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 結合生動、現(xiàn)實的情景,初步感知乘法與生活的機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2、 能在購物乘車等情境中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探索良、三位成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并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
3、 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乘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結識估算的過程。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是:兩、三位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探索“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等于0”,連乘的運算,這些內容的學習安排在“購物”“去游樂場”“乘火車”“0×5=?”和“買礦泉水”5個情境活動之中。編排順序是:先學習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然后再發(fā)現(xiàn)有關0的乘法規(guī)律的基礎上,學習一個乘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學習連乘。這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表內乘除和白衣內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口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今后繼續(xù)學習乘法的基礎。
題 目 購物
備課人 張兵
教 學
目 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進行計算;
2、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 學
重 難 點
1、 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 學
準 備 課件
課 時
安 排
1
教 學 過 程
學習過程:
一、復習引入:
口答:300×2= 20×5= 23×3= 4×200=
23×3= 4×15= 24×2= 12×4=
二、探索新知:
1、巧設情境,提出問題并出示掛圖:
搬新校了,學校請我們班的同學幫忙購買一些新課桌椅和書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商店看看吧!
(1)理解圖意:
學生認真觀察圖后,教師提出: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能從圖中看出:一個書柜213元,一張書桌42元,一把椅子12元。
(2)提出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①買一套桌椅共花多少元?
②買3張桌子要多少元?
③買5個書柜要多少元?
……
教師先肯定學生提出的合理數(shù)學問題,并向學生提出:
①買4把椅子需要多少元?
②買2個書柜需要多少元?
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解決第一個問題:買4把椅子需要多少元?
①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
②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用了哪種方法,每種方法怎么算的。
③全班交流算法,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計算方法:
以上每一種計算方法都是正確的,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
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第4種算法,指出這是用豎式計算乘法,也是今后學習筆算乘法的基礎,同時引導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乘法的書寫格式,如下所示:
1 2
× 4 先用4乘“12”中個位的2得8,積的個位上寫8;
4 8 再用4乘“12”中十位的1得4,積的個位上寫4。
[強調:寫豎式時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書寫位置要適當。]
如果在全班交流時學生沒有使用列豎式的計算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前面幾種方法的基礎上列出乘法豎式進行計算。
(2)解決第二個問題:買2個書柜需要多少元?
學生自己列出乘法算式,嘗試解決問題,然后匯報交流。教師要繼續(xù)引導學生關注列豎式計算,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積中的2、4、6各表示什么?各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在交流過程中,可指名學生板演列豎式計算的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地幫助解決。
3、看書自學。
讓學生看課本第28頁,看看有什么問題想提出來。
三、鞏固練習:
讓學生做課本第29頁“練一練”1、2、3、4題。
1、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指名學生板演,進行全班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導。
2、第2題。
讓學生獨立練習后反饋、交流。交流時注意引導學生明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學生如果在練習中出現(xiàn)錯誤,教師應及時地加以指導。
3、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看書上的圖,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列式計算,然后進行全班交流。
在計算時,可以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不必要求全部用豎式計算。
學生在計算12×5、12×6、12×7、12×8這4道題的計算過程中出現(xiàn)了進位,豎式計算時,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在反饋,交流時教師應重點加以指導。
4、第4題。
先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獨立解答本題。再反饋交流。
第二個問題學生可能會用以下3中不同方法解答,教師應給予肯定。
先指名學生板演以上三種解答方法,再讓學生口答具體的想法和每個算式的意義。
四、全課總結:
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
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知識?
板 書 設 計
購物
1. 12+12+12+12=48(元) 3. 12×4=48(元)
1 2
2. 10×4 + 2×4=48(元) × 4
4 8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 目 去游樂場 備課人 白麗芳
教 學
目 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比、推理能力。
教 學
重 難 點
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 學
準 備 卡片、課件
課 時
安 排
1
教 學 過 程
一、 情境導入:
你們去過游樂場嗎?那里都有什么好玩的,你愿意介紹給大家聽嗎?……
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一起去游樂場玩一玩。
二、探索新知:
1、 提出數(shù)學問題。出示“去游樂場”掛圖。
(1)理解圖意。
先引導學生獨立認真觀察情境圖,提出自己感興趣的數(shù)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出:①花10元,坐電動火車可以坐多少人?②9人玩蹦蹦床共花多少元?……
(2)教師提出:16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錢?
讓學生思考:怎么列式?
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學生列出算式:16×4
(2)教師指出:現(xiàn)在用1根小棒代表1人,并引導學生進行如下操作活動:先第一行擺1捆(每捆10根),另擺6根,再擺同樣的三行小棒,每行都是16根。
然后讓學生觀察,問:每行有多少根小棒?有幾行?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么計算?
