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清平調(diào)·其一》古詩詞 推薦度:
- 李白詩詞《菩薩蠻》的詩意賞析 推薦度:
- 李白詩詞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李白的詩詞集合15篇
李白的詩詞1
《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天門山》: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fēng)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客中行》:李白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清平調(diào)》: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檻桿。
李白:
生平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2.代表作: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梁甫吟》、《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shù)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3.作品成就:
李白的詩想象豐富奇特,風(fēng)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他被譽為“詩仙”。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創(chuàng)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xué)、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dá)到后人難及的高度。
七字六句的送別詩
《金陵酒肆留別》唐·李白
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李白的詩詞2
1、早知如此絆入心,何如當(dāng)初莫相識。
2、少年負(fù)壯氣,奮烈自有時。
3、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
4、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5、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入。
6、光陰不可留,生世如轉(zhuǎn)蓬。
7、入生達(dá)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8、入生貴相知,何用金與錢。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0、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李白的詩詞3
《雉朝飛》原文
唐代:李白
麥隴青青三月時,白雉朝飛挾兩雌。
錦衣繡翼何離褷,犢牧采薪感之悲。
春天和,白日暖。
啄食飲泉勇氣滿,爭雄斗死繡頸斷。
雉子班奏急管弦,傾心酒美盡玉碗。
枯楊枯楊爾生稊,我獨七十而孤棲。
彈弦寫恨意不盡,瞑目歸黃泥。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陽春三月,萬物生機(jī)勃勃,壟上青青的麥苗散發(fā)著春天的氣息,一只白色的雄野雞帶著兩只雌雞從田間飛起,雌鳥的'新羽毛剛剛長出,色彩鮮亮。我這個老而無妻的人看到這情景心中感到一片凄涼。春風(fēng)和煦,太陽暖洋洋的,鳥兒們在河邊啄食,成熟的雄鳥們?yōu)榍蟮门渑荚诨ハ酄幎,脖子上的羽毛散落一地,還不肯罷休。雌鳥也急切地鳴叫著,準(zhǔn)備好好地犒勞自己未來的丈夫。就連枯死的楊樹在春天都能生出嫩芽,為什么單獨我一個人到了七十還一個人生活沒有伴偶,這種滋味是管弦音樂、詩詞歌賦無法表達(dá)、無法排遣的,痛徹心扉,恐怕只有我死后化為灰燼,靈魂才能得以安息。
注釋
白雉:白色羽毛的野雞。古時以之為瑞鳥。
離袱:亦作“離蓰”,毛羽始生貌。
犢牧采薪:喻指老而無妻的人。
簡析
《詩經(jīng)》中曾以“雉之朝飛”作為愛情生活的象征。后琴曲繼承了這一主題,并流傳著一個故事:牧犢子終年放牧打柴,直至暮年仍是孤身一人,他見雉鳥都是成雙成對地愉快飛翔,非常羨慕,愈加感到自己的孤獨凄涼,傷心地唱道:“雉朝飛兮鳴相和,雌雄群兮于山阿。我獨傷兮未有室,時將暮兮可奈何?”據(jù)《樂府古題要解》記載,魏武帝時有個盧姓宮女,擅長此曲,可見它是源遠(yuǎn)流長的古曲。
李白的詩詞4
1、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2、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抖汕G門送別》
3、月下獨酌其一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4、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锻扉T山》
5、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yuǎn)山!抖帕杲^句》
6、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蹲右箙歉纭で锔琛
7、金陵酒肆留別
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8、秋風(fēng)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fù)驚!肚镲L(fēng)詞》
