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導游就是要把紛至沓來,令游客眼花繚亂的景致中最美麗,最有價值的幾處勝景呈現(xiàn)在游客面前,昂揚起他們探奇攬勝的精神,激起他們探奇攬勝的興趣,幫助他們獲取到最有特色,最有魅力,最賞心悅目的旅游資源。而做為語文教師有著與導游異曲同工之妙的功能,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能挖掘出文本教材中最鮮活,最亮麗,最有價值,也最能對學生的個性張揚有滋養(yǎng)作用的資源,然后把這份少而精的文本資源幻化成一道風味獨特的大餐,引導學生賞其色,觀其態(tài),聞其味,嗅其香,評其“烹飪”技巧,最終入腹入心,融入自己的知識之囊,滲入自己的智慧之根,匯入自己的精神之源,成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一份精致的“營養(yǎng)品”。那么語文教師如何當好課堂導游呢?
一 、“導游”要讓學生在悠然閑適中攬勝
觀摩過許多被各級領導冠之以典范的語文課,但總有一種特別吵鬧,特別疲憊,特別繁雜的感覺,教師不厭其煩,樂此不疲地領著學生由字詞到句段,由結構到主題,由立足文本到課外延伸,由此教參的點撥到彼教參的全解,而學生忽而復述課文,忽而描摹畫面,忽而譴詞造句,忽而口頭作文,課堂熱鬧靈動得很,氣氛火爆熱烈得很,宛如一群游客被導游牽著鼻子,一會看槐榆丹楓,一會賞層林疊翠,一會踏幽谷深壑,一會聽溪澗潺潺,雖然看個全面具體,但因馬不停蹄,走馬觀花,致使哪個景致都浮光掠影,如過眼云煙,游客除了仆仆風塵,鞍馬勞頓之外對哪處景觀都缺乏細細地品味,靜靜地觀賞的機會,以致讓那份最美的風景隨身心勞頓而淡薄,而消散。所以筆者認為語文教師必須當一個出色的課堂導游,讓被眼花繚亂的景觀困擾得無所適從的學生有一種自己瀚海探寶的閑適和自由。日前,有太多的合作式討論式教學走了樣,官本位,追時尚,求浮華的色彩愈來愈昭顯,學生議而不思,說而不聽,教師不是成蜜蜂狀在課桌間極盡活躍之能事,就是站在講臺上坐山觀虎斗,微笑地任學生評說而不置可否。教育家東纓說過,課堂適度的寧靜悠然的時空,是思維萌芽速長的產(chǎn)床,智慧、人格、方法、信心,絕不是震天動地吶喊出來的,反倒來自于沉靜悠然地深思和聯(lián)想,而不是那種表面虛假的熱烈。因此,筆者認為,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必須在課堂上給學生一個“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悠然閑適的氛圍,學生才能在心神愉暢中,在沉思的蓄勢中,炸響思維的驚雷。
二、“導游”要用一雙慧眼提“亮點”勝景呈現(xiàn)給學生
東纓老師說過,知識大林,原本針葉闊葉相雜,喬木灌木互混,根根纏繞,干干相依,枝枝覆蓋,葉葉交通。的確,語文是一個包羅萬象,內(nèi)容豐富,涉獵的范圍極其廣泛的學科,文本中除了有天文地理,歷史哲政,風土人情,世態(tài)民風等知識之外,還包含著許多語文學科本身的知識,如修辭邏輯,譴詞造句,行文結構,寫作手法等等。通俗地講,一篇文本就如一個旅游景點,有奇花灼灼,也有怪石嶙峋,有素湍綠潭,也有松竹并茂,語文老師如果把這些東西一股腦地全塞給學生,既會讓學生有眉毛胡子一把抓,草木皆兵的龐雜之感,也會導致教學內(nèi)容散而不凝,粗而不精,寬而不深,很難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知識體系,更會因其血肉俱全,筋骨俱現(xiàn),而使文本的精髓陷于云山霧海之中難以準確把握。所以教師要先自己備通、備透、備爛教材,然后于紛華繁復中提煉出文本中最燦爛的,最有價值的亮點,就如導游親歷千山萬水后最終選擇幾處最佳景致呈現(xiàn)給游客駐足細賞一樣,這是大浪淘沙的慧眼識珠,也是木秀于林的真知卓見,更是思維的獨特度和創(chuàng)新度。當然,泰山日出堪稱塵世絕景,黃山勁松乃是世間絕美,敦煌的壁畫馳名天下,我們薊縣盤山的柿子也聞名遐爾,每篇文本都有自己潛在的光華和靈性,教師要把文本中能使學生生命、智慧、情感大迸發(fā)的磁力資源挖掘出來,一靠全身心融入文本的態(tài)度,切忌敷衍了事,照本宣科。