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周記范文(精選14篇)
愉快又充實的一周又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在這一周里收獲不少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周記吧。怎樣寫周記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月三周記范文(精選1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月三周記1
今天我特別激動,因為咱們期待已久的三月三終于到了。
早上,我起床以后,洗完臉,吃完早餐,又看了一下電視。中午,爸爸帶我去大街上,大街上可熱鬧了,有非常多東西:大龍蝦、大蔥餅、草鞋我還買了一個蹦蹦,還開了一次車。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媽媽還有表姐一起去看晚會了。咱們在路上看到有些沒有票的人,他們有的在山上看,有的爬到樹上看,還有的把木頭墻拆了一個大洞,爬進去看。
到了廣場,咱們把票交給警察叔叔,進了廣場后,咱們看見有免費的銀光拍拍手拿,咱們就拿了幾個:我拿了三個,爸爸拿了一個,媽媽也拿了一個,表姐拿了兩個,我拿得最多。媽媽帶我和表姐走到觀眾席上面,往下一看,真是人山人海。媽媽走到一個空位,叫咱們先坐下來,爸爸去找咱們的.位置。過了一會兒,爸爸上來了,說:“我已經找到了位置,咱們先下去。”而表姐托給一個老爺爺,我不肯下去,因為看不到嘛!還有表姐在這里咱們就沒意思了。最后,我和表姐還是下去了。
在下面,我東看看,西看看,就是看不著,又叫爸爸抱我看,才抱了一會,手又酸了。又過了好長時間,才開始節(jié)目。我在心里想:怎么這么慢呀,整整浪費了我兩個小時時間。我又叫爸爸把我抱起來看,可是又像剛才一樣,才抱一會兒,手又酸了。然后,爸爸提出一個主意,同意回家看的舉手,咱們都舉了,于是,咱們騎著摩托車開走了。
到了家里,家里可熱鬧了,有表伯,姨父、姨媽大家都來了。我就坐下來看電視,我看到三個男人在打鼓,打的可精彩了,還有八個女演員在跳舞,舞臺上燈光閃爍,金碧輝煌?戳艘粫,我覺得想睡覺,就去睡了。
三月三周記2
棗陽市吳店鎮(zhèn)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故鄉(xiāng),所以稱作古帝鄉(xiāng)。吳店鎮(zhèn)西南有座山叫獅子山,山上有座白水寺,是湖北有名的旅游文化名勝之地。帝鄉(xiāng)的農歷三月三日,每年都要舉辦盛大的廟會,以紀念這位中國古代偉大的帝王!}記
農歷三月初三日,春風和煦,陽光明媚,古帝鄉(xiāng)人潮涌動,齊集獅子山白水寺之上,游覽大好春光,瞻仰劉秀金像;舒展身心于山野,祈福平安于寺廟。
是日,八方游人如同百川歸海,帝鄉(xiāng)繁華之街道更顯節(jié)日之盛裝。滿街橫幅迎風招展,琳瑯商品擺放兩邊;勁歌熱奏吸游人,辣舞狂跳促展銷。街中車流如織,人流如潮。行人摩肩接踵,游者絡繹不絕;老人面露祥和之氣,小孩盡顯歡樂之容,青年極扮瀟灑之酷,少女盡穿時髦之裝。繁華錦繡,平日少有。
古帝鄉(xiāng)吳店鎮(zhèn),物華天寶,地杰人靈,交通便利,民風淳樸。憶往昔,龍飛白水孕育氤氳之氣,光武中興譜寫輝煌篇章?唇癯瑵h十高速橫貫全境,明星鄉(xiāng)鎮(zhèn)初顯靚麗容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小康>和諧社會芳容初綻。政治清明又顯盛世氣象,人民安樂再露喜悅情懷。三月三日是舒展之日,是自在之日,是喜慶之日,是祥和之日。
