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圖形的變換,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tǒng)計,數學廣角和綜合應用等。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應用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或整數,會進行整數、小數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數的特征;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 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新#課#標第#一網
5.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以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 通過豐富的實例,理解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tǒng)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8. 認識復式折線統(tǒng)計圖,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tǒng)計圖表示數據。
三、教學重點、難點
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統(tǒng)計。
四、班級情況分析
五(2)班的個別學生思維活躍,常有獨到的見解,語言表達比較清晰。有極個別的學生自覺性太差,完不成作業(yè),上課沒養(yǎng)成傾聽得習慣。大部分學生動手能力較強。這一學期應繼續(xù)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和個別后進生的轉化。
五、教學措施
1.、體現數學教學改革的新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2、注重溝通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加強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3、注重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4、發(fā)展學生的統(tǒng)計觀念,逐步形成從數學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的思維習慣。
5、有步驟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課時安排 新課標第一網
(一)、圖形的變換(4課時)
(二)、因數與倍數(6課時)
1、因數和倍數......2課時左右
2 、2、5、3的倍數的征.......3課時左右
3、質數和合數..................1課時左右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12課時)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2課時左右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2課時左右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7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粉刷圍墻1課時
(四)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20課時)
1、分數的意義........4課時左右
2、真分數和假分數.......3課時左右
3、分數的基本性質....... 2課時左右
4、約分................4課時左右
5、通分..............4課時左右
6、分數與小數的互化......2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1課時
(五)、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7課時)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2課時左右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3課時左右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2課時左右
( 六)、統(tǒng)計(3課時)
(七)、數學廣角(2課時)
(八)、總復習(4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