二靠自己視野大敞,智山高登,一步步走向博大,逼近精深的知識底蘊,才能鑿石見珠。三靠自己對學生生命的關注和對學生生命透辟的解讀以及對學生有一顆博大而深沉的愛之心。如教授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時,我抓住兩處“勝景”,讓學生賞析品讀。1、“四次流淚”的“淚”分別包含著怎樣的情愫?2、一處背影,即引導學生對父親爬月臺的背影描寫進行賞析和仿寫。如果學生對這兩處“勝景”心領神會,深入精髓,文章其它內(nèi)容即能迎刃而解。又如教授朱自清的《春風》一文,我仍抓住了兩處勝景,1、賞析北方春風描寫的精彩語句并提煉出北方春風的性格特點。2、北方春風讓你想到一種怎樣的精神?這樣集中問題的探討不僅聚焦了靈散的思維,更能促進學生對抓主干帶側枝的閱讀技巧的把握,還能精深凝練地把文本的“魂”于紛繁提煉出來。總之,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必須發(fā)揮出當優(yōu)秀導游的功能,把那份最卓越,最美好,最光彩的內(nèi)容提煉出來,讓學生盡心觀賞,盡情評點,然而盡興納入懷中。
三、“導游”要引導學生探究奇與勝誕生之根源
泰山日出勝在于濃霧中噴薄而出的壯觀與雄豪,錢塘江大潮勝在其雷庭萬鈞,氣沖云霄的氣勢,桂林山水勝在其清如晶,靜如鏡,綠如翡翠的鬼斧神功,我們盤山的柿子勝在其碩大滾圓,香軟潤口的質感,只有不僅知其奇,明其勝,而且知其所以奇,所以勝的導游才是最具生命的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導游。語文教師與學生之間是用知識激活知識,用生命激揚生命,用心靈激動心靈,用人格激勵人格,他不僅要把文本中最美的勝景在千錘百煉后提煉出來,使課堂上鮮活的生命無時無刻不在春潮般的涌動,焰火般地綻放中提升和跨躍,更要讓學生明白到“奇”與“勝”誕生的源頭活水,從而產(chǎn)生一種熱切追蹤,主動創(chuàng)造的欲望和情趣。如朱自清的名作《春》奇在作者對江南春天的描寫如此溫柔與動情,而這情之源頭是作者對春天發(fā)自肺腑的眷顧以及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出色運用的高超寫作技巧,在作者筆下,春已不是一個普通的季節(jié)名詞,而是一個溫文爾雅,嫻淑純凈的少女一樣迷人可愛,正因為作者如此專情地投入和高超寫作技巧運用,使《春》處于寫景抒情名篇中的佳作。在語文課堂上,筆者經(jīng)常看到教師一絲不茍地羅列知識要點,但卻忽略了對作者創(chuàng)作情感,生命個體和寫作技能的探究,導致許多學生明析了這個人物性格,那個句子的含義,但卻不清楚這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物植根于一種怎樣豐富的情懷里和智慧的生命中,所以我們的許多學生學賞到的是一些如水中花一般脫離根基,脫離泉源,膚淺而又粗陋的奇勝景致,而對于孕育出奇與勝的天府之土,創(chuàng)造出奇與勝的蔥智靈氣,卻有一種懵懂和混沌的漠視甚至無知。
四、“導游”要提供賞奇攬勝的路徑與方法
橫觀中外,豎看古今,許多文化積淀厚重之人或審美情趣高雅之士,均能于凡俗常景中以桌爾不群的視角欣賞到超凡脫俗的奇勝景觀,并使之成為千古絕美,寒山寺普通的鐘聲足以讓敏感多情的方紀癡迷守望一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本屬凡景但在曹操眼中卻是激發(fā)起他凌云壯志激躍的詩韻……由此可見,要想賞到真正的奇與勝必須調(diào)動起自己的情感體驗,一句話,游客自己情感的風暴和機敏的心志是讓這份奇與勝在心靈中扎下深根,并讓自己一生時光都能沐浴其芳華的最佳路徑。我們也許寫不出《春》那樣的絕世佳作,但是對春的憧憬和熱愛也是我們心中永恒的情感。我們也許寫不出《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樣的文本精華,但我們的心靈中肯定也有過一段悠悠的往事被它牽動。所以教學每篇文章,引導學生探奇攬勝時,教師都要先讓自己與文本水乳相容,從而激發(fā)學生思想情感與文本的思想情感相合拍,相共鳴,從而產(chǎn)生思維和情感相互撞擊磨合,最終轟然合一的風暴。