白水湖微波蕩漾,獅子山滿目青翠。嫩綠枝頭新葉招手,古色建筑古香依舊。白水寺前九龍環(huán)山,劉秀殿后萬木爭春。遠看山寺桃花朵朵盛開,近看洛陽牡丹株株吐艷。游樂場地不亞于迪斯尼樂園,文化戲臺不遜于梨園鬧春。山上處處人潮涌動,路上一片歡歌笑語。鼓樂喧天震動山野鳥獸,人聲鼎沸玩樂農家莊園。白水碑廊似悠悠古韻彈唱從古至今的.詩文真諦,陰麗華園像隱隱笙歌飄溢從冬到春的百花芳香。相機閃動留下難忘瞬間,數碼攝影刻下美好記憶。登騰龍閣俯視帝鄉(xiāng)高樓林立,坐三馬亭環(huán)看白水今日新貌。劉秀金身靜訴一段千年激越往事,帝鄉(xiāng)人民開創(chuàng)一頁今生盛世旅游。感時日之逢迎盛世,唱生活之再添斗金。游山乎其心情何等暢快!觀人乎其感覺何等愜意!呼八方游客,于明年三月三日攜親朋好友,盛節(jié)再相逢,古帝鄉(xiāng),白水寺,敞開雙臂歡迎你!
三月三是三月盛會,是帝鄉(xiāng)金春,是百姓節(jié)日,是人間天堂!
三月三周記3
每天早上,我都會吃早點,每每來到早點攤前,看著什么包子、餃子、粑這些,我總是了了解決,吃著吃著就想起了每年三月三奶奶做的臘肉韭菜粑。我趴在座位上陷入了沉思。那是去年的三月初三,在咱們這管這天叫鬼節(jié),又叫粑節(jié)。
快到粑節(jié)了,那個星期天我早早的起床,拉著妹妹,到野外采了好多的韭菜,奶奶也提前把米淘洗干凈晾曬干磨成了粉,就等著粑節(jié)的`到來了,去年的粑節(jié)正好也是清明節(jié),咱們祭祖回來后,奶奶就在忙活了,正在那和粉,里面放了韭菜和臘肉丁,我蹲在奶奶旁,問奶奶為什么三月初三叫粑節(jié),為什么要吃粑。奶奶告訴我,在咱們這有這么個說法,這要從女媧造人說起,女媧在第七天造好了人,但是她已經非常累了,仙氣不足,給人靈魂時,沒附在肉體,風一吹就飄到野外了,每到三月三那天,野外的一種野韭菜氣味最濃,人的靈魂都被吸引了,附在了上面,女媧就叫人去吃這種野韭菜,還要吃米糊,這樣就歸位了,后來人們就將這種韭菜加米粉摻和在一起做成粑,吃下,靈魂就不再飄走了,粑魂粑魂,再說韭菜粑諧音久財發(fā)。我聽了,覺得有點迷信,但總算也是一種期盼,期盼平平安安,財運大發(fā),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奶奶揉了好多粑,我在灶下添柴,奶奶在鍋里放了些油,把揉好的粑放入鍋中,煎幾分鐘后又翻轉過來再煎兩三分鐘,奶奶說“好了,別再添柴了!边沒等奶奶裝起來,我就從鍋里搶出一個,那個燙的我左手換右手,香氣撲鼻使我忘記了痛,妹妹大老遠就喊著“好香好香”,沖進廚房把我手中的粑,搶了去,我還沒來得及看清呢,奶奶邊說別急別急,多著呢,又從鍋里取出一個用紙包著放到了咱們的手里。我望著這焦黃的粑,直流口說,我輕輕咬了一口,外脆里嫩,既有臘肉的香味,又有韭菜的清香,好吃極了,我越吃越帶勁,一個粑不知不覺就下肚了。我看看妹妹,只見她雙手捧著,從四周吃起,一個圓形最后成了圓點被她塞進了嘴里,最后還用舌頭向嘴唇四周撈了了一下,就像牛吃草一樣。
奶奶拿了兩個用碗裝著放在鍋臺里邊,供灶神,然后用筷子夾起慢慢地吃著,嘴角還一厥一厥的,每吃一口都用舌頭舔一下嘴唇。我一口氣吃了六個,妹妹說她也吃了六個。實在肚子裝不下,那個好吃真是沒的說。恨不得扒在鍋沿吃?上О謰尦D暝谕獯蚬ぃ瑳]能吃到奶奶的美味,我想,他們在外也作了家鄉(xiāng)的這種粑吧,因為今天可是三月三!吃完后,妹妹挺著個大肚子大搖大擺的一手拿著一個出去了,我也不甘落后,也拿著兩個藏了起來,等能吃時在來享受。還叮囑奶奶說,晚上還要吃這粑。想著想著,口水都流進了裝早點的袋子里?斓饺氯,我又可以嘗到奶奶的,臘肉韭菜粑了。三月三,真好。
三月三周記4
