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語文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一、抓“爭氣”,調動學生學習的情趣。
教師板書《一定要爭氣》,學生圍繞題目質疑:
。ㄕl一定要爭氣?為什么要爭氣?為誰爭氣?怎樣爭氣的?結果怎樣?……)
板書:什么情況下 怎么做的
二、學生通讀全文,找出答案。
三、檢查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1、指名讀文,糾正讀音。
“鄞縣”的“鄞”應讀“yín”,不要讀成“jǐn”。
“成績”的“績”應讀“jì”,不要讀成“jī”。
“平均”的“均”應讀作“jūn”,不要讀成“yún”。
可采用讓學生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的方式,進行鞏固練習。
2、識記字形,區(qū)別形近字。
“基”上下結構,上邊是“其”,中間不要多一橫,“其”的最后一筆是“捺”。
“考”下面不能多寫一橫。
“試”左右結構,右邊千萬不要多加一撇。
“廁”是半包圍結構,“廠”要包住“則”,不要錯寫成左右結構的字。
“努”上下結構,第一筆是“撇折點”,右上角的第二筆是“捺”。
“需”上下結構,“雨”字的第三筆是“橫折”。
“末”字與“未”要區(qū)分開!拔础弊稚蠙M稍短,“末”字上橫長。
區(qū)分“震”與“振”,兩個字的讀音相同,也都有“動”的意思,但用法不同。“振興、振奮、振作”用“振”!罢痼@”“震蕩”“地震”同“震”。
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形近字、同音字組詞的方法,進行鞏固練習。
末( ) 試( ) 震( )
未( ) 式( ) 振( )
廁( ) 努( ) 技( )
測( ) 怒( ) 枝( )
3、理解詞義。
發(fā)憤:下決心,努力。本文指童第周下決心努力學習。
資助:用錢幫助。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厭煩。
嘗試:做一做,試一試。
鉆研:深入地進行研究。
再三:不止一次,一次又一次,文中指童第周一次又一次地請求校長讓他跟班試讀。
偏僻:離城市比較遠,交通不便。
震動:本文指童第周的重大成就使歐洲生物學界感到驚訝。
鄞縣:浙江省一個縣名。屬寧波市。
四、練習讀書,鞏固生字,了解大意。
五、作業(yè):
生字、字詞、讀熟課文、查閱有關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兩次提到的“一定要爭氣”之間的聯(lián)系。
2、教給學生抓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理解課文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抓“爭氣”,理清文章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文中幾次講到“一定要爭氣”。邊讀邊標畫出帶有“一定要爭氣”這個詞語的句子。
2、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一定要爭氣”是在什么情況下講的?學生讀文后可以小組討論一下,然后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
經過討論,學生弄清文中兩次“爭氣”的事情。
(第一次是講童第周中學時由于[基礎差],[成績不好],經過刻苦努力,僅用半年時間就趕上來了。各科成績都不錯,數學還得了100分。童第周看著成績,心里想:一定要爭氣。)
。ǖ诙问峭谥茉趪饬魧W時,刻苦鉆研,成功地完成了教授做了幾年都沒有成功的試驗,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童第周為中國人、為祖國爭了氣。)
板書:基礎差 成績不好
二、抓“爭氣”,理解重點詞句。
1、1—3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
(1)通過查字典理解“[再三請求]”。
。ā霸偃笔且欢,再而三,即多次的意思!罢埱蟆闭f明是誠心誠意的!霸偃埱蟆北憩F(xiàn)出童第周當時求學的心情是十分迫切的。)
。2)根據本句的意思,判斷、選擇詞義。
投影出示練習:判斷句中“才”字的意思。
“才”字有三種解釋:①剛剛;②僅僅,只有;③勉強。
A、第周17歲才進中學。(①)
B、均成績才45分。(②)
C、同意讓他跟班就讀一個學期。(③)
在上述判斷帶點詞的連續(xù)句中,第1句“童第周17歲才進中學”的“才”字是“剛剛”的意思;第2句“平均成績才45分”的“才”是“僅僅,只有”的意思;第3句“才同意讓他跟班就讀一個學期”的“才”字是“勉強”的意思。
通過這樣的練習要讓學生從中體會出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句子當中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定相同,要根據詞語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來判斷詞義,即據句選義。同時,也要通過反復練習朗讀,來進一步體會童第周渴望學習的堅強信念。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所以童第周更加發(fā)憤學習,刻苦鉆研。
。3)聯(lián)系下文,理解“[發(fā)憤]”的意思。
“發(fā)憤”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自己感覺不滿足,努力地做。
那么,童第周是怎么發(fā)憤學習的呢?讀課文第3自然段,并畫出童第周發(fā)憤學習的句子。
。ㄒ皇恰懊刻焯鞗]亮,他就悄悄起床,在校園的路燈下面讀外語!保
。ǘ且估镌诼窡粝驴磿焕蠋煱l(fā)現(xiàn),路燈關了,又溜到廁所外邊的路燈下學習。)
這兩方面內容就已清楚、具體地解釋、說明了“發(fā)憤”的意思。
在理解了重點詞句后,再理解“一定要爭氣”就不難體會出它所包含的意思是:一要爭氣,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我并不比別人笨!;三要刻苦努力,“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也一定能辦到。”
板書:再三請求 發(fā)憤學習
2、讀4—5自然段,理解重點句。
(1)同學們,你們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種手術非常難做?
