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聽網課總結(通用7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guī)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聽網課總結(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聽網課總結1
一、巡課總體情況
按照x區(qū)教育教學研究中心的整體規(guī)劃和部署,本周(10月31—11月4日)重點視導包三十五、包七中、xx十五中、xx實驗中學、新城中學八、九年級的授課情況,本周線上巡課累計15節(jié),幫助包七中劉紀英老師完成包師院示范課備課、講課工作。每天聽課課結束后,都要與授課教師利用微信、電話、釘釘等方式進行評課交流,并撰寫巡課報告。
本周聽課主要針對五所學;谡n程標準“教——學——評”一致性教學的落實情況,進行深入調研。聽評課過程中,可以看到大教研后,教師們呈現的課時學習目標清晰、規(guī)范,大部分教師的教學過程有了落實學習目標的意識,作業(yè)的布置與課堂學習內容有銜接,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同時也加強了作業(yè)的反饋。部分教師的作業(yè)布置按照《作業(yè)指南》的要求與類型進行設計。本周還關注了九年級備課組集體備課活動的改進方式,幫助九年級做教學整體規(guī)劃。
二、巡課中發(fā)現的問題
1、各校教師均能依據課標、教材單元學習要點、教材內容制定學習目標,能依據目標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部分教師不能達成學習目標,沒有對學生課堂所學所練進行有效的檢測,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不明顯。
2、教學方式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時間是教師的講授,且內容偏多,學生基本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
3、九年級上冊課文篇幅長、學習難度增加,學生預習效果差,或沒有預習任務,課堂教學進程慢。
三、下一階段工作建議
1、語文教學當務之急——改變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方式,構建學習課堂。立足核心素養(yǎng),彰顯語文學科教學目標以文化人的育人導向。教師加強新課標(20xx版)的學習,強化基于課程標準、課程性質開展教學,更新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教學任務的落實、教學設計全面指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深入研究《課程標準》“學業(yè)質量描述”,為復習備考把握明確方向。
2、進一步研究并規(guī)范運用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評”一致性技術,整合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加合理規(guī)劃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方式,減少課堂碎問碎答的現象,有效落實課堂學習目標。
3、重視教學過程中的評價。要做好過程性評價,有意識地利用評價過程發(fā)現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與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促進學生反思學習過程、改進學習方法。
教師聽網課總結2
為保障各校線上教學的質量,實現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無縫銜接,10月17日-10月21日,在教研中心的統(tǒng)一安排部署下,教研員開展了線上教學巡課、視頻評課、隔空教研等活動,引導教師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進行課堂組織、問題設計,助力教師有效開展線上教學。
教師們精心備課,用心授課,課堂上化繁為簡,聚焦重點,以師生對話喚起思維,以提煉升華啟發(fā)思辯,在“云”平臺各顯神通、各展風采。
一、優(yōu)點
1、強調規(guī)則:課前出示課堂要求。例如學具準備、書本擺放、練習本書寫格式等要求。
2、師生關系融洽,課堂教學有效。
3、線上教學方法多樣。能通過共享學生的作品圖片、連麥視頻、現場在互動面板上設置選擇題,學生直接在屏幕上做選擇題等方式輔助教學的開展。
4、注重算理的理解。能結合情境讓學生講算理,基于理解記憶乘法口訣等。
5、教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帶著問題學習,針對錯例進行辨析,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二、建議
1、研讀新課標,注重知識之間的關聯。不僅要橫向觀察,注重本單元內容之間的聯系,找到本單元的核心概念,還要縱向聯系,找到前后年級相關知識之間的關聯,立足大單元教學開展教與學的活動,將知識結構化。
2、注重數學本質的教學。教師要善于挖掘知識背后的數學本質,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
3、進行任務驅動式教學。教師要善于整合、打包任務,把任務交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操作和探索機會。