農歷三月三,也叫上巳節(jié)。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節(jié)日。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與三月三活動,廣西首次在三月三節(jié)日放假兩天,太令人喜出望外啊。
天空細雨綿綿,我來到了壯鄉(xiāng)。這壯鄉(xiāng)隱藏在群山懷抱之間,一眼望去,全是用竹子搭建的吊腳樓,滿地都是嫩綠的.野草,一副多么美麗的田園詩畫啊。樸實的壯族人們熱情地邀請咱們這些外來的游客進屋里歇息,避雨。我進了一位老大娘的家中,她熱情地給我沏上了一杯熱乎乎的茶,我和老大娘攀談起來,對三月三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相傳為了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jié)日,故又稱歌仙節(jié)。人們趕歌圩,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
雨住了,人們的心也不由自主地火熱起來了。只見方圓幾十里的壯族男女青年穿著艷麗的民族服裝來到了精心搭制的歌圩臺上載歌載舞。圩臺周圍人山人海,煞是熱鬧。我好奇地望著舞臺上,只見男女分成了兩個隊,像拋繡球一樣,你拋來一句,我就回一句。對山歌到了高潮,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內容也更精彩紛呈了。姑娘唱問:“什么結果一條心?”小伙子唱答“就是芭蕉結果一條心呀!”還有非常多斗智的歌詞,大家也被情不自禁地帶入到了思索歌詞之下句的境界中了。驀然回過神來,才知壯鄉(xiāng)人民的智慧之大,以及壯鄉(xiāng)人民對于歌曲的追求之多,這些早已把人們都折服了吧。
天色晚了,人們漸漸散去了,但這壯鄉(xiāng)美妙的山歌已深深留在了人們心中。
三月三周記5
“三月三”,作為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咱們都不應該都把他遺忘,而是要永久傳承一下去。
周五放學回家,一進小區(qū)樓道,我便聞到了薺菜那濃濃的香味。原來,各家各戶都忙著用薺菜花煮雞蛋。明天就是“三月三”了。
過去每逢“三月三”都是爸爸把一切弄好,我只要在那等著吃現成的就行了,可今年我決定打破這樣的'習慣,由我來親自操作一下。一個前期的準備和爸爸精心指導,過多久廚房里散發(fā)出淡淡的薺菜香味。我原以為這樣就可以了,沒想到這還不行,還要把蛋殼敲幾個小裂紋,再放進鍋中煮一下。放到第二天早上再吃,這樣薺菜花的香味才能比較入味。
三月三周記6
今年,我第一次到鄉(xiāng)下外婆家去過三月三,農歷三月三是壯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壯族人民做的五色糯米飯?zhí)爻雒,我是早有耳聞的。一聽見五色糯米飯這個詞,我嘴都讒了。
到了外婆家,我叫外婆演示一次做糯米飯的程序給我看,外婆笑了笑就答應了。開始,外婆把楓葉放在臼中搗爛,曬干浸入一定量的水中,外婆還說,這楓葉一定要泡到明天才能繼續(xù)做。
第二天,外婆把葉渣撈出來濾凈,然后取出黑色染料液體。黑色染料液體要放入鍋中用文水煮到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外婆接著把黃梔子的果實提取,再將黃梔子搗碎成片后放入清水里浸泡,就可以得到黃橙色的雜料液體。緊接著,外婆又用同一品種而葉片形狀不同的紅藍草經水煮而成的紅色雜料液體和紫色雜料液體跟糯米浸泡。外婆還告訴我說,這些植物葉片稍長的,顏色就稍深點,煮出來的顏色較濃,泡出來的米即成紫色;葉片較圓的,顏色較淺,煮出來的顏色較淡,泡出來的米即成鮮紅。經外婆這么有一講,我才知道:原來一種植物還會有兩種顏色呢,真是太神奇了!
