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p.106、107
教學目標:
1、通過“數一數”“排一排”“稱一稱”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億的大小,并能結合實際,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對一億的感受。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在活動中增強主動參與和樂于合作的意識,培養(yǎng)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質。
教學過程:
導入
1、復習:一億怎么寫?(100000000)
2、導入:從1數到100000000,愿意嗎?為什么?
3、揭題:到底有多大?今天研究幾個具體問題。(板書課題)
數一數
1、一億秒有多長
(1)猜想:一秒鐘數一個數,從1數到100000000要多長時間?(一一秒)一億秒有多長?
(2)啟發(fā):說法不同,有人還不敢猜,為什么呀?(數字太大)怎么辦呢?
(3)換算:100000000秒→?分 怎么算?(÷60) 能知道有多長了嗎?(省略個位后面的尾數)為什么?怎么辦呢?
1666667分→?時 怎么算?(÷60) 能知道有多長了嗎?為什么?
27778時→?天 怎么算?(÷24) 能知道有多長了嗎?為什么?
1157天→?年 怎么算?(÷365) 能知道有多長了嗎?(3年)
想:從1一直數到100000000速度不變,要3年。→一億秒太長了。
(4)小結:我們是怎么知道100000000秒有多長的?(單位化大,數字變小)
2、一億毫米有多長
(1)設疑:知道100000000毫米有多長嗎?
(2)討論方法:怎么研究?(化成大單位)
(3)換算:100000000毫米=?米=?千米
(4)再體會:100千米有多長知道嗎?想沿跑道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100千米要跑400圈。→100000000毫米很長。
3、方法小結:通過兩例的研究,說說100000000大嗎?怎么知道的?(大數字小單位化成小數字大單位)
感知二(測量與推算)
1、一億粒米有多重
(1)導入:巴依老爺為難阿凡提,出了一題:100000000粒大米有多重?阿凡提想了想就知道方法了。
(2)討論方法:猜猜阿凡提想了什么辦法?
(3)擇優(yōu):1粒稱不出,10粒還太少,測100粒的重量。(100!2克)
(3)推算:1000粒呢?能推算出100000000的重量嗎?(學生完成2000000克)
(4)體會:a、2000000克有多種知道嗎?怎么辦?(化成大單位)→2000千克→2噸(重嗎?)
b、每人每天吃400克,一億粒大米可吃幾天?幾年?(14年)
c、一億粒大米重嗎?多嗎?
(5)小結:100000000粒大米怎么知道有多重的?先想100粒的重量,再推算出結果。(從小數字開始研究)
2、一億張紙有多厚
(1)設疑:出1張紙,問100000000張紙有多厚?要知道這個問題可怎么研究?
(2)討論研究方法:小組商量怎么研究?(100張和10張哪個好?)
(3)實際測量計算。6000000毫米→6000米→6千米(誤差)
(4)談體會。
全課小結。
研究了什么問題?
知道一億有多大了嗎?是怎么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