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魯迅自傳的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練習題,做習題在我們的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檢驗學習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你所了解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魯迅自傳的閱讀練習題附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魯迅自傳的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1
我一回國就在浙江杭州的兩級師范學堂做化學和生理學教員,第二年就走出,到紹興中學堂去做教務長,第三年又走出,沒有地方可去,想在一個書店去做編譯員,到底被拒絕了。但革命也就發(fā)生,紹興光復后,我做了師范學校的校長。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長招我去做部員,移入北京;后來又兼做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的國文系講師。到一九二六年,有幾個學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說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語堂的幫助逃到廈門,去做廈門大學的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廣東做了中山大學教授,四月辭職,九月出廣東,一直住在上海。
1、按時間順序給本段分為三層,并概括層意。
第一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段中多次提到“走出”,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月辭職”暗含了一個重大事件,是什么事件?作者為什么辭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語言文字的`表達體現(xiàn)了全文的一個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答案:
1、第一層:(……被拒絕了。)寫;第二層(……國文系講師。)革命發(fā)生后;第三層:一九二六年后。 層意“略”
2、說明,為尋求一個適合自己理想的職業(yè)而不得已,體現(xiàn)了作者無可奈何、失落、惆悵之感。(意思對即可)
3、“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作者認清了蔣某人的反革命本質,不愿在反革命統(tǒng)治區(qū)任職。(意思對即可)
4、簡潔,感情含蓄深刻 。(意思對即可)
魯迅自傳的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2
閱讀魯迅的《魯迅自傳》,完成1~11題。
我一回國就在浙江杭州的兩級師范學堂做化學和生理學教員,第二年就走出,到紹興中學堂去做教務長,第三年又走出,沒有地方可去,想在一個書店去做編譯員,到底被拒絕了。但革命也就發(fā)生,紹興光復后,我做了師范學校的校長。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長招我去做部員,移入北京;后來又兼做北京大學,師范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的國文系講師。到一九二六年,有幾個學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說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語堂的幫助逃到廈門,去做廈門大學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廣東做了中山大學教授,四月辭職,九月出廣東,一直住在上海。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捕拿( ) 段祺瑞( ) 廈門( )
2、解釋幾中加粗的“因”。
。1)一個中國人因做偵探而將被斬。 因:_______________
。2)我便因了朋友林語堂的幫助逃到廈門。 因:____________
3、本文段可分為三個層次,請用“∥”把它劃出來。
4、這段話寫作者從日本回國后的活動,主要介紹了自己教學和從政的經(jīng)歷。在這段時間內(nèi),他先后到過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粗的語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畫線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個什么樣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表達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魯迅到廣東后,“四月辭職”,這中間也暗含了一個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魯迅為什么要辭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沒有地方可去”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不斷變更工作,說明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聯(lián)系社會背景和作者的.思想看,作者為什么總是“走出”,甚至于政府“要捕拿”他而“逃”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段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體現(xiàn)了全文的一個什么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答案
1、bǔ ;qí;xià
2、(1)因為;(2)憑借,靠
3、……到底被拒絕了!蔚锩簿桶l(fā)生……國文 系講師!蔚揭痪哦,……
4、杭州;紹興;南京;北京;廈門;廣東(廣州);上海
5、寫出了魯迅處境不盡如人意,想尋一個適合自己理想的職業(yè)而不得的無可奈何、失落、惆悵之感。
6、含蓄地交待了1926年的“3?18”慘案。作者是用輕描淡寫的語氣來表達的。它表達了作者對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動文人的蔑視,也透露出無聲的控訴。
7、它暗含了蔣發(fā)動的“4·12”反革命政變。魯迅在這次重大 事件中,看到了更多的血,更殘酷的殺戮。他認清了蔣的反革命本質,不愿在反革命統(tǒng)治區(qū)任職,因而毅然決然地“辭職”。
8、社會的黑暗,統(tǒng)治階級的反動。
9、動蕩不安。
10、因為辛亥革命之前和后來段祺瑞執(zhí)政期間,中國社會十分黑暗反動,而作者追求救國救民真理、宣傳革命道理、抨擊黑暗反動統(tǒng)治,這些是當時的社會和反動政府不能容忍的,所以他一次又一次“走”出,甚至要被“捕拿”。
11、本文段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上體現(xiàn)了本文語言簡潔,感情含蓄深刻的特點。
。ㄒ馑紝纯桑
魯迅自傳的閱讀練習題附答案 3
閱讀《魯迅自傳》選段,完成1-4題。(14分)
、傥矣谝话税艘荒晟谡憬〗B興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親是讀書的;母親姓魯,鄉(xiāng)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聽人說,在我幼小時候,家里還有四五十畝水田,并不很愁生計。但到我十三歲時,我家忽而遭了一場很大的變故,幾乎什么也沒有了;我寄住在一個親戚家里,有時還被稱為乞食者。我于是決心回家,而我底父親又生了重病,約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漸至于連極少的學費也無法可想;我底母親便給我籌辦了一點旅費,教我去尋無需學費的'學校去,因為我總不肯學做幕友或商人,這是我鄉(xiāng)衰落了的讀書人家子弟所常走的兩條路。
、谄鋾r我是十八歲,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師學堂了,分在機關科。大約過了半年,我又走出,改進礦路學堂去學開礦,畢業(yè)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學。但待到在東京的豫備學校畢業(yè),我已經(jīng)決意要學醫(yī)了。原因之一是因為我確知道了新的醫(yī)學對于日本維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進了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了兩年。這時正值俄日戰(zhàn)爭,我偶然在電影上看見一個中國人因做偵探而將被斬,因此又覺得在中國醫(yī)好幾個人也無用,還應該有較為廣大的運動先提倡新文藝。我便棄了學籍,再到東京,和幾個朋友立了些小計劃,但都陸續(xù)失敗了。我又想往德國去,也失敗了。終于,因為我底母親和幾個別的人很希望我有經(jīng)濟上的幫助,我便回到中國來;這時我是二十九歲。
1、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能否換成括號里的詞?結合上下文說說理由。(2分)
但到我十三歲時,我家忽而遭了一場很大的變故。(變化)
2、第①段中,作者提到他們家鄉(xiāng)衰落的讀書人家子弟所常走的兩條路分別指 和 。(2分)
作者走這兩條路了嗎?從他的這一選擇可看出他身上具有什么精神?(3分)
3、從第②段中找出語句回答下面問題:
、 作者決意要學醫(yī)的目的是什么?(2分)
、谧髡邲Q定棄醫(yī)從文的原因是什么?(2分)
4、作者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出發(fā)點是什么?(3分)
【魯迅自傳的閱讀練習題附答案】相關文章:
《魯迅自傳》閱讀答案07-01
《魯迅自傳》節(jié)選閱讀及答案07-01
《魯迅自傳》節(jié)選閱讀答案11-26
魯迅自傳練習題及答案09-01
魯迅自傳節(jié)選閱讀理解及答案09-02
魯迅自傳語文閱讀練習答案07-20
魯迅自傳閱讀題及答案08-05
魯迅《社戲》選段練習題(附答案)08-03
魯迅自傳閱讀訓練及參考答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