這個問題要引導學生從兩個基本方面思考:一是聯(lián)系上文,童第周的老師是歐洲一位很有名的生物學教授,他自己做了幾年,[沒有成功];二是同學們都不敢嘗試。由此看出手術的難度之大。
板書:手術難做、教授沒成功 同學不敢嘗試
。2)童第周是怎樣做成功的?
“童第周不聲不響地[刻苦鉆研],他[不怕失。荩隽艘槐橛忠槐,[終于成功]了!
文中只用一句話講述童第周成功的經過。教師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從三個方面理解:一是刻苦鉆研;二是不怕失;三是耐心加細心,最終以頑強的精神和熟練的技巧,使手術獲得成功,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
三、抓“爭氣”,深化中心。
討論:童第周為什么一定要做這件事?
教師提出這個問題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讀懂課文,深入理解童第周為祖國爭氣的崇高思想境界。
首先讓學生自讀4、6自然段,從文中找出帶有“爭氣”一詞的句子,然后想一想,童第周這次成功是在什么情況下為誰爭氣?經過討論,要讓學生認識到全文兩次提到的“爭氣”含義是相同的。即:一是要有志向,二是要有自信心;三是要肯努力。但是第二次爭氣要比第一次爭氣更深一步。第一次是為自己爭氣,不甘落在同學的后邊。第二次是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爭氣,不讓外國人譏笑我們,不甘心落在外國人的后邊。
四、抓“爭氣”,練習朗讀。
這課的朗讀,應該重點放在第三自然段,在學生理解了童第周在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刻苦學習的精神后,應集中體會他是怎樣學習的,把對童第周的敬佩之情讀出來。如,這一段的最后童第周說的話,“一定要爭氣”,他是說給誰聽的呢?是說給自己聽的,同時也是勉勵自己的話,應指導讀書。另外,“我并不比別人笨”這個“并”字就突出了童第周下決心,要把學習成績提高上去的堅定信心,讓學生把這個堅定的語氣讀出來。
五、作業(yè):
1.找出描寫童第周發(fā)憤學習的詞句,再抄下來。
2.預習27課。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練習口頭表達。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你們學過很多古詩了,能想想哪些是寫春天的嗎?請你背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一篇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
3.這首詩是高鼎寫的,這是詩人居住在鄉(xiāng)村寫下的一首詩,所以題目是《村居》。
二、圖文結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草兒萌芽,柳樹被風輕拂,孩子們正在放風箏。)
2.這首古詩寫的就是這美麗的景色。請大家自己去讀讀吧。
三、學習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翹舌音,前鼻音,“紙”是翹舌音。
2.指導書寫。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寫得短而傾斜。
紙:右邊是“氏”不要加一點,易和“低”字相混。
3.學生自由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4.出示要求認讀的四個字。開火車讀。
四、感情朗讀,了解詩意
學習一、二句
1.指名讀第一句。其他同學想想這句詩寫了些什么?
2.指名說,老師補充。(二月,青草茁壯的成長,黃鶯飛來飛去)
3.齊讀第一句。指導停頓:草長/鶯飛/二月天,
4.春天的鄉(xiāng)村還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們繼續(xù)讀。
5.全班讀第二句。
6.看課件師配音說:看,河堤上的楊柳,在茫茫的春煙中像喝醉了一樣吹拂搖蕩著。
7.誰再來看著課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8.學生看課件自由說。
9.這么讓人如癡如醉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好?