9、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畎住督鹆瓿俏鳂窃孪乱鳌
10、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1、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堕L相思》
12、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13、江城回綠水,花月使人迷!断尻柷氖住
14、天空彩云滅,地遠(yuǎn)清風(fēng)來!豆棚L(fēng)五十九首》
15、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春思》
16、子夜吳歌·秋歌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17、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锻麖]山瀑布二首》
1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肚迤秸{(diào)》
19、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0、《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21、渡荊門送別
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2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端陀讶恕
23、天長落日遠(yuǎn),水凈寒波流!兜切缕綐恰
24、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5、草不謝榮于春風(fēng),木不怨落于秋天!度粘鋈胄小
26、月光欲到長門殿,別作深宮一段愁!堕L門怨二首》
27、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蛾P(guān)山月》
李白的詩詞5
《江夏贈韋南陵冰》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胡驕馬驚沙塵起,胡雛飲馬天津水。
君為張掖近酒泉,我竄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寬,夜郎遷客帶霜寒。
西憶故人不可見,東風(fēng)吹夢到長安。
寧期此地忽相遇,驚喜茫如墮煙霧。
玉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長句。
昨日繡衣傾綠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騎天子大宛馬,今乘款段諸侯門。
賴遇南平豁方寸,復(fù)兼夫子持清論。
有似山開萬里云,四望青天解人悶。
人悶還心悶,苦辛長苦辛。
愁來飲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陽春。
山公醉后能騎馬,別是風(fēng)流賢主人。
頭陀云月多僧氣,山水何曾稱人意。
不然鳴笳按鼓戲滄流,呼取江南女兒歌棹謳。
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
赤壁爭雄如夢里,且須歌舞寬離憂。
《擬古》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融融白玉輝,映我青蛾眉。寶鏡似空水,落花如風(fēng)吹。
出門望帝子,蕩漾不可期。安得黃鶴羽,一報佳人知。
《江上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木蘭之枻沙棠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尊中置千斛,載ji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蜔o心隨白鷗。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yīng)西北流。
《草書歌行》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少年上人號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墨池飛出北溟魚,
筆鋒殺盡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氣涼,酒徒詞客滿高堂。
箋麻素絹排數(shù)廂,宣州石硯墨色光。吾師醉后倚繩床,
須臾掃盡數(shù)千張。飄風(fēng)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
起來向壁不停手,一行數(shù)字大如斗。怳怳如聞神鬼驚,
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如驚電,狀同楚漢相攻戰(zhàn)。
湖南七郡凡幾家,家家屏障書題遍。王逸少,張伯英,
古來幾許浪得名。張顛老死不足數(shù),我?guī)煷肆x不師古。
古來萬事貴天生,何必要公孫大娘渾脫舞。
《采蓮曲》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若耶溪邊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fēng)飄香袖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梁園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浮黃云去京闕,掛席欲進(jìn)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yuǎn)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yuǎn)西歸安可得。
