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网,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生查子·獨(dú)游西巖閱讀試題答案附鑒賞

時間:2024-10-28 16:30:32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生查子·獨(dú)游西巖閱讀試題答案(附鑒賞)

生查子·獨(dú)游西巖

生查子·獨(dú)游西巖閱讀試題答案(附鑒賞)

辛棄疾

  青山招不來,偃蹇②誰憐汝?歲晚太寒生③,勸我溪邊住。 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夜夜入青溪,聽讀《離騷》去。

  【注釋】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棄疾被誣罷官,長期閑居于上饒城北的帶湖之畔。西巖就在上饒城南,風(fēng)景優(yōu)美。這首詞是他閑居期間的記游之作。②偃蹇:高聳,傲慢的樣子。③生:語助詞,無義。

  8.本詞刻畫了怎樣的詞人形象?請結(jié)合全詞加以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評價這首詞,物與我、景與情“融溶親密”,請結(jié)合詞意作具體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

  8.【答案】本詞刻畫了孤獨(dú)失意、懷才不遇、憂國憂民(憂愁苦悶)、傲岸高潔的詞人形象。(2分,答出任意兩點(diǎn)即可)詞人雖然心懷天下,但遭受排擠,閑居深山,獨(dú)游西巖,無人理解,無人賞識;夜不能寐,獨(dú)誦《離騷》,表現(xiàn)出屈原一般憂國憂民的情懷;高聳的青山,高潔的明月,都與詞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見詞人胸懷之磊落高潔。(分析3分;共三點(diǎn),答出一點(diǎn)給2分,答出兩點(diǎn)以上給3分)

  9.【答案】作者使用擬人的手法,青山感念歲暮天寒勸我在溪邊住下,對我深切關(guān)懷;明月夜夜到青溪陪我聽讀《離騷》,更是視“我”如知己。詞中的青山明月都是人格化的自我,而我亦如青山傲岸、明月高潔,物我之間親密融洽。(3分,手法1分,分析2分)作者借景抒情,將情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歲暮天寒,素月清輝與澄澈的溪水相映,畫面凄清幽獨(dú),與獨(dú)游西巖的詞人孤寂、憂憤的內(nèi)心情感融合無間。(3分,手法1分,分析2分)

  【生查子·獨(dú)游西巖 鑒賞】

  古代紀(jì)游詩詞中,標(biāo)“獨(dú)游”的為數(shù)不多。獨(dú)游者,意味著寂寞無伴,且又往往郁悶在胸。辛棄疾就是這樣。淳熙八年(1181)冬,他被誣陷罷官,長期閑居于上饒城北的帶湖之畔。西巖就在上饒城南,風(fēng)景優(yōu)美。這首詞是他閑居期間的紀(jì)游之作。

  開頭“青山”兩句,寫出了詞人對青山的一片癡情。他似乎想把巍然獨(dú)立的青山招到近旁,可青山卻無動于衷,于是便發(fā)出善意的埋怨:青山啊,你那么高傲,有誰會喜歡你呢?“偃蹇”,有高聳、傲慢之意。青山屹立不移,不隨人俯仰,這或許就是詞人想像中的高人逸士的性格吧!蘇軾詩云:“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越州張中舍壽樂堂》)看來,巍巍青山絕不同于熱衷功名利祿的市儈之輩。在辛棄疾的筆下,青山也總是被寫得氣象不凡、通達(dá)人情的。比如他寫:“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虞美人》)!扒嗌接哺呷苏Z,聯(lián)翩萬馬來無數(shù)”(《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作者同青山之間,“情與貌,略相似”,真可謂彼此仰慕,心心相印了。

  “歲晚”兩句寫貌似傲岸的青山對詞人充滿了情意。歲暮寒冬,青山勸詞人到山中溪邊來住,相互為伴,以御寒風(fēng)?梢姡髡摺蔼(dú)游西巖”是在冬天。但更深一層揣摩,似乎應(yīng)該把自然界的寒,理解為政治上的寒。作者正是在惡劣的政治氣候逼迫下,閑居山野,得到青山深切關(guān)懷的。