10.指名反復讀。老師指導。(河堤/楊柳/醉/春煙。)
11.全班齊讀一二句。
學習三、四句
1.指名讀。
2.老師解釋“紙鳶”就是指風箏。
3.四人一小組去讀這兩句,讀完后互相討論:讀了這兩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讀。老師相機指導。(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5.男女比賽讀。
6.小組派代表說說,讀了這兩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詩練說
1.自由背誦。
2.小組比賽背誦。
3.我們學完了這首古詩,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請你說給同桌聽。
4.指名上臺說。
5.小結:詩人短短的幾句詩就寫出了鄉(xiāng)村春天的美麗景色。他寫得好,你們也說得很好。
六、板書設計
村居
草長/鳥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教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 學
目 標1.喜歡閱讀課外神話傳說故事,并能清楚地講給別人聽,主動交流聽后的感想,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
2.學習神話傳說中大膽神奇的想象,寫一篇習作暢想“我會變”。
3.養(yǎng)成自覺區(qū)別形近字的好習慣,并且在自我發(fā)現(xiàn)中培養(yǎng)探究意識。
4.積累成語、歇后語,培養(yǎng)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教 學
過 程口語交際
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閱讀了許多神話傳說故事,我想同學們課外也讀了不少這類故事,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分組講故事
1.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大家掌聲祝賀。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 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給全班同學講?
學生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想請同學們來總結。在總結時,你可以表揚表現(xiàn)最出色的,也可以夸獎進步最大的;可以談談你的感受,也可以說說你的心得,也可以發(fā)表一下你的希望、設想和創(chuàng)意……每組請一名同學做總結。□教學設計
習作
導語激趣,放飛想象
同學們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已經對神話傳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孫悟空,他會七十二變,如果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么呢?你可以變成任何人、任何物,趕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你的腦中是不是涌出了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選你最喜歡的一個想法,編一個精彩的故事吧!
大膽想象,自編故事
交流評議,取長補短
1.把你編的故事講給同學或老師聽,再互相評一評。
2.全班交流,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大家評議。教師引導學生從想象是否大膽、新奇等方面加以評議。
編寫故事,獨立修改
評議習作
選一至兩篇優(yōu)秀作文或問題作文全班評改,重點從語句是否通順、條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體情節(jié)等方面評改。
修改習作
1.自主修改習作。
2.小組內同學互相修改習作。
謄寫習作
要求書寫工整,注意格式。
優(yōu)秀習作或優(yōu)美片段賞讀
我的發(fā)現(xiàn)
復習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古詩《乞巧》中的“宵”和“霄”,比較異同。
2.同學們早就發(fā)現(xiàn)了,在我們的漢字中,有許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個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樣,它們長的很像,你能區(qū)分出這些字哪兒長得不一樣嗎?你能認準它們嗎?(出示詞語投影片)
自主讀詞,觀察發(fā)現(xiàn)
1.認真讀詞語,把詞語讀準確。
2.仔細觀察帶點的字,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3.交流發(fā)現(xiàn)成果。
a.小組內互說,互相啟發(fā)。
b.集體交流,引導學生聯(lián)系字音、字義加以區(qū)別。
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請學生寫在黑板上,教師引導學生認真加以區(qū)別。
2.課下搜集形近字,裝入識字袋中。
日積月累和成語故事
讀讀記記
1.讀詞語:自讀──輪讀──指名讀。
2.想一想每一行詞語的特點。
a.第一行詞語中有數字;
b.第二行詞語的結構是ABAC式;
c.第三行詞語的結構是AABB式;
d.第四行詞語中有兩個詞意思相反。
3.仿照每組詞語的特點,補充一些詞語,比一比誰掌握的詞語多。
4.請同學們課下收集詞語,并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或自己獨創(chuàng)的歸類方式建立詞語分類夾。
讀讀背背和成語故事
1.激趣導入。
在我們祖國語言文化寶庫中,有兩道獨特的文化景觀,那就是成語和歇后語。一個成語意蘊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著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語幽默雋永,其間又常常暗含著一個有趣的典故。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一個成語、歇后語大放彩。
2.閱讀歇后語和成語故事《畫龍點睛》。
a.自主閱讀。
b.小組合作,練習講故事。□教學設計
