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回放】
一、話題探討
人生有不同的追求,但最終的目標只有兩個字--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
有人說:“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保ó吺缑 《提醒幸福》)
有人說:“幸福來自我們內心,而不是外界!保s瑟夫紐頓 《人生何求》)
愛爾蘭作家巴克萊則對幸福做了這樣的闡釋:
幸福的生活有三個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愛人。
有希望。
亞歷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禮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給了甲一大筆錢,給了乙一個省份,給了丙一個高官,他的朋友聽到這件事后,對他說:“你要是一直這樣做下去,你自己會一貧如洗!眮啔v山大回答說:“我哪會一貧如洗,我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偉大的禮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個要是只生活在回憶中,卻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經開始終結;貞洸荒芄奈栉覀冇辛Φ纳钕氯,回憶只能讓我們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監(jiān)獄。
有事做。
一個英國老婦人,在她重病自知時日不多的時候,寫下了如下的詩句:現在別憐憫我,永遠也不要憐憫我,我將不再工作,永遠永遠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過失業(yè),或者沒事的時候,他就會覺得日子過得很慢生活十分的空虛。有過這種經驗的人都會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種幸福。
能愛人。
詩人白朗寧曾寫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對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蘇醒!
生命中有了愛,我們就會變得煥發(fā)、謙卑、有生氣,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著我們去完成。有了愛,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變得萬紫千紅。
最美的禱告應該是:主啊,求你讓我有力量去幫助別人!
(巴克萊 《幸! 余也魯譯)
讀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想法?贊成這些說法嗎?如果贊成,你有類似的體會嗎?如果不贊成,你是怎樣認識的?
二、寫作練習
第四題:如有條件,小組分工合作,進行一次“幸福指數”問卷調查活動,然后就調查結果寫一篇評論文章。
要求:
1、設計調查問卷(例如,一:○時常感到幸福;○偶爾感到幸福;○極少感到幸福;二:○喜歡學習;○感到安全;○父母愛自己……)。調查項目應包括不同社會身份的人。
2、在適當范圍展開調查。
3、統計調查數據。
【寫作指導】
本單元寫作訓練的話題是“發(fā)現幸福”,這樣的選題,顯然是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握幸福的人生航向;寫作知識訓練點是“學習縱向展開議論”,屬議論文選材整合、結構布局方面的訓練立項。 這樣的選點,也是針對我們議論文寫作的現狀,幫助我們提高透析社會現象、認識客觀事物、把握規(guī)律的能力。故此,我們要吃透文本內容,激勵幸福情志。把握以下要點:
一、讀題取要、強化目標
寫作是一種情緒的藝術凝聚、生活的理性思辨、心靈的美好祈禱,本該是大海般的自由奔放,但作為標準化考試背景下的作文就另當別論了。一有其“大綱”“考綱”之別;二有其命題考評之別。有人戲稱應試作文皆為“兩分鐘、兩個人”(針對評卷人和評卷用時)而作,也算是一語中的。因此,在我們的單元寫作訓練中,理應落實“課標”所示的三維目標,聚焦選題的知識點和能力點。
本單元選題四,是材料背景下的定體作文,選題要求我們積極參加“幸福指數”調查的社會實踐活動,認真做好寫作前的調查整理工作,要學會歸納調查材料、整合材料信息,明確評論體式,選擇評論角度、鎖定評論焦點、闡明幸福觀念。
首先,我們要解讀題目關鍵詞“幸福指數”的內涵,“幸福指數”是一個多維度、多視角地反映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觀念的調查體系,是有關國計民生的考查體系,也是對經濟發(fā)展、民生福祉的關注。
其次,作為中學生,可在適當范圍內展開調查,如在中學生范圍內展開幸福指數問卷調查,以下提綱供參考:
中學生幸福指數調查問卷
1.你是 年級學生?□初中 □高中;你的性別:□男 □女
2.你的興趣、特長是什么?
3.你對你的幸福生活有明確的認識嗎?
□有 □沒有
有的話請具體描述。
4.你對你的人生目標有明確的規(guī)劃嗎?
□有 □沒有
有的話請具體描述。
5.你覺得你的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構成?
□家庭富有 □家庭和睦 □走讀有父母接送
□老師的獎勵 □勤奮讀書 □國富民強
□學習進步 □幫助同學 □考上理想的大學
□朋友的相知 □吃美味大餐 □體育鍛煉
□捐助貧困兒童 □見義勇為 □找到滿意工作
□父母的疼愛 □穿上漂亮衣服 □資助殘疾人
□外出旅游 □健康平安、平淡 □參加公益活動
□每天上網玩游戲 □和同學相處關系融洽
6.你常常感到不幸福的事有哪些?