人生達(dá)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玉盤楊梅為君設(shè),吳鹽如花皎白雪。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xué)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
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云。
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馀汴水東流海。
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輝。
歌且謠,意方遠(yuǎn)。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jì)蒼生未應(yīng)晚。
《對酒》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勸君莫拒杯,春風(fēng)笑人來。
桃李如舊識,傾花向我開。
流鶯啼碧樹,明月窺金罍。
昨日朱顏子,今日白發(fā)催。
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蘇臺。
自古帝王宅,城闕閉黃埃。
君若不飲酒,昔人安在哉。
《怨情》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新人如花雖可寵,故人似玉由來重。
花性飄揚不自持,玉心皎潔終不移。
故人昔新今尚故,還見新人有故時。
請看陳后黃金屋,寂寂珠簾生網(wǎng)絲。
李白的詩詞6
李白《別匡山》賞析
曉峰如畫參差碧,藤影搖風(fēng)拂檻垂。
野徑來多將犬伴,人間歸晚帶樵隨。
看云客倚啼猿樹,洗缽僧臨失鶴池。
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賞析】
這首《別匡山》,是李白早期的重要作品。此詩歷代李白詩文集均未收錄,僅見于四川彰明、江油二縣縣志。縣志錄自匡山宋碑《敕賜中和大明寺住持記》。碑石原在匡山大明寺遺址,今已移至江油縣李白紀(jì)念館。大明寺,興建于唐初,葺修于北宋?锷皆谂f彰明縣北,今江油縣西,李白故里青蓮鄉(xiāng)在匡山之南五十余里。這是青年時期的李白讀書的地方。
李白青少年時代正是“開元之治”前期。當(dāng)時唐玄宗勵精圖治,使國家欣欣向榮,給人們帶來無限希望。因此,李白從小就胸懷大志,一心要把他的才能獻(xiàn)給大唐王朝,甚至夢想輔佐皇帝濟(jì)蒼生,安社稷,建立不朽的功勛。也就是說,他希望當(dāng)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李白為這一理想奮斗了一生,雖然歷盡坎坷,屢遭失敗,但他的雄心總不銷歇。正是在對偉大理想的熱烈追求過程中,李白寫下了許多充滿豪情逸興的和悲歌慷慨的詩篇,而成為偉大的詩人。
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自我介紹早年事跡時,寫道:“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边@首《別匡山》就是李白二十四歲時,“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之作,也就是他為了實現(xiàn)偉大的理想,決心離開他親愛的故鄉(xiāng)時的抒情言志之作。
“曉峰如畫參差碧”,這是寫匡山的遠(yuǎn)景。在晨光中的匡山,高高低低的峰巒,呈現(xiàn)出碧綠的顏色,好象畫圖一般。
“藤影搖風(fēng)拂檻垂”,這是寫匡山的近景。藤蘿的影子在微風(fēng)中搖曳,時時拂著大明寺的.欄桿垂下來。
“野徑來多將犬伴”,這是寫李白自己在匡山上的行蹤。他常常帶著家犬作伴,沿著小路爬上山來。
“人間歸晚帶樵隨”,這是寫山頭所見。他常常看見打柴的人背著柴草在暮色中下山回家。
“看云客倚啼猿樹”,這是寫李白自己在大明寺中的佳趣。他常?恐虑暗拇髽洌^看天上的云霞。那樹上不時有猿猴叫喚,聲音好象小孩啼哭。
“洗缽僧臨失鶴池”,這是寫寺中所見。和尚們常常在寺后的池中洗他們吃飯用的缽盂。那池上曾有白鶴飛來,后來卻不知飛到哪里去了。
以上都是寫匡山的景色,這景色是多么的清幽!同時從景色描寫中透露出作者對匡山的感情,他對匡山是多么喜愛!
詩的最后寫道:“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币馑际钦f,匡山雖美,我卻無心留戀它,因為我已經(jīng)決心把自己的文才武藝奉獻(xiàn)給大好時代了。
全詩八句,雖然前六句都是寫匡山景色,但全詩的重點卻在最后兩句。前六句實際上是后兩句的鋪襯。正是由于前六句的鋪襯,使得后兩句特別有力,表現(xiàn)了李白遠(yuǎn)大的政治抱負(fù)和強烈的獻(xiàn)身熱忱,從而使整個詩不同凡響。
李白一生都酷愛大自然,同時一生又都充滿了政治熱情!秳e匡山》一詩很好地表現(xiàn)了李白這科性格。因此這首詩不僅有景有情,情景交融,可供欣賞,而且對幫助我們認(rèn)識李白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也大有裨益。
李白的詩詞7
1、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李白《長歌行》
2、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李白《戰(zhàn)城南》
3、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李白《君馬黃》
4、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5、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李白《游泰山》
