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詩《哀江頭》原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古詩吧,古詩的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哀江頭》原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哀江頭》
作者: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xì)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顏色。
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cè)。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解】:
。、江頭宮殿:《杜臆》云:“曲江,帝妃游幸之所,故有宮殿!焙髞須牧,所以到唐文宗時,讀了杜甫這首詩,“乃知天寶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宮臺殿,百司署,思復(fù)升平故事,故為樓殿以壯之!保ā杜f唐書·文宗紀(jì)》)
2、霓旌:皇帝儀仗中一種旌旗,綴有五色羽毛,望之如虹霓。南苑,即芙蓉苑,因在曲江東南,故名。
。、昭陽殿:漢成帝時宮殿,趙飛燕姊妹所居,唐人詩中多以趙飛燕喻楊貴妃。
4、第一人:最得寵的人。
。、嚙:咬,銜。
。丁⒗眨厚R銜的嚼口。
。贰⑶逦純删洌厚R嵬南濱渭水,是楊貴妃死處,劍閣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經(jīng)。借喻二人一生一死,了無消息。劍閣,注見卷三《長恨歌》。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楊貴妃,意即死生。
【韻譯】:
少陵老人忍氣吞聲地抽泣不停,
春日里偷偷地到曲江深處漫行。
江頭宜春苑芙蓉苑都緊鎖宮門,
楊柳輕柔菰蒲嬌嫩蒼綠為誰生?
想當(dāng)年鑾駕游獵來到了芙蓉苑,
苑中的花樹似乎煥發(fā)異樣光彩。
昭陽殿楊太真是最受皇寵的人,
與皇上同車出入陪伴好比形影。
御車前矯捷女官人人背帶弓箭,
白馬嘴里銜嚼全部是黃金做成。
有個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
一箭發(fā)射出去墜落了兩只飛禽。
明眸皓齒的楊貴妃而今在何處?
滿臉污血的游魂不能回歸宮廷。
清清渭水向東流劍閣崢嶸林深,
君去妃留生死間彼此消息不靈。
人生有情死別有誰不淚落沾襟?
江水流呵江花飄悲傷豈有終境?
黃昏時塵埃滿天胡騎又來劫城,
想往南逃卻往北方向無法辨清!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祿山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虜至長安。次年寫此詩。詩旨在哀悼貴妃之死。因不敢直言,故借當(dāng)年行幸江頭以為題。
詩的開首先寫作者潛行曲江,憶昔日此地的繁華,而今卻蕭條零落,進而追憶貴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再轉(zhuǎn)入敘述貴妃歸天,玄宗上蜀,生離死別的悲慘情景。全詩以“哀”字為核心。開篇第一句“吞聲哭”,就創(chuàng)造出強烈的藝術(shù)氛圍,接著寫春日潛行是哀,睹物傷懷還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極度哀傷的表現(xiàn)!鞍А弊譃轭},以“哀”統(tǒng)領(lǐng)全面,籠罩全篇,沉郁頓挫,意境深遠(yuǎn)。
全詩的這種“哀”情,是復(fù)雜的,深沉的。詩人在表達出真誠的愛國激情的同時,也流露了對蒙難君王的傷悼。因此,我們說全詩是對國破家亡的深切巨慟、是李唐盛世的挽歌,也是國勢衰微的悲歌。
詩的結(jié)構(gòu)波折跌宕,紆曲有致。以“哀”起寫,事事是哀。哀極生樂,寫李、楊極度佚樂生活;又樂極生悲,寫人死國亡,把哀慟推向高潮。這種由眼前到回憶,由回憶到現(xiàn)實的過程描述,給人造成一種波瀾起伏,紆曲難伸,愁腸百結(jié)的感覺,情深情長,凄切哀憫,含隱無窮,讀之令人肝腸寸斷。
拓展:杜甫《哀江頭》鑒賞
哀江頭
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
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
細(xì)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
苑中萬物生顏色。
昭陽殿里第一人,
同輦隨君侍君側(cè)。
輦前才人帶弓箭,
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
一笑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
血污游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
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
江水江花豈終極?
