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0學年度體育課改總結(精選3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jīng)驗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做出帶有規(guī)律性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讓我們來為自己寫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0學年度體育課改總結(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體育課改總結1
體育課改實驗已經(jīng)進行了幾年,在這幾年的嘗試過程中,我們感到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新的《課程標準》和教科書貫徹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依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新的課程標準指導下,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努力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的氛圍,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發(fā)展學習體育的能力。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和諧的課堂氣氛,與學生們一起分享他們的情感體驗和成功喜悅。
1。從注重教法,到注重學法
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體育綜合素質。因此,針對新課程教材編注欄中眾多的“自我測評”、“自我認識”、“自我閱讀”、“想一想”、“看一看”、“讀一讀”、“試一試”及“學一學”等等,作為教師首先應克服思維定勢,提倡發(fā)散性思維,讓老師和學生總是同處一個平等交流的氛圍之中,學生可以隨時打斷老師提問,甚至于可以立刻進行課堂討論,把寶貴的課堂時間用在激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上,鼓勵引導學生根據(jù)當前條件和已有經(jīng)驗,沿著不同的角度進行學習和思考,產生大量的設想,進而提出獨特見解,并通過教學實踐進行檢測。采用這種方式進行教學,可以使新課程教學落到實處。
2、有教無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要關懷每一個學生,使“好學生”、“中等生”和所謂的“差生”、“后進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發(fā)展,得到新的提高。沒有什么統(tǒng)一的先決條件,能使學生都獲得好的學習成績。好的學習成績本身也是相對的,對一個學生來說,五分是成績好的標志,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三分可能就是很大的成功,應當說實際上不存在所謂“差生”,存在的只是單一、呆板、一刀切的教學內容和方法。
學生的差異不僅指考試成績的優(yōu)劣,還包括心理特點、道德品質、興趣愛好等各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特點。如:在“山羊”教學時,為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學生個體存在的差異,布置高、中、低三種不同高難度的“山羊”,以供學生自由選擇練習,并指定能力強、身體素質比較好的學生承擔保護與幫助工作,對那些心理素質差的學生則加強引導、幫助,最后每位學生都能在各自選擇的高難度“山羊”上完成動作,而且學習積極性非常高,氣氛比較活躍。因此,體育教師應重視學生個性特征和心理素質、體能基礎,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良好態(tài)度和能力、技巧,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3、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真正主體
學生是從師學習的受教育者,但學生不是被動裝填知識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訓、聽話的“馴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觀能力的人,是學習的主體。國際學習科學研究領域有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學得好。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改變以往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亦步亦趨的教學模式,采用“實踐-創(chuàng)造-學習”的教學模式。
“帶著知識走向學生”不過是“授人以魚”,“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才是“授人以漁”。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發(fā)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人才是成長的主人,發(fā)展的主體。人的主體性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形成,只有在活動中才能發(fā)展。比如:在彎道跑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彎道跑的動作要領,我們可以依次讓學生觀看實物演示,并提出球受到繩的拉力,被拋擊后作圓周運動,那人體怎么才能沿著彎道跑呢?學生進行體會練習、交流;然后再觀看滑雪運動員過彎道時身體姿勢和滑板的變化錄像,并進行討論→交流→練習→交流;最后觀看運動員彎道跑時的正確動作錄像,學生再進行比較、自糾練習。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交流與實踐、思考,很快找到了彎道跑的學習方法,掌握了動作要領,學習效果很好。
以上是我在這幾年來在新教材實施過程中的一點做法。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想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高水平的人才,我們還需要長期的探討和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素養(yǎng)和敬業(yè)精神,在觀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與時具進,為進一步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而努力。
體育課改總結2
改革已經(jīng)進行了一年,在這一年的嘗試過程中,感覺到體育課改實驗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新的《課程標準》和教科書貫徹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依據(j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認真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育人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重視教學方法,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改變,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依據(jù)上述精神我們在體育課上,通過比賽或觀看比賽來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獲取新知識、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情感的體驗,提高對體育的認識,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同時,在體操課、武術課中通過讓學生自編動作過程,達到讓學生實現(xiàn)自我完善過程,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體驗過程。
一、教學計劃
首先制定三年的教學計劃、一年的教學計劃、學期的教學計劃,然后組成課改實驗小組并制定課改實驗計劃。
二、教學內容
新編的體育課程標準非常概括,體現(xiàn)較大的導向性。而新編的體育教材在內容上也有很大的彈性空間,給了教師很大的自選空間,我們在教學時根據(jù)本地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內容,同時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依據(jù)學生的興趣和基礎來安排內容并加入新的知識點。盡量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使所學的內容更易接受。
比如,今年的世界杯足球賽,我們就利用課上時間讓學生在實驗教室里觀看比賽。尤其是中國隊對哥斯達黎加,學生們觀看的熱情非常高。在學生欣賞比賽和在比賽中或比賽后進行評述時,恰當?shù)貙W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振奮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覺悟,并聯(lián)系實際幫學生樹立健康的道德價值觀。
三、教學方法
實驗教師在一起共同商討,爭取在教學方法上有所改進。第一,我們從課的內容中挖掘出具有創(chuàng)新傾向的知識點,然后把這些知識與學生的接受能力結合起來,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性格和喜歡形象思維的特點進行課堂教學。例如,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收集礦泉水瓶,擺出各式各樣的圖形并加以說明,上課時讓學生們分組討論自己設計的圖形,進行發(fā)言。