4、注重起始年級的教學。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注重學生行為方式、學習方式的規(guī)范、指導和監(jiān)督,長期堅持。
x區(qū)小學教研員將繼續(xù)和教師們相伴前行,做好服務和指導工作,助力各校線上教學的有效開展。
教師聽網課總結3
一、線上教研
疫情發(fā)生以來,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研。教研員與教師依據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理念進行線上集體備課,線上巡課和在線教研,認真抓好課前備課、課中授課和課后評課各環(huán)節(jié),使基于課程標準教學理念真正落實在課堂上,切實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線上集體教研活動,側重于對如何將教學理念轉化成教學設計策略的指導。教研員們通過集體教研活動,指導教師如何依據課標、教材和學情制定課時教學目標,如何通過把教學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轉化為學習策略、把評價任務轉化為學習任務來設計學習活動;如何體現課堂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設置有思維品質的問題(評價任務)驅動學生或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或探究學習,讓學生經歷知識習得過程;創(chuàng)設新情境,讓學生調用所學知識、方法解決問題,在知識的鞏固與運用過程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通過集體教研,教師們深刻領悟到教學出發(fā)點要基于課程標準,建立課程標準指導課程設計的思想,利用“教—學—評”一致性教學技術、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技術實施教學,針對當前的線上教學實際,采取放慢進度、及時反思調整的方式,教學中要注重架設知識獲取與知識應用兩條路徑,有目標、有評價、有過程、有小結、有作業(yè)。
教研員聚焦進階式目標、真實問題解決、學習性評價三大核心問題進行線上聽評課活動。通過知識獲取與知識應用兩條路徑建構思維進階,引領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完整的學習”。以真實情境融入學科素養(yǎng),任務驅動聚焦問題解決,高階思維實現深度學習。以學習性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結果,通過“逆向設計、評價為先”呈現“學業(yè)質量標準”,在思維障礙處、學習困難處搭建“問題解決”或“活動規(guī)則”評價支架,引導學生高質量“做事”,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教—學—評”一致性教學技術為學生搭建三大學習支架,即“問題(任務)、活動(學程)、評價”設計,解決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的問題,從而讓課堂能夠真正發(fā)生深度學習,實現“教是為了不教(自主學習)”的目的。
作業(yè)布置以少而精的高質量作業(yè)取代簡單、機械、重復性的大量作業(yè),突出科學性與針對性,注重作業(yè)與目標的一致性,不同學生進行分層分類設計,積極探索學科融合或跨學科融合作業(yè),形式多樣,體現拓展性、開放性、實踐性。
在提升作業(yè)設計整體質量的同時,培養(yǎng)了教師對學科課程的整體把握和系統(tǒng)設計能力,從而可以更好地發(fā)揮作業(yè)對學生的發(fā)展作用。
二、線上巡課
反思疫情期間線上教學存在問題,深入探討網課教學改進措施。積極調整自己的授課方式與教研、督導方式,各校線上教學生態(tài)日趨成熟,課堂教學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通過巡課向各校及時反饋線上教學存在的不足、提出教學改進意見的責任。教研員借助釘釘平臺,參與各校教學研討活動,答疑解惑,助力成長。面對線上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教研組”“備課組”發(fā)揮集體備課力量、開展活動;在把握學科特征、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細化、落實教研中心給出的改進意見。
巡課中發(fā)現,大部分教師能夠掌握釘釘自帶的“互動面板”“連麥”“簽到”“答題卡”“白板”“思維導圖”“會議錄制”“會議統(tǒng)計”等功能,充分利用各種線上教學資源,播放多媒體素材充實課程內容。老師與學生多元互動,線上教學揚長避短,網課質量大幅提升。
巡課中發(fā)現,大部分教師能夠利用微信、釘釘等軟件,語音、視頻講解等形式,一對一輔導、臨界生輔導等重點幫扶模式為學生答疑解惑,堅定即使線上教學也決不讓學生吃“夾生飯”的信念,利用網絡“便捷”“一對一溝通”的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參與線上學習的積極性。
巡課中發(fā)現,大部分學校能夠細化教學安排,嚴格把關課堂教學質量、班級管理能效,夯實每一個細節(jié),落實每一項責任。
【教師聽網課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網課的自我總結03-17
聽網課的心得體會(精選19篇)11-24
認真聽網課的倡議書(精選6篇)11-18
認真聽網課的倡議書(精選26篇)12-20
聽評課總結01-18
聽評課的總結02-11
老師網課情況總結01-07
教師網課工作總結10-17
教師個人網課總結(精選9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