6、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李白《獨不見》
7、思?xì)w若汾水,無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8、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李白《冬日歸舊山》
9、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10、紫燕黃金瞳,啾啾搖綠騣。李白《結(jié)客少年場行》
11、素手抽針冷,那堪把剪刀。李白《子夜吳歌冬歌》
12、長安白日照春空,綠楊結(jié)煙垂裊風(fēng)。李白《陽春歌》
13、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李白《子夜吳歌夏歌》
14、秦家筑城避胡處,漢家還有烽火然。李白《戰(zhàn)城南》
15、黃帝鑄鼎于荊山,煉丹砂。李白《飛龍引二首其一》
16、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李白《經(jīng)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17、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8、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19、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李白《清平調(diào)其三》
20、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21、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李白《古朗月行》
22、日色已盡花含煙,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23、白云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24、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漲東海。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25、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的詩詞8
前面提到李白的成名作《蜀道難》,就是代表: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開篇,詩人就通過連聲的驚嘆,層疊的比喻,突出地表現(xiàn)了蜀道那不同尋常的險峻,然后又通過神話傳說,夸張的筆墨寫出了蜀道是歷史上不可逾越的險途,給險峻的天梯石桟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為進(jìn)一步描寫蜀道的艱險作了鋪墊。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紫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此段極寫山勢高危。那太陽的六龍車到此也只得折回的突兀高峰,沖波擊浪,曲折回旋于崇山峻嶺的奔騰禾川,再加上黃難以飛過,猿猱發(fā)愁攀援的反襯,烘托了蜀道沿途的艱難。接著,詩人又以青泥嶺上盤旋迂回、百步九彎,似枯藤纏繞危巖的道路,和行人在高處仿佛伸手可摸星辰的描述,使人緊張得屏住呼吸,只有撫膺長嘆!通過歷史上的險阻、峰嶺的高峻、山路的崎嶇等描寫,蜀道艱險之狀,似乎已經(jīng)寫盡,但詩人筆鋒一轉(zhuǎn),以反問的句式,引出了一個新的境界:
問君西游何時還,長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其險也若此,嗟爾遠(yuǎn)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這里側(cè)重渲染蜀道沿途荒涼悲凄的氣氛。山勢險峻,森林荒涼,野鳥悲號,子規(guī)啼鳴,更何況群峰接天,枯松倒掛,深河飛瀑轟鳴,行人聞聲失色,充分表現(xiàn)了蜀道的驚險,悲涼的空寂,由此而產(chǎn)生出了一種排山倒海,令人驚心動魄的藝術(shù)效果。最后,詩人由寫蜀中要塞劍閣的形勢險要,引發(fā)出對時局的隱憂和對人生的感慨: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此段化用西晉張載《劍閣銘》和左思《蜀都賦》中描繪劍閣雄險的名句,表現(xiàn)了地勢的險要,進(jìn)而奉勸人們吸取歷史教訓(xùn),警惕戰(zhàn)亂的發(fā)生。最后,以再次重復(fù)“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主旋律作結(jié),蘊藉了無限的感慨。
《蜀道難》形象雄偉,感情熾烈,想象豐富,語言夸張。詩人以變化莫測的筆法,通過從古到今,從總體到局部,從山路到行人,以及環(huán)境氣氛的悲涼、政治局勢的險惡等多方面的描寫,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的艱險,展現(xiàn)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全詩色澤光怪陸離,結(jié)構(gòu)回旋往復(fù),節(jié)奏鮮明而富于變化,充分顯示出積極浪漫主義的特色。故而李白的同代人殷璠《河岳英靈集》稱之為“奇之又奇!自騷人以還,鮮有此體調(diào)也!
