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孩子厭學的原因及處理方法
厭學是指學生在主觀上對學校學習活動失去興趣,產(chǎn)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tài)度,并在客觀上明顯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孩子厭學的原因及處理方法,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孩子厭學應該怎么處理
孩子厭學怎么辦
1、父母常要傾聽孩子訴說的問題,并和他們詳細討論這些問題。
2、如果孩子愁眉苦臉或沉默寡言,家長要深入了解他們,因為孩子常常不愿意自己說出他們的憂慮。
3、擔心孩子需要放心的話,如果孩子做了好事,即使是小事情也要表揚他們。
4、為克服孩子害怕上學的心理,家長絕對不能給他們藥吃,否則只能對注意力集中和學習成績產(chǎn)生消極作用。所謂的能促進注意力集中的藥物通常是無效的。
5、促進孩子的獨立能力。給他們分配一些能獨自完成的小任務,這樣有助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6、家長應注意將家庭作業(yè)列為一項固定性計劃寫到每天的日程中,以使孩子對此有所準備。
7、兒童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方案“DWT多維立體交叉治療體系”專業(yè)的治療。
孩子厭學家長怎么辦
很多孩子在進入中學后,隨著學習負擔與學習壓力的加重逐步產(chǎn)生厭學情緒,讓老師和家長頭疼不已。孩子厭學家長該怎么辦呢?老師表示,只有從源頭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方能對陣下藥的找到應對方法。
中國的孩子從上幼兒園起就開始了長時間的學習生活,學寫字、背詩、畫畫。在這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家長和老師不注重鼓勵孩子享受學習的過程,將學習與快樂、成就感建立連接,而是將學習與痛苦、壓迫建立連接,久而久之,由于長期學習的疲勞產(chǎn)生了厭學。
其次,孩子的生活方式單一,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孩子的心智得不到發(fā)展,孩子自身的興趣得不到開發(fā),因此,伴隨學習出現(xiàn)的是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最后值得關注的是,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習功利化、目標化。應試教育只追求結果,對孩子的評判只有唯一的標準那就是學習成績,這無形之間給了孩子一些壓力。
孩子產(chǎn)生厭學情緒,家長首先是要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不能因著急、恐慌而做出極端的應對方式。其次,讓孩子暫時放下學習,讓身體和大腦徹底休息、恢復。在此期間,老師和家長可培養(yǎng)孩子的其他興趣,徹底消除學習疲勞。
期間,可安排專人陪伴一起學習,帶他學會享受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經(jīng)常鼓勵引導,讓孩子將學習與快樂、自信產(chǎn)生連接。最后,家長要用心去觀察孩子,和孩子一起去挖掘他獨特的天賦和才能,在此基礎上,和他一起選擇、制定目標,此時,再用目標導向去激勵他,激發(fā)孩子最大的潛能。
二、孩子產(chǎn)生厭學心理的原因有哪些
(1)情緒和情感消極。有些同學由于學習失敗,學習成績跟不上,受到來至老師、家長的批評訓斥和同學的壓力和鄙視,會產(chǎn)生消極情緒體驗,這種消極情緒不斷積累,會嚴重妨礙學習,導學無動力,把學習視為一種負擔。有部分同學由于害怕學習,惟恐失敗構成對自尊心的威脅,于是對學習產(chǎn)生過度焦慮,從而害怕、討厭學習。
(2)與人際關系差有關。有的學生在家中因受到過分的寵愛,不能正確對待別人,有一種“我即中心”的優(yōu)越感,自私自利,自以為是,對老師不尊敬,對同學不友好,甚至出口罵人,出手打人,因而,師生關系不融洽,同學關系緊張。有的不能正確對待自己,對自己估計過高,目中無人,在學習上大膽激烈有余而理智毅力不足,情緒波動極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產(chǎn)生了厭學心理。
(3)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有些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學習,還以為是為父母而學。當看到社會上一些沒讀書而賺了大錢的人時,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厭學。
(4)學業(yè)負擔過重,產(chǎn)生逆反心理。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拼命給學生施加壓力和學習任務,以致學生完全不能承受,他們很反感老師和家長這樣“無理”地對待自已,于是越來越對學習感到厭倦。