□老師要求嚴格 □家長太嘮叨 □作業(yè)太多
□學習成績下降 □每周上體育課 □參加義務勞動
□早晨7點以前起床 □和同學鬧矛盾 □不受老師關注
□老師講課枯燥 □早操和課間操 □每周一次團班活動
□前途迷茫 □學習壓力大 □父母不和
7.你是否愿意將自己的幸福與人分享?
□愿意 □不愿意
8.請列出你認為人生必然幸福的5個理由。
9.請列出你認為幸福的人必須要做的10件事:
10.你感到幸福的時刻:
□時常 □偶爾 □極少
11.如果幸福人生的滿分是100分,你給自己的幸福生活評分是多少呢?
我的幸福生活是 分。
二、解析材料、選點突破
(一)、從總體上看,本單元給我們提供了三類材料。第一,話題背景材料;第二,類文閱讀材料;第三,寫作命題材料。
這里重點談談對類文閱讀材料《讀書人是幸福人》的解讀,初步感知縱向層進式的論證結構。(論點內涵的遞進)
《讀書人是幸福人》的論證結構:
1.讀書人是幸福人,擁有物質以外的精神世界。(引論,提出問題。)
2.讀書人超越時空的經歷與經驗。
3.讀書人崇高精神的感化與陶冶。 (本論,分析問題。)
4.讀書人避惡揚善的高雅情趣。
5.讀書是幸福人,回扣總結。 (結論,解決問題。)
分析上述結構形式、結合文本內容,顯而易見,第二至四段的論述不是并列的,而是逐層深入的,屬闡釋論點內涵的遞進,從“為什么”的角度,由淺入深;從粗泛的人生經驗,到具體的閱讀體檢;從一般的閱讀體驗到“更為重要的”“避惡揚善”的品格。其縱向開掘的材料順序體現了嚴密的邏輯性,不可顛倒。
只要我們把握了這樣的閱讀知識點,以讀領寫,我們也就能立足于單元寫作輕松快樂的支點,感受到習作本身的創(chuàng)意與幸福。
(二)、針對“寫作練習四”我們還要掌握評論文的體式特征,依據調查結果選擇評論的聚焦點。
作為幸福指數所反映的一種幸福觀念或幸福感覺,更多的是針對思想行為、價值觀念的評論。應符合思想評論的要求,一要有事理性,二要有針對性,三要有邏輯性,所謂“事理”是指要言事成理,不可泛泛而談,羅列各種幸福感覺而不能體現作者的觀點立場及審美觀、價值觀。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評論文要有的放矢,針對不同的幸福觀,確定某一典型的觀點展開評論。
本題寫作要針對調查問卷就“幸福理由”歸納整理出評論點。
例如:我們可以按遞進式的結構思路整理“幸福指數問卷”結果,歸納出如下評論切入點:
物質上的滿足 心靈上的愉悅 奮斗的收獲 奉獻的充實 平凡的偉大
有了上述切入角度,我們就可以聯系思想實際、選擇其中某個評論點,表明自己的立場觀點,旁征博引、有的放矢,闡明積極向上的幸福觀和人生觀。
三、縱深開掘,拓展思維
作為一種作文的結構方式,所謂“縱”是針對人物表現、事物發(fā)展、事理推演呈現出的自身規(guī)律或線性特征、固有時序等范疇而言的,其基本特征是文章的論理考據、結構鋪排必須遵循時序或邏輯上的規(guī)律性或關聯性,不可自行其是或顛三倒四。其表現形式為:
1、從觀點內涵的角度層進:由淺入深、由小而大、由近而遠、由表而里等。
2、從論證步驟的角度遞進:引證,回答是什么;本論,回答為什么;結論,回答怎么樣。
例一:評論焦點:讀書就是幸福
遞進結構:《讀書人是幸福人》的第二至四段的遞進結構便是論點內涵的分解中體現出的縱深開掘的方式。
例二:本單元寫作訓練題(三)
中心論點:幸福在我心中
遞進結構:
1、幸福是一種樂觀的思維。(幸福是什么?)
2、樂觀是一種崇高的境界,是放大快樂的睿智。(為什么是幸福?)
3、不卑不亢、知足而知不足便能樂觀豁達、幸福永遠。(怎樣才能幸福?)