前人論李白的詩,多標(biāo)之以氣。吳融《禪月集序》稱李白詩“氣骨高舉”!耳Q林玉露》說李白“作為歌詩,不過豪俠使氣!蓖跏镭憽端囋肺Q浴氛f“太白以氣為主”。稱李白“以氣為主”,實際上揭示出了李白詩歌一個極為重要的藝術(shù)特征,即李白詩的強烈自我意識和自我表現(xiàn)色彩,他的詩是他的理想、才具、人格力量的自我表現(xiàn)。李白是一位充滿激情的詩人。他的人生,可以說是追求自我價值、自我人格實現(xiàn)的人生。李白所要抒發(fā)的多是一種不吐不快的激蕩情感。在情感的表達(dá)上,詩人又選取了與這種情感性質(zhì)相應(yīng)的形式——宣泄的方式。李白詩表達(dá)情感不掩抑、不委婉,不取溫柔敦厚之道,而是情感的率真的`傾吐。
李白的兩句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不僅道出了他詩的語言的核心,同時也表明著他的美學(xué)理想。這個美學(xué)理想體現(xiàn)在他的詩歌的每一個組成部分。與軒然高舉的氣骨、激蕩的情感、超凡的想象相適應(yīng),李白選用了不同于其他盛唐詩人慣用的詩體,創(chuàng)造了自己特異的結(jié)構(gòu)與語言,以使詩情和辭采天然融合。李白五絕、七絕都稱名于世,五言古詩也寫得很好。然而他用得最多、也最擅長的是樂府歌行和七言古詩。
在李白的作品中,有兩個很特殊的現(xiàn)象:
一是樂府奇多。在李白那個時代,所有的詩人,大都偏重于近體詩的寫作,很少有人再寫古風(fēng),尤其是樂府?墒抢畎椎淖髌分,樂府占了十分之一還多。李白集中,現(xiàn)存樂府一百四十九首,七言古詩八十余首。長短不拘,自由靈活的樂府歌行和七言古詩,為詩人抒發(fā)激蕩奔放的情感,馳騁天才的想象,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難》、《將進(jìn)酒》、《夢游天姥吟留別》、《梁甫吟》等,都是樂府歌行或七言古詩。李白極熟練地運用了這些詩體,所以無論詩的思想內(nèi)容怎樣風(fēng)雨爭飛,魚龍百變,怪偉奇絕,但都如同水隨山轉(zhuǎn),云從風(fēng)幻,自在天然。
二是律詩奇少。李白的近體詩,共七百七十九首,但律詩只有八首,這真是一件使人難以相信的事。李陽冰說:“太白著述,十喪其九!笨梢娊癖舅d,不過其十分之一,所以今本所載七言近體(律詩)八首,并不能斷言他終生只作此八首。雖然如此,但也十足的說明李白很少作七律。李白七律雖少,但絕句卻很多,而且也都很好。在唐朝,絕句可以合樂而歌的,這和樂府很相近。李白的樂府,是當(dāng)代的絕唱;他的絕句,也是當(dāng)代絕唱。
李白的詩詞9
從軍行 李白
百戰(zhàn)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shù)重圍。
突營射殺呼廷將,獨領(lǐng)殘兵千騎歸。
一、注釋:
呼廷,匈奴貴族,這里是敵軍的一員悍將。
二、問題:
1、詩中放映了眼前這戰(zhàn)場的嚴(yán)酷的詞語有 ?
2、碎、獨二字刻畫了一位怎樣的將軍形象?
三、參考答案:
1、(2分) 數(shù)重圍。 獨領(lǐng) 殘兵 千騎 (每個0.5分 )
2、(2分)碎.獨二字刻畫了一位身經(jīng)百戰(zhàn),出生入死,驍勇無比的悲壯將軍形象 。
3.這首詩是如何表現(xiàn)戰(zhàn)事的嚴(yán)酷的.?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
4.這首詩雖然寫的是一場敗仗,但卻處處顯出英雄豪氣。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5.(5分) 百戰(zhàn)寫戰(zhàn)事頻繁,(1分)碎寫出戰(zhàn)事的慘烈,(1分)數(shù)重圍和突寫面臨重重包圍的困境,(1分)殘兵寫出只有少量人突圍的悲慘結(jié)局。(2分)
6.(6分) 首句寫英雄歷戰(zhàn)之久;(1分)第二句以敵軍數(shù)重圍側(cè)面表現(xiàn)英雄的臨危不懼;(2分)第三句 以一突字寫出英雄英勇無畏,勇往直前;(1分)第四句以一獨字,寫出了孤軍奮戰(zhàn)、力壓千軍的豪邁氣概,敗中見豪氣。(2分)
李白的詩詞10
1、今入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入。
2、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3、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4、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
5、浮云游子意,落曰故入情。
6、昭王白骨縈蔓草,何入更掃黃金臺?
7、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夭際流。
8、瀑布夭落,半與銀河爭流,騰虹奔電,敷射萬壑,此宇宙之奇詭也。
9、大鵬一曰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10、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的詩詞11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金杯里的美酒一斗價值十千,玉盤中的珍貴菜肴足夠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心情煩愁使我撂下杯筷難下咽,拔出寶劍放眼四望心中一片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想渡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大雪遍布高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遙想?yún)紊虚e來曾經(jīng)垂釣碧溪,忽又想到伊尹夢中乘舟經(jīng)過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難呵!行路難!這樣多的岔路應(yīng)該走向哪邊?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傆幸惶煲碎L風(fēng)破萬里浪,直掛云帆渡過滄海到達(dá)理想的彼岸!