外婆說,用這些雜料浸泡過的糯米分別放在鍋里蒸十幾分鐘,就能得出各種各樣的糯米飯。說著說著,我口水都流了,真想非?炀湍艹缘轿迳疵罪埌!
可是當外婆還沒有做好五色糯米飯時,鄰居的小伙伴已經來叫我去趕歌圩了。我聽了立刻欣喜若狂,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趕歌圩呀。我和小伙伴邊走邊聊天起來,雖然他們說的壯語我一句也聽不懂,但是從他們的眼神和笑容里,我知道了壯族人民是非常熱情好客的,就連小孩也不例外。
不一會兒,咱們來到了一個土坡上,只見一對對青年男女肩并著肩在土坡上對歌,周圍都圍滿了觀眾,真是熱鬧非凡!他們唱的山歌咿咿呀呀的,我都聽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從那些叔叔阿姨臉上的表情來看,我猜想他們唱的應該是喜慶的山歌。聽到他們的歌聲,我突然想起現在中央電視臺正在播放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里所唱的歌,就有一些選手唱的也是用民族語言唱的歌曲,主持人把它叫作“原生態(tài)唱法”,我想:這些叔叔阿姨們唱的`調子大概也應該是原生態(tài)唱法吧。
看著看著,我忽然想外婆還在家給我做五色糯米飯呢,于是我趕緊往家跑去。剛回到家門口,就聞到一股清香味從門縫里鉆出來。我趕緊跑進家去,只見飯桌上擺滿了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它們的顏色分別是:紅、黃、黑、紫、白五種。我連忙盛了一碗糯米飯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那五色糯米飯色澤鮮艷、五彩繽紛、晶瑩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潤柔軟、味道鮮美、純正平和、且有微甘、美味可口、沁人心脾,真是令人回味無窮!
如今,已經過了一個多月,可是每當想起外婆做的五色糯米飯,那濃濃的親情和純純的友情便縈繞在我的腦海里。
我愛美麗而迷人的家鄉(xiāng),更愛家鄉(xiāng)勤勞熱情好客的壯族人民!
