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感恩演講稿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jù)會議的內(nèi)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qū)別。在現(xiàn)實社會中,接觸并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怎么寫演講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旗下感恩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旗下感恩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感恩祖國,從我做起。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錯!家里盤著兩條龍是長江與黃河,還有珠穆朗瑪峰是最高山坡!”每當聽到這首歌,我的心中就充滿自豪!因為我是中國人!
我看過《歷史的選擇》,知道我們國家有過一段非常痛苦的經(jīng)歷:那個時候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任意的燒殺掠奪,我們的先輩們整天生活中水深火熱之中!不要說發(fā)展,就連起碼的人身安全都成奢望!更說不上過幸福的生活了!是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著廣大的人民群眾頑強抗戰(zhàn),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讓我們逐步過上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感謝祖國,是她孕育了優(yōu)秀的中國共產(chǎn)黨,解救了中國人民!感謝祖國,是她養(yǎng)育了勤勞樸素的人民,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感謝祖國,是她,讓我們炎黃子孫在亞洲一展雄姿。感謝祖國,是她,讓我們?nèi)A夏人民能夠昂首闊步在世界各處!
感恩祖國,感謝她給予你我幸福生活!感恩祖國,感謝她賜予你我安寧社會;感恩祖國,感謝她豐富你我的世界……
而現(xiàn)在,我們隨手撿起地上一張紙,是對祖國的感恩。節(jié)約用水,是對祖國的感恩。愛護花草樹木,是對祖國的感恩。遵守交通規(guī)則,是對祖國的感恩……感恩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種,而我對祖國的情恒古不變!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各種技能,養(yǎng)精蓄銳,等到十年后,十五年后,我們將帶著祖國的希望展翅翱翔,再創(chuàng)輝煌!
感恩祖國,從小做起,感恩祖國,從我做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國旗下感恩演講稿2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五(2)班馬婕。很高興我能在這里帶給大家一段演講。今天我要講的主題是:《學會感恩,積極生活》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歌使我明白沒有陽光,就沒有溫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一顆感恩的心,世界將會是一片孤獨和黑暗。
學會感恩,它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優(yōu)秀品質(zhì),是一種思想美德。有人說,一個人最大的不幸,不是得不到別人的“恩”,而是得到了,卻漠然視之。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只會把別人的給予當作理所當然,只會一味索取而不知回報,他的生活會因體驗不到相互給予的快樂和為他人創(chuàng)造快樂而枯燥乏味。
做為學生的我們都生活在溫暖的陽光和舒適的環(huán)境中,父母給我們提供了豐裕的物質(zhì)條件,老師為我們傾盡了他們的心血,學校為我們提供了優(yōu)美,綠色的學習環(huán)境,偉大的祖國為我們構建了和諧安定的社會氛圍。我們要感恩父母賜予我們生命,感謝父母的無私付出和養(yǎng)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謝老師為我們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他們教給我們知識,讓我們受益終身。
現(xiàn)在的我們還沒有太多的能力來回報這些愛我們的人,但這足以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就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回報他們,這是我們最好的回報方式。心存感恩,我們才會收獲更多的人生幸福和快樂,才會朝氣蓬勃,遠離煩惱。
學會感恩,就是要學會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真正的感恩是真誠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激。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恒的話題。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快樂。
一個人,不管他的起點與終點相距多遠,只要他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并珍惜它,就一定能成為一個不斷進步的人;一個能擁有親情、友情的人,一定會是一個生活快樂、幸福的人!
最后,我用三句話與同學們共勉: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它會讓我們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
常懷一份感恩之情,它會讓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奮勇前進;
常懷一種感恩之念,它會讓我們的生活灑滿溫暖的陽光;
我的發(fā)言完畢,謝謝大家!
【國旗下感恩演講稿】相關文章:
國旗下母親感恩演講稿8篇03-30
國旗下教育感恩演講稿8篇03-24
國旗下小學生關于感恩父母演講稿03-22
中小學感恩主題國旗下演講稿04-06
2022感恩母親節(jié)國旗下演講稿(通用8篇)04-09
感恩父母 感恩老師感恩演講稿03-28
迎端午國旗下演講稿03-23
國旗下演講稿3篇03-19
安全開學國旗下演講稿03-21
環(huán)保的國旗下講話演講稿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