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語文作文指導:如何為你的語言潤色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作文指導:如何為你的語言潤色,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作文指導:如何為你的語言潤色
一、描摹詩情畫意,叩動評卷老師的心靈
1. 使語言具有畫面感。
語言具有畫面感,是優(yōu)秀記敘文的第一特征!澳υ懼,詩中有畫”,才使得其詩在唐代詩歌的百花園里搖曳著獨特的風采。我們寫作記敘文,若能夠用文字“刻畫”出一種畫面,再現一個場景,使“文中有畫”,使讀者身臨其境,那么我們的作文就可以在幾十萬考生中脫穎而出。請看2008年江蘇高考作文答卷《好奇心》中的一段文字:
相隔不過幾米,奶奶每過幾分鐘,便會放下活兒,“老頭子!”奶奶這么叫。
爺爺不應,奶奶便急,邁著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爺爺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她孩子般地笑嗔:“這個死老頭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這樣的事天天發(fā)生。
這是一段描寫爺爺奶奶之間一幕日常生活情景的文字。這段文字表現爺爺奶奶歷經人生風雨之后晚年生活中的相互牽掛、溫情與愛:人在眼前,也要時刻知曉他是好好的,以求心安。這種心靈深處時刻牽掛的愛,通過幾分鐘便放下活兒“叫”,得不到回應時的“急”,以及緊接碎碎步子的“邁”,和孩子般笑容的“嗔”等動作,形象鮮明地刻畫出來,展現出一幅人世間最美麗的“愛”之風景畫。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這段文字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語言質樸,十分生活化。它的主要優(yōu)勢是作者觀察并體驗到爺爺奶奶生活中天天發(fā)生的最能體現深摯情愛的場景,將其典型的語言和形態(tài)“再現”出來,便具有十分形象的畫面感,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仔細想想,我們要做到這一點是否就難于上青天呢?
2. 使語言具有流動感。
語言的流動感,就是用詞要穩(wěn),句式要活。就是說,詞語使用準確生動,句子形式流暢自由。讀了有流動感的句子,常常使人有如咬一口貢梨一樣清心爽口而又香甜四溢。請看下面的文段:
對一座城市抱有好奇心,會是你一生中最非凡的體驗。
清晨的時候,當你穿梭在綢般霧氣里的時候,這好奇心便開始了。露水潤著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在上面有輕微的聲響,是什么在萌動?泡桐花紫色的蕊無聲地落下來,綿軟得仿佛一捏就會碎,輕柔得一吹便飛散,是怎樣的嬌羞躲在了里面?搖櫓聲由遠及近,由近及遠,“吱呀——吱呀——”地穿透了霧,又無聲地消失于耳側,是誰在哼唱?待到薄霧消散,這一切又似乎從夢境中抽離,它們又到哪兒去了呢?
