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抒情散文
“我是一匹來自草原的馬”,“我是一只來自天山的羊。”“我是一只來自南國的雁”,“我是一只來自雪山的鷹……”有幸被總政治部召進北京,寫一部十二集的電視片,創(chuàng)作組中六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同仁,在自我介紹時,都以當?shù)匾环N動物,對自己作著充滿詩情畫意的描述。輪到我時,我沖口而出:“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還是一匹孤獨的大公狼。同仁驚愕,隨之哄笑,皆以為我幽默,其實不然。
對于那些恪盡職守辛勤工作的人,對其比喻往往都是采蜜的蜂,種花的丁,燃燒的蠟,吐絲的蠶。而我覺得這些比喻對于我,都太詩化,太浪漫,都概括不出我內(nèi)心能認同的特色。以有限的生命,追求無限的目標,用小跑匆匆趕路,辛勤耕耘人生的我,到底像什么?我反復比較后感到,我真像一匹北方荒原上的孤狼。
狼,給人的印象,似乎很兇惡,也很殘忍,讓人也感到很驚恐,對這些我當然不敢茍同,但從對狼的表面印象深化下去,狼的特點和我就最相似了。至于不敢茍同之處,只能說任何比喻都有缺陷。
狼是一種強悍的動物,強悍的生命往往麗附于動蕩;而弱小的動物,往往都喜歡安寧。弱小的動物將命運寄托于一種不變的必然,強悍的動物將命運寄托給生活中無數(shù)的偶然,用一連串難以預料的偶然,才串起一個生命的強悍。我在不懈的追求,追求就是永恒的動蕩,動蕩也是追求的搖籃。一個男人在動蕩而又坎坷的人生中,接受了那么那么多的愛,也會接受許許多多的'恨,在愛與恨的鍛壓下,這個男人應該活得很堅強,他想干成那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大約最終一定能成功。
有人說,中固人是吃菜長大的,菜通草,也就是說中國人無論從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屬于食草類的高等動物,所以就缺少攻擊性。而西方人是吃肉長大的,食牛排都半生不熟的帶血筋,他們應屬食肉類的高等猛獸,所以就富于進攻和冒險。這種說法的科學性在哪,我不得而知。想想自己的食譜,主萊是白萊幫子,可我的性格,卻極富于攻擊,人生就應該追擊:攻擊的手段,不正是狼的基本生存手段嗎?本來是食草類動物,卻在不斷攻擊,這是不是一種叛逆呢?溫良恭儉讓,本是我們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腳要站在傳統(tǒng)的基石,腳又要去叛逆?zhèn)鹘y(tǒng),傳統(tǒng)才會流的很遠,在流的很遠的傳統(tǒng)中,就出現(xiàn)了一匹食草類的狼。
認準了一個目標,狼能窮追不舍地千里追蹤,兇猛地進行萬里奔襲,驃悍無畏地闖蕩天下。那追擊的堅韌,追擊的頑強,追擊的苦楚,為追擊的可能成功,而激動不已,而不怕流血的一搏,我恰有相酷之處,不達目的,就是不能罷休!是鐵血男兒,卻有邪勁野性,但能頂天立地。若都像一匹孤狼敢去包打天下,歷史的文典中,就絕不會有濫芋充數(shù)的典故。
不是說,人生能有幾回搏嗎?尤其是人生的緊要之處,必須困獸猶斗,全力以搏。搏擊的撕咬,可能會被抓傷,可那渴血的愿望,不正是從搏擊中獲得極大歡樂?所以,那餓狼捕食的搏殺,才激發(fā)我一種瘋狂的熱情,我以瘋狂的熱情搏殺那無限的追求,只要咬住命運的咽喉,我就絕不會松口。
在北方那寒冷的荒原上奔走,落寞、荒涼、孤苦,就會永遠的陪伴著,我那荒原中身姿雄健,機敏異常的孤狼喲!一顆偉大的心靈,永遠都背著沉重的十字架。狼在實現(xiàn)偉大嗎?我在苦耐孤寒中,燃燒著一顆狼一樣的心靈。
“狡猾”一詞,在漢語中是貶意,可在英語中則和聰明、機警、敏銳相通。沒有大智,哪來的大勇?不能自強,何以自立?不能自立,何以自逞?狼能自立,我緣何不能自強?浮腫的歷史太需要歷史的主動,面對天敵的狡詐,忠厚大約就是平庸的無用;脑蕴跽,荒原也無情地淘汰強者,荒原才能造就出敢于撕咬的更強者。扶弱抑強是一種“美德”,可成大事業(yè)者,從來都是抑弱扶強,生態(tài)平衡誰主宰,沉浮之中,我問蒼茫。
狼有情嗎?虎毒不傷兒。那求偶的狼嚎,是多么慘烈,多么驚心,更是多么的熾烈,文謅謅的小男人,能理解這雖然很蠻荒,卻赤誠深沉的愛嗎?守財奴守著元寶不敢吭聲,少女卻敢為愛情歌唱,而那敢為愛戀歇斯底里的嚎叫,又該是一種什么樣的品格。
嚎叫中,我寫下了這些詩篇,這里有狼的孤寂,也有狼的愛戀。而那第一個讀懂了這瘆人狼嚎的,才是最后一個讀懂這些詩篇的人,我企盼這唯一的一個,能默默的為我,也為自己進行祝愿。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作文06-12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詩歌范文12-26
一匹來自北方的狼_1000字02-11
我來自塵土抒情散文07-19
北方的抒情散文10-28
北方梟狼詩歌07-02
北方蒼狼詩歌12-18
我與北方有個約會抒情散文09-10
北方的雪抒情散文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