主旨:表達(dá)作者豪邁樂觀,積極進(jìn)取的曠達(dá)胸懷和理想抱負(fù)
全文
▲詩中的感情變化是由消沉苦悶轉(zhuǎn)至滿懷壯志。這首詩中詩人以“行路難”比喻世道險阻
▲本詩題為《行路難》,但縱觀全詩,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是怎樣的?舉例說明。(2分)
積極、樂觀,對前途充滿信心;如結(jié)尾“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保瑢η巴救匀怀錆M信心。
▲漫漫人生路難免有艱難和挫折,從李白的這首《行路難》中你獲得了哪些啟示?
在重重困難和險阻面前,詩人并不顯得沮喪,更不沉淪,相反,顯出了他的堅定信念和豪情滿懷的氣概來。我們在遇到人生挫折時也應(yīng)該有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和自信,積極地追求、頑強地堅持自己的理想。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兩句描寫了怎樣的場面?作用是什么?(2分)
描繪了隆重而豐盛的宴會場面; 反襯作者悲憤、失望的情緒。
▲與陶淵明的《飲酒》相比,李白面對美味佳肴,情感有何不同?
答:面對美酒佳肴,陶淵明有著安寧閑適的心態(tài)。李白與陶淵明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高呼“行路難”,因為他輔佐明君、建功立業(yè)的政治理想無從實現(xiàn),憤憤不平之氣溢于言表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詩中哪些典型的動作細(xì)節(jié)揭示了作者當(dāng)時怎樣的內(nèi)心情感?
“停、投、拔、顧”四個前后連續(xù)的動作,揭示了李白內(nèi)心的極度抑郁苦悶和感情的激蕩起伏。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詩中“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是寫實嗎?談?wù)勀愕目捶ā?/p>
不是寫實。此處“冰塞川”、“雪滿山”用象征手法,象征自己仕途道路上的艱難險阻,象征前途渺茫。濟(jì)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其中寓含著無限的悲憤。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詩人這樣寫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詩人盼望自己也有呂尚、伊尹那樣的官運,表達(dá)對從政仍有所期待。
▲詩中引用兩個典故有什么作用?
引用姜太公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yè)。
▲寫出與下面典故對應(yīng)的人物。
A 垂釣碧溪——姜太公B 乘舟夢日邊——伊尹C 長風(fēng)破浪——宗愨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边@兩句詩分別含有姜尚和伊尹兩個人物的典故,表達(dá)了作者不甘心消沉,希望能重新能得到任用一展宏圖 的思想愿望。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睘楹笕朔Q道,試作簡要分析。
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乘長風(fēng)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dá)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
▲詩歌的最后兩句,表達(dá)了詩人的高昂樂觀思想感情。
李白的詩詞12
古來文章有能奔逸氣,聳高格,清人心神,驚人魂魄。
我聞當(dāng)今有李白,大獵賦,鴻猷文;嗤長卿,笑子云。
班張所作瑣細(xì)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登廬山,
觀瀑布,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空,余愛此兩句;
登天臺,望渤海,云垂大鵬飛,山壓巨鰲背,
斯言亦好在。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振擺超騰,
既俊且逸;蜃碇胁偌,或興來走筆。手下忽然片云飛,
眼前劃見孤峰出。而我有時白日忽欲睡,
睡覺欻然起攘臂。任生知有君,君也知有任生未?
