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浦別》白居易 推薦度:
- 白居易《南浦別》翻譯及賞析 推薦度:
- 白居易《南浦別》全詩翻譯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白居易《南浦別》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shù)墓旁姲,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居易《南浦別》,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南浦別》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譯文
在西風裊裊蕭瑟的秋天里,到南面的水濱旁心情凄涼的分別。
回頭看一次就肝腸寸斷,放心前去不要再回頭。
注釋
南浦:南面的水邊。后常用稱送別之地。
別:分別,別離。
裊裊(niǎo):吹拂,這里形容西風吹拂。
好去:放心前去。
莫:不要。
《南浦別》賞析:
這首送別小詩,清淡如水,款款地流瀉出依依惜別的深情。
詩的前兩句,不僅點出送別的地點和時間,而且以景襯情,渲染出濃厚的離情別緒!澳掀帧保厦娴乃疄I。古人常在南浦送別親友!冻o·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苯汀秳e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故“南浦”像“長亭”一樣,成為送別之處的代名詞。一見“南浦”,令人頓生離憂。而送別的時間,又正當“西風裊裊”的秋天。秋風蕭瑟,木葉飄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離愁。
這里“凄凄”、“裊裊”兩個疊字,用得傳神。前者形容內(nèi)心的凄涼、愁苦;后者形容秋景的蕭瑟、黯淡。正由于送別時內(nèi)心“凄凄”,故格外感覺秋風“裊裊”;而那如泣如訴的“裊裊”風聲,又更加烘托出離人肝腸寸斷的“凄凄”之情,兩者相生相襯。而且“凄”、“裊”聲調(diào)低促,一經(jīng)重疊,讀來格外令人回腸咽氣,與離人的心曲合拍。
后二句寫得更是情意切切,纏綿悱惻。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最后分手,是送別的高潮。詩人捕捉住這關(guān)鍵時刻一個最突出的鏡頭:分手后,離人雖已登舟而去,但他頻頻回過頭來,默默而“看”!翱础保臼呛芷匠5膭幼,但此時此地,這一“看”卻顯得十分不尋常:離人心中用言語難以表達的千種離愁、萬般情思,都從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來,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從這個“看”字,讀者仿佛看到那離人踽踽的身影,愁苦的面容和睫毛間閃動的淚花。他的每“一看”,自然引起送行人“腸一斷”,涌起陣陣酸楚。詩人連用兩個“一”,把去留雙方的離愁別緒和真摯情誼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最后,詩人勸慰離人:“好去莫回頭!币馑际钦f:你安心去吧,不要再回頭了。此句粗看似乎平淡,細細咀嚼,卻意味深長。詩人并不是真要離人趕快離去,他只是想借此控制一下雙方不能自抑的情感,而內(nèi)心的悲楚恐怕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南浦別》】相關(guān)文章:
《南浦別》白居易11-22
白居易《南浦別》鑒賞02-22
白居易《南浦別》賞析08-06
白居易古詩《南浦別》賞析09-29
白居易《南浦別》古詩鑒賞09-08
南浦別白居易詩詞賞析08-10
白居易唐詩鑒賞《南浦別》08-30
白居易《南浦別》翻譯及賞析11-08
白居易《南浦別》全詩賞析09-08
南浦別_白居易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