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兩只小獅子獲獎說課稿
兩只小獅子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文,下面請看小編帶來的兩只小獅子獲獎說課稿!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兩只小獅子獲獎說課稿
【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
《兩只小獅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七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該單元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質為主題編排的,目的是教育學生要做一個有良好品質的孩子。這篇童話故事,講述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tài)度,通過一勤一懶兩只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向學生闡明從小應刻苦學習本領,不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這篇課文篇幅較長,表現形式以對話為主。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根據我對教材的理解以及對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天性愛動、富于想象的特點的熟悉,特制定了如下三個教學目標,力求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貫穿以情、趣的激發(fā)為基礎,以讀、說的練習為主線,力求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
。1)、知識技能目標:認識“獅、整、練、習、滾、撲、咬、苦、懶、洋、吞、將、靠、應”14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2)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感悟、互動探究,努力激活教與學的氣氛,力求教學過程的生動活潑。
。3)情感態(tài)度目標:從內心喜歡閱讀、朗讀童話故事;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靠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3、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閱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币虼吮菊n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因為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及他們的閱讀能力,要在語言文字中準確把握所蘊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語言的味道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理解課文中所描繪的小獅子勤學苦練,懶獅子懶洋洋的什么也不干,體會媽媽對他的教育。
【教法學法】
我們知道,“教是為學服務的”,一節(jié)課選擇了較為恰當的教學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以我根據教材特點和配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在“目標調控法”大前提下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
學法則以誦讀、發(fā)現、感悟、體驗為主,旨在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全程參與,主動獲取知識。
【教學過程】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讓他們在感愛好的、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本著這樣的指導思想,特將本堂課的教學思路擬訂為:激趣導入、感受樂趣——識字寫字、鋪墊學文——研讀課文、體驗樂趣——發(fā)散思維、升華樂趣——積累拓展、作業(yè)延伸。
(一) 激趣導入、感受樂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點對于一年級學生尤其重要。創(chuàng)設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情境,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常言道: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于是,上課伊始,我就以談話,多媒體錄像形式,激趣導入,讓學生感受樂趣。
首先問同學們喜歡看動物世界嗎?接下來播放一分鐘動物世界的錄像,讓學生通過直觀的錄像了解了獅子一家人生動形象的生活。這種情境的創(chuàng)設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讓學生初步對獅子有一個了解,自然地引出了本課的內容。
(二) 識字寫字、鋪墊學文
識字教學主要是從音、形、意入手。本課我先出示帶拼音的詞語、接著是帶拼音的生字、最后是去掉拼音的生字。讓學生先讀讀準字音,接著是說識字的方法,記住字形,最后是組詞,其間適時引導學生說句子理解字詞意思。在識字的最后,指導一個苦字的寫法。識字寫字的教學,要做到扎實有效,同時又不能讓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因為如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此時斷失,下面的學文環(huán)節(jié)也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怎樣能讓原本枯燥的識字、寫字吸引學生。只有靠教師的語言,以及對課堂的有效調控。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賦予挑戰(zhàn)性的語言,激勵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如你會讀了嗎?誰能勇敢地讀一讀?去掉拼音你還能讀好嗎?的一系列的教學語言。
(三) 研讀課文、體驗樂趣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尤其是第一學段的閱讀要求中提出:對感受好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以上對《新課標》要求的理解,及本課重難點的把握, “研讀課文、體驗樂趣”的教學中設計了以下教學環(huán)節(jié):
初讀感悟課文主要內容,說理由,深入研讀。
1、 初讀感悟課文主要內容。
讓學生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兩個小獅子的什么事?說一說它們的`表現一樣嗎?師生共同給小獅子起名字。
2、 說理由,深入研讀。
接下來說理由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為了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我將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重點詞、重點句讓學生展開想象,練習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運用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具體、生動的畫面,使學生通過形象感受來理解課文。
為什么叫這個名字呢?從課文什么地方看出來的。以這個問題為學文的主線,始終貫穿在學文的始終。小組討論,在課文中找到畫出來。滲透學法,同時培養(yǎng)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在學生說明理由的同時適時的指導他們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練習朗讀。如為什么一只小獅子起名叫勤勤。學生一定能從課文中找出“一只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边@句話,于是課件出示這句話。再抓住滾、撲、撕、咬這幾個表示動作的字通過做動作來理解,朗讀時抓住整天、非常兩個字通過教師的范讀。讓學生自主體會學習朗讀。
感情朗讀至于文中的懶獅子,雖然學生能很輕易地從文中找到說明其懶的理由的句子,但要達到理解感悟的目的并不輕易。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主要還是讓同學做動作,體會懶獅子懶惰的表現。再通過表演讀來理解懶獅子的惰性及依靠心理,達到品讀感悟的臺階。本課的一個教學目標是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在研讀過成中把第三自然段的問句,以及第四自然段的感嘆句放到課件中加以重點指導朗讀。通過鼓勵學生做動作,扮演角色的方式鼓勵學生反復讀,讀好。課后讀讀說說的練習穿插在理解慢吞吞地說這個短語處。同時拓展了用ABB式的詞語說話。
(四) 發(fā)散思維、升華樂趣
每一篇課文都要給學生一種思想的啟迪,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生命。這篇課文的教育價值就在于教育學生如何看待生活,是做一個勤奮的人還是懶惰的人。所以在“拓展思維、升華樂趣”中設計了想想懶獅子的做法。先讓學生讀獅子媽媽的話體會媽媽對它的教育。抓重點句子,你也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只真正的獅子。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獅子。學生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展開聯想。同時,這也是讓學生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的機會,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語言的舞臺。最后讓學生說說: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以后會怎么做這個問題?學生暢所欲言后,教師總結,只有勤學苦練才能成為真正的獅子。再次體會媽媽對它的教育。之后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想一想你最喜歡誰?為什么?讓學生的思維再次起飛,享受升華的樂趣。
(五)積累拓展、作業(yè)延伸
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一般都有扣人心弦的“起調”,引人入勝的“主旋律”和余音饒梁的“終曲”,這種出色的“終曲”不但可使課堂氣氛高潮迭起,而且能讓學生把這種情感延伸到課外,達到“課雖終,思未了,趣不盡,情更濃”的境界。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我設計了一個拓展積累,和一個開放性很強的作業(yè)。積累關于勤學的名句。作業(yè)是1. 課文編成課本劇演一演。2. 編故事,以“懶懶的變化”為主題,形式可多樣:講故事、演小品劇、畫連環(huán)畫等。因為演課本劇、編故事、演小品、畫連環(huán)畫都是學生喜愛的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我布置這樣的作業(yè),讓學生任選其一,不僅給學生留下了創(chuàng)作的空間,還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做到了形象直觀,條理清楚,便于學生理解,起到了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總之,本堂課的設計重自主、重探究、重合作、重感悟、重體驗,從學生的愛好出發(fā),尊重學生原有的認知和經驗,并在學生自主的基礎上建構課堂教學,力求體現新的課程觀念。
【兩只小獅子獲獎說課稿】相關文章:
兩只小獅子說課稿10-14
兩只小獅子說課稿07-10
《兩只小獅子》說課稿07-14
兩只小獅子的說課稿02-24
兩只小獅子說課稿02-11
《兩只小獅子》說課稿09-21
《兩只小獅子》說課稿06-19
兩只小獅子說課稿06-28
《兩只小獅子》說課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