三、厭學的表現(xiàn)有哪些呢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xiàn),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癥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問題。厭學情緒和逃學行為是一對孿生兄弟。厭學情緒是逃學行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逃學行為則是厭學情緒的極端表現(xiàn)。人們常把逃學和厭學聯(lián)系起來。厭學可表現(xiàn)為很多種形式,如: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愿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有的孩子不愿做作業(yè),一看書就犯困;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看不進去”;不愿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xiàn)煩躁,或者轉移話題;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課后卻十分活躍,表現(xiàn)為“玩不夠”。而逃學作為厭學的極端行為則主要表現(xiàn)為不去上學。
四、厭學的危害及影響
厭學是指學生在主觀上對學校學習失去興趣,產(chǎn)生厭倦情緒和冷漠態(tài)度,并在客觀上明顯表現(xiàn)出來厭學的行為。厭學的專業(yè)稱謂“學習動力障礙”,是由于孩子沒有需求、動機錯誤、對學習不感興趣,使得孩子在學習上信念錯誤,動搖和歪曲。那么厭學對兒童身發(fā)展的具體危害影響如下:
1、嚴重影響學習成績,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有嚴重厭學情緒的兒童青少年,缺乏學習的興趣,但是迫于父母的壓力,又不得不固守在教室,學習成績當然不好,更會因此受到老師、家長的責備,出現(xiàn)明顯的焦慮、抑郁情緒,就會更加討厭學習。
2、影響人際關系
厭學兒童學習成績不好,難免受到老師、同學的歧視,學校中很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老師會把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貼標簽,把他們的座位安排到一起。從此,孩子更容易自暴自棄,索性和與自己有共同遭遇的伙伴混在一起。由于報復心理,會出現(xiàn)叛逆、搞惡作劇、欺負弱小同學等行為,嚴重影響其正常人際交往。
3、危害自信、自尊
厭學兒童通常不是不想好好學習,而是缺乏學習的自信,不良的學習成績更加使他們喪失信心。嚴重者會因此而退學,但是厭學對這些孩子的影響遠不只如此。學習上的受挫會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成年后,這些孩子往往缺乏自信,在愛情、人際關系方面更會因此而受挫。
孩子厭學的幾種常見原因:
焦慮
孩子厭學,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一與家人分開就焦慮不安。這中情況最常發(fā)生于家庭氣氛緊張期間,或孩子就要去另一學校就讀的時候。 父母如果反應不當,可能也會令孩子焦慮加深。孩子如果是剛開始上學,家長須注意頭幾天上學前和孩子道別的方式。
家長必須多鼓勵子女,而且不要太注重學業(yè)成績。只要子女已盡了力,即使考試成績不好,也不應苛責,父母要求不過高,子女便無須承受過大壓力,于是焦慮減少,念書也就不感到辛苦了。
人際困擾
有些孩子不喜歡學校是因為沒有朋友。如果小孩總是自己一個人,或者假裝生病逃避課外活動,又或以送貴重禮物來找朋友,很可能就會在學校沒有朋友。父母要傳授孩子一些結交朋友的技巧,同時多為孩子創(chuàng)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
受欺負
有些學生討厭學校是因為害怕同學。如果孩子過分沉默焦慮,喜歡一個人發(fā)呆,出現(xiàn)各種反常舉動,或突然自信心低落,那他可能在學校受人欺負了。
解決此問題最常見的方法是向老師報告,但這是不夠的。向老師報告并不能保證不會再受人欺負。最要緊的是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的根源,讓孩子覺得自己有能力找到防止欺負的辦法。
學習困難
有些孩子不肯上學是源于生理問題。有些孩子不喜歡學?赡苁且驗榛加袑W習障礙。他們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異常,無論他們怎么努力,進步都很有限,加上家長和老師不予體諒,久而久之,自然抗拒學習。有學習障礙的孩子常常精神沮喪,老是沒法完成學校作業(yè),或者似乎總是不聽從老師的話。他們也許無法記住簡單的事情。
怕老師
如果孩子經(jīng)常抱怨老師"太兇"、"不公平",該怎么辦?
家長可以先了解具體情況,再去找老師溝通,說明孩子的個性,嘗試改善老師和孩子的關系。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教孩子自己面對困境,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厭學的原因及處理方法】相關文章:
孩子厭學的原因及應對方法08-22
孩子厭學怎么處理06-16
孩子不愛吃蔬菜的原因及處理方法06-01
快速趕走孩子厭學的方法02-15
引導孩子遠離叛逆厭學的6大方法12-07
孩子粗心的原因及克服方法10-09
緩解焦慮的處理方法11-14
孩子不喜歡幼兒園老師的處理方法02-10
頭發(fā)干枯毛躁的處理方法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