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觀后感
《我們誕生在中國》譽為今年暑假中國電影的“清流”之作。yuwenmi小編整理了相關(guān)的觀后感范文,歡迎欣賞與借鑒。
2017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觀后感一:
《我們誕生在中國》是以動物的故事,來講訴大自然的規(guī)律,和輪回的意義。用春夏秋冬春五個季節(jié)里的故事來表示時間上的“輪回”,人們眼中清晰可見,最好理解的一個輪回。這點上很像著金基德的《春去春又來》又名“四季”電影的講訴手法。分別是春天,萬物生長,金絲猴“淘淘”妹妹的出生,大熊貓“丫丫”做了媽媽,剛生了寶寶“美美”,雪豹的兩個小崽,以及母羚羊要遷移去生小羚羊,所有的故事都指向了“出生”。
然后是夏天,意味著熱情洋溢,兩只小雪豹已經(jīng)學會了攀爬,并且在母親的周圍嬉戲打鬧,而雪豹達娃則是看著自己的孩子打鬧之余,捕捉孩子需要的獵物,生活非常的快樂。而小猴子淘淘則是找到了同齡的新玩伴,流浪猴,迅速的達成了一片。還有熊貓丫丫也和自己的孩子走出了那個山洞,美美開始向往自由。
秋天,開始收獲的季節(jié),也是迷惑的季節(jié),就像孩子成長到一定的時候,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迷惑,而在從中不斷的學習著。比如淘淘看見父親與流浪猴的首領(lǐng)一言不合就掐架,比如美美郁悶著母親為什么要一直管束著它,比如小羚羊突然間要離開出生的地方,跟著母親大遷徙,雪豹的孩子跟著母親離開了自己一直生活的家,尋找新家。
最后是冬天,冬天意味著四季里的結(jié)束,也意味著孩子的生活結(jié)束,美美終于靠自己的力量爬上了樹,而丫丫即使再怎么不舍,也終究要放手。母羚羊也回到了原來的地方。淘淘收起了自己叛逆的心理,回到了自己的家族,并且學會了如何保護妹妹,承擔起做哥哥的責任。而雪豹達娃卻在冬天因為捕獵不到食物,而死,剩下了兩個孩子。這時候春天出現(xiàn)過的丹頂鶴則在此再次出現(xiàn),作為冬天到春天的一個轉(zhuǎn)接。在剛開始,影片就說明丹頂鶴在中國意味著仙去,帶著靈魂投胎轉(zhuǎn)世。而影片也到了春天,熊貓丫丫再次做了母親,金絲猴家族里又有了一批新的嬰兒,淘淘的妹妹也開始展露出自己的個性。母羚羊們又再一次的大遷徙去生寶寶,雪豹的孩子也開始踏上自己的旅途。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春去春又來》里的每個動物都有自己暗藏的含義,而這部電影里最主要的三個故事也有,第一個是大熊貓,講訴的是“溺愛”,母親一直不舍得孩子受苦,所以限制了她許多的自由。第二個是金獅猴,淘淘作為孩子的叛逆想法到成長的一個轉(zhuǎn)變。第三個是雪豹,講訴的社會上的殘酷競爭,自然與社會的規(guī)則與規(guī)律,適者生存,不適著淘汰的殘酷現(xiàn)實。三個故事都非常的完整,也非常的扣人心弦。大熊貓的部分,還是蠻幸福的一個故事,這部分就像我說的,是講“溺愛”,我覺得母親們的感觸會更大,既希望孩子成才成人,能獨立,卻又希望時間慢一些,至少直到它走出那一步時,它永遠是個需要被保護的孩子。金獅喉的故事蠻有趣,一個爸爸,卻有著很多的媽媽,這不禁讓我想起后宮或者古代的大戶人家,也難怪導演在預告片里說,它們就差一步,就像能坐在辦公室里工作是一樣的,真的還是蠻形象的。最讓人揪心的是雪豹的故事,不自覺的就被帶入,他們捕捉不到食物,該怎么辦的焦急心態(tài),覺得達娃非常的可憐,她只是一位為了哺育孩子的母親而已,但是現(xiàn)實生活就是這么的殘酷。這讓我不禁想起現(xiàn)代生活中,為了孩子打拼的人們,即使累,即使苦,為了孩子,還是奮力的博斗。
說到這,大自然真的很奇妙?傄詾槲覀?nèi)祟,作為食物鏈最頂端,擁有著區(qū)別于動物的思想,只有我們,才會有這些溺愛,這些叛逆,這些擁護,還有為了孩子不顧一切的做法。但這都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從我們最早存在的時候就存在的一個東西,親情與愛?吹絼游飩兊墓适拢娴挠X得它們和我們一樣,即使我們不懂它們的語言,但是它們和我們一樣有著自己的“溝通”的世界,這種感覺很奇妙,感覺我無法表達清楚,大概也就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吧。
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畫面真的非常好看,每一個鏡頭都很唯美。無論是什么天氣,光線的掌控都非常的好,動物的每一根毛發(fā)都散發(fā)著光暈。還有在動物的視覺角度上的那幾個鏡頭,蒼鷹的驚鴻一瞥,速度上給人的'沖擊感。還有熊貓的角度,從樹叢下穿過。