教師邊引導學生擺小棒邊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要算4個16根一共是多少根,可先算4個6根是24根,把其中的20根捆成2捆,放在4行小棒下面。另外4根放在2捆小棒的右邊。再算4個1捆是4捆,一共是6捆又4根,所以16×4=64。
(3)豎式計算。
①讓學生獨立嘗試列豎式計算。
②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用豎式計算的。
③全班交流算法,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豎式計算過程。
根據(jù)板書教師再次強調書寫格式;列豎式時
1 6 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的書寫位置要正確。
× 2 4 4乘“16”個位上的6得24,向十位上進2,
6 4 在積的個位上寫4。
4乘“16”十位上的1是4,加上進上來的2,
得6(即60),在積的十位上寫6。
④比較歸納。
將本題與上節(jié)課的例題(出示12×4的豎式計算過程)相比較,讓學生思考:這兩題的豎式計算過程有什么相同點及不同點,怎樣處理進位的數(shù)。
接著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
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積滿十,向十位進1;如果滿二十,向十位進而二;滿三十,向十位進三……。同時指出,在進位時可以在乘法豎式中做出記號,以防止遺漏,計算熟練后可以不做記號。
最后引導學生歸納出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注意點;哪一位乘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⑤指導看書,深化認識。
讓學生看課本第30頁的例題,讓學生正確認識豎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告訴學生進位的數(shù)可寫小一些,記在橫線上。
3、練習。
讓學生做課本第30頁“試一試”中的1、2題。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做課本第31頁“練一練”中的1、2、3、4題。
1、 第1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后進行全班交流,教師要特別關注有困難的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幫助解決。
2、 第2題。
此題是要求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同時滲透“一一對應”的數(shù)學思想,練習時,先讓學生根據(jù)題意獨立連線,在同桌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
3、第3題。
此題是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練習時,學生根據(jù)題意獨立解答,再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可能會有以下兩種方法,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1)18×2+18 (2)18×(2+1)
4、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后在小組內交流。
對于學生的各種方法,只要合理,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四、全課總結。
說一說計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時要注意什么?
板 書 設 計
去游樂場
16×4=64(元) 豎式: 1 6
口算: 10×4 + 6×4=64 × 2 4
6 8
注意:豎式計算時一定要相同數(shù)位對齊!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 目 乘火車 備課人 李亞清
教 學
目 標
1、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比推理能力。
教 學
重 難 點
1.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培養(yǎng)學生遷移,類比推理能力。
教 學
準 備 卡片、課件
課 時
安 排
1
教 學 過 程
一、情境導入:
放暑假了,老師組織同學們參加夏令營,今天他們就準備乘火車去北京了,我們也去為他們送行,好嗎?
二、 探索新知:
1、提出數(shù)學問題。
出示“乘火車”掛圖。
(1)理解圖意。
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問: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你想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①5節(jié)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②7節(jié)硬座車廂可乘多少人?③這列火車一共可乘多少人?……
學生提的問題只要合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2)選擇問題。
教師引導學生選擇,問題①:5節(jié)臥鋪車廂可乘多少人?
2、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獨立計算,小組內交流。
學生列出算式后,讓學生獨立計算,并在此基礎上小組內交流,鼓勵學生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全班交流。
請小組同學派代表板書計算過程,并口頭說明計算過程,只要學生的算法是正確的教師都要給予肯定。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兩種算法:
①70×5=350 ② 7 2
2×5=10 ×1 5
350+10=360 3 6 0
全班交流時,教師讓學生再討論豎式上的“0”漏寫得“36”是否正確,引導學生關注積的個位上的“0”處理問題。
(3)比較歸納。
將本題與上節(jié)課例題(出示16×4的豎式計算過程)相比較,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這兩題的豎式計算過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3、 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讓學生獨立嘗試解決問題②:7節(jié)硬座車廂可乘多少人?
學生在獨立解決的基礎上交流,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第33頁“練一練”中的1、2、3、4題。
1、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進行全班交流。反饋時引導學生注意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第2題。
讓學生根據(jù)題意先獨立解決問題,全班交流時,指名板演,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3、第3題。
讓學生獨立用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4、第4題。
先讓學生理解題意,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進行全班交流。
第(1)個問題,可以將小朋友家站點到最后一個站點的鐵路長度,進行5等分后確定出發(fā)3小時后火車的大概位置。學生可能還有其他的方法,如結合過站停車等因素確定位置,只要學生分析有道理,都應該得到肯定和鼓勵。
第(2)個問題解決過程可參考如下:
120×5=600(千米),45×2=90(千米),600+90=690(千米)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 書 設 計
乘火車
72×5=360(元)
1. 70×5=350(元) 2. 7 2
2×5=10 × 1 5
350+10=360 3 6 0
修改及補充內容
www.xkb1.com
題 目 0×5=? 備課人 張兵
教 學
目 標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等于0”的規(guī)律。
2、探索并掌握一個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3、結合具體情境,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的簡單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和能力。
4、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教 學
重 難 點
1、掌握“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等于0”的規(guī)律。