你只能懷著好奇心繼續(xù)走。
這是2008年江蘇高考某考生題為《好奇心》作文中開頭部分的文字。它描繪出一派清雅美麗而古韻悠然的城市景致。在這段文句里,考生刻畫細節(jié)頗見功力。不論是動詞“穿梭”“潤”“踩”“躲”“穿透”“萌動”,還是修飾語“綢”“輕微”“紫色”“綿軟”“輕柔”,等等,都運用得十分準確生動,也就是說用詞十分“穩(wěn)當”,你看,“露水”“潤”著青石板的路,布鞋踩出的聲響像什么在“萌動”,泡桐花“綿軟”得仿佛一“捏”就會“碎”,泡桐花“嬌羞”地“躲”在里面等,一連串的動詞十分準確而富有想象地刻畫出一幅晨景圖;這段文字的句式也豐富多彩。有設問句,有比喻句,有擬人、排比句,有對稱句,有陳述句,整飭而又富有變化,似行云,如流水,給人以美的享受。
3. 使語言具有含蓄性。
表達含蓄雋永,耐人尋味,是記敘文語言上品的標志。含蓄性語言的標志,常常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寄予在啟人思考的畫面中,包孕在“醉翁之意”的描述里,它往往以有限的文字承載著深長的意蘊。它大多以概括、暗示、曲筆、言已盡而意無窮等方式表達廣博深長的內涵。請看2007年湖南高考某考生題為《詩意地生活》作文的一個文段:
奶奶依舊用著最原始的柴灶。她說煤火只用來煮飯?zhí)速M,氣又太貴,所以還是燒柴好。于是,在那野草瘋長的季節(jié)里,我和妹妹就跟著爺爺的斧頭活躍在山野間,砍倒,捆扎,背回家,排開,曬干,一捆捆的柴草就進了柴房。于是,無數個炊煙梟梟的時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畢畢剝剝的聲響里奶奶通紅的笑臉。特別是在冬日,爺爺燒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則搶著依偎在爺爺身邊取暖。一串串歡聲笑語隨著炊煙升上天空,訴說著冬日的溫暖。
讀完這段文字,一種深摯綿長的幸福情味蕩漾在我們的心頭。作者在這段文字里,表現了一個普通農家的質樸人情和幸福溫情,抒寫了作者對詩意生活的獨特感受和理解。那畢剝作響的柴火,那火光映紅的奶奶的笑臉,那爺爺燒火奶奶做菜的溫潤和諧,還有那“我”和妹妹搶著依偎在爺爺身邊取暖的天真可愛的畫面,都生動地刻畫了一個普通農家詩意洋溢的生活圖景。而“一串串歡聲笑語隨著炊煙升上天空,訴說著冬日的溫暖”的句子則為我們留下了深長的意蘊。
仔細體會這段文字,我們很多考生的文章是可以達到這樣的水平的。其基本思路是,選取生活中的能體現文章思想的典型畫面,將畫面剪輯成幾個部分,抓住每個部分最關鍵的“動作”,用一個適當的動詞將其連貫地組接呈現給讀者,讓讀者能從描述中體會其中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由作者“出面”將思想直接“告訴”讀者。
如何優(yōu)化作文語言
一、巧用字詞。
1.推敲字詞。
推敲字詞,就是對詞語進行比較、選擇、推敲、錘煉,以達到簡潔精練,形象鮮明,聲音優(yōu)美,富于情趣。所以,在指導學生進行優(yōu)化語言時,這一點就應該加以強調。例如,四通公司先后在《文匯報》上刊登四通打字機的廣告。1988年的廣告詞是“輸入千言萬語 打出一片深情”,而1993年則改為“輸入千言萬語 奏出一片深情”。該公司之所以更改廣告詞,是因為動詞“打”雖然緊扣“打字”的“打”,但不足之處是容易造成誤解,似乎操作這種打字機必須十分用力,而用“奏樂曲”的“奏”代替“打”,則給操作者以輕松、優(yōu)雅的感覺,從而使該公司的產品更加暢銷。又如下面這一段話:“有人憧憬白云,有人迷戀大海,有人喜歡高山,有人喜歡沙漠……無論在世界的哪個地方,哪個角落,都有一個很別致的風景!倍际潜磉_“喜歡”的感情,卻用了各種不同的詞語,可見筆者在語言的推敲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
2.疊字反復法。
