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 2002-07-11 王曉輝
為了深化素質教育,亟待解決的一個嚴肅問題是確定素質教育的內涵,進而建立素質教育規(guī)范體系,以便使全國的基礎教育工作具有可以遵循的統一標準。 從哲學的觀點看,人的發(fā)展應當是全面的;但是作為國家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卻應當和只能為青少年一代實施基本素質的教育。一般來說,任何知識,任何思維能力,任何實際技能都可能構成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素質內容。毫無疑問,我們應當鼓勵學生廣泛的學習興趣,自由地發(fā)展自己。學校也應當開設一些文學、藝術、科技等多領域的選修課或業(yè)余活動,但是彈好一首鋼琴曲、寫好一篇毛筆字都不是未來公民所必需的,也不應當成為學校日常教學工作的核心內容。我國社會的公民,必須具有漢語的書面和口頭語言能力,以表達自己的思想,理解社會及他人的想法;必須學會計算,以從事基本的經濟與技術活動;必須掌握基礎的外語,以便進行國際交流;必須具備基本的公民道德品質,以便在社會生活中與人和諧共處。因此,除道德教育是融于全部教學活動的教育內容之外,語文、數學和外語將是我國素質教育中永恒的學科,如果不能保證義務教育之后青年獲得這三門學科的基本知識和能力,那么他們學習的任何其他知識和能力都顯得蒼白而無意義。 正如義務教育涵蓋的是全體適齡兒童一樣,素質教育必須面對全部兒童。我們不僅要保證所有兒童入學,也必須讓他們獲得起碼的知識和技能。1996年1月,經合組織教育部長共同提出,要使終身學習成為每個人的現實。法國最近在初中教育改革中提出“建立為所有人的初中”,就是要使“初中能夠接收所有學生而不論其狀況如何,并以公正的方式對待他們,使他們理解,同時體現機遇均等和優(yōu)質教學的理想”。面對未來的知識社會和學習化社會,我們的素質教育不應當制造半成品,更不允許出廢品,要使每個青少年在離開學校時都具備在社會生活中立足的本領,都有繼續(xù)學習的能力。 凡是納入素質教育的學科都應當是可以評估的,以便了解每個學生學習和每所學校教學的真實情況。評估的最本質特征是監(jiān)測,而考試的基本目的是篩選和淘汰,盡管考試也具有監(jiān)測的特征。通過抽樣或普遍的評估,教育管理部門可以及時掌握不同階段素質教育的狀況,總結教學的經驗與不足,并可以將信息反饋到學校和教師,以便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但是評估的結果不應成為學校篩選或升學的依據,以便保證評估的科學性。 既然素質教育是可評的,那么就具備了進行比較的基本前提。首先,我們應當把評估比較作為教育宏觀管理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可以進行不同地域的比較,特別是進行東部地區(qū)與西部地區(qū)的比較,以便發(fā)現不同地區(qū)教育發(fā)展的水平,采取有力措施縮小教育發(fā)展的差距,促進教育的平等和公正,保證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進行不同時期的比較,以便從歷史的角度把握教育發(fā)展的脈搏,為未來教育進步提供可見的尺度,當然也可以成為未來教育進程中的預警工具。其次,評估比較可以在不同學校中進行,只是為防止學校之間可能出現的攀比,這一方法要慎用。實際上,如果能夠把握住學校在學生入學時和畢業(yè)時的評估成績指標,就能開展學校之間的評比,有利于引導學校向積極的方面努力。
[探索者:對素質教育內涵的探討]相關文章:
2.素質教育論文
3.愛情傷感內涵說說
4.有內涵的成人謎語
5.內涵運動會加油稿
6.內涵謎語及答案
7.勵志內涵語句
9.很有內涵謎語及答案
10.搞笑內涵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