但是說實話,我不太喜歡周迅的配音,可能是覺得太軟了點,在震撼力上少了點感覺。也可能是迪斯尼的風格吧,就像是在講童話故事。不過音樂配的真的非常好,緊張的氣氛,悲傷的氣氛,歡快的氣氛,就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我最喜歡的是兩頭雪豹在最早的時候,氣氛劍拔相張的感覺,很簡單的幾個畫面,在剪輯師的切換節(jié)奏中,很簡單的把緊張的氣氛體現(xiàn)出來。
無論是從畫面還是故事性上,這都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唯一令人可惜的是,這部電影相對BBC的動物世界而言,還是太拘謹。雪豹達娃的死只是匆匆的一眼帶過,讓人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也可能是好幾個故事同時說的原因,總覺得每個故事還可以展開的更加一點,但是我猜導演也可能是為了“春去春又來”的剪輯手法吧,不需要太啰嗦,能表達清楚就夠了。
2017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觀后感二:
懷著陪陪孩子,看看萌寵的心理,周日去看了這部為譽為今年暑假中國電影的“清流”之作——《我們誕生在中國》。不想,75分鐘的電影卻是一場視聽盛宴,讓人時而忍俊不經(jīng)、時而悄然涕下,這是一部值得去細細咂摸的好片。
如果用一句話概述這部電影,即由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攝影師們耗時三年跟蹤拍攝,記錄了雪豹、大熊貓、金絲猴、藏羚羊和丹頂鶴等動物的生存故事,并經(jīng)由陸川之手剪輯,最終呈現(xiàn)了一部迪士尼合家歡版的可可西里。
但是我從這部電影里,看到了中華大地無與倫比的壯美河山,生發(fā)了對自然和生命的由衷敬畏,接收到的是生生不息愛的力量。它不僅僅是關(guān)于動物的故事,更是一個關(guān)于時間流轉(zhuǎn)和生命輪回的寓言。
自然之美,心醉沉迷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電影的每一幀畫面都是光影杰作。
巴蜀盆地的修林茂竹、蒼翠欲滴,青藏高原的壁立千仞、千里冰封,可可西里的天高地闊、蒼茫無垠。神農(nóng)架的奇山異水、原始神秘。
片中有兩處鏡頭讓我印象深刻,一是朝陽中展翅高飛的丹頂鶴。沐浴著萬道霞光,鶴群舒展修長的勃頸,扇動輕盈的羽翼,優(yōu)雅圣潔到不可方物,果真是通靈的鳥兒,“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還有一處是飄落于山澗溪水的落葉。山谷疊翠,溪水瀉玉流珠,清澈如鏡,一枚銀杏葉隨水流轉(zhuǎn)。葉燦黃,水瑩碧,寂無聲。一顆心只愿如那枚葉子,“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靜美安寧,歸于塵土。
電影大量運用了延時攝影的方式,用動態(tài)的方式,向我們呈現(xiàn)了平時肉眼無法捕捉到的自然美景。
蒼茫群山間,須臾,云海急速聚合,遮天蔽日,浩浩湯湯,如大軍壓境,氣象萬千,時而云收霧散,睛空萬里,恢復一派春和景明。
春日降臨,雨后春筍破土而出,節(jié)節(jié)拔高,競相生長。各色花朵蓓蕾搖曳,砰然綻放,自然的生命力撲面而來。
面對如此瑰麗奇觀,怎不讓人心生感慨?于是,史無前例的,在電影開場后三分鐘,當看到洪荒壯美的青藏高原,我忽然濕了眼睛。這,就是我的國家,這,就是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相對于它的天荒地老,我何其渺小,投入它廣博深邃,我何其幸運。忽然非常遺憾剛剛過去的八月,沒能跟隨心靈導師去到藏區(qū),看藏羚羊千里遷徙,聽瀾滄江奔騰怒吼。時也命也,未能成行也許是上天看到我并未準備好。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我能去往世界屋脊,與群山作一場等待已久的心靈對話。
感謝電影的攝像師們,爬冰臥雪,櫛風沐雨,耗時18個月的跟蹤守候,拍攝了350個小時的素材,其中攝影團隊足足跟了3個月才終于拍到雪豹“達娃”的蹤跡,甚至趁著它們出外溜達,冒著生命危險將攝像頭貼到雪豹之家的墻上,由此拍攝到它們完整的生活圖景,為觀眾帶來彌足珍貴的鏡頭。
片尾彩蛋中,一位攝影師面對多變的天氣,說“等待下去,一切都會改變”。是的,生活需要等待,生命需要等待。靜待花開,靜待改變,靜待未來的精彩呈現(xiàn)。
音樂之魅 渾然天成
