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短篇散文:什么是小學
小學,在漢代一指兒童啟蒙學堂,同時指文字之學,兒童所學習的最初的文字知識,包括“六書”。
章太炎指出,漢儒指文字之學為小學!稘h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薄吨芄佟けJ稀罚骸罢起B(yǎng)國子,教之六書、九數(shù)。六書著,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也!卑浮洞蟠鞫Y·保傅篇》:“古者八歲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jié)焉;束發(fā)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jié)焉!毙∷嚰础对姟贰ⅰ稌、《禮》、《樂》,大節(jié)乃大學之道也。由是言之,小學固宜該小藝、小節(jié)而稱之。
由此可知,小學是古文字的入門之學,也是古代兒童的啟蒙知識之一!肮湃藢τ谖淖郑温暳x三者,同一重視。”(章太炎《國學講演錄》),這也正是小學的主要內容。
到了宋代,其含義有所變化,小學的含義從文字之學擴大到了兒童的品行修養(yǎng)。
章太炎在《國學講演錄》中指出這一變化:宋人往往以灑掃、應對、進退為小學。段玉裁深通音訓,幼時讀朱子《小學》,其文集中嘗言:“小學宜興全體,文字僅其一端。灑掃、應對、進退,未嘗不可謂之小學!
由于朱熹在宋代的地位,他和其學生劉清之合編的《小學》成為了當時的啟蒙讀物。在朱熹編撰的《小學》中說:“后生初學,且看《小學》書,那個是做人的樣子。”
清代所說“小學”,摒棄了宋代小學中的道德修養(yǎng)范疇,仍然是指專門研究文字的學問,“乾嘉以后,人人知習小學,識字勝于明人!
縱觀歷代,小學始終主要指研究文字的學問,包括音韻、訓古等。
【短篇散文:什么是小學】相關文章:
短篇散文06-27
經(jīng)典短篇散文06-23
外國經(jīng)典短篇散文09-12
勵志短篇散文09-01
短篇愛情散文05-15
名家短篇經(jīng)典散文07-15
名家短篇散文06-22
名家短篇散文精選07-06
情感散文短篇09-27
短篇精美散文精選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