三月三周記7
明天就是“三月三”。咱們老家有個習俗,在這個日子里,要約幾個好朋友野炊?墒敲魈煳乙ド倌陮m練跆拳道,所以奶奶決定把這個活動提前到今天。我非常期待這個活動,因為可以和非常久沒見面的小朋友玩,所以特別興奮,一大早就起床了,催著媽媽出發(fā)去太湖沿途看到公路兩邊的油菜花開得真漂亮,金黃金黃的`,象一片金色的海洋。
路旁還睡著些不知名的小草,綠黃相間,真美!我問媽媽:“是不是春天到了,花兒就會自然開放?”媽媽對我說:“是啊!花兒收到春姑娘的邀請函就來參加春天的盛會了”媽媽還告訴我,這些油菜花謝了以后就會長出油菜籽,油菜籽經過壓榨就變成咱們做菜吃的菜油了,我在想菜籽怎么能變成香噴噴的菜油呢。
一陣春風吹到我的小臉上,我感到有點冷,媽媽讓我抱緊了,因為她要加足馬力直沖目的地。我心里樂滋滋地,巴不得插上翅膀,好快點到太湖和小朋友玩。腦海里已經浮現出小朋友相聚一堂的快樂場面了。
三月三周記8
你要走了。原諒我不親昵地叫你,因為名字太多,我實在無法抉擇。還記得么,當我把你所有的名字寫下來時,你撒嬌般的感動伴著一個淚水漣漣的表情?晌抑滥悴粫薜摹D阍S下諾言,初中三年你決不會讓咱們看到你哭的樣子?赡阕罱K還是違反了,因為一個男孩的欺負。你邊擦干眼淚邊說,這不算。后面的解釋我早已記不清了,可我記得你倔強的表情,那個高傲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那等到三月三日,咱們分別的那一天,你會哭么?咱們都不許哭,好不好?
你要走了。到另一個咱們不熟悉的大城市去。你會不習慣么?你身邊沒了咱們的芭比,沒了咱們的秘密花園,沒了咱們的瘋笑。這里你不吃早飯時會有人提醒,那里呢?這樣遲早會落下胃病的。你聽了這話,只是笑笑,不服氣地昂頭甩辮子。咱們有時明明都知道是對的',卻用這樣的方式裝成不同意。咱們這倆個奇怪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那等到三月三日,咱們分別的那一天,你會把悲傷藏起來,燦爛地笑么?咱們會習慣這種分別的場面嗎?
你要走了。我想,不習慣的不僅是你,更是我吧。你將不會天天在我身邊,蝴蝶一般地轉悠,你將不會與我走在花徑上訴說心腸,你將不會以你萬伏電壓的眼睛玩笑般地電我。不會了!從此,沒有人陪我一起瘋狂地大笑,沒人陪我擺弄那些在他人眼中幼稚的東西,沒人拉我無所事事地閑逛,沒人能如此了解我,沒人能與我如此相象。
那等到三月三日,咱們分別的那一天,我該挽留你么?
咱們曾大喊:“咱們要永遠在一起做好朋友!”你還記得么?但我知道這不可能,所以我早已做好初三畢業(yè)后分離的準備?蔀槭裁茨阋獙⑦@提早半年?
我甚至開始質疑“永遠”。難道說,這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永恒的事情嗎?所謂的永恒,只是天大的謊話?
那永遠長不大,不也是一個笑話嗎?長大了,就必須接受一次次這樣殘酷的洗禮?
我不知道。也許也不會有人知道。彼得?;潘只是想象中永無島的精靈,《不想長大》也只是童心未泯者編織的美麗謊言。同樣不想長大的咱們,也在自欺欺人地欺騙著自己。
等到三月三日,我只能說聲再見了。
再見。你要好好的。再見。咱們都要好好的。再見。咱們不許哭。
再見。請不要忘記,那些日子,那些地方,那時花開。
三月三日,離歌奏響。
三月三周記9
我的家鄉(xiāng)就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這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方。這里保留了很多風俗習慣,我想介紹的是“三月三歌圩節(jié)”。 在我國“三月三”是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相傳三月三是皇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zhí)ь^;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后,上巳節(jié)改為三月三,后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游春的節(jié)日。但是現在,每個民族的三月三都是不同的形式。壯族的.三月三相傳為紀念壯族歌仙劉三姐而形成的節(jié)日,故又稱歌仙節(jié)。
大家都知道山歌是壯族的特色,壯族每年有數次定期的民歌集會,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jié)日。歌節(jié)一般每次持續(xù)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對歌以未婚男女青年為主體,但老人小孩都有來旁觀助興。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達數萬人之多。搭歌棚,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們對歌、碰蛋、拋繡球,談情說愛。壯族多于三月三來掃墓,通常在三月三時蒸五色糯米飯。