例三、評論焦點:平淡也是幸福
遞進結構:
1、平淡是一種求真務實的態(tài)度,處事不驚的作風,立世修身的品格。
2、只有平淡才能抵制世俗物欲誘惑,才能感受美麗人生,追求幸福生活。
3、我們不應該將平淡看做一道過時的風景線,恰恰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將個人理想與民族利益聯系起來,才能擁有一份平淡寧靜。
四、鏈接生活、凸顯本質
近年來,高考作文卷不乏內容空泛、人云亦云、遠離生活、浮光掠影之作,究其原因,在于題例訓練脫離生活實際,讀而置身文本之外,寫而囿于俗套之中,因此,我們的單元寫作宜立足話題、滲透考點、鏈接生活、拓展思維。
本單元寫作話題“發(fā)現幸!睘槲覀冮_啟了人文的視角,拓寬了生活的視野。幸福蘊于紛繁蕪雜的生活之中,淡褪了五彩繽紛的生活,就遠離了快樂幸福。只有深入生活,面對生活細節(jié)才能發(fā)現幸福,分享幸福。
古圣先賢在“侍坐”中“各言其志”,分享自由幸福!安删諙|籬下”的愜意、“千里共嬋娟”的溫馨是幸福;“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忠勇亦是幸福。如此生活似乎雅而不俗,轉換視角我們會發(fā)現:獨處陋室、心系天下寒士,關愛家人朋友,捐助貧困兒童,幫助殘疾人是幸福;攻克學習難題,考上理想大學,獲得滿意工作也是幸福;同學相聚,家人團圓,賞山川之美、品詩畫之妙更是一種幸福。有了生活的源頭活水,便能激起無盡的藝術想象,獲得無限的審美愉悅,從而視通萬里,思接千載。
在本次寫作練習中還得注意的問題是:
第一、在評論文中,要注意“透過現象看本質”,不得機械羅列問卷結果,就事論事,解說現象,推介個人喜好。如有人說“學好數理化,幸福遍天下”,就此展開評論,若僅從學科內容和特征上評論,那是就事論事、舍本逐末;若從學習目的、人生理想的角度展開評論,則是由表及里、透過現象論本質。根據“幸福指數”展開評論,首先要在調查對象中理出體現幸福觀念的現象特征,然后根據個人對幸福的主觀感受或個體體驗,選定評論的焦點問題,從人生觀、價值觀的角度剖析不同的幸福觀,從調查對象的客觀表象透析其思想本質,表達各人的立場觀點。
第二、要學會闡述論點、發(fā)散思維,從而鏈接生活細節(jié),不得泛泛而論、云山霧海。如論“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就得讓人明白一種怎樣的心態(tài),讓人體驗到幸福是奉獻,是奮斗,是自信,是自足,還是淡泊寧靜、無私寬容的心態(tài),取其一,便能以點帶面,縱深開掘。
【佳作展示】
撥動幸福的心弦
--也談中學生幸福觀
沙市中學 陳欣
正如“中學生幸福指數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的那樣,“家庭的富有”“漂亮的衣物”“味美的大餐”……這個紛撓的世界中,幸福不一而足,形形色色的元素輕而易舉的就能擊中我們的幸福感。然而相比而言,有的幸福似有實無,即便失去也在所不惜;而有的存在卻只關乎本心,惟有誓死捍衛(wèi),不舍追隨。
也許一頓“味美的大餐”,曾讓我們盡享口福,頓添生活的美色,但擁有相知之友難道不是一種永恒的幸福?是誰會在你胃疼時,不用過多詢問便能送來藥和熱水?是誰總能在你生日時打來電話,寄來你最愿收到的生日禮物?是誰會像父母一樣關心你的晚餐是否干凈,昨夜有無失眠?這些陪伴幫助我們的人,將我們掛于心中,讓我們不知什么是寂寞?墒牵@些體貼,這些關懷并非我們幸福感的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當鐘期既遇,從那一曲蕩氣回腸的《高山流水》中,我們聽到了答案;當向秀走入山林,來到嵇康身邊,同他打鐵時,我們聽到了答案,那山的巍峨,水的奔騰里是無言的理解,是認同是相知;那呼呼的風箱里吞吐的是默許、是支持、是相守。春風拂及大地,受惠的何止是地表的草木,還有葉底的黃鶯,還有地底的熔巖,而朋友就如春風一般,我們受其滋養(yǎng)的何止肉體,更有精神與靈魂,而其間的幸福,惟有相知之人才能體會,豈可言傳?