觀影中,對音樂敏感的我,耳朵不時有驚艷之感。在網(wǎng)上一查,果然,作曲是英國人Barnaby Taylor, 是之前BBC紀錄片Wild China的配樂作曲家。
第一曲《Song of Life Instrumental 》是本片的主題旋律,貫穿全片,大氣雄渾,與廣袤壯闊的高原大湖,原野險峰相映襯,為全篇奠定了史詩般的氣質(zhì)。聆聽它,頗有:“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滄海桑田之感。
在群猴們開心玩著折樹枝的游戲時,配以的音樂名為《Tau Tau Troop 》,這段樂曲非常特別,借鑒了京劇的曲調(diào),運用了中國的傳統(tǒng)的打擊樂,輕松明快,詼諧有趣的旋律,烘托了猴子們活潑好動、古靈精怪的游戲場面。讓我立刻想起了多年前那部國產(chǎn)動畫片神作《大鬧天宮》,齊天大圣大戰(zhàn)天兵天將的配樂就是大量運用了京劇。說不定,作曲家就是瘦了這動畫片的啟示呢?哎呀,說其《大鬧天宮》。是不是暴露年齡啦。
還有,春回大地時,一曲《Life Force》強而有力,行云流水的音樂體現(xiàn)出生命的蓬勃生機,讓人心花綻放,躍躍欲試。講述仙鶴與靈魂的傳說時,《The Cycle of Life》用豎琴固定音型循環(huán)為音樂脊骨,強調(diào)生命的輪回,引人無限遐思。
如果說,電影的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是一顆顆珍珠,那么這一曲曲音樂就像一根彩色的絲線,將珍珠連綴成串?梢院敛豢鋸埖恼f,音樂在劇中起到了極大的詮釋、烘托、渲染和升華的作用,如果沒有了這些天籟之音,影片將黯然失色。
可惜,電影的原聲大碟要等到明年全球公映時才能上市,只有靜候了。
說完了對鏡頭和音樂的總體感受,具體來講講電音講述的三個故事。
金絲猴的故事——叛逆的背后是愛的渴盼
金絲猴淘淘的故事,活脫脫就是一個青春期男孩從叛逆走向成熟的成長史。這個小伙子不明白為什么在妹妹出生后,父母就不再對自己的噓寒問暖,極度渴望家庭溫暖的它加入了流浪候的隊伍,嬉鬧打架的“非主流”生活讓他暫時獲得了快樂?墒牵S著寒冬降臨,面對蒼鷹的死亡威脅,小伙子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想象那樣精彩。于是,他走上了回家之路,并勇敢地從蒼鷹的利爪下就下了妹妹,終于,這個叛逆的男孩終于回歸到家庭的溫暖懷抱。
攝影師用鏡頭“捕捉”到猴群的蕓蕓眾生像。淘淘的桀驁不馴,父親的一臉嚴肅,獨眼流浪猴老大的世故精明,簡直就是“講述老百性身邊的故事”。影片還向我們展示了一道“奇景”,大雪天猴子們直立行走,人模猴樣地讓人忍俊不禁。
看到淘淘最后和家人幸福依偎在一起,由衷為他感到高興。曾經(jīng)走過花季雨季的我們,也曾經(jīng)歷“成長的煩惱”。自卑又自傲,真誠又敏感,悲觀亦開朗。內(nèi)心認為自己已經(jīng)是成熟的大人,可又不能獨自面對現(xiàn)實的風雨;對父母老師關(guān)上“心門”,卻又渴求知音,將心中的秘密寫進日記本里。
其實,每一個叛逆的孩子的冰山下,奔突的都是希望被看到、被聽到、被認同的巖漿。沒有所謂的“壞”孩子,只有缺愛的孩子。所以,當我們?nèi)缃褚沧隽烁改,是否應該給青春期的“淘淘”們更多尊重、更多理解,不粗暴,不越界,真正和孩子平等相待,這才是愛發(fā)生的基礎(chǔ)。
另外,腦洞大開的我要多說一句,淘淘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最近熱門的“二胎”話題。當父母剃頭挑子一頭熱地想為孩子添個伴兒,是否應該先征求一下老大的意見。就像“失意”的淘淘那樣,家里的大孩子不明白為什么有了弟妹后,自己就不再是父母的寵兒了,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滿是愛被奪走的焦慮。父母如果不重視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心靈會受到傷害,甚至出現(xiàn)如同淘淘一般負氣出走的過激行為。所以,生之前充分溝通,生之后公平對待,大寶二寶親密相處才能成為現(xiàn)實。
熊貓的故事——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熊貓篇說的是熊貓媽媽丫丫和女兒美美的故事。剛出生的美美脆弱無依,嬌軟的叫聲讓人憐愛。媽媽精心照料,溫柔呵護。漸漸地,孩子長大了,她急切地想要去探尋外面的世界,一不留神,嘰里咕嚕滾下山坡,熊貓媽媽急忙趕來幫忙,輕輕銜起,舔犢情深。但是,孩子終將羽翼豐滿,離開溫暖的家。經(jīng)過一次次棄而不舍地嘗試后,女兒美美終于憑借一己之力爬上數(shù)丈高的樹頂,宣告著與母親的別離正式到來。
