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岳陽樓記》的教學反思
我今天在上完《岳陽樓記》這篇課文之后,感覺得教學效果還可以,為此,把自己的教學反思寫出來,談幾點自己的認識和思考,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我運用了“組合”學習法,注重各種形式的組合:
1、內(nèi)容的組合。教學中以教材內(nèi)容為主、適當引進課外內(nèi)容;教材內(nèi)容中以單純性理解為主,適當插入思辯性內(nèi)容。
2、方法的組合。教學中以誦讀為主,配合以討論法、問答法、講析法,注重新課的導入。
3、程序的組合。教學中以循序漸進的推進為主(導入、讀講、辯異、歸納等)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同時注意適當重復和迂回,歸納中的內(nèi)容就是“讀講”內(nèi)容的深化。
4、節(jié)奏的組合。主旋律是學生的誦讀,反復讀并且不斷變化方式,中間插入其他各類教學活動,使課堂疏密相間、跌宕有致。
二、《岳陽樓記》這篇文章很著名,我參考的資料太多,對岳陽樓、范仲淹的歷史知道的越多,想傳達的東西也就越多,于是教學目標要求也會多,遠遠超過了學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平時備課,要從學生的低限起步,那么,無論你面對的是怎樣一批學生,都可以激起他們的共鳴,否則,曲高和寡,只有一部分響應,課堂氛圍自是不佳,也會挫傷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容易形成兩極分化,我總是容易犯這樣的錯,吸取教訓吧。
八年級備課組在教研活動時從我的教學設計進行總體上的評價:
優(yōu) 點:對學習者的分析詳細準確;對三維目標的設計也全面詳盡;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媒體的選擇較合理。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引導學生敢于提問、善于提問,讓學生發(fā)言,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品讀中感悟,在討論中訓練思維,并在課后的作業(yè)中得到拓展。
缺 點:“讀”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誦讀的方式很多,針對本課的特點,引導學生去體會文章的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應該是一種很好的方法,這時教師的師范朗讀就顯得尤為重要,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蔽难晕牡膶W習教師應指導學生多積累字、詞、句以及重點句、難句的理解等;還要收集與課文有關的材料,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等,這方面,我好像做得多了些,有些替學生包辦了的味道。
【八年級語文下冊《岳陽樓記》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八年級語文下冊《岳陽樓記》教學反思10-22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岳陽樓記》教學反思11-15
八年級語文下冊《岳陽樓記》教學反思4篇10-01
八年級下冊岳陽樓記教學設計09-12
《岳陽樓記》教學反思07-16
岳陽樓記教學反思10-23
八年級下冊語文《小石潭記》教學反思07-19
《岳陽樓記》教學設計及反思07-26
八年級下冊岳陽樓記教學設計3篇11-03
《岳陽樓記》教學反思(精選15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