筒、掛瓶時的緊張恐懼,家長的苦口婆心,醫(yī)生的和顏悅色,通過惟妙惟肖的表演,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畢現。面對活生生的畫面,學生寫起來自然具體、生動,充滿情趣。
三、品味語言,自由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過能力,使他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呢?筆者以為,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還要注重學生的語感品味,通過多種形式的技能訓練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能不拘形式地、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像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出來,準確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1、品寫法,學技能。學生手中的文本應該說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好材料,作為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去品讀領悟文本語言,學習大作家們的語言風范。如小學六年級課文《少年閏土》中對閏土外貌的描寫簡潔、傳神,廖廖幾筆就勾畫出一個農村少年健康樸實、天真可愛的形象。于是我抓住這一契機,針對學生每次寫人“大大的眼睛,黑黑的頭發(fā),不高不矮的個子……”等千人一面的毛病,進行有意的觀察練筆訓練,引導學生領悟外貌描寫的方法。我先讓學生在書中勾出描寫閏土外貌的語句,多讀幾遍,并說說是從哪幾方面來寫的?然后再讓學生討論:為什么這樣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如:為什么要寫“紫色的圓臉”——說明經常在海邊日曬風吹,從而說明他健康。)最后得出:
、偻饷裁鑼懣梢詮男は、神態(tài)、服飾、形體等幾個方面進行。
、谧プ√攸c。抓住人物獨有的、最能體現他特點的部分寫。
③以形傳神。通過描寫,要能體現出這個人的個性、品質等,才能神形兼?zhèn),栩栩如生,如現其人。
接著出示了孫悟空、豬八戒、哪吒、哈利波特等學生非常感興趣的神話、卡通、科幻等人物形象,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自己喜歡的人物的外貌。然后讓學生在小組內說,再抽學生在全班交流。最后,師生共同評議并提出建議:按一定的順序,抓住典型特征,用簡潔的語言描繪人物外貌,體現人物特點。在此基礎上,我讓同學選擇觀察自己的班上的一位同學并描述他的外貌,再抽學生習作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同學猜是誰。結合課文和學生了解喜愛的生活來訓練也許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吧。
2、多體驗,豐個性。學生不同的體驗也會對習作的表達形式帶來影響。我曾在班級以開展以“塑料袋走進家庭后”為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讓學生分組走進社區(qū)、街道進行調查訪問,獲得豐富的感性材料,再用自己喜愛的表達形式來匯報活動成果。結果喜歡童話的學生寫了童話故事《塑料袋的自述》,生動形像地描述了塑料袋從誕生到走進家庭的經歷,表現它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一些同學在親歷體驗中深切地感受到要解決塑料袋管理上的問題,關鍵在于要讓全社會增強環(huán)保意識。于是,他們有的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反映塑料袋大量進入家庭以后,隨處可見亂扔的嚴峻現實,還配上自己現場拍攝的照片,展示在宣傳欄內;有的則向環(huán)部門寫了一份建議書,呼吁關注并想辦法解決問題。這種個性化的表達,生動獨特又富有新意,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在培養(yǎng)社會責任感的同時,也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學生的寫作水平就像“集腋成裘”,是一個緩慢的、循序漸進的、日積月累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教師平時能多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只要我們用心設計活動,細心呵護興趣,耐心指導寫法,決心督促練筆,以我筆抒我心,讓學生寫出真正具有個性的文章,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整體素質,形成小學生的作文個性,進而促進小學生健康個性的發(fā)展。只要我們師生共同努力,我相信我們的作文個性化教學一定能綻放出清香四溢的芬芳花朵。
【課堂作文】相關文章:
課堂作文【精選】11-09
[精選]課堂作文10-22
課堂作文[精選]10-19
課堂的作文01-16
[經典]課堂作文09-09
課堂的作文[精選]04-18
課堂作文(經典)04-29
在課堂的作文10-02
【經典】課堂作文11-28
課堂作文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