中間聞道在長安,及余戾止,君已江東訪元丹,
邂逅不得見君面。每常把酒,向東望良久。
見說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新詩傳在宮人口,
佳句不離明主心。身騎天馬多意氣,目送飛鴻對豪貴。
承恩召入凡幾回,待詔歸來仍半醉。權(quán)臣妒盛名,
群犬多吠聲。有敕放君卻歸隱淪處,高歌大笑出關(guān)去。
且向東山為外臣,諸侯交迓馳朱輪。白璧一雙買交者,
黃金百鎰相知人。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測;數(shù)十年為客,
未嘗一日低顏色。八詠樓中坦腹眠,五侯門下無心憶。
繁花越臺上,細(xì)柳吳宮側(cè)。綠水青山知有君,
白云明月偏相識,養(yǎng)高兼養(yǎng)閑,可望不可攀。
莊周萬物外,范蠡五湖間。人傳訪道滄海上,
丁令王喬每往還。蓬萊徑是曾到來,方丈豈唯方一丈。
伊余每欲乘興往相尋,江湖擁隔勞寸心。
今朝忽遇東飛翼,寄此一章表胸臆。倘能報我一片言,
李白的詩詞13
《烏夜啼》
黃云城邊烏欲棲,歸飛啞啞枝上啼。
機(jī)中織錦秦川女,碧紗如煙隔窗語。
停梭悵然憶遠(yuǎn)人,獨宿孤房淚如雨。
《烏夜啼》本南朝樂府,傳為宋臨川王劉義慶所作。后沿為題,多寫離別相思之情。李白這首同題詩作,熔古鑄今,別具特色。
開頭四句,以景起情,興而兼比。日暮時分,城上黃云片片,城邊歸鴉群群,它們盤旋著,啼叫著,急切地尋覓著棲息之處?吹竭@種景象,聽著暮鴉歸飛的啞啞之聲,那位“機(jī)中織錦”的“秦川女”怎能不有動于衷?烏鴉至晚尚且歸巢,而自己的丈夫卻至今未歸,由物及人,感事應(yīng)心,她的所有愁怨,都化作了碧紗窗內(nèi)那如泣如訴的低微細(xì)語。窗外,昏林暮鴉,聲聲啼叫;窗內(nèi),傷心之人,機(jī)邊細(xì)語。而窗上的碧紗,則有如一層煙霧,將窗外的蒼涼與窗內(nèi)的'幽寂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片迷離、朦朧的色彩和令人傷感的氣氛,從而為最后兩句女主人公的情感深化作了有力的鋪墊。
“停梭悵然憶遠(yuǎn)人,獨宿孤房淚如雨!笔膫字寫盡了人物內(nèi)心的悲涼!蔼毸薰路俊,對久經(jīng)別離之人來說,本極易引起傷感之情,何況正值這暮色茫茫、群鴉亂啼的時分?“停梭”,說明在此之前還在織錦,機(jī)鳴之聲與鴉啼之聲交揉在一起,對人的愁思還能起到一種緩解的作用;可停梭以后,室內(nèi)一片空寂,惟聞四野啞啞之聲,此時此刻,凝神靜思,憶及遠(yuǎn)人,萬般愁緒涌上心來,這位獨宿者怎能不感到無限的凄涼?怎能不淚如雨下呢?
