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計算題中的簡便運算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它是計算題中最靈活的一種題型,能充分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著重要作用。為此,我們在教學中務必突破這一難點。要想有效的實施簡便運算教學,讓學生熟練掌握簡便運算,并不是一件易事。筆者就自身的教學實踐談一些淺顯的認識。
一、教師要對簡便運算有明確清晰的認識。首先,要明確何謂簡便運算?一般來說,就是靈活、正確、合理地運用各種定義、定理、定律、性質、法則等等,改變原有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提高計算速度和正確率。變難為易,變繁為簡,變慢為快。強調的是“正確”、“靈活”。其次,要認識到簡便運算的作用。簡便運算在幫助學生理解定義、定律、法則,提高計算能力,鍛煉學生靈活思維能力,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二、簡便運算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1、無定法。很多的簡便運算題目有多種簡便之法,只要合理、正確都要對學生的算法給予肯定,不一定要強化最優(yōu)的算法,教師可以試列舉學生們的不同算法,給學生一個自行分析、比較、反思的過程,從而使學生思維得到更全面的鍛煉。這時,教師再強調:簡便運算的思路有很多,但是,只要把握“簡便”這個解題關鍵,正確、合理地使用定義、定律、法則,就應該是正確的,使學生對簡便運算的實質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2、簡便的效果。有些簡算題在計算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解題格式不規(guī)范,但結果是正確的,算法也合理,過程也簡便,這時我們就不能僅僅停留在追求形式而否定學生的算法,而要著重于學生的算法是否合理、是否達到“簡便”的效果,過分強調形式反而會束縛學生思維。
3、把握本質。許多學生都頭痛這樣的題:“計算下面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在解決這類題時它不僅要求學生能明確運算順序,正確計算,還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分析、觀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覺,能準確找出能夠簡算的題目,并合理的進行簡算。要想順利完成這種題就必須對簡便運算的理解要透徹,更要把握簡便運算的本質,既不能漏了哪道題可以簡算,也不能把不能簡算的題錯誤的進行簡算。
三、簡便運算教學的主要策略。
1、整體把握,及早滲透,注重激趣。簡便運算是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從學生一開始接觸計算就從不同的角度滲透“簡便”的思想,如20以內的加減法中的“湊十法”等。不要等到了四年級,簡便運算作為獨立題型出現時向學生明確簡便運算的理念。簡便運算可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運用簡便運算使計算變得簡單輕松,讓學生感受到計算的快樂,提高學生運用“簡便”的意識。
2、強化定義、定理、法則、性質等等的教學。靈活運用定義 、定理、法則、性質是學生進行簡便運算的基石,學生只有對定義、定理、法則、性質的深入透徹的理解,才能在簡便運算中運用靈活自如,才會把握“簡算”的本質。
3、在示范、總結、反思中糾正。通過對學生的簡算練習中出現的多種算法的列舉示范、及時總結,充分肯定學生不同的簡便思路,讓學生自行對比反思,從而不斷地糾正錯誤,提高正確率,逐步達到嫻熟。
4、在教學中做到循序漸進。在教學過程中先是讓學生做大量直接簡算的題目,列舉各種不同的思路,通過練習,引導學生總結出一些常見的簡算數的對象,如125和8、25和4、可以湊整十的數,讓學生對簡算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和直覺。再讓學生重溫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力求學生做到不假思索就能按正確的順序計算。最后再讓學生做有難度的簡算題,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就把簡算運用到現實生活的計算中,也讓學生懂得了學以致用的道理。
總之,簡便運算是一種高級的混合運算,學好了簡便運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速度,更重要的是學生對定義、定理、法則、性質的理解會達到一個新的境界,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拓展了學生思路。為此,在教學中務必重視簡便運算,注重簡便運算靈活的思路教學,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讓簡便運算變得簡單。
竹溪縣長安學校 李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