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圓柱的表面積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國標版六年級下冊)

發(fā)布時間:2016-2-8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教學內(nèi)容:練習六第3~9題。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柱側(cè)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jù)實際生活情況解決有關(guān)圓柱

表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2、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加深理解表面積計算方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進一步密切數(shù)學與生活中聯(lián)系,能夠初步學以致用。

教學重點:

能根據(jù)實際生活情況解決有關(guān)圓柱表面積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與練習六中的練習相關(guān)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什么是圓柱的表面積?包括哪幾個部分?怎么求圓柱的表面積?其中圓柱的底面積怎么算?側(cè)面積呢?

2、揭示要求:這節(jié)課,我們要運用所學的有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guān)問題,希望通過問題的解決,來加深對圓柱表面積的認識。

二、基本練習

1、出示練習六第3題,理解表格意思。

2、第一行中,已知什么?怎么算出這個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積和表面積?

各自計算,算后填寫在書中表格里,再交流方法和得數(shù)。

3、第二行中,已知什么?怎么算出這個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積和表面積?

各自計算,算后填寫在書中表格里,再交流方法和得數(shù)。

4、如果已知一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6.28分米,高是3分米,怎么算出這個圓柱的側(cè)面積、底面積和表面積?

各自計算,算后交流方法和得數(shù)。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六第4題。

⑴討論:求做這個通風管要多大的鐵皮,實際上是算哪個面的面積?為什么?

⑵各自練習后交流算法。

2、完成練習六第5題。

⑴討論:需要糊彩紙的面是什么?要求彩紙的面積就是算圓柱的哪幾個面積?為什么?

⑵各自練習后交流算法和結(jié)果。

3、討論練習六第7題。

⑴出示“博士帽”問:認識它嗎?什么樣的人可以擁有博士帽?

⑵看看,這個博士帽是怎么做成的,包括哪幾個部分?

⑶出示條件:這個博士帽上面是邊長30厘米的正方形,下面的底面直徑16厘米,高為10厘米的圓柱。

你能算出,做一頂這樣的博士帽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黑色卡紙?

⑷各自計算,算后交流算法和結(jié)果。

⑸如果要做10頂呢?怎么算?

3、討論練習六第8題。

⑴出示題目,讓學生讀題,理解題目意思。

⑵討論:塑料花分布在這個花柱的哪幾個面上?

要算這根花柱上有多少朵花,需要先算出哪幾個面的面積?分別怎么算?

算出上面和側(cè)面的面積后,怎么算?為什么?

4、討論解答練習六第9題。

⑴出示題目,讀題,理解題目意思。

⑵嘗試列式。

⑶交流算法:

這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怎么算一根柱子的側(cè)面積的?為什么不要算底面積?

四、小結(jié)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學生交流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 相關(guān)作業(yè)

板書設計

圓柱的表面積

圓柱的體積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 25~26頁的例4、“試一試”、“練一練”。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jīng)歷觀察、猜想、操作、驗證、交流和歸納等數(shù)學活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圓柱的體積公式,初步學會應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并解決相關(guān)的簡單實際問題。

培養(yǎng)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和運用圓柱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呈現(xiàn)例4中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的直觀圖。

2、提問:這幾種立體的體積你都會求嗎?你會求其中哪些立體的體積?

啟發(fā):大家想不想知道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猜想一下:圓柱的體積怎么算?

3、引入:我們的猜想對不對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圓柱的體積計算公式。

二、教學例4

1、觀察比較

引導學生觀察例4的三個立體,提問:

⑴這三個立體的底面積和高都相等,它們的體積有什么關(guān)系?

⑵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定相等嗎?為什么?

⑶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可能相等嗎?為什么?

2、實驗操作

⑴談話:大家都認為圓柱的體積與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能是相等的,而且都等于底面積乘高。那用什么辦法驗證呢?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想法。

提醒:圓的面積公式是怎么推導出來的?我們能不能將圓柱轉(zhuǎn)化成長方體呢?

⑵提出要求:你能想辦法把圓柱轉(zhuǎn)化成長方體嗎?各小組說出自己的想法,有條件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圓柱,操作一下。

⑶討論交流:如果把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開后能否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操作教具,讓學生觀察。

引導想像:如果把底面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來越多,結(jié)果會怎么樣?

課件演示,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拼成的立體會越來越接近長方體。

3、推出公式

 ⑴提問:拼成的長方體與原來的圓柱有什么關(guān)系?

 指出:長方體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相等;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

 ⑵想一想:怎樣求圓柱的體積?為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jié)并板書圓柱的體積公式: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⑶引導用字母公式表示圓柱的體積公式:V=sh

三、教學“試一試”

⑴讓學生列式解答后交流算法。

⑵討論:知道什么條件就一定能算出圓柱的體積了?分別怎么算?

四、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⑴說一說:這兩個圓柱中都是已知什么?能算出圓柱的體積嗎?

⑵各自練習,并指名板演。

⑶對照板演,說說計算過程。

2、做“練一練”第2題。

說說為什么要從里面量?如果從外面量算出的是什么?

五、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學生交流

六、作業(yè)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guān)作業(yè)

板書設計

圓柱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