  下片著重寫山中明月,既承接上片“勸我溪邊住”,又另辟新的境界,展示明月與詞人的情誼!吧筋^明月來,本在天高處”,人在山中,見不到地平線上升起的明月;當(dāng)月露山頭,已是高懸中天了。這兩句寫出了山中望月的特點(diǎn)。那一輪素月,是悄悄爬上山頭,關(guān)切地探望可敬的詞人呢,還是高高地亮起一盞天燈,遍灑銀輝,和青山、溪水一起形成一種令人沉醉的意境,給詞人帶來不盡的遐想?

  結(jié)尾兩句,由抬頭望空中明月到低頭見溪中月影,好似明月由“天高處”進(jìn)入溪水中來了。詞人身只影單,住在山中溪畔,唯有流水中浮動著的月影相陪,這是多么難得的伴侶,多么難得的友情!“夜夜”句還表明,這次游山逗留了不止一日。明月不僅有形有影,而且有意有情,你看它默默地聽著詞人讀《離騷》呢。從明月由“來”到“去”,說明詞人深夜未眠,足見其憂憤之至。

  這首詞語言簡潔,內(nèi)容深曲含蓄。初讀全詞,似乎作者寄情山水,與青山明月相交游,心情輕松愉快。細(xì)加品味則不然。詞中描寫的是:歲暮天寒,素月清輝與澄澈的溪水相映,詞人孑然一身居于山中溪畔,長夜無眠,獨(dú)詠《離騷》。這是一幅多么凄清、幽獨(dú)而又含有晶瑩色澤的圖畫!這圖畫中的主人公,不正是有志難申、懷才不遇、憂國憂民的作者形象嗎?

  詞中的青山和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沒有世俗的偏見,高尚、正直而又純潔。當(dāng)作者罷官之際,被“嚴(yán)寒”所逼之時,得到敬重的,只有它們——青山和明月,情深意切,成為自己的知音。在章法上,上片不說自己游山,而說青山“勸我溪邊住”;下片不說自己月夜讀《離騷》,而說明月聽《離騷》。以客寫主,不僅含蓄蘊(yùn)藉,情趣橫生,而且有力地襯托出作者的高潔品格。盡管他為世所棄,無從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fù),卻仍然保持著“一片丹心在玉壺”的美好情操。

  聽讀《離騷》,從“讀”這個行動來說,是寫實(shí),但其中另有寓意!峨x騷》抒發(fā)了屈原“信而見疑,忠而被謗”的郁憤不平之情。辛棄疾一生渴望收復(fù)中原,卻屢遭投降派排斥和打擊,不為朝廷所用,不得已閑居鄉(xiāng)里,“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這滿腔憂憤之氣,很難用一二句話表達(dá)出來,借用屈原的《離騷》,恰好充分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心情?此菩攀帜閬恚涣艉圹E,卻顯出作者的非凡功力。輕輕一筆,就起到了開拓和深化主題的重要作用。

【生查子·獨(dú)游西巖閱讀試題答案附鑒賞】相關(guān)文章:

生查子獨(dú)游西巖閱讀答案06-16

辛棄疾《生查子·獨(dú)游西巖》全文及鑒賞07-19

辛棄疾《生查子·獨(dú)游西巖》鑒賞解析09-14

辛棄疾的《生查子·獨(dú)游西巖》閱讀答案09-12

辛棄疾《生查子獨(dú)游西巖》閱讀答案07-20

詩歌鑒賞:生查子 獨(dú)游雨巖07-27

辛棄疾《生查子·獨(dú)游雨巖》全文及鑒賞08-22

生查子·獨(dú)游雨巖_辛棄疾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10-04

辛棄疾生查子·獨(dú)游雨巖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18

蘇軾《生查子·訴別》全文及鑒賞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