黃昏胡騎塵滿城,
欲往城南望城北。
杜甫詩鑒賞
唐肅宗至德元年(756)秋天,杜甫離開鄜州去投奔剛即位的唐肅宗,被安史叛軍抓獲,帶到淪陷了的長安。第二年春天,詩人沿長安城東南的曲江行走,觸景傷情,感慨萬千,《哀江頭》就記錄了當(dāng)時的心情。
全詩分三部分。
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寫長安淪陷后的曲江景象。
曲江原是長安有名的游覽勝地,經(jīng)過開元年間疏鑿修建,亭臺樓閣秀美,奇花異卉爭芳,每到春天,更是繁華、錦秀。而今,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一個忍著哭聲低聲嗚咽的老人,偷偷行走在曲江的角落里。第一句有幾層意思:行人少,行人哭,哭又不敢大放悲聲,只能吞聲而哭。第二句既交代時間、地點,又寫出詩人情態(tài):在春日游覽勝地不敢公然行走,卻要潛行,而且是在冷僻無人的角落里潛行,重復(fù)用一個曲字,給人一種紆曲難伸、愁腸百結(jié)的感覺。兩句詩,描述了曲江的蕭條和氣氛的恐怖,表現(xiàn)出了詩人憂思惶恐、壓抑沉痛的心理,含蘊無窮。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xì)柳新蒲為誰綠?寫詩人曲江所見。千門,渲染宮殿之多,說明昔日的繁華。而加一鎖字,就將昔日的繁華與今日的蕭條冷落并列在一起,巧妙地構(gòu)成了今昔對比,看似信手拈來,卻極見匠心。細(xì)柳新蒲,景物是很美的。岸上是裊裊的柳絲,水中是抽芽返青的新蒲。為誰綠
三字陡然一轉(zhuǎn),以樂景反襯哀慟,說明沒有游人。無限傷心,無限凄涼,顯露于字里行間中。
憶昔霓旌下南苑至一笑正墜雙飛翼是第二部分,回憶安史之亂以前春到曲江的繁華景象。這里用憶昔二字一轉(zhuǎn),引出了一段極繁華熱鬧的文字。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萬物生顏色,先總寫一筆。南苑即曲江之南的芙蓉苑。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自大明宮筑復(fù)道夾城,直達曲江芙蓉苑。玄宗和后妃公主經(jīng)常通過夾城去曲江游賞。苑中萬物生顏色一句,表現(xiàn)御駕游苑的豪華奢侈,明珠寶器映照得花木生輝。
明眸皓齒今何在以下八句是第三部分,抒發(fā)詩人在曲江頭產(chǎn)生的感慨。分為兩層。第一層(明眸皓齒今何在至去住彼此無消息)直承第二部分,感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悲劇。明眸皓齒對應(yīng)一笑正墜雙飛翼的笑字,把楊貴妃笑時的情態(tài)補足,生動而自然。今何在三字照應(yīng)第一部分細(xì)柳新蒲為誰綠一句,把為誰二字寫得更具體,感情極為沉痛。血污游魂意指楊貴妃遭變橫死。長安失陷,身為游魂亦歸不得,他們自作自受,結(jié)局何等凄慘!楊貴妃埋葬在渭水之濱的馬嵬,唐玄宗卻經(jīng)由劍閣深入山路崎嶇的蜀道,死生異路,彼此音容渺茫。昔日芙蓉苑里仰射比翼鳥,今日馬嵬坡前生死兩離分,詩人運用鮮明而巧妙的對照,點出了他們佚樂無度與大禍臨頭的因果關(guān)系,寫得驚心動魄。第二層(人生有情淚沾臆至欲往城南望城北)總括全篇,表達詩人對世事滄桑變化的感慨。前兩句是說,人是有感情的,觸景傷懷,淚灑胸襟;大自然是無情的,它不隨人世的變化而變化,花自開謝水自流。以無情反襯有情,而更顯情深。最后兩句,用行為動作描寫以渲染他感慨的深沉和思緒的迷惘煩亂。黃昏胡騎塵滿城一句,將高壓恐怖的氣氛推向頂點,使開頭的吞聲哭、潛行有了著落。黃昏來臨,為防備人民的反抗,叛軍紛紛出動,以致塵土飛揚,籠罩了整個長安城。本來就憂憤交迫的詩人,此時就更加心如火焚,他想回到長安城南的住處,卻反而走向了城北。心煩意亂竟至不辨南北的程度,充分而形象地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巨大哀慟。
在這首詩里,詩人流露的感情是深沉的,也是復(fù)雜的。當(dāng)他表達出真誠的愛國激情的時候,也流露出對蒙難君王的傷悼之情。全篇表現(xiàn)的,是對國破家亡的深哀巨慟。哀字是這首詩的情感主線。開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聲哭,就制造出了強烈的藝術(shù)氛圍,后面寫春日潛行是哀,睹物傷懷還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極度哀傷的體現(xiàn)。
哀字籠罩全篇,沉郁頓挫,意境深邈。
詩的結(jié)構(gòu),從時間上說,是從眼前轉(zhuǎn)入回憶,又從回憶回到現(xiàn)實。從感情上說,首先寫哀,觸類傷情,無事不哀;哀極而樂,回憶李、楊極度佚樂的腐朽生活;又樂極生悲,把亡國的哀慟推向高潮。不僅揭示出樂與哀的因果關(guān)系,也造成了強烈的對比效果,以樂襯哀,今昔對比,更好地突出詩人難以抑止的哀愁,造成結(jié)構(gòu)上的曲折跌宕,紆曲有致。文筆則發(fā)斂抑揚,極開闔變化之妙,其詞氣如百金戰(zhàn)馬,注坡驀澗,如履平地,得詩人之遺法(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四)。
【古詩《哀江頭》原文】相關(guān)文章:
杜甫《哀江頭》原文與翻譯賞析09-12
杜甫作品《哀江頭》原文鑒賞08-29
杜甫詩《哀江頭》原文翻譯賞析10-06
《哀江頭》杜甫09-10
哀江頭(杜甫)09-18
唐詩哀江頭杜甫07-19
哀王孫古詩原文07-12
杜甫《哀江頭》賞析09-18
杜甫《哀江頭》詩歌賞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