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通過對比淺談《中職基礎漢語》課后習題設置的合理性
一、引言
《中職基礎漢語》A、B層系列教材是為了母語非漢語的中職少數(shù)民族學生編寫的初級漢語精讀教材,是適用于課堂教學的校本教材。課后練習和教材文本緊密練習,是教材的有機組成部分。通過課后習題的練習可以反饋出學生的學習狀況,使學生能夠對課堂所學的知識及時的查漏補缺,從而老師也能根據學生完成的習題狀況適當?shù)恼{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因此,課后題涉及的是否合理就顯得尤為關鍵。課后題提出的問題,啟發(fā)學生進行閱讀、理解、分析,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論文將對《初級漢語教程》同《中職基礎漢語》的課后習題題量題型進行對比分析。
二、《初級漢語教程》同《中職基礎漢語》課后習題體量分析
。ㄒ唬冻跫墲h語教程》同《中職基礎漢語》題量數(shù)據分析
練習題量統(tǒng)計一般是以練習題的標號為標準來統(tǒng)計練習的數(shù)量,但教材中有些練習標號并不十分明確,若可以單獨抽出作為練習題。并以特定的語言知識或技能形成一次有效操練的練習題,即可算為一道練習題。
(二)《初級漢語教程》同《中職基礎漢語》題量現(xiàn)實情況簡述
1、從全套教材上看。
《初級漢語教程》平均每課的練習題量為8.8,《中職基礎漢語》平均每課的練習題量為9.05,整體上看兩套教材平均每課練習題量相差較小。
2、從個分冊來看兩套教材平均每課練習題量變化量有所不同。
《漢語教程》第一冊為7.15,第二冊為9.2,第三冊為10.05,呈遞增趨勢,但增幅較小,尤其是第二冊到第三冊,僅為0.85;《中職基礎漢語》A層為7.63,B層為10.48,呈遞增趨勢,增幅較為明顯,為2.85。
(三)《初級漢語教程》同《中職基礎漢語》題量現(xiàn)實情況的分析
語言界一致認為足量的練習是保證充分掌握所學的重要手段,三分靠講、七分靠練是十分正確的。北大外文系教授王還也先生曾經指出練習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學習者都是個福音,他強調在基礎階段語法點寧可小一點,也要把它練透,這會在今后的學習中受益無窮。從兩套教材的對比來看,練習題量的設置都較為合理,適合初級階段學生練習的量。但有特殊情況《中職基礎漢語》B層的學生因為整體漢語水平要比A層的學生更為薄弱,故而平均每課的練習題量比A層多2.85,在量上多學多練,從而能夠提高層次水平。
三、《初級漢語教程》同《中職基礎漢語》練習題型的對比
楊繼洲先生曾專門著文將練習題分為:理解型練習、模仿記型練習、智力開發(fā)型練習和交際類練習四類,由于本文研究的對比教材之一《初級漢語教程》恰為楊繼洲先生所主編,所以本文在練習題型上采用他的分類標準,以便在對比時更貼切、更準確。
(一)《初級漢語教程》同《中職基礎漢語》題型數(shù)據分析
。ǘ冻跫墲h語教程》同《中職基礎漢語》題型現(xiàn)實情況描述
1、從總體上看:
、僭凇冻跫墲h語教程》中,模仿記憶型練習占總練習題量的. 36.9%,大大超過其他三類練習題型任何一類所占的比例,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
、谠凇吨新毣A漢語》中,理解型練習所占比例占總練習題量的 41%,超過了其他三類練習題型任何一類所占的比例。
2、從各分冊看
①《初級漢語教程》一、二、三冊
理解型練習所占比例呈逐步遞增趨勢,由第一冊的 18.4%增至第二冊的21.5%,增幅為 3.1%;又由第二冊的 21.5%增至第三冊的 22.1%,增幅為0.6%。
模仿記憶型練習所占比例呈逐步遞減趨勢,由第一冊的 50.4%降至第二冊的38.7%,降幅為 11.7%,;又由第二冊的 38.7%降至第三冊的 21%,降幅為 16.6%。
智力開發(fā)型練習所占比例呈逐步遞增趨勢,由第一冊的 6.8%增至第二冊的22.1%,增幅為15.3%;又由第二冊的22.1%增至第三冊的22.6%,增幅為0.5%。
交際型練習所占比例經過了一個由降到升的過程。由第一冊的 24.4%降至17.7%,降幅為 6.7%;又由第二冊的 17.7%增至第三冊的 32.7%,增幅15%。
②《中職基礎漢語》A和B
理解型練習所占比例呈遞增趨勢,由A冊的 30.2%增至B的 54.6%,增幅為24.4%。
模仿記憶型練習所占比例呈遞減趨勢,由A冊的 50.4%減至B冊的 2.3%,降幅為 48.1%,降幅較大。
智力開發(fā)型練習所占比例呈遞增趨勢,由A冊的 8%增至B冊的 12.8%,增幅為 4.8%。
交際型練習所占比例呈遞增趨勢,由A冊的 11.4%增至B冊的 30.3%,增幅為 29.1%。
四、總結
相對于以前我校用《初級漢語教程》作為本校學生使用的教材(《初級漢語教程》主要是對外漢語適用的教材),且在新疆少數(shù)民族普遍要進行MHK的考試的情況下,我校更需要一套適合中職少數(shù)民族學習的漢語,新編《中職基礎漢語》不僅從題量上跟題型上跟適用于本校學生,而且在題設置的難易度上更適用于中職學生的學習,并且校本教材《中職基礎漢語》還借鑒了MHK的題型,以便能讓中職學生提前感受MHK的考試,從而能為最后一年MHK的考證作為鋪墊。但是同時校本教材《中職基礎漢語》題型的設置也有特別處,在題型分析中也有提到,因為A層教材主要是針對層次稍微好一點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課文的選擇也主要偏重與整篇實用性的文章,就決定了A層的習題偏重模仿記憶型的題也就是提高性質的題;而B層教材針對的是層次稍微弱一點的學生,課文選擇主要偏重于實用性質強的對話型題材,也就決定B層的習題偏重理解型的題也就是基礎性質強的題,這種設置也是適應不同層次學生需要,也是校本教材編纂的特殊所在。但是相對于漢語教程,校本教材的閱讀題相對較少,建議應該在后十五課酌量增加,這樣才能鍛煉本來就不怎么閱讀其他漢語題材的中職學生。本文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望讀友專家能夠批評指正。
【淺談通過對比淺談《中職基礎漢語》課后習題設置的合理性】相關文章:
淺談陽光課后練習題06-15
論文:淺談中職機械基礎課堂有效教學06-12
淺談英漢主語的對比與轉換論文02-14
淺談賓語和補語的對比教學02-17
淺談漢語拼音教學04-13
漢語拼音教學淺談06-12
淺談中職學校禮儀教育03-27
淺談高中語文教材課后習題的處理論文07-04
淺談基礎系梁論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