壯族山歌簡稱為“壯歌”,又稱“壯族民歌”,一般指壯族人民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壯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壯族原始社會時代狩獵時的吶喊。雖然吶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無疑孕育出了壯族山歌的種子。真正義意上的壯歌應該是從壯族原始社會中的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開始,這從現在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可見一斑。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繡球一直流傳至今。壯族素以“善歌”著稱,壯鄉(xiāng)素有“歌!笔⒆u。壯民善以山歌來表現生活,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感情。壯族山歌歷史悠久,壯民從盤古開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幾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節(jié)上拋繡球主要是娛樂,也作定情信物。當姑娘看中某個小伙子時,就把繡球拋給他。不過壯族人玩繡球,以拋繡球為樂,也不是近一兩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輔所著的《溪蠻叢笑》,對歌墟的拋繡球活動描述道:“土俗節(jié)數日,野外男女分兩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來拋接,名為飛綸!敝苋シ窃凇稁X外代答》中也說:“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綸。男女目成,則女受綸而男婚已定!彼^飛綸,就是今天的繡球。
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載,壯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彼巍短藉居钣洝分幸灿涊d:“壯人于谷熟之際,擇日祭神,男女盛會作歌!边@說明,當時的歌圩已經相當興盛。1934年編的《廣西各縣概況》記載,當時廣西有歌墟活動的地方就有多達26個縣,幾乎遍布廣西各地。
如今在我們家里,雖然不會以唱山歌的形式過節(jié),但仍然會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等等歡度節(jié)日。這樣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將是永恒的經典。
三月三周記10
壯族傳統(tǒng)歌節(jié)。又叫“三月三”、“歌圩節(jié)”、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xiāng)沉浸在節(jié)目的氣氛中。
三月三周記11
在不知不覺中,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到了。三月三是我們壯族人民傳統(tǒng)的盛大節(jié)日。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殺雞殺鴨、蒸糯米飯、煮彩蛋。
三月三前夕,外婆就把剛采來的紅藍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第二天清晨6點,外公外婆早早就起來了。外婆先用芭蕉葉包好竹筐的內部,然后再把浸泡好的五色糯米放進竹筐里。接著,外婆又用一片芭蕉葉遮好竹筐的頂部,再把竹筐放在灶上蒸。1個小時后,我們也起來了,這時,香噴噴的五色糯米飯也已經蒸好了!我們一個個拿著碗,爭先恐后地拿糯米飯。我要了五種顏色的糯米飯,弟弟妹妹們呢,則是只拿自己喜歡的顏色的糯米飯。過了一會兒,我們就把碗里的.糯米飯都吃完了,我吃得最快,雖然我要了五種顏色的糯米飯,但我每一種只要了一點兒,五種糯米飯湊起來也只有一個糯米飯團的大小。
就在我們吃糯米飯的時候,外公和外婆就已經殺好雞、切好肉了。半小時后,我們整理好物品后,就上山掃墓了。當我們到達墓地時,眼前卻是一堆又尖又長,又密又多的雜草。我的大舅、二舅、三舅都拿起鏟子和鐮刀除草,過了一會兒,草就被清理干凈了。緊接著,外公把吃的東西都擺在墓前,然后,拿出紙錢分給我們,讓我們用小石頭把紙錢壓住。壓完紙錢后,三舅就把一大把香點燃,然后給我們每人3根香去拜墳。最后,外婆又讓我們吃雞蛋,別的地區(qū)都是吃彩蛋,我們卻是雞蛋。
我想:人們?yōu)槭裁匆龈鞣N顏色的糯米飯,肯定是它預示著人們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含義吧!雞蛋呢,也許是祝愿我們小孩趕快長大,健康成長吧。
三月三周記12
春天的雨無聲無息地下著,眼前迷迷茫茫的,就像鋪了一張面紗一樣。滴滴嗒嗒的小雨點,好像在演奏著輕曼舞曲,雨絲細細的,像繡花針斷斷續(xù)續(xù)地插到地里,轉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偶爾,稍大一點的雨滴掉落下來,綻放出一個個笑的酒窩,又迅速向四周蕩去。這時,往往會有一陣涼風輕輕吹過,把正在輕歌曼舞的小雨送到你的臉上,那種絲絲清涼,令你的心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歡暢。
躲在家里欣賞春雨是不夠的。那么,讓我們撐起小雨傘,漫步在春雨中吧。握住傘柄,把傘急速地轉幾圈,一顆顆晶瑩的“珍珠”便飛濺到小伙伴的身上,銀鈴般的笑聲也就活蹦亂跳在春雨中了。沿河路的柳樹抽出了綠綠的'新枝條,在綿綿細雨的籠罩下,散發(fā)著春天的氣息。春天的細雨柔軟細膩,悄悄地滋潤著腳下的每一棵小草、每一朵花兒,這時,我的腦海里不由得閃過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是啊,那一條條小徑,那一叢叢草樹,不都正細聲詠誦著“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嗎?