如講《背影》一文“背影”這一精典細節(jié)時,我動情地講了自己70歲的父親在烈日炎炎下給我修自行車的背影,在我的感召下學生們思門大開,有的講了勞累了一天的母親傍晚還給自己刷鞋的背影,有的講爸爸在麥地里割麥汗流浹背的背影……我知道學生們已經(jīng)找到了賞奇攬勝之最佳路徑,那就是把自己融入到文本中去。其次,我還引導學生認識到不同的勝景有不同的賞析路徑,就如觀桂林山水最好駕一頁扁舟,賞泰山日出,最好凌泰山絕頂,渴望古樸風情最好去云南麗江,想一睹帝王奢華生活最好去清東陵一樣,每篇教材的探奇攬勝都有最佳捷徑,如《春風》一文賞春風氣勢之勝,可以從疊詞、短句和排比句入手。《孔乙己》一文賞人物之勝,可從背景、語言、神態(tài)描寫入手!栋踩摹芬晃馁p腰鼓之烈,可從反復修辭入手?傊缬斡[可攀援崖壁,可登臨頂峰,可駐足山腳,可靜坐半山亭,只有找到捷徑,才可能賞得快,賞得透,賞得美。
五、“導游”要引導學生把奇與勝在心中沉淀下來
探奇攬勝的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造精神中和生命中的奇與勝,而這種創(chuàng)造不是普通層面地創(chuàng)造,而是心靈中的一種積淀,是靈魂中的一次陶冶,是精神中的一份豐富。賞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成樹梨花開”中雪的韻味與靈秀,我們自會創(chuàng)造一份純潔與美好的情懷融入自己生命的激情中。賞了“會當凌絕頂,一臨眾山小”中攀援絕頂?shù)臍馄桥c豪邁,我們自會把笑傲一切困苦和艱難的氣概融入自己的血液里。所謂學以致用,把文本中賞心悅目的那道風景,那份別致,內(nèi)化為自己情感或靈魂中的美好與修養(yǎng)才是探奇攬勝的最高境界,才是語文教學實現(xiàn)其人文關懷的最終歸宿。一位好的語文導游必須能做到既讓學生在文本的奇勝景致中大飽眼福,情感波蕩,又能把這份美麗內(nèi)化為學生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和肥沃土壤。例如講《生命的意義》一文時,我引導學生們首先分析了云杉、青松、花環(huán)、春意盎然的大地這段環(huán)境描寫的特色及作用,并順勢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如果有一天,你能來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前,你會獻上什么禮物表示自己對列士的懷念和敬意,同學們暢抒已見,有的說獻上和平鴿,有的說獻上一束梅花等,還有的說獻上2008奧運會吉祥物等等,他們不僅能有理有據(jù)地闡明自己獻上禮物的原因,而且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繼承其遺志的心愿格外動情。講《女媧補天》,我讓學生們跳出課本的限制,通過想象,自己創(chuàng)作一部女媧補天的起源和經(jīng)歷過程的神話,學生們個性突出,想象奇特,創(chuàng)造出千姿百態(tài)的而又靈動多姿的女媧補天的故事,那份洋溢著自信的激情在年輕的生命中煥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的活力?傊Z文教師要讓文本中那些死板的,固定的,看似平凡的奇勝之景流動起來,飛揚起來,讓他在“游客”的心中煥發(fā)異彩,并通過學生自己的加工再造,便生命徹悟,使能力張揚,使靈性迸發(fā)。
語文教學有博大精深的價值,它需要歷經(jīng)艱苦而漫長地,乃至終身的學習,在不斷地對智慧的啟迪,對生命的重塑,對修養(yǎng)的提升過程中,漸漸領悟真諦,感受其價值。當好語文課堂導游,使語文課堂不再成為壓制學生個性,規(guī)范學生思維,羅列堆砌一些枯燥的知識點,讓學生成為精神侏儒的刑場,而成為一個鳥語花香,百草豐茂,讓學生自由舞動情感,綻放亮麗青春的旅游勝地,這將是語文課堂嶄新而燦爛的新天地。
郭巨存
[語文教師要當好課堂導游]相關文章:
3.導游詞要怎么寫呢
5.當好值日生的總結
7.導游帶團導游詞
8.語文教師教學隨筆
9.導游帶團導游詞范文
10.導游自我介紹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