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朱恒信 審核人 李煜林 周次:第十七周 一課時 師評___
編寫時間:2010年12月14日 班組: ___ 姓 名:___ 組評:
【學習目標】
1通過誦讀課文,把握文中所描寫的山川景物形象。
2、培養(yǎng)學生品味散文語言的能力,培養(yǎng)語感。
3、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自主學習】
1、下列讀音有錯的一項( C )
A、有俊鶻摶水禽(tuán ) B、沙洲葭葦(jiā ) C、潦縮(liáo ) D、岸如赪(chēng )
2、下列各項解釋有誤的一項( C )
A、信造化之尤物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尤物:美好的事物,這里指漂亮的女子。
B、杰然特起:高峻雄偉地拔地而起。
C、舟中估客莫漫狂。估客:販貨的行商。
D、渺彌:形容水勢浩淼,廣闊無邊。
3、與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項( B )
A、東坡先生所謂“舟人指點岸如赪”者也。 B、若稍飾以樓觀亭榭
C、江自湖口分一支為南江,蓋江西路也。D、因謂小孤廟有彭郎像,澎浪廟有小姑像,實不然也。
4、解釋下列一詞多義
A、然(1)杰然特起 ……的樣子
(2)然峭拔秀麗皆不可與小孤比 但是
(3)實不然也 這樣
(4)碧峰巉然孤起 ……的樣子
B、 以(1)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用
(2)復以小艇游廟中 用
(3)若稍飾以樓觀亭榭 用
(4)夫夷以近,則游者眾。 而且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為
C、 之(1)信造化之尤物 的
(2)自數(shù)十里外望之 代詞,它
(3)徙倚久之而歸 語音助詞,無義
(4)何功之有哉? 無義
(5)之二蟲又何知 這
D、而(1)突兀而已 罷了
(2)徙倚久之而歸 表順接的連詞
(3)岸土赤而壁立 表并列的連詞
(4)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表轉(zhuǎn)折的連詞
(5)而母立于茲 你、你的
5、指出下列詞類活用現(xiàn)象
(1)晚泊沙夾 晚:名作狀,這天晚上
(2)岸土赤而壁立 壁:象墻壁一樣,名作狀
(3)掠江東南去 東南:向東南方,名作狀
(4)上干云霄 上:向上,名作狀
6、重點語句翻譯。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起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羅絡其上,如寶裝屏風。
明確:又有一塊巨石,與烽火磯不相連。高峻雄偉地拔地而起,高約一百多尺,有紅藤綠蔓蒙絡在它上面,象寶石鑲嵌的屏風。
(2)自數(shù)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擬,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態(tài)萬變,信造化之尤物。
明確:從幾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綠的山峰高高聳立著,直插云霄,已經(jīng)不是別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麗,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態(tài)變化萬千,確實是自然界風景最優(yōu)美的地方。
(3)方立廟門,有俊鶻摶水禽,掠江東南去,甚可壯也。
明確:剛到廟門口站著,有一只健美的老鷹正在追逐水鳥,掠過江面東南方向飛去,非常壯觀。
(4)舟過磯,雖無風,亦浪涌,蓋以此得名也。
明確:船過澎浪磯,即使無風,浪也很大,澎浪磯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5)大孤狀類西梁,雖不可擬小姑之秀麗,然小孤之旁,頗有沙洲葭葦,大孤則四際渺彌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
明確:大孤山的樣子象西梁山,雖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樣秀麗,但是小孤山的旁邊,很有幾塊沙洲和初生的蘆葦;大孤山的四周卻是茫茫無際的江水,遠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樣,也是一種奇觀呀!
(6)江水渾濁,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過夕乃可飲。
(這一段)長江的水很渾濁,每逢要汲用江水時,都需用杏仁來澄清,過一個晚上才能喝。
(7)南江則極清澈,合處如引繩,不相亂。
明確:南江的水卻很清,兩江的水合流處象用繩尺劃分過一樣,不相混淆。
【合作探究】
7.本文作為一篇游記,主要內(nèi)容有哪些?其主旨是什么? ①記過烽火磯的所見,突出山之“怪奇”。 ②寫過澎浪磯、小孤山所見之景,突出“峭拔秀麗”,且移步換景,由遠及近。 ③記八月二日所見之景,突出大孤山之奇: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濁分明。 ④結(jié)尾處交代六日行程,顯現(xiàn)日記體之特色。 主旨: 本文通過描寫所見的景物特色,表達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出作者的愛國忠君之情。
8文章是怎樣表現(xiàn)小孤山峭拔秀麗這一特點?大孤山的景色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大孤山這一特點?
運用對比手法。將金山、焦山、落星山這些天下名山與小孤山對比,突出小孤山峭拔秀麗這一特點;又用它山與小孤山對比,突出小孤山的巉然孤起這一特點;用山上有樓觀亭榭的金山與小孤山廟宇的荒涼、殘破對比,襯托了小孤山的小孤山廟宇的荒涼、殘破,更是為了說明小孤山若是以“樓觀亭榭”稍加裝飾,則會“高出金山上矣”。望之如浮水面,江水清濁分明。先用西梁山類比,使人通過西梁山能想象到大孤山的形狀,然后與小孤山相對比,從而突出各自的特色。
【反饋檢測】
9. 見“創(chuàng)新課堂”P56頁(1-5)
【我的小結(jié)】
我的收獲:
我的困惑:
朱恒信