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趾高氣揚的成語由來
導(dǎo)語: 趾高氣揚,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成語】: 趾高氣揚
【拼音】: zhǐ gāo qì yáng
【解釋】: 趾高:走路時腳抬得很高;氣揚:意氣揚揚。走路時腳抬得很高,神氣十足。形容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樣子。
【示例】但是那種~的神情總嫌有些不夠大方吧?聞一多《復(fù)古的空氣》
【近義詞】趾高氣昂、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頤指氣使。
【反義詞】卑躬屈膝、奴顏婢膝、妄自菲薄。
【燈謎】樹頂奏嗩吶
【歇后語】大雁飛東南;孔夫子上樹
【語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貶義。
【成語故事】:
春秋時,楚國有個將軍叫屈禮,此人注重外貌,不學無術(shù)。只要自己稍微有點點成就就開始驕傲自滿。把別人都不放在眼里。覺得世上唯我獨尊。有一次,楚國派他去剿滅當時的絞國。屈禮很幸運的打了勝仗。從此他便更加的目中無人。第二年,楚王見他打了勝仗就再派他去攻打羅國。當時為他送行的將軍魏延覺得他不對勁。他的心思都放在驕傲自滿上面,根本就無心打仗。魏延趕緊將這種情況匯報給了楚王。楚王聽后增派了援軍才得以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