3.成語故事、歇后語比賽。
a.宣布比賽規(guī)則:每組四人,按順序排好號,根據下面的內容集體商議解決,發(fā)言時不能再“打電話”。
每組接龍說成語。
每組1號同學講述“畫龍點睛”故事。
每組2號同學展示本組摘抄的歇后語,比一比哪組的數量多,并背誦5個歇后語。
每組3號同學講一個成語故事或歇后語典故。
每組4號同學用積累到的成語和歇后語各說一句話或一段話。
b.組組織比賽:每組1號同學先來參加比賽。
c.總結比賽情況及結果。
4.拓展練習。
繼續(xù)收集成語故事和歇后語典故。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初步懂得:接觸社會,有目的查閱資料是獲取材料的重要來源。
2.練習按所提出的問題和所的卡片資料及自己在閱讀和參觀訪問時所獲取的新鮮資料,介紹某種事物的方法。
3.借助練習,“養(yǎng)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學習摘抄、制作、運用資料卡片的方法。
教學重點:
按順序介紹蘋果的品種等情況。
教學難點:
把文章寫得形象生動、活潑有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
蘋果是許多人都喜愛吃的水果。它和葡萄、柑橘、香蕉并稱世界四大水果,盡管如此,蘋果的種植史、生存條件、栽種地域和營養(yǎng)功效等人們往往知之甚少,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教材的資料,結合我們的參觀訪問以及到圖書館查到的資料,以(蘋果家族)為題寫一,來向人們介紹一下我們都愛吃的蘋果。(板書:蘋果家族)
二、自學課文
1.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思考討論:
(1)這一次練習的目的是什么?
(2)文章要求我們本次習作可從哪幾方面去寫?
(3)課文對完成本次習作有何具體要求?
2.討論交流。
[討論第(2)題時相機板書:蘋果的常見品種、蘋果的栽培史、蘋果的生存條件、蘋果的栽種區(qū)域、蘋果的營養(yǎng)功效]
過渡談話:以上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通過學習我對本次習作練習的目的、內容、要求都有了清楚的了解,但光這還不夠,同學們對的內容掌握得可能還不夠全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3.自學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教材的每張卡片回答了習作練習中提出哪一個問題?
4.討論交流。
三.交流所得
1.思考:我們在課前參觀訪問、查找資料中獲取了哪些資料?它回答了練習中提出的哪一個問題?
2.交流討論,并逐一分類補充到卡片中去。
四、明確寫法
1.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以(蘋果家族)為題,按所提問的順序介紹蘋果。
2.交流習作內容。
(1)分小組互相練說。
(2)指名說。
(3)評議(鼓勵學生要大膽想象,避免生搬硬套卡片上的資料,并提示學生要注意運用過渡語句)
3.獨立。
4.評議修改,布置學生以習作為藍本,準備做蘋果展銷會上的小推銷員。
板書設計:
習作3
常見品種
栽培史
蘋果家族生存條件
栽種區(qū)域
營養(yǎng)功效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看到題目,不由想到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橋流水人家”。課文的作者開篇如詩的幾句話,勾勒出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調美麗而纏綿;接著話題一轉,寫了小橋流水人家的人們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無“鬧市”之亂耳,無“疲憊”之勞形,有如世外桃園;結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體會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同時對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有所領悟;二是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作者語言的清新、流暢,積累語言。本文教學的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體會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懷戀和思念之情。
教法點睛
讀題想象描述畫面──自讀課文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內容及文旨──細讀課文,與自己的想象對照,師生探究作者怎樣用人、事、景、物表達思鄉(xiāng)懷鄉(xiāng)之情──積累思鄉(xiāng)懷鄉(xiāng)之情之優(yōu)美語句。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婀娜、舞姿、粼粼、波紋、潺潺、點綴、浮現(xiàn)”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寫作思路,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中心。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人、事、景、物表達思想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從人事景物的重點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感情。
2.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
學 案
教 案
學習提綱
1.審題,說說“小橋流水人家”會是怎樣的畫面。
2.讀通讀順課文,注意讀正確下列詞語的讀音:潺潺、婀娜、干涸、點綴、螃蟹、唱和(hè)。
3.跳讀課文,按“流水→小橋→人家”的思路把課文分成三段。
4.本文描寫了家鄉(xiāng)小橋流水人家的( )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綿綿不絕的()之情。
5.自讀思考,為了表達自己對家鄉(xiāng)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達方法?