三月三周記13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牽引著我的思念跟夢幻……”不遠處傳來一陣悅耳的歌聲,我不禁一陣恍惚。。≡瓉砣氯搅,臉上不禁露出了絲絲笑意。三月三是廣西壯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被壯族人們稱為“窩阜坡”或“窩坡”,意思為“到垌外,田間去唱歌”。同時,它也是紀念劉三姐的“歌仙會”,在那天我們都會去祭拜祖先,叫做“拜山”。
每年三月三,家鄉(xiāng)的大河旁總是熱熱鬧鬧的,老老少少都會穿上傳統(tǒng)的壯族服飾,就連我這個小孩子也不免遭受媽媽的“威逼利誘”,被迫穿上了縮小版的壯衣,本以為出門會被小伙伴們嘲笑,可看到她們與我一樣的裝扮,也就釋然了!靶」霉,我們到老樹下吧!那里好多人啊,還有跟我們穿得一樣的.小朋友,我們去看看吧!”鸞月拉著我的衣擺,水靈靈的眼睛眨呀眨的,我無奈點了點頭。我們大步向河邊進發(fā),來到河邊的老樹旁,我不禁定了定神,樹下的確熱鬧非凡。長須飄飄的壯族老者坐在樹下,每人手上都抱著一個馬骨胡,默契地開始拉了起來,一個個動聽的音符在樹下飄蕩,飄進了我們的耳朵里,陶醉了我們的心靈。我閉上眼睛細細品味,琴音時而波濤壯闊,時而綿延動聽,抑揚頓挫,我仿佛置身在雄偉壯闊的大瀑布前,又好像在涓涓小河上前行。它,把我?guī)нM了一個神奇的世界——音樂世界,它給我的心靈帶來了不可言說的震撼!
“小姑姑!小姑姑!老爺爺們拉得好好啊,我也想學!不過我更想學那個!”鸞月用小手興奮地指了指不遠處!芭九九九尽蔽翼樦男∈滞,一群男男女女拿著一根根扁擔,剛剛那是互相擊打發(fā)出的聲音?“打架了這是!”我不禁低聲驚叫。“亂講!”我的頭被拍了一下,我惱怒回過頭,只見哥哥說:“這是打扁擔好嗎?我們的習俗!連這都不知道!”我竟無言以對。“走!跟哥學學去!”我跟哥哥一人拿一條扁擔,學著他們像模像樣地打了起來,越打越起勁,越打越上癮。在這期間我還故意用扁擔拍了哥哥幾下呢,看著他疼得哇哇叫的樣子,我心里偷樂呢!噓……小聲點,不要讓他聽到哦!