2、掌握一個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計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 學
準 備 課件
課 時
安 排
1
教 學 過 程
一、復習:(口答)
14×3= 42×2= 25+0= 0+28=
32-0= 28-28= 17×5= 21×5=
二、探索新知:
1、教學0×5=?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
教師擺出5個盤子,每盤放3個蘋果,提問:這里有幾盤蘋果?每盤有幾個?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3+3+3+3+3=15,3×5=15
3×5表示幾個幾相加?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從每盤中拿去1個蘋果,繼續(xù)提問:現(xiàn)在每盤有幾個?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2+2+2+2+2=10,2×5=10
2×5表示幾個幾相加?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從每盤中拿去1個蘋果,現(xiàn)在每盤有幾個蘋果?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學生列出算式:1+1+1+1+1=5,1×5=5
1×5表示幾個幾相加?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從每盤中拿去1個蘋果,現(xiàn)在每盤有幾個蘋果?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0個后1個也沒有)5盤一共有幾個蘋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學生列出0+0+0+0+0與0×5兩個算式,提問5個0相加得多少?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得數(shù)(即0+0+0+0+0=0)0×5表示什么意思?(5個0相加是多少)應等于幾?(等于0)
(2)推理歸納。
根據(jù)0×5=0想一想:0×6,0×7,0×8。……又是得多少呢?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做課本P34“算一算”3道題,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口算結果。(0×3=0,7×0=0,0×26=0)
通過剛才的口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引導學生歸納“0與任何數(shù)相乘,結果都是0”的結論。
(3)小結、深化。
引導學生認識:0乘幾和幾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是0。
2、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34“試一試”中1、2題。新課標第一網(wǎng)
(1)第1題。
此題是因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并進行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時,要讓學生體驗算法多樣化。
教師重點引導學生認識并掌握豎式算法,可先請學生板書豎式計算的書寫過程,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算法:
① 1 3 0 ② 13×5=65 ③ 1 3 0
× 5 130×5=650 × 5
6 5 0 6 5 0
第③種算法學生可能難以獨立寫出來,教師可以讓學生看書并指導學生學習這種寫法。
(2)第2題。
此題是因數(shù)中間有一個0的乘法,練習時,讓學生獨立計算后,再讓學生公布各自的算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算法:
① 4 0 2 ② 400×3=1200 ③ 2×3=6
× 3 2×3=6 400×3=1200
6 5 0 1200+6=1206 6+1200=1206
交流時,教師引導學生掌握①的算法。
三、 鞏固練習:
1、豎式計算。(補充題)
2 4 0 1 5 0 3 2 0 1 0 5
× 3 × 4 × 4 × 8
6 0 3 3 3 0 8 0 7 5 0 5
× 2 × 5 × 9 × 4
全班齊練后指名板書,進行全班交流。
2、用你喜歡的方法算。
406×5 350×6 520×8 555×4
全班齊練后交流,交流時讓學生體驗算法多樣化。
四、 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你認為一個因數(shù)中間或末尾有0的乘法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板 書 設 計
0×5=?
1. 0+0+0+0+0=0×5=0
2. 0和任何數(shù)相乘都是0。
修改及補充內容
題 目 買礦泉水 備課人 白麗芳
教 學
目 標
1、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計算。
2、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通過合作、交流,體驗估算方法的多樣化,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
教 學
重 難 點 1、理解并掌握連乘式題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教 學
準 備 課件
課 時
安 排
1.
教 學 過 程
一、情境導入:
新校的體育場已經(jīng)開始啟用了,學校準備召開一次運動會。運動場上老師已經(jīng)給同學們準備了飲料。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1、提出數(shù)學問題。
出示“買飲料”掛圖。
理解圖意,引導學生思考“大約花了多少錢?”這個問題。
2、引導估算。
(1)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在小組內交流各自估算的方法,教師巡視,了解各小組在交流中出現(xiàn)的典型做法。
(2)全班交流,展示估算方法的多樣化。
指名口答估算過程及結果,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在交流中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估算方法:
①把24聽看成25聽,25×2×3=150(元),所以150元就夠了;
②把24聽看成20聽,20×3×2=120(元),所以要比120元多;
③一箱飲料大約70元,兩箱飲料大約140元;
④一箱飲料超過60元,兩箱飲料超過100元,但不到200元;
……
學生可能還有其他估算方法,只要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交流時,注意引導學生解釋各自估算的過程。
3、引導精算。
教師把情境中的問題改成“共花了多少元?”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
全班交流時,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學生在交流中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解法:
① 24×3=72(元),72×2=144(元)
② 24×3×2 ③ 3×(2×24) ④ 3×(24×2)
=72×2 =3×48 =3×48
=144(元) =144(元) =144(元)
⑤ 24×2=48(元),48×3=144(元)
……
學生可能還有其他解法,只要合理教師都給予肯定。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做課本第36頁“試一試”中的1、2題。
1、第1題。
讓學生獨立計算,再指名板書,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
2、第2題。
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時,教師鼓勵學生從各種不同的途徑進行估算,并要求學生解釋估算的過程。
學生可能用以下方法進行估算:
學生可能還有其他的估計方法,只要合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在估算中可能會出現(xiàn)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因為學生還沒有學過算法)教師要及時地加以指導。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用了估算和精算兩種方法解決連乘問題,(板書課題:連乘)。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要善于應用這兩種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板 書 設 計
買礦泉水
24×3=72(元) 24×3×2
72×2=144(元) =72×2
=144(元)
答:共花了144元。。
修改及補充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