一、以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導入新課,讓學生想象“小橋流水人家”是怎樣的畫面。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內容及文旨。
1.讀通讀順課文,生字正音。
2.指導學生根據提示分段,說說每部分特點,按寫景文格式歸納主要內容、中心。
流水:美麗 自然
↓
小橋
↓
人家:優(yōu)閑 恬淡
。ㄏ矏、贊美、懷戀、思念家鄉(xiāng))
3指導讀出江南水鄉(xiāng)“美麗、自然、優(yōu)閑、恬淡”的特點。
二、指導學生領悟全文用人、事、景、物表達方法
(1)直接描寫景與物“流水”(第一自然段)
A小溪潺潺柳枝婀娜波光粼粼(描寫景物)
B小鳥站在它的腰上……(擬人)
(2)直接描寫“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A我的家→(舒適 溫馨)描寫介紹
B村民生活→(恬淡 閑適)概括介紹
(3)間接描寫有趣的往事
(①抓魚、蝦、蟹②丟野花③摘茶葉④賞野花)
練習提綱
1.背誦第一自然段。
2.仿寫開頭、結尾。
3.寫景文閱讀遷移練習:黃岡新課堂《外婆橋》
四、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0個字,認識10個字。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問理解相關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雷鳥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上了怎樣的衣服。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讀科學童話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閱讀9、24自然段。
教學重點:了解雷鳥太太在冬季和春季服裝的特點。
教學難點:體會雷鳥太太服裝變化與季節(jié)的關系,透過課文生動的語句感受自然界的奧秘。
教學準備:電子備課。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板書(時裝),這個詞語如何理解?(學生發(fā)言)。
出示雷鳥的圖片,雷鳥和咱們平時看到的鳥不大一樣,這位雷鳥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聰明的時裝專家,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她的時裝換了一套又一套,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就跟我們去認識認識雷鳥太太吧!
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質疑:看了課題,你最關心的是什么?
梳理問題,教師小結:雷鳥怎么會有時裝呢?它的時裝是什么樣的?
二、初讀課文,掃清學習障礙
。、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課文。
。病z查生字學習情況。
3、師生共同正音、糾錯。
。础⒅该侄卫首x課文。
三、交流學習體會,初步感知課文
1、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1)指名朗讀。
(2)師生共同評議。
。、默讀課文。
思考:通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场⑿〗M交流學習體會: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問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好記號。
。础⑷嘟涣。
5、教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較簡單的問題當場解決)
四、寫字指導
。、獨立觀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應該如果記憶。
2、小組內交流。
3、將比較難記和易錯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課堂練習
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薄⒊鍪旧~,指名認讀。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這個故事的大致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學們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繼續(xù)學習這篇課文。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ㄒ唬⿲W習課文第1段。
創(chuàng)設情景,課件演示第一段有關冬景的描寫,師配樂朗讀第一段。
師:你們喜歡這雪白的世界嗎?你最喜歡什么?
師:冬天的雪景很美,這段話寫得更美!誰來讀?
。ǘ⿲W習第2段
過度: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從樹洞里爬了出來,它在干什么呢?趕快讀第2自然段,把你感興趣的句子多讀幾遍。
生自讀,重點體會第4句。
(三)學習3-7段。
1.過度: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味的松果時,卻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讀
3.同桌聯(lián)系表演-----指名表演------師指導:出示“他那蓬松的大尾巴(就像降落傘)。幫助他(穩(wěn)穩(wěn)地)落在雪地上,(一點也不摔不疼)。的填空聯(lián)系,重點引導學生抓住文中重點詞語體會小松鼠從樹上跳下來的動作
(四)學習課文8-9自然段。
1.過度:看到小松鼠這么可愛,雷鳥大嬸不再生氣了!接下來他們又會說什么呢?(教師讀)
2.生談知道了什么。
3.課件演示雷鳥在雪地里通過自己的白大衣躲過猛獸的鏡頭!
4.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夸一夸雷鳥的白大衣!
5.書上是怎么說的呢?請大家讀課文的10-14段。
6.生反饋,師相機出示:“白色的羽絨密密的,又柔軟,又暖和!薄啊椭車难┑厝诔梢簧。不仔細看,還真的分辨不出來呢!”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8-06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9-27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八》教案03-28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案09-06
小學語文《瀑布》教案06-25
小學語文《草原》教案12-20
小學語文秋游教案07-30
小學語文園地教案07-31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案07-21
小學語文《雷雨》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