那一刻,樹下的母親仰望著女兒越爬越高,直至消失在枝葉繁茂的樹頂,她亮晶晶的眼睛里,有鼓勵、有擔憂、有不舍、有希望。我不禁想起龍應臺那段著名的話:“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人到中年,許是擁有了很多,但驀然發(fā)現(xiàn),父母已漸漸老去、兒女只一心要掙脫自己的保護去遠行、朋友們于曲終之際漸漸散去、默默“目送”。有沒有在這里找到你的影子,這里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一生,我們被父母目送著,然后我們會目送著我們的孩子蹦跳著離開。但是我們很少回頭張望,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但是,以為永遠都不會來到的那一天真的會來,再也不會有人為你守候,為你掛牽,為你等待,哪怕你已經(jīng)轉(zhuǎn)彎仍舍不得收回目光。
所有的愛都為了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身為子女,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要多看看他們的眼睛,而不是讓他們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我們不可能代替孩子去體驗、去生活、去獲得的幸福。所以,我們不能用愛的名義去過度保護他,這其實是一種剝奪,他總要自己去穿越孤獨、分離、傷痛,才能獲得免疫力,才能成為他自己。才能成為他自己世界的主人。上天賜予我們成為母子(女)緣分已是最大的恩賜,陪伴他,看到他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就應感恩。
雪豹的故事——自然的最終法則是公平
雪豹達娃是雪山的女王,高冷兇悍的她其實有一顆慈母心,她的'每次一捕獵都是為了養(yǎng)育自己的兩個幼崽。“女本柔弱,為母則剛”。為了孩子,她勇敢地迎戰(zhàn)彪悍的闖入者;為了孩子,她全力捕獵傷了爪子;為了孩子,明知會九死一生,她仍拖著病體攻擊牦牛群,折戟而歸。春風又綠了群山時,達娃永遠長眠于高原的凍土里。
許多人說雪豹的故事贊頌的是偉大的母愛。我承認母愛的偉大,但我從中看到的是自然的公平。因為公平,面對兇猛的捕食者,羚羊們只有拼命奔跑才能逃脫屠殺,因為公平,即使處于食物鏈頂端的雪豹,也會因勢單力薄被驅(qū)逐,因傷病而挨餓受凍直至死亡。當看到雪豹和牦牛生死搏斗時,我的內(nèi)心是糾結(jié)的,兩位都是母親,都是為了自己孩子的生存在廝殺,哪一方落敗都讓我深深嘆息。但是正如攝影師不能出手相助,我們,也不能去偏袒任何一方,否則,就會破壞自然鐵的定律。
小時候看影視劇,我們總是會著急地問大人:“誰是壞人、誰是好人?”如今,我們已經(jīng)明白,這是世界原本就不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二元對立。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quán)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和不易。自然,自始至終依照著自己的規(guī)律運轉(zhuǎn)。不幫好人,也不幫壞人;蛘哒f既幫好人,也幫壞人,這是公平,因為無私。作為一個成熟的人,我們應該不再熱衷做一個評判者,而是更多地去接納、去寬容,去接納萬事萬物,去寬容別人和自己,這就是最大的慈悲。同時,守好我們自己的本心,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情,這也是我們自己的“道”吧。
在雪豹媽媽故事的開頭,看到她一個人守護兩個孩子。五歲的小兔不停問我:“他們的爸爸呢,去哪里了?”大大的眼睛里蓄著淚水。在她幼小的心靈里,固執(zhí)地認為一個家有爸爸媽媽和寶寶才是完整的吧。我耐心地對她說,雪豹的家庭就是媽媽獨自撫養(yǎng)寶寶的。
那一刻我不禁想到,在動物世界,單親媽媽是自然規(guī)律。而在中國社會,“缺位”的父親則很讓人無奈。“爸爸去哪兒啦?”爸爸通常不在家,在辦公室,在飯局里。爸爸在家時,也常常是形同虛設(shè)的,在朋友圈中,在游戲里。所以,中國的媽媽們大多是辛勞的,是憤怒的。于是,“缺失的爸爸”+“焦慮的媽媽”+“崩潰的孩子”=中國式家庭。缺位的父親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