“小姑姑!快看!”又怎么了,我轉過頭。只見大河上正飄著一葉葉小舟,每葉小舟上都有一對男女,他們跟著河水聲,用著獨特的嗓音,婉轉地唱出最質樸無華的山歌,他們手牽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姑娘們嬌俏一笑,把手上的繡球給了心儀小伙子,周圍迸發(fā)出熱烈的掌聲。“恭喜啦!”“哈哈,又有一段姻緣咯!”……各種祝福的聲音傳來。我想,他們一定會幸福的。
“小姑姑,時間不早了,嬸嬸讓我們到山上采集楓葉、黃飯草做五色糯米,然后還要去祭祖呢!我們快走吧!”我點點頭,拉著她向山上跑去!坝质且荒耆氯,風箏飛滿天,牽引著我的思念跟夢幻……”三月三,這是個好玩又意義重大的節(jié)日!壯族,一個質樸無華、能歌善舞、勤勞善良的古老民族。壯鄉(xiāng),一個美麗、文化悠久的地方!
三月三周記14
在廣西境內,不少壯族聚居的農村,以農歷三月初三為歌節(jié)。
屆時,四面八方的壯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約定俗成的地點,暢懷對歌。在桂西巴馬、都安等地,每到歌圩前夕,姑娘們相約到“歌圩點”搭歌棚,用自織自染的黑、白、藍各色土布蓋棚、圍棚,比賽哪個歌棚搭得寬敞,哪個歌棚的布織得工藝精美。歌棚內設座、備茶,款待前來對歌的小伙子們!案枸c”四周鄰近的村寨,民眾蒸五色糯飯、做米粉、備菜肴以接待遠方來客。屆時,不論認識不認識,進哪家都會受到熱情款待,歌圩當天,天蒙蒙亮,男女青年們就梳洗打扮,染紅雞蛋,蒸五色糯米飯,把飯裝進精巧的小布袋里,把蛋裝進玲瓏的絲網絡袋里,趕歌圩去。
老歌手做年輕人的藝術指導。來唱歌和看熱鬧的年輕人,往往以村屯為單位,打扮得齊齊整整,特別女青年,同一個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樣的發(fā)辮,發(fā)辮上系同樣的頭繩、花結,同樣的劉海發(fā)式,包同樣的花頭巾,同樣色彩、樣式的上農、長褲和花鞋。
眾人進入歌場,先游逛一周物色對象,然后入棚對歌。你問我答,通宵達旦,連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離。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對歌。也有些地方日間在野外對歌,夜間轉到村寨對歌。在村寨對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內,男歌手在戶外,有些地方男女雙方都在戶內廳堂對唱。各地對歌,大都有一定的歌路,如“初會”、“探情”、 “贊美”、“熱戀”、“定情”、“離別”以及“相思”、“重逢”、“責備”等,有些地方還有“搶歌”與“斗歌”的`風習。
如靖西、德保一帶,男方甲向女歌手唱歌求答,女方乙答唱后,雙方便展開對歌;倘若這時另一男方丙來晚一步又想與女方乙對唱,便唱歌把甲方擠出去,這便是搶歌。搶歌是否能成功,要看甲、丙兩方的歌才與歌藝,甲、丙兩方用不同歌韻的歌向乙方獻殷勤,乙方若仍用甲方的歌韻答唱,丙方便搶歌不成,乙方若改用丙方的歌韻答唱,丙方便勝利而甲方便告失利了。斗歌是甲、乙兩方在對唱中出奇制勝斗歌才、歌藝的歌。在三月三歌節(jié)中,倘若男、女雙方越唱越有情,往往雙方互贈禮品,互約今后相會之期,姑娘所贈多為自制布鞋。
【三月三周記】相關文章:
關于三月三周記(精選46篇)04-07
關于三月三的周記(精選44篇)04-22
三月三的周記300字(精選15篇)04-07
小學周記周記05-18
周記,初中周記2408-24
學生周記_小學周記01-20
開學周記_小學周記08-14
軍訓周記_小學周記08-14
寒假周記_小學周記08-14
建筑實習周記周記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