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琵琶行高二上冊語文教案 推薦度:
- 高二語文《琵琶行》公開課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琵琶行高二語文教案
教學目的:
1、欣賞并學習詩中運用形象比喻描寫音樂的語言藝術(shù),了解運用環(huán)境描寫渲染氣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現(xiàn)方法。
2、認識封建社會造成琵琶女悲涼身世和詩人失意謫居的黑暗現(xiàn)實。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第二詩段,以比較賞析為主。
2、難點:對詩人思想感情的認識。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手段:使用多媒體課件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知道,音樂與文學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他們就象藝術(shù)孕育的聯(lián)體嬰兒,在《詩經(jīng)》及以后的很長時期,詩歌既是文學(詩)又是音樂(歌)。雖然在后來,音樂與文學逐漸分離,但二者仍然互相影響,比如大家熟悉的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據(jù)唐人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而許文學大家在自己的詩文中也給我們描畫出了經(jīng)典的音樂場景。我們知道的有《老殘游記》中的句段。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另一篇寫音樂的名篇。
二、作者簡介及背景提示
白居易,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鄭,青年時家境貧困,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二十九歲中進士,官至左拾遺(諫官)。有"兼濟天下"的理想,屢次上書針砭時弊。寫下了《新樂府》、《秦中吟》為代表的"諷喻詩",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腐朽和罪惡。由于得罪了憲宗和官僚集團,被貶官。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今存書近三千首。在文學上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diào)和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嘲風月,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麗著稱!杜眯小肥俏覈膶W史上著名的長篇敘事詩,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學過他的作品《賣炭翁》。
三、本詩的相關(guān)文體常識。
1、關(guān)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還有《長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種形式,后成為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三者的名稱雖不同,其實并無嚴格區(qū)別。其音節(jié)、格律一般比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于變化。
2、關(guān)于小序:
詩前有一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經(jīng)過,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說明了本詩的寫作動機,定下了全詩凄切傷懷的感情基調(diào)。本詩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濃的長篇敘事詩。
四、欣賞相關(guān)的書法、圖片(大屏幕展示)
五、把握梳理課文內(nèi)容結(jié)構(gòu)。
1、學生對照了解小序、解決字詞。
2、朗讀,體會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
3。全詩按時間順序分為五段:
。ㄒ唬┙^送客聞琵琶
。ǘ┙像雎犈们
邀見歌女
演奏名曲
聽者陶醉
(三)歌女傾訴身世苦
少年歡樂
晚年凄涼
悲苦心境
。ㄋ模┩∠鄳z傷遷謫
(五)重聞琵琶青衫濕
六、品味課文第二段“音樂描寫”
1、形象的使用。
2、比喻。以聲寫聲。
七、隨堂練習。
大屏幕展示(從略)
八、課后思考作業(yè)
任選一題。
1、比較閱讀李賀《李憑箜篌引》、《明湖居聽書》、朱自清《歌聲》等描寫音樂的篇章,寫300字左右的賞評文字。
2、聽一聽古典名曲,寫300字左右欣賞文字。
附注:第二課時學習重點:
1、對比欣賞各文段音樂描寫。
2、討論詩人何以與身份低微的歌女產(chǎn)生感情共鳴?
【琵琶行高二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高二語文《琵琶行》公開課教案07-12
高二語文《琵琶行》教學設計01-24
琵琶行高二上冊語文教案07-21
高二語文《琵琶行并序》賞析通用03-24
《琵琶行》語文教案07-25
《琵琶行》語文教案11-07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琵琶行》教案09-21
高二語文文言文翻譯:琵琶行07-15
高二上冊語文琵琶行教學設計07-18
高二上冊語文《琵琶行》教學設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