疊字反復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變化的音符,巧妙地運用,可以給人以回環(huán)纏綿的感覺。如,一學生描寫“旭日東升”的一段話:“慢慢地,紅光擴展到半空中,樹梢上冒出了一段紅艷艷的圓邊兒,它向四周漫延著,逐漸變成了鐮刀形,接著又一縱一縱地向上爬著,不一會兒,露出半個通紅通紅的圓腦袋,就像被什么東西綴著一般。它喘了口氣,費力地一點一點地向上掙扎著,升騰著,終于掙脫束縛,‘騰’地跳了出來,射出耀眼的光芒,剎時,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個圓溜溜的大皮球,不十分亮,但紅得可愛,紅得均勻。那鮮紅的顏色似乎要滴下來似的,恐怕香山的紅葉見了也會黯然失色呢。”這些疊詞的使用,會使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感到一種舒徐委婉的音律美,清新自然,如臨其境,給人以美的感染。
3、多用成語或四字短語。
在寫作過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語或四字短語,會使文章語言形成勻稱和諧之美。例如,某考生在《刺秦》中寫道:“駛進燕國的邊境,駛過滿是荒煙蔓草的曠野,駛過高峻險惡的大山,駛進人煙密集的城鎮(zhèn),駛進物資阜盛的城郭,離秦國越來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緊,我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庇秩,一個考生在作文里這樣寫到:“鷹擊長空,魚翔淺底,駱走沙漠,虎嘯山林,每一種生命都有它的最愛!币卜浅3晒Φ剡\用了這一技巧。
二、美化句子。
1.枝葉修飾法。
許多同學的作文,讀起來味同嚼蠟,語言缺乏表現力 ,其主要原因是只重視句子的主干,而忽略了枝葉的修飾功能。換言之,若恰當地合理地以“定、狀、補”加以補充修飾,語句就會頓放異彩。例,“我曾無言地佇立,凝視江水中的身影,倍感失意!比籼砩现θ~,則變?yōu)椤拔以谶@秋水之畔終日無言地佇立,凝視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身影,倍感失意,就象所有跋涉在官場仕途的文人,孤獨的我常感到一種莫名其妙的失意!币唤浿θ~的修飾,一種孤寂生活和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和閑愁,呼之欲出,表達效果就更好。又如,若對“前面走來一個人”進行枝葉修飾,則可以為“前面走來一個女人”、“前面走來一個老太婆”、“前面走來一個滿臉笑容的老太婆”、“前面走來一個剛從鎮(zhèn)上回來的滿臉笑容的老太婆”、“前面走來一個剛從鎮(zhèn)上回來的手里提著一籃西紅柿的滿臉笑容的老太婆”,效果迥異?梢,修飾語的運用如給一幅素描填上細膩的色彩。
2.變換句式。
在一篇文章中,要組織好一連串的句子,需做到“嚴密而多變化”。 “嚴整”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多變化”一般指句式不單調,能根據表達的對象、目的和具體語境靈活變換。例如某學生的習作中有這句話:“我在萬里晴空、云彩線兒都不見的、素常煙霧騰騰的山頭顯得眉目分明的這樣一個難得的好天氣去登泰山!蔽覀兛蓵r適當地變換句式,改為“我在一個難得的好天氣去登泰山的。那一天,萬里晴空,云彩線兒都不見,素常煙霧騰騰的山頭顯得眉目分明!边@一變換,使文章的意思更加容易理解。
3.運用口語。
運用口語,俗中見奇,使語言呈現出純樸之美,寫作中可適當運用。如魏鋼焰在《憶鐵人》中曾這樣寫王進喜講辯證法:“一上路就看見一條標語撲面而來。兩分法前進!鐵人點了只煙,擰臉問我,你唱秦腔嗎?喜歡嗎?那里頭有些故事,叫人動腦筋。一個人嘛,得常常記得‘走麥城’。那位姓關的腦子里呀,先有個五虎上將,忘記得過五關斬六將,尾巴翹到天上去了。末了,怎么樣,垮啦!