可相知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當我們沉浸于“被知”的幸福中,我們不也該盡已之力去讀懂他人嗎?友情雖不是功利的付出并企求回報,但惟有雙方同等適時添加籌碼,這架幸福的天平才可長久平衡,而當我們?yōu)橹鎏聿裥綍r,幸福的火焰只會更加溫暖。
也許一個“富有的家庭”,曾給我們些許浪漫溫馨或幸福的瞬間,但從事熱愛的事業(yè)難道不是一種真實的幸福?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fā)展,競爭日漸激烈,在許多人心中能擁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已是一種幸福,或許,一小塊立足之地,一小片容身之所更是求之不得。然而,去看那些匆匆忙忙的上班族,那些朝九晚五的行路人,又有多少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太多人因不愿舍那“五斗米”而失去了自己的“東菊”與“南山”。再去看那鮮艷欲滴的《向日葵》,去看《阿凡達》,去看那些將熱愛的事業(yè)當作生命的人們筆下、手中闡釋的幸福;蛟S,你所熱愛的事業(yè)本身就是你的幸福之源,但又并非全部,還有一種幸福來源于永不放棄的追隨,每人都有自己傾心之物,但并非每人都有勇氣有骨氣去呵護它,去捍衛(wèi)它,惟有那些不言舍棄之人才能以此為驕傲,為幸福的來源,這種幸福是一種不可告人的秘密,它深藏于心,為擁有之人提供源源不斷的熱情與力量。
可見,只有當我們真正明白了自己最在意什么,真正了解自己后,才驀然發(fā)現家庭是否富有,衣著是否光鮮,亦或飯菜是否可口,生活是否安逸似乎不在那么重要了,就像當“賈君鵬”一帖在網上飛速躥紅后,許多人才發(fā)現真正的幸福并非肆無忌憚的網游之樂,而是細水長流的家庭之暖。那一刻,某種不可名狀之物拔動了多少“虛擬人士”的心弦,而這種拔動悄然無聲,惟有慢慢去體會,去辯識,去懂得。
【可圈可點】
本文入筆于“中學生幸福指數調查問卷”結果,剖析幸福理由,詮釋幸福內涵,為時而著,縱深開掘,首尾相應,表達了一個中學生誠摯的幸福情懷。也撥動了讀者幸福的心弦,“而這種拔動悄然無聲,惟有慢慢去體會,去辯識,去懂得”。
一、結構的層進式
作者開篇引入源于“幸福指數調查問卷”結果的幸福感,提出了幸福的存在“關乎本心”的觀點,然后以多維的視角,恬淡的心態(tài),閑適的筆調,鏈接幸福指數,點擊不同的幸福質感,開啟了正文。第一層,從物質享受與精神文明的角度闡明“擁有相知之友”的幸福觀;第二層,從持家(“富有的家庭”)與立業(yè)(“熱愛的事業(yè)”)的角度闡明“愛崗敬業(yè)”的幸福觀。主體層次從語言形式上看是并列的,但從“一簞食”到“一個家”,從“交友”到“立業(yè)”,其內涵是漸進而深入的。其次,一、二兩層的段內層次又呈遞進式,如第一層,首先是在生活細節(jié)、歷史文化中感悟關乎友情的幸福感,其次是簡述我們怎樣才能擁有這份永恒的幸福;第二層,從“日常工作”到“熱愛事業(yè)”再到“執(zhí)著追求”更是一個層進的思路。
二、評述的多角度
全文立足于“幸福指數調查問卷”結果,采用正反對比立意的方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并沒有簡單地圍繞某個觀點拼貼多個所謂的“經典素材”,而是以多維的視角、審視生活、捕捉生活細節(jié),如“生日電話”“溫藥熱水”及“溫馨問候”等,字里行間洋溢著幸福的熱情,而“琴臺之友”等歷史典故的自然引入又讓人感受到一種真實永恒的幸福,也讓我們更深刻的領悟到“作文,是心靈的律動,也是內心的撫慰”,不是千篇一律的板塊拼湊,而是情理自然表達的優(yōu)美線條。
三、語言的靈動感
本文語言運用小有個性,初顯風格。可謂俗中見雅、平中見奇,整散結合、娓娓而道。一句話用例高度概括,精警詞句蘊涵豐富;大量排偶句、比喻句的運用、自然貼切、“蕩氣回腸”;恰到好處的問句點醒、形象而充滿理性、讓人篤信不疑。
【更上層樓】
從文章的開頭看,全文的評述是針對“調查問卷”的結果展開的,在正文中本應對文首提及的“中學生幸福指數調查問卷”顯示結果作深刻的剖析,展開評論,然后闡明自己的幸福觀。可在正文的兩大部分,作者只以“首括句”的形式,列舉了關于“美味大餐”“熱愛事業(yè)”的對比項,并未作有針對性的評述,然后在正面立論中深化,這也是作者構思上的失誤。
文章第三段,在“家庭”“事業(yè)”的論述中,雖從社會現實“上班一族”“網游之樂”等實際生活中剖析,但并未清晰地體現“家庭”--“工作”--“事業(yè)”的遞進思路,從而體現“呵護捍衛(wèi)”“不舍追求”的亮點。在語言運用方面,若從凝煉的角度多加錘煉,將更具表現力。
2011-1-23于習坎園
川葉可可
[縱深開掘,柳暗花明--發(fā)現幸福,學會縱向展開議論(人教版高二必修四作文指導)]相關文章:
2.學會取舍的議論文作文
4.幸福議論文1000字作文
10.學會放棄的議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