陳道明說過一句話:“男人最大的時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其實把所有該回家的人都召回家,這個社會就會安定許多,F(xiàn)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為事業(yè),而是在酒桌上,歌廳里。如果晚上每個家庭的燈都亮了,也是一種時尚”。父親們從所謂的忙碌中抽出身,從浮華的微信里抬起頭,讓自己的內(nèi)心的那個小男孩真正成長為一個承擔責任的男子漢,多給孩子一些高質(zhì)量的陪伴。給妻子多一些體貼關(guān)懷,這個社會真的會很安定很多。
向死而生 愛的輪回
電影的結(jié)尾,金絲猴淘淘帶著妹妹愉快玩耍,熊貓媽媽丫丫又添了一個小寶寶,雪豹達娃的兩個孩子開始自己捕獵,藏羚羊依舊往返于可可西里和卓乃湖之間……春華秋實,年復一年,新的生命誕生、成長,舊的生命衰老、死去?吹贸鰜,影片很想和觀眾探討一番生死的意義所在,所以,在影片的開始和結(jié)尾,都濃墨重彩地刻畫了丹頂鶴這一“神鳥”,“當一個生命走到了盡頭,仙鶴會背負著它的靈魂飛向另一個美好的地方,那里有生命的輪回”。
中國人一向?qū)τ谒劳鲋M莫如深。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但我想說,其實我們應有“不知死,焉知生”的智慧。死亡,可能是這時間唯一公平的事情,“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盡管我們都明白,我們出生后的每一天都在接近死亡,不能逆轉(zhuǎn)、無法改變,但因為對未知世界的恐懼,我們?nèi)院茈y做到對死亡的釋懷和坦然。
如何能破解生死的迷局?我想嘗試著這樣回答。那就是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后一天來度過。我們便沒有時間去糾結(jié)、去后悔、去蹉跎、去哀怨。我們要像太陽那樣去發(fā)光發(fā)熱,像大河一樣去日夜奔流,像羚羊一樣去馳騁奔跑,像花朵一樣去綻放美好。說得更具體一些,就是努力活在當下,雪豹只會在乎眼前的這一次捕獵,孩子只會陶醉此刻嬉戲的快樂,我們要向動物、向孩子學習,每一次呼吸都深沉飽滿,每一次事情都全然臨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和自己的心在一起,我們就能越來越踏實、從容、堅定、勇敢,不念過往、不懼將來、不留遺憾,我們就能明白,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體驗,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體驗。
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輪回的意義。我們每一個人其實和自然是一體的,我們在她的懷抱里,被天地孕育滋養(yǎng),我們是萬物,萬物也是我們。今天,我們作為羚羊死去,軀體融入泥土,明年,我們以野草的形式,在草原上蓬勃生長,秋天,我們作為一枚秋葉沉入水底,春天,我們以魚的身姿在湖水中自在游弋……死亡,絕不是決絕,消亡,更應該是另一種形式的重生。
參詳生死的意義,是為了更加珍惜生命,更有知覺地前行。這一世,我們選擇出生在這個星球、這個國家,這個時代,做父母的兒女,做愛人的伴侶,做孩子的父母,已經(jīng)是最大的幸運,因為作為是萬物之靈,我們遠比動植物更能體會到豐富的情感,付出和收獲到更多的愛。愛,流經(jīng)我們、滋養(yǎng)我們、愛,喚醒我們,升華我們。
我們誕生在這里,我們誕生在愛里。
我們的靈魂在愛里生生不息。
【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我們誕生在中國紀錄片觀后感01-25
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觀后感01-25
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觀后感11-08
動物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觀后感01-25
關(guān)于紀錄片《我們誕生在中國》中學生觀后感范文12-22
《我們誕生在中國》觀后感01-25
《我們誕生在中國》的觀后感08-30
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預告片插曲歌詞08-23
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觀后感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