學生們發(fā)言非常積極,有的說:“我選的是禁煙圖形,說明吸煙有害健康。”有的說:“我擺的是一個人踢足球的圖形,說明運動有利于健康!庇械恼f“我擺的是大力神杯的圖形,說明我們每個人都向往它,可惜中國人拿不到!彪S后教師又啟發(fā)學生,這些瓶還能干什么,學生們各抒己見:“把它裝上沙子當手榴彈用,可以鍛煉臂力”;“當保齡球瓶,做游戲時看誰命中得多”
通過欣賞和評述營造了一種和諧、平等的'氣氛,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想象力,大膽創(chuàng)新。使他們感到體育跟美育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激發(fā)了美的欲望。第二,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對學生進行個別化的因材施教。例如,運動技能比較好的學生在練習某方面素質時,提出要求后就讓他們自己去練習,比如籃球、足球、乒乓球等。對運動技能比較差的學生就需個別輔導,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又提高了教學質量。
第三,采用合作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在各方面與人合作,在相互合作中體驗人際關系,并在這種環(huán)境中找到自己適當?shù)奈恢。這更有利于同學之間共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并讓學生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同分享集體成果。例如,在教學生技巧的組合動作時,讓同學們自由結組,依據(jù)每個人的特點,同學之間互相商量,制定出一套或幾套成套動作,由個別同學來完成。這樣,就能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自身優(yōu)勢,既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又鍛煉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評價
從過去的單一評價改為了多樣化的評價。我們采用了以下的格式對學生進行平時積累評價(教師記錄)。
教師根據(jù)記錄對學生進行評價,然后與學生個人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結合起來、在加上學校舉辦的各項比賽,使學生在評價中得到多方評價,更加了解自己,提高學生的自尊心與自信心。
五、開發(fā)課程資源
在平時,我們讓學生利用課余、星期天的時間,自己或由家長陪同在家里或在社區(qū)體育場所進行鍛煉,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調整了大腦,使大腦得到充分休息,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我們還利用蓮花山、抱犢寨的資源對學生進行簡易的攀巖訓練。
以上是我們在這一年來對新教材在實施過程中的一點做法,要想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高水平的人才,還要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才能和敬業(yè)精神,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在觀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多作些探討,進一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他們走出校門之后也懂得體育鍛煉,使之終身受益。
體育課改總結3
體育與健康教學確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以“學生”為主題。但在體育教學中,仍有不少教師在追求學生服從命令,步調一致的機械操練。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方法,束縛了學生的行動,違背了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現(xiàn)將本學期課改教學的一些所得總結如下:
一、把音樂、美術引入到體育教學中來。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主要以跑、跳、投三大項為主,學生接受起來感覺到枯燥無味,甚至討厭這種周而復始的形式體育課。把音樂、美術引入到體育課,可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通過音樂,烘托出氣氛學生在完成活動時既感到輕松又感到愉快,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如:韻律操、韻律小舞蹈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即能愉悅學生的身心,又有利于學生的柔韌性、靈敏性、協(xié)調性等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并且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對課外活動的興趣。
這些內容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生的心情愉快樂于接受。這樣的教學能逐步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在體育活動中引入美術,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又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如:在游戲中,讓學生自己拼擺圖形然后再利用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的圖形進行游戲,學生既高興又有成就感,大大提高了學生自主參與的精神。
二、在體育教學中以游戲教學為主。
游戲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活動。學生愿意參加,游戲在教學中能使學生產生輕松愉快的情感體驗。而愉快肯定的情感可以對人產生積極作用.這種積極作用能使學生的情緒飽滿.利用學生這種喜歡游戲的心理,把一些枯燥的體育練習融入到游戲中去,學生接受起來更容易一些。例如:在教學30米加速跑時,可以把這個內容游戲化,把學生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四組,進行迎面接力賽。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目標又愉悅了學生的身心,在不知不覺中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意識。
三、學習動作“嘗試訓練”
學習動作的一般步驟是教師先示范講解動作要領,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步驟去練習,然后再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步驟使得教師充實了整個課堂,而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卻被剝奪了,學生的個性特別是創(chuàng)新思維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扼制了。這時,如果采用“嘗試練習”的方式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如在學習蹲踞式跳遠時,可先設置誘導性練習,讓學生做“過小河”的游戲。這時,同學門積極性很高,認真地做起動作,生怕掉進“河里”。期間,教師的主要任務只是對學生的`理解和感悟做出相應的指導和幫助,學生既學習了技術,又培養(yǎng)了情趣。
四、放松活動“跟我來”
放松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身心得到放松,消除體育課上的疲勞。教師可在結束部分推出“跟我來”小欄目,選出部分學生在上面領做自編自創(chuàng)或是做在電視上學到的放松練習。這種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放松形式多樣化,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自主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把愛心貫穿于整個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與其它課程教學的最大不同點就是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為主,由于孩子們小,活動能力有限,在活動中不免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用一顆愛心,去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身體情況合理的引導學生練習,用適當?shù)恼Z言來鼓勵學生,特別是那些活動能力差的學生,讓他們逐步形成一種“我能行”的心理。對這些學生不能用訓斥、挖苦和諷刺的語言來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更不能嫌棄歧視他們,要用滿腔熱情來關心愛護他們,讓他們逐步趕上來。
總之,教師的愛心關系到學生的發(fā)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愛心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的樂趣,喜歡體育課。以上內容是本人在課改教學中的一些感悟,望能與各位體育教學者共勉。
【體育課改總結】相關文章:
體育課改實驗工作總結07-04
我與體育課改同成長11-23
學年度體育課改總結07-04
課改總結07-27
初中體育課改心得體會通用03-31
學校課改總結11-21
個人課改總結11-21
改水改廁工作總結(通用10篇)08-16
體育課總結12-01
小學課改總結范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