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衣巷劉禹錫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烏衣巷劉禹錫,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烏衣巷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翻譯
朱雀橋邊一些野草開花,烏衣巷口唯有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注釋
【朱雀橋】在金陵城外,烏衣巷在橋邊。 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文德橋南岸,是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由于當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以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后,烏衣巷淪為廢墟。現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
【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橫跨秦淮河。
【尋常】平常。
【王謝】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
【舊時】晉代。
賞析
《烏衣巷》這是唐朝詩人 劉禹錫感慨藏而不露,寄物詠懷的名篇,是組詩《金陵五題》中的一篇。詩人當時還沒到過金陵,始終對這個六朝古都懷著憧憬,正好有友人將自己寫的五首詠金陵古跡詩給他看,他便乘興和了五首。烏衣巷原是六朝貴族居住的地方,最為繁華,如今有名的朱雀橋邊竟長滿野草,烏衣巷口也不見車馬出入,只有夕陽斜照在昔日的深墻上。
這是一首懷古詩。憑吊東晉時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橋和南岸的烏衣巷的繁華鼎盛,而今野草叢生,荒涼殘照。感慨滄海桑田,人生多變。以燕棲舊巢喚起人們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陽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語雖極淺,味卻無限。
創(chuàng)作背景
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由和州(今安徽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徑金陵(今江蘇南京),寫了這一組詠懷古跡的詩篇,總名《金陵五題》,其中第二首即《烏衣巷》。
名家點評
宋·謝枋得《注解選唐詩》:王、謝之第宅今皆變?yōu)閷こ0傩罩覐]矣,乃云“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此風人遺韻。兩詩(按指《石頭城》)皆用“舊時”二字,絕妙。
明·瞿佑《歸田詩話》:予為童子時……又在薦橋舊居,春日新燕飛繞檐間,先姑誦劉夢得“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之句,至今每見紅葉與飛燕,輒思之。不但二詩寫景詠物之妙,亦先入之言為主也。
明·桂天祥《批點唐詩正聲》:有感慨,有風刺,味之自當淚下。
明·唐汝詢《唐詩解》:不言王、謝堂為百姓家,而借言于燕,正詩人托興玄妙處。
明·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何仲德(列)為警策體。周敬曰:緣物寓意,吊古高手。顧璘曰:有感慨。唐汝詢曰:筆意自是高華。周明杰曰:后二句,詩人托興玄妙處。
清·黃生《唐詩摘鈔》:本意只言王侯第宅變?yōu)榘傩杖思叶,如此措詞遣調,方可言詩,方是唐人之詩。
清·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野草夕陽,滿目皆非舊時之勝,堂前則百姓家矣,而燕飛猶是也。借燕為言、妙甚。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言王、謝家成民居耳,用筆巧妙,此唐人三昧也。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劉禹錫詩曰:“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泵钐幦凇芭f”字及“尋常”字。
清·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意在言外。
清·施補華《峴傭說詩》: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作尋常百姓矣。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
清·范大士《歷代詩發(fā)》:總見世異時殊,人更物換,而造語妙。
近代·王文濡《歷代詩評注讀本》:王、謝既衰,則舊時燕子,亦無所棲托,故飛入百姓家。只“舊時”、“尋常”四字,便有無限今昔之感。
近代·鄒弢《精選評注五朝詩學津梁》:今日之燕即昔日之燕,何以不屬王、謝之堂而入民家?感傷之意,自在言外。
近代·俞陛云《詩境淺說續(xù)編》:朱雀橋、烏衣巷皆當日畫舸雕鞍、花月沉酣之地,桑海幾經,剩有野草閑花,與夕陽相嫵媚耳。茅檐白屋中,春來燕子,依舊營巢,憐此紅襟俊羽,即皆時王、謝堂前杏梁棲宿者,對語呢喃,當亦有華屋山丘之感矣。此作托思蒼涼,與《石頭城》詩皆膾炙詞壇。
近代·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三四兩句詩意甚明,蓋從燕子身上表現今昔之不同。而《峴傭說詩》乃謂“若作燕子他去便呆,蓋燕子仍入此堂,王謝零落,已化為尋常百姓。如此則感慨無窮,用筆極曲!逼湔f真曲,詩人不如此也。說詩者每曲解詩人之意,舉此一例,以概其余。
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jiān)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托政治內容。《竹枝詞》、《柳枝詞》和《插田歌》等組詩,富有民歌特色,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有《劉夢得文集》。
【烏衣巷劉禹錫】相關文章:
劉禹錫《烏衣巷》10-03
烏衣巷劉禹錫07-28
劉禹錫 烏衣巷12-05
劉禹錫的《烏衣巷》07-04
烏衣巷劉禹錫的賞析10-09
劉禹錫《烏衣巷》鑒賞09-16
劉禹錫《烏衣巷》賞析09-23
《烏衣巷》- 劉禹錫 - 唐代07-25
烏衣巷PPT 劉禹錫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