4.引用名言佳句。
引用名言佳句,特別是些貼近主題的名句,點綴在文章之中,增強文章理性升華之美。引用名言佳句分為兩種,一是明引,二是暗引。習作《感謝生活》中就有這樣一段描寫:“‘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覀兊巧剑覀円黜灐恍邪樕锨嗵臁ⅰ呵锒嗉讶,登高賦新詩’;我們下水,我們吟哦‘漫江碧透,百舸爭流’,也來點‘逝者如斯夫’的感興;我們觀察星空,信手拈來‘天街夜色涼如水’;我們三五結伴,踏青郊游,‘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揮灑著青春的亮麗,走在路上,會隨口唱出‘讓我們蕩起雙槳……’這時,我們心頭會涌起無限的溫馨。是誰給了我們這一切?”筆者在敘述自己的成長的歷程中,信手拈來名言佳句,形象地抒發(fā)了自己對人生的認識。情思流轉自然,語言顯得清麗、雋永。又如,2002年高考滿分作文《選擇永恒》里寫道“站在歷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歷史的溝渠:楚大夫沉吟澤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揚鞭東指,壯心不已;陶淵明悠然南山,飲酒采菊……”,這就是使用了“暗引”的手段,使自己的語言更富表現力。所以,引用名言佳句,可使文章語言熠熠生輝。
5.巧用修辭。
巧用修辭,能使語言更加形象生動,表意豐富,增強語句的表現力。學生習作《青春》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寫:“青春是盛開是鮮花,用它艷麗的花瓣鋪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樂章,用它跳躍的音符譜寫生活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鷹,用它矯健的翅膀搏擊廣闊的天宇;青春是奔騰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氣勢沖垮陳舊的桎梏。”筆者就是通過比喻、排比、擬人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使其描述更加具體、形象、生動,大大地增強了語句的表現力。
三、形成風格與個性。
都說“文如其人”,這不無道理。樂觀者寫放達文,憂郁者寫哀怨文,幽默者寫風趣文,勤于思考者寫出思辯性,勤于觀察者寫出生活味,博覽群書者寫出書卷氣。高考為我們提供一個廣闊的施展才華的天地,我們應該蘸自己的心血寫一篇充滿個性的文章。以下,我就從兩個角度來分析:
1.幽默風趣。
巧用幽默風趣語句,給文章語言增添幾分活潑而又含蓄之美。如,一學生在習作《喜鵲與蒼鷹的對話》中寫道:喜鵲仰望蒼穹,嘰嘰喳喳著說開了:“我說鷹老兄,現在做什么都要實事求是,你怎么總是好高務遠,小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你老兄可得實際點。 鄙n鷹扇動了一下它矯健的翅膀說道:“怎么,你說我不實際?我展翅高飛,翱翔萬里,一覽天下,你喜鵲妹子能享受得到嗎?”這段對白,語句風趣,兩只鳥兒的個性突出鮮明,形象栩栩如生,給人留下美的印象。
2.表達含蓄。
表達含蓄,可引發(fā)讀者的聯想,能給我們帶來意猶未盡的效果……作家孫犁在《荷花淀》中寫到水生決定離村參軍前夕向他的妻子說自己是“第一個報名的”,從來沒有離開丈夫的妻子只說了一句話:“你總是很積極的”。這好象有點文不對題,含糊其辭,但其中肯定性的贊賞和否定性的哀怨幾乎同樣多,從字面上我們只看到肯定性贊賞,而否定性的哀怨則需要我們去聯想,這正是作家高明之處,也值得我們借鑒。
誠然,學習的過程是漫長的,學習的道路是崎嶇不平的。要提高其語言的表達效果,寫出一篇好文章,還需要平時多下點苦功夫,練好語言的基本功,做到前人總結的“六多”(多讀、多想、多寫、多積累、多比較、多修改)。但無論怎么說,只要在苦練基本功的基礎上,掌握運用優(yōu)化語言的技巧,對于提高語言的運用是大有裨益的
【高中語文作文指導:如何為你的語言潤色】相關文章:
何為友情?作文04-16
何為幸福作文02-10
何為完美?05-06
何為包容的優(yōu)秀作文04-25
何為人生作文12-19
高考作文指導:語言有文采05-27
何為生命作文01-29
何為堅持作文(通用18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