這首詩,景與情達(dá)到了高度的融和。首二句看似寫景,但它已令人隱約感受到包圍著思婦的幽暗氣氛,生發(fā)出難以為懷的凄涼之意;次二句看似寫人,但從人物所處背景來看,又何嘗不是一幅絕妙的畫圖?在人物的隔窗細(xì)語中,又何嘗沒有透露出濃郁的傷感情懷?末二句正面寫“憶遠(yuǎn)人”和由之產(chǎn)生的人物外表變化,總括前四句所寫情景,雖然無一字言及怨、悲,而怨、悲之情愈增其強烈。
李白的詩詞14
李白墓
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渚蘋溪藻猶堪薦,大雅遺風(fēng)已不聞。
可憐荒古龔泉骨,曾有驚天動地的譯文:
在采石江邊,無邊的野草圍繞墳地,遠(yuǎn)接白云。
可悲的是這荒墳深穴中的枯骨,曾經(jīng)寫過驚天動地的詩文。
《李白墓》的注釋
、爬畎啄梗禾拼笤娙死畎姿烙诋(dāng)涂(今屬安徽),初葬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正月遷葬青山。今安徽馬鞍山南采石山下采石鎮(zhèn)猶存墓址。過往詩人到此多有吟詠。
、撇墒杭床墒墸d敬,在安徽省馬鞍山市長江東岸,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較狹,形勢險要,自古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鎮(zhèn)。相傳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處。有太白樓、捉月亭等古跡。
、翘铮褐改沟。
、瓤蓱z:可嘆,可悲;膲牛夯氖彽膲?zāi)。窮泉:泉下,指埋葬人的'地下,墓中。
、审@天動地:形容發(fā)生的事情極不尋常,令人震驚。這是對李白詩文的高度評價,認(rèn)為可以感動天地。
⑹但是:但凡是,只是。薄命:命運不好,福分差。
、司椭校浩渲。淪落:落魄,窮困失意。君:指李白
《李白墓》賞析
七言古詩《李白墓》約作于唐德宗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白居易二十八歲。這兩句是說,可憐那躺在荒野黃泉下的寒骨,當(dāng)他活在人世的時候,曾經(jīng)寫出過驚天動地的詩文。可憐、曾有的詞語,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表達(dá)了詩人強烈的悲憤之情。盡管死后凄涼冷漠,但李白是不朽的,他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詩文永遠(yuǎn)留在人間,永遠(yuǎn)為人們所喜愛。
唐代大詩人李白以其充滿浪漫色彩的詩作,一方面謳歌了祖國壯麗河山,反映了他的愛國思想;另一方面出于對勞動人民痛苦遭遇的深切同情、出于對國家統(tǒng)一的熱切愿望,他敢于傲視權(quán)貴,諷刺時政,表現(xiàn)了憤世疾俗的精神。李白被后世譽為詩仙。他的一虛一實墓塋,仿佛也是一首詩,極耐后人嚼味。
《李白墓》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七言詩《李白墓》約作于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白居易二十八歲,在宣州(今安徽宣城)。李白墓原在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jù)李白的遺愿把李白墓遷至青山。白居易所見,當(dāng)是范傳正未遷葬時的舊墓,墳高三尺,日益摧圮(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李公新墓碑》)
《李白墓》作者介紹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xué)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白居易故居紀(jì)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李白的詩詞15
1、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煊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合下,白首太玄經(jīng)。
2、客中作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
3、遠(yuǎn)別離
遠(yuǎn)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
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
日慘慘兮云冥冥,猩猩啼煙兮鬼嘯雨。
我縱言之將何補,皇穹竊恐不照余之忠誠。
云憑憑兮欲吼怒,堯舜當(dāng)之亦禪禹。
君失臣兮龍為魚,權(quán)歸臣兮鼠變虎。
或言堯幽囚,舜野死,九疑聯(lián)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
帝子泣兮綠云間,隨風(fēng)波兮去無還。
慟哭兮遠(yuǎn)望,見蒼梧之深山。
蒼梧山崩湘水絕,竹上之淚乃可滅。
4、蜀道難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顛。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yuǎn)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5、梁甫吟
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寧羞白發(fā)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jīng)綸。
廣張三千六百釣,風(fēng)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dāng)年頗似尋常人。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zhǔn)公。
入門不拜騁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fēng)。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dāng)群雄。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傍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
倏爍晦冥起風(fēng)雨,閶闔九門不可通。
以額扣關(guān)閽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猰貐磨牙競?cè)巳,騶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雕虎,側(cè)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
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
梁甫吟,梁甫吟,聲正悲。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風(fēng)云感會起屠釣,大人山兒屼當(dāng)安之。
6、將進(jìn)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jìn)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李白的詩詞】相關(guān)文章:
李白經(jīng)典詩詞11-07
李白經(jīng)典詩詞06-22
李白的詩詞12-04
李白的詩詞04-27
李白的的詩詞全集03-24
李白的詩詞全集05-12
《對酒》李白的詩詞12-31
《贈李白》詩詞11-03
李白的詩詞15首09-25
李白詩詞全集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