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指導
觀看了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的教學實錄,雖未見其人,卻如臨現(xiàn)場,真有“聽其一席話,勝教十年書”的感覺。再此,談咱們的幾點看法,拋磚引玉,以饗讀者。
一是教學主線分明、層層推進,高潮迭宕起伏。
兩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緊緊圍繞著“走近圓明園→走進圓明園→走出圓明園”的主線展開教學!墩Z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教學要突出理解、感悟、積累和運用的訓練。開頭“走進圓明園”的教學,竇老師讓學生看一看圓明園的圖片,然后用一個字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這時學生紛紛發(fā)言,說出諸如“奇、妙、美、神”之類的字眼。其實就是訓練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悟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接著!白哌M圓明園”和“走出圓明園”就是讓學生深入文本,理解內(nèi)容,積蓄感情,直至將自己的感情溢于言表,書于筆下,與師生共享。
二是樸實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體現(xiàn)了濃濃的語文教學味。
從老師、學生共同書寫“圓明園”三字,到賞析圓明園昔日的奇珍異寶;從板書中的“有……也有……還有……”,到“(沒)有……也(沒)有……甚至(沒)有……”;從對于“毀滅”“破壞”具體手段的思考,再到“假如你是皇帝、大臣、老百姓等,你會怎么做?”的挖掘。都體現(xiàn)了竇老師她“深入文本,將語言文字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也應驗了葉圣陶老先生說過“什么是訓練呢?訓練就是使學生學到的東西變成他們自己的東西!边@樣的古訓。
三是教師加大了課堂的容量,學生課內(nèi)學習逐步向課外延伸,延伸到廣闊的生活空間。
竇老師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充分給學生作好“四賞”:一賞世界的奇觀異景,雨果等名人對圓明園的贊語;二賞圓子被毀滅的殘忍場景;三賞李大釗的詩句;四賞(提供課后閱讀的書籍篇目)。讓學生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明白“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道理。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好祖國燦爛文化的決心和信心。
四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朗讀入情入境。
既創(chuàng)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也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詮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例如,讀“圓明園的價值在祖國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钡臅r候,教師嘗試從不同的語速和不同的重音,讓學生反復練習朗讀。還有,朗讀“毀滅”一段的時候,竇老師也示范傷心地讀、憤怒地讀,再給學生自由去練習讀。因此在課堂上的感情朗讀,學生也敢于張揚個性地讀,淋漓盡致地讀。
縱觀整節(jié)課的教學,對于名師的教學特色,我們認為也還是要結合實際,不斷的學習和運用。俗話說:“打鐵還得自身硬。”盡快